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文化自我创造发展的不竭动力

大众文化自我创造发展的不竭动力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由于植根于大众生机勃勃的社会实践,同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保持良性互动,展示出其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和自我创造的不竭动力,正在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和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文化沃土。大众文化的自我创造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生活基础和社会实践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由于植根于大众生机勃勃的社会实践,同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保持良性互动,展示出其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和自我创造的不竭动力,正在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和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文化沃土。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创新动力,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实践的推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先进理论指导的精神动力,以及这样的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民大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文化需求引发的内在动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践的强力推动

大众文化的自我创造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生活基础和社会实践推动。其文化创造力的增强和提升,既遵循着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更新、转换的历史时期,正是人们的文化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增强和提升之时。中国大众文化之所以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兴起、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得到蓬勃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践的强力推动,就是开放、包容、民主的社会风气所催生,是社会生活方式进步、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增强使然。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实践的不断推进,人民各方面的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政治民主和文化民主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大众的文化需求和鉴赏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这样势必促使大众文化创造力不断提升。大众文化创造力的提升,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蕴藏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之中,体现在传媒的正确引导、发现和激励之中,落实在民众积极健康的选择享受之中。文化工作者、创作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使大众文化的创新形式与内容始终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和创美需要,也才能给人们带来积极健康的欢乐和美感。

(二)先进文化方向引领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引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先进文化方向的引领,离不开对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力的彰显和表达,离不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真善美的文化道路、文化理想追求

大众文化创新发展必须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先进文化主要是指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科学的、健康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文化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是人类生活的宝贵历史遗产和精神积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先进文化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能指出人类历史发展的未来,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因而先进文化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一种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的智慧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别开生面的内容充实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力求给人的生存活动提供智慧和现实关怀,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大众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在目的上存在一致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思潮非常活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科学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最终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内容多样、种类繁多,它植根于民众中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实践和社会面貌产生着重要影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对建设人类精神家园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理应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并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内化为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核。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推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以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成果引领和提升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塑造中国文化之魂,营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实,在当前的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和创新精神也正在融入和引导着大众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如观众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红段子”,新浪微博里的哲学微刊,优酷视频中的哲学课程红色旅游以及红色歌曲的兴起,等等,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它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关注百姓生活,改变大众的思维方式,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并且易于吸收和掌握,最大限度地为各阶层群众所拥有。这些为大众喜爱的优秀、经典的文化作品,以客观公正的立场、辩证复杂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场景揭示人们生活的逻辑和追求,弘扬着善,感动和鼓舞着人们。这样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倾向,既契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也自觉运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吸纳、相互交流、相互支撑的动态关系。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即积极的大众化因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蕴含,从而不同程度地发展自己、提高大众,使大众文化经典化、深刻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大众更加丰富的新需求、新时尚、新潮流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解读内容和方式,形成对大众生存状态的新的关怀和具体展望,更容易让人民大众接受,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可言说的生活磁场中凸显新的时代意义。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一条利国利民、利于实践的锦绣之路。

在繁荣和发展大众文化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既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内容,使其成为民众的世界观、方法论并深入人心,还应将文化视角转向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表达人民群众的情感、需求,反映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创造精神。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在制定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措施上,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鼓励、引导思想文化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面向现实的民众生活,面向基层的劳动实践,以全面提升民众的思想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深入生活,贴近大众,积极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提升民众文化境界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保障,全面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积极选择、鼓励、支持优秀文化产品的消费与传播,畅通各种传播渠道,包括利用好新媒体开发、创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内容、好形式,主流媒体继续办好向老百姓开放、展示老百姓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诸多栏目;丰富哲学、理论网站的开放内容,及时公开、公示事关国计民生决策、措施的信息和听取民意,以提高决策水平和民众满意水平;继续扶持各种公益性文化事业,开展各种“先进文化下基层”;等等,传递和汇集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气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导作用。围绕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审美水平、文化素质和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方式的意愿和能力,以繁荣发展大众文化,增强大众自觉抵制腐朽反动的文化内容和生活方式的能力,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得到有效彰显,切实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下的大众文化建设。

(三)大众的文化需求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动力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和物质生活需要为科学技术等专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人民群众的政治需要、社会需要、安全和发展等需要,也是主流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群众自我全面发展、自我反复完善、自我表现表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是大众文化创新发展的直接动力,并且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大众文化的创造。

大众文化在中国,绝不仅仅意味着现代工业手段复制出来的同质化、低档次的工业产品和由市场资本控制主导的商品,更不是低俗、淫秽的代名词,而更多的是中国大众对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文化表达,是对生活中的种种苦难的感知和超越,以及战胜苦难和追求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生活的信心、信念与能力的表达和彰显。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的长期教育、熏陶下,在开放、包容地同世界先进文化文明的交流、交往、学习中,中国大众成为创造和享受大众文化的真正主体,大众文化的自我扬弃、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必将保持坚定、正确的人类文明进步取向,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进程,不断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创造,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大众应有的思想智慧、实践智慧和理想追求。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引领,不仅体现在以政治文化为主体的革命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也体现在改革开放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时期,更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中国梦”、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快速形成时期。大众文化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强力推进,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广泛实施,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有了长期受先进文化教育、熏陶的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不断扬弃、克服商业化、感性化、低俗化等世界大众文化所具有的通病的过程中,在中国得到日益健康的发展,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支撑和构成,成为人民大众自我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生活和创造能力、展现自己本质力量的重要舞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通过融入和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不断实现其大众化进程。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新华网,2012-11-08.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6.

[3]汪政.立场的选择与阐释的加入[J].上海文学,1998(1):40.

[4]邹广文.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2001(05).

[5]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2.

[6][英]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M].杨豫,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7][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50-251.

[8]赵勇.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整合与颠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9]Theodor 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M].Routledge,1991:85.

[10]尤战生.接受与误读: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在中国[J].山东社会科学,2011(10).

[11]Theodre 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M].Routledge,1991:85.

[12]Theodre 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M].Routledge,1991:8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8-89.

[14][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3-114.

[15]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以及专门从事教育科研的专业专门领域,而与大众文化直接相关。

[16]陶东风.欲望与沉沦大众文化批判[J].文艺争鸣,1993(06).

[17]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1994(03).

[18]陶东风.文化批判的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1997(03).

[19]郝建.大众文化面对法兰克福学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2).

[20]朱学勤.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J].读书,1997(11).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167.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23]李希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的人性嬗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42.

[24][苏联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顾亚玲,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72-473.

[25]郭彧.艺术自律与大众文化[J].文艺争鸣理论,2011(11).

[26]张来民.作为商品的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8、31.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

[28]季芳.论大众文化的肯定性价值探索与争鸣[J].理论月刊,2008(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