首页 百科知识 固原古城历史介绍,固原古城历史故事

固原古城历史介绍,固原古城历史故事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那彦成《重修固原碑记》说:“以其城险固,因名固原。”清代以前,固原历来是个多事的边塞重镇,改“故”为“固”,意思是:这个高原重镇稳固得无一点“罅漏”。那么,以此细论,固原古城,史称高平城或平高城。唐代的固原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 可见固原城在当时的重要地位。997年,北宋恢复原州蔚茹河川古道,修筑古原州城,更名为镇戎军城。
固原古城_丝路重镇——固原

第三节 固原古城

《诗经·小雅》里的《六月》,记述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命尹吉甫北伐猃狁(险允)的事。诗云:“薄伐猃狁,至于大原。”这里的“大原”,清代地理学家胡渭明确认为“即今固原州”。从《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可知:猃狁,是古代居住在我国西方的羌族的一个部落,后来又叫犬戎。早在周宣王的六代祖穆王时,把住在长安以西的猃狁族,征赶到大原。至穆王的四代孙夷王时,由于猃狁的进袭,命虢公去征伐过。到了夷王的孙子宣王,猃狁的势力又发展到泾河北,甚至到了镐京,不得不在炎热的六月,命尹吉甫去征伐。后来,周宣王还亲自到大原“料民”(编查户口)。《说文》说:“原,平高之野。”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原。

如果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安定郡,郡治高平县——宁夏置历史上的第一个郡治;南北朝的北魏置高平镇、置原州,北周把高平改为平高县。唐初又置原州,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原州被吐蕃(古藏族政权)占据,原州的建置迁到临泾(镇原),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加筑原州城垒,定居下来——史书上为了区分迁到镇原的原州,把这里叫故原州;明成化年间置故原卫,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卫为州时,改“故”为“固”。从此,固原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到现在。1600多年间,虽几经变换,总没有脱开“原”字和它的含义。

为什么改“故”为“固”呢?《固原州行军舆图记》说:“因套虏侵逼,讳故,改为固。”嘉靖《固原州志》说:“今为固原,音同而字不同也。”清那彦成《重修固原碑记》说:“以其城险固,因名固原。”据《说文》说:“固,四塞也,从□,古音。”清王念孙注:“四塞者无罅漏之谓”。清代以前,固原历来是个多事的边塞重镇,改“故”为“固”,意思是:这个高原重镇稳固得无一点“罅漏”。

那么,以此细论,固原古城,史称高平城或平高城。《辞海》(1999年版)云:高平,古县名。治今宁夏固原。东汉末废,十六国时复置。北魏初改置镇,正光中复置县,北周改名平高。西汉为安定郡、前赵为朔州、北魏正光后为原州、高平郡治所。汉时其城险固,号称“第一城”。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为安定郡治,治高平城,即今固原县城关,辖今固原县全境及西吉、海原、隆德、同心县之毗邻地区。新莽曾一度更名为辅睦县。东汉复旧。三国魏县废。前赵复置并为朔州治。前秦于县城设牧官都尉、北部都尉。北魏废县并于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复设高平县为原州治。西魏末改平高县。固原古城因地处原上,既高且平而得名,又因其城坚池深,故有“高平第一城”之称,从西汉开始,历朝历代都在这里置郡设州,控扼西北边陲,历史上属“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的形胜要地。

固原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为加强西北边地军事防御,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县城),这是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固原城。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固原城从开始创建就是州郡级的城池,规格宏大、设备齐全。从出土的建筑材料看,有汉代卷云纹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绳纹板瓦、铺地花纹方砖,特别是陶水管道有五角形和圆形两类,圆的又有直角形和曲尺形,直角形的一头大、一头小,可与另一节套接,曲尺形的可用于衔接拐弯管道。说明高平城的建设起点较高。后曾多次修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动乱割据而逐步趋向统一,地处西北边地的高平城成为割据势力对峙、争夺的关隘,城池遭受严重破坏。北魏改高平为原州,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正月,又在原高平城的外围修筑了城郭,使原州城成为内外双重城池,既有城,又有郭,奠定固原城“回”字形的建城风格。原高平城就成为新筑城的内城,固原城就有内城和外城的格局。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空前繁荣,固原城也迎来了它的兴盛时期。唐代的固原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中西方的使者、商人、僧侣、文人骚客等途经固原古城者络绎不绝。“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内侵,河西、陇右皆陷,原州大半壁河山也在这场浩劫中成了吐蕃马蹄践踏的疆场,原州城几近废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但其军事地理位置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唐代大历八年(773年),宰相元载深知古原州城与河西、陇右的关系,上奏朝廷建议再修筑原州城。他说:“今国家西极于潘源,吐蕃防戍在摧沙堡,而原州界其间。原州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吐蕃比毁其垣墉,弃之不居。其西侧监牧故地,皆有长濠巨堑,重复深固。”筑原州城是“断西戎之肠,朝廷可高枕矣!”(1) 可见固原城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宋朝初年,自李继隆班师后,无人经营,弃而不守,原州城又成残垣断壁。997年,北宋恢复原州蔚茹河川古道,修筑古原州城,更名为镇戎军城。1000年,李继隆的弟弟李继和向朝廷建议,复修镇戎军城,宋真宗允许之。遂令李继和知镇戎军兼原(今固原)、渭(平凉)、仪(华亭)三州都巡检使,督众板筑,完工之后,加授李继和遥领平州刺史(2) 。由于原州城地处宋夏接壤地,其军事防御性质突出,城的配套设施又增置了马面和瓮城。有“宋镇戎军城周围九里七分,壕堑二重”(3) 之说,被时人称为“中华襟带”,是北通大漠、南扼关中的重要军镇。蒙古汗国时因成吉思汗避暑开城,宪宗蒙哥汗和忽必烈曾在开城驻跸,元代就废弃固原城,而依六盘山为屏障的军事要隘开城设开成路、开成州、开成县。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该建议,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明代建国后,由于北元势力尚未销迹,为了防御北元的侵扰,兴起了大规模的筑城高潮。成化三年(1467年),北元攻破开城县,遂徙县治于固原。成化五年(1469年),增筑固原城,周围九里三分,高阔各三丈五尺,并在旧城门(南曰镇夷,东曰安边)上建有楼铺。大规模增筑固原城是在弘治年间,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边总督秦纮筑外关城,周围二十里。秦纮到职后,特别重视防务和鞑靼屡次入寇的教训,在1502年二月的奏折中,作了透彻的说明。他说:固原是自陕西北往“套寇”的通途,其南有六盘山,又是元世祖开拓中夏的主要基地。在固原北有豫望城、石峡口及双峰台,这几处地方,皆蒙古入寇总路,宜当加修,分兵防守;东则与环县、庆阳,北则与韦州烽火相通,互为应援。此为限制敌人入犯的第一道关隘。稍南有西安州、镇戎所、海剌都、打剌赤、黑水口、干盐池、撒都城等处,犬牙交错,随山修堡,其险固皆可依以为限,此为限敌入犯的第二道关隘。再往南,则有固原卫、靖虏卫、平滩堡、一条城、东山城、白杨城,分布守御,此为限敌第三道关隘。再往南则有火龙沟、虎山沟、金佛峡、麻掌沟、海子口,此皆为贼深入腹里之路,都是山间蹊径,修筑城堡墙垣,用力不多,此为限敌之第四道关隘。秦纮并将应修筑的处所,画图具奏。此事下到兵部复按具奏。朝廷便令秦纮斟酌先后缓急,依次用工,并于此时,又扩筑了固原州城。(4) 万历《固原州志》正式将1469年修筑的城称为内城,秦纮修筑的城称外城。万历三年(1575年),三边总督石茂华认为“土筑不能垂远”,“始甃以砖,高三丈六尺,周凡十三里七分,遂称雄镇”。

固原城墙的防御性很强,城外的护城河为第一道防线。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桥升在空中,就断绝了进城的道路。城门外有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为第二道防线。闸楼后边是箭楼,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瞭望和射击,这是第三道防线。箭楼和正楼之间是瓮城(俗称月城),它的作用是若敌人攻进,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是第四道防线。第五道防线自然是正城门了。敌兵要攻破这五道防线,极其不易。城池的四周,由人工挖筑壕沟,再引水注入,护城河形成了保护城墙的一道屏障。目的是利用宽深的壕沟阻碍敌方的进攻,一低一高形成了双重防御体系。这样的城防加上城头戎器整齐、弓弩齐备的守护兵勇,一旦有警,则戒备森严,小股的“流寇和顽匪”很难逾越。另外,护城河还是古代的消防设施,就像一座巨大的蓄水池,城门一旦失火,人们可以就地取水,扑灭大火,控制火势蔓延,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正是这个道理的例证。

民国《固原县志》载:固原城砖包之后,“增设角楼、铺房、炮台、水沟,加筑垛墙、疏穿池阱……陇右名城无出其右者”,固原城成为明清以来西北地区的名城。清宣统《固原州志》记载更为详尽: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十八座。外城周围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东城门三道,有名者两道:安边门和保宁门,南城门四道,冠名者两道:镇秦门和镇夷门,西城门两道,有名者一道:威远门,北城门一道:靖朔门。

古代武器落后,城门是进入城池的唯一关口,是维系全城安全的关键。在战争中是攻城的重点,也是城防的薄弱环节,所以城门的建造必须坚固而牢靠。固原城墙门洞全部为砖拱券样,内设厚重的木制门扇。木制门扇还由铁皮包裹,满布铁蘑菇钉,从而增强了门扇的刚度,减少了遭火器攻城门的危险性。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固原城东、西、南、北都有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方形角台。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固原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从此,固原城以“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名扬西北。明嘉靖《固原州志》说的更清楚:“固原者,陕西西北大城镇也,后累置文武重臣守备,故又设固原州。而总制大臣居此以镇,凡榆、夏、甘肃诸镇,皆听命焉。”“固原长壕大堑,连山峻极,四塞之接而襟带之固也。固原居中而执其枢,左顾则赴援绥、灵,右顾则迎应甘、凉。击长山之蛇,以合左右之节,逐中野之鹿,以成掎角之势,固原实有焉。”明朝巡抚马文升也说:“平、巩为关陕藩篱,而固原为平、巩屏蔽。平、巩有警,则关陕震惊,而固原一带,尤不可无备。”《皇明九边考》记载明代论者说:“固原在宁夏之南,实番胡要害之地。”“东向可以顾榆林,西向可以顾甘肃,总督、游击、守备官皆驻扎于此,犹家室之有堂奥也。”这些都说明了固原军事地位的重要。

民国《固原县志》在写到固原城时说:“治城势如磬石,东岳辅于左,西坪翊于右,九龙槟于前,北塬拓于后,清水河襟带于东南,饮马河纡轸于西北。”就地势来讲,东门与南门都修建在斜坡漫道上,重关巍峨,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难开,北门与西门外都是一马平川,可防可攻。因此,固原城是一座能出击运兵、能藏兵防御的边关型古城。可惜这座砖包古城在“文化大革命”的军事战备中,拆下城砖修了人防工程。现在仅剩外城的西北角,还能看到古城的雄姿。固原博物馆复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历史缩影。

因固原城是世界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边关重镇,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元成吉思汗、宪宗蒙哥汗、忽必烈都曾经营过固原,他们或亲临固原视察,或在固原设置州郡,或在固原设置中央派出机构,其规模之大,权力之显赫,在当时就全国而言也是罕见的。

固原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依清水河,民间传说称固原城头伏东南清水河,尾展翅于西北,犹如“金龟吸水”。这种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极易排水,每逢暴雨,迅速从东南方向注入清水河,地面无积水。

固原古城的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公元15至19世纪前后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公元前114年设郡以来,固原古城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作为“州治”的所在地,经过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边总督秦纮筑外城,万历三年(1575年),三边总督石茂华“始甃以砖”以后,形成固原城内三纵三横的街道。现在是固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我国地级市,基本保持了原有网络格局。

【注释】

(1)《旧唐书·元载传》。

(2)《宋史·(卷257)李处耘·附李继和》。

(3)明嘉靖《固原州志》。

(4)《明史(列传66)秦纮》。
《明史(本纪第十五)孝宗》。
《明实录·孝宗实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