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素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罗素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我于罗素讲演后,曾和荫柏、礼容等有极详之辩论,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时年27岁的毛泽东受湖南《大公报》委托,担任记录员,并负责将记录稿整理成文。罗素在演说中主张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减轻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这样可以避免兴起战争,革命流血,也不至于妨碍自由。对于这位著名的大学者的主张,年轻的毛泽东并不迷信盲从。以上是从心理上说的。

罗素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他是世界现代史上的知名大学者,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影响了西方,也影响着东方。他有众多的崇拜者。但是,青年毛泽东对他并不迷信盲从。

毛泽东评点原文

罗素在长沙演说,意与子昇及和笙同,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但我于罗素讲演后,曾和荫柏、礼容等有极详之辩论,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1]

罗素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祖父J.罗素勋爵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改良派政治家,曾两度出任首相;父亲是子爵。他于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授逻辑和数学原理,1916年因反对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解职,1944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历士多得学会会员,1808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31年他继承为第三世罗素勋爵。1949年获荣誉勋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0年代因积极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而获世界和平奖。1970年2月2日去世。

罗素于1920年来中国讲学,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曾在中国出版,书名为《罗素五大讲演》。罗素对老子和庄子的著作颇有兴趣,并在其著作中常常引用。他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他对20世纪2 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有较广泛影响。

罗素学识渊博,他通晓的学科之多是20世纪学者们少有的。而且,他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哲学观点多变,以善于吸取别人见解、勇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和弱点而著称。由此他在言论上常常出现矛盾,思想上表现出调和色彩。他的著作很多,主要的哲学、逻辑学著作有:《论几何学的基础》(1897)、《莱布尼茨的哲学》(1900)、《数学原则》(1903)、《数学原理》(3卷,与A.N.怀特海合著,1910~1913)、《哲学问题》(1911)、《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1914)、《逻辑原子主义哲学》(1918~1919)、《数理哲学导论》(1919)、《心的分析》(1921)、《物的分析》(1927)、《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1940)、《西方哲学史》(1945)、《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1948)、《我的哲学发展》(1959),等等。

试析

大名鼎鼎的英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罗素,1920年来中国讲学,同年10月26日到长沙讲演。时年27岁的毛泽东受湖南《大公报》委托,担任记录员,并负责将记录稿整理成文。罗素在演说中主张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减轻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这样可以避免兴起战争,革命流血,也不至于妨碍自由。

对于这位著名的大学者的主张,年轻的毛泽东并不迷信盲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何以见得呢?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等人的长信中,用了近2000字的篇幅作了分析。他讲了这么几层理由:

第一,如用教育的方法,但教育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机关。而“现在世界,钱尽在资本家的手;主持教育的人尽是一些资本家或资本家的奴隶;现在世界的学校及报馆两种最重要的教育机关,又尽在资本家的掌握中。总言之,现在世界的教育,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教育”[2]。为什么教育落在资本家手里呢?因为资本家有议会以制定保护资本家并防治无产阶级的法律;有政府执行这些法律,以积极地实行其所保护与所禁止;有军队与警察,以保障资本家的安乐与禁止无产者的要求;有银行以其财货流通的府库;有工厂以为其生产品垄断的机关。“如此,共产党人非取政权,且不能安息于其宇下,更安能握得其教育权?如此,资本家久握教育权,大鼓吹其资本主义,使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宣传,信者日见其微。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3]

第二,依据人们的心理习惯和历史考察,要资本家信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事。人生有一种习惯性,是心理上的一种力,正与物在斜方必倾向下之为物理上的一种力一样。要物不倾向下,依力学原理,要有与它相等的一力去抵抗它才行。要人心改变,也要有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用教育之力去改变它,既不能拿到学校与报馆两种教育机关的全部或一大部到手,虽有口舌、印刷物或一二学校报馆为宣传工具,正如朱子所说的“教学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不足以打动资本家心理的毫末,哪有回心向善之望?以上是从心理上说的。再从历史上看,人类生活全是一种现实欲望的扩张。这种现实欲望,只向扩张的方面走,决不向减缩的方面走,小资本家必想做大资本家,大资本家必想做最大的资本家。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有拿破仑第一称帝失败了,又有拿破仑第三称帝。有袁世凯失败了,偏又有段祺瑞。章太炎在长沙演说,劝大家读历史,认为袁世凯、段祺瑞等失败均系不读历史之故。然而,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求遂所欲是冲动的事,智慧指导冲动,只能于相当范围有效力,一出范围,冲动便将智慧压倒,勇猛前进,除非遇到比冲动前进之力更大的力,方可将它打回来。有几句俗话,“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山望见那山高”,“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都证明这个道理。以上从心理上及历史上看,可见资本主义是不能以些小教育之力推翻的。

第三,现实的紧迫性等不得用教育的方法慢吞吞地改变。理想固然要紧,现实尤其要紧,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婉转呻吟的无产阶级,还要遭受多大苦难?假定无产者占三分之二,则十五亿人类中有十亿无产者,这一百年中任其为三分之一资本家鱼肉,其何能忍?现实是无产者已觉悟到自己应该有产,而现在受无产的痛苦是不应该的,因无产的不安而发生共产的要求,已经成了一种事实。事实是当前的,是不能消灭的,是知了就要行的。

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青年毛泽东认为教育的方法行不通,而“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在毛泽东看来,“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日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

毛泽东否定罗素教育主张的分析,思路是清晰的,逻辑是严密的,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说理透彻,表现了青年毛泽东的科学态度和深刻的思想水平。他讲的第三层理由是现实的紧迫感,使人可以窥见青年毛泽东想无产阶级之所想,急无产阶级之所急的心态,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真挚的人民感情。正是这种人民立场和人民感情,促使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并成为世纪伟人。

【注释】

[1]摘自毛泽东:《致蔡和森等》(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摘自毛泽东:《致蔡和森等》(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摘自毛泽东:《致蔡和森等》(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