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结构重组

社会结构重组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这样的主体所构成的弹性社会结构,显然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效率的运行结构。由此可见,社会结构由刚性到弹性的转变,关键在于社会主体活动由被动到能动的转变。组合的结果,便导致了包括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城乡关系、地区关系等在内的所有社会关系的变革,即导致了整个社会结构的重组。

三、社会结构重组

社会结构并不像自然存在物那样可以离开人而存在,它本质上是人活动的结果,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构成的。一定的社会结构总是和一定类型的社会主体活动相对应的:传统的社会结构通常与守旧、孤立的主体活动相联系,现代的社会结构则与创新、开放的主体活动相适应。因此,社会结构的演变与主体活动的发展是一致的。主体活动创新对于现代社会的形成来说,一般会带来这样一些结构变化:

一是从刚性结构转向弹性结构。所谓刚性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硬度而没有韧度的结构。在一定的限度内,任何外力的作用都不会使这种结构产生变形。与刚性结构相反,弹性结构则是一种韧度较大、能伸能缩的结构,它能随外力的作用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形。物理结构是这样,社会结构也基本如此。为什么会形成两种社会结构如此重大的差异呢?事实上,这种差异正是来自于两种结构下社会主体活动的差异。在刚性社会结构下,主体的活动受到严重束缚,很难有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因而使结构本身失去了内在的活力;而且,由于结构内部不活,因而对外界的任何变化都反应得非常迟钝,常常处于被动受困的境地。过去我们实行的僵化经济体制事实上就暴露出这样的弊端:它不仅捆住了个人主体的手脚,而且捆住了群体主体(如企业等)的手脚,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结构仿佛一架笨重的机器,运行起来非常困难。正是改革的实行,才打破了这种模式。改革使主体的自由度大大增强,同时又使主体责、权、利相结合,这就使主体既得到了一种活力,又感受到一种压力,因而能够自觉地关注市场和信息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和现代生产的要求;而且,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能进能退,能伸能缩,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由这样的主体所构成的弹性社会结构,显然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效率的运行结构。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生产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这样的结构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由此可见,社会结构由刚性到弹性的转变,关键在于社会主体活动由被动到能动的转变。

二是从平衡结构转向耗散结构。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行,当然需要结构上相对稳定、有序,总不能在杂乱无章、动荡不定的社会结构中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所讲的稳定有序结构并不同于平衡结构。稳定的平衡结构是不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同时也不改变内部运动格局的静止平衡态,因而是一种没有生机的“死”结构。而稳定有序结构则是远离平衡态、通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自组地形成的有序结构,这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活”的结构,也就是通常讲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与平衡结构相比,显然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而要形成这样的结构,关键是要能够产生出形成该结构的基本条件。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耗散结构的产生,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个是非平衡,一个是涨落。前者是有序之源,后者是达到有序的途径。在社会领域中,这两大条件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本质上是社会主体活动的结果。非平衡是主体对传统活动方式的打破,涨落是主体活动的大胆开拓和创新。耗散结构就是通过主体这样的活动形成的。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就是按照这种图式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实行,使那种均匀的自给自足的平衡态被打破,伴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不仅劳动主体要素发生了大规模的流动,而且劳动者的活动方式和范围也大大地扩展了,这就导致新的产业的出现。开始时,一个或几个新产业的勃兴还不足以使整个社会结构有巨大的改观,但由于新产业的拉动效应,一种新产业可以引起另一些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一种新经营项目可以刺激另一些经营项目的产生和发展,这样,微涨落终于变成了巨涨落,一种新的有序的分工结构便产生了。新的分工结构的出现,要求经济组织形式也要改变,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所有制界限,进行劳动要素的重新组合。组合的结果,便导致了包括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城乡关系、地区关系等在内的所有社会关系的变革,即导致了整个社会结构的重组。重组后的社会结构,显然不是过去那种稳定的平衡结构,而是一种新型的耗散结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就是借助于这种结构推动的。

三是从垂直结构转向网络结构。社会的垂直结构是以纵向隶属关系组成的结构,它等级森严、自我孤立、横向联系少、信息传播慢、效率低下。在这样的结构里,国家往往处于主体的地位,代行主体的职能,而真正的社会主体则往往成为被推动、被支配的社会客体。过去僵化的经济体制就是如此。由于这样的主体错位,每个社会成员身上的小“马达”就很难真正发动起来,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当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结构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合理价值(如战时紧急动员时期、需要集中使用资源时期等),但从社会发展总的方向来看,应该是使垂直结构过渡到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并不是与垂直结构截然对立的,它是将垂直结构包容在自身之内,并发展了横向联系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每一社会个体或群体基本上摆脱了完全的行政隶属关系,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为了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主体就必然需要在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加强往来,彼此合作,互通信息。这样,便会在各个主体之间发展起纵横交错的联系。而这样的网络结构传播信息快,工作效率高,调节灵活,因而是现代社会发展最适宜的结构。一般说来,这种结构的建立是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活动创新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