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理解解释活动主体性理论

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理解解释活动主体性理论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借助海德格尔和尼采的某些思想酵母,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德国阐释学和以利科为代表的法国解释学应运而生。“理解不仅是人的认识方式,而且是主体性的存在方式”,这是解释学的哲学格言。为此,他们自称是哲学史上的第二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们沿着语言符号学开辟的道路继续往前走,在语言符号活动中,进一步把注视焦点集中到人的理性解释活动上来,揭示这一活动中的主体性。

(十三)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理解解释活动主体性理论

在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借助海德格尔和尼采的某些思想酵母,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德国阐释学和以利科为代表的法国解释学应运而生。“理解不仅是人的认识方式,而且是主体性的存在方式”,这是解释学的哲学格言。为此,他们自称是哲学史上的第二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们沿着语言符号学开辟的道路继续往前走,在语言符号活动中,进一步把注视焦点集中到人的理性解释活动上来,揭示这一活动中的主体性。迄今为止,解释学轻历了从局部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两次重大飞跃,在主体性问题上开辟了一个新领域:理解不只是人的一种认知方式,去问“我们怎么知道”,而且是主体性的独特存在方式,要问“只有在理解中才存在的那个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什么”(3);理解不单单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信息传递方式,而且也是“生命把握生命”的生命活动方式、文化创造方式,通过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解释的“视界融合”,人类文化创造的长河奔流不息,参与文化创造的不只是少数作者,每一个读者、每一个观众都以解释活动的特殊方式,参与了文化的创造与再创造,由此才造成了“有一千个观众,就有—千个哈姆莱特”的戏剧性场面,“一个红楼梦,百年说不完”的意识流长河。现有西方解释学的发展框架,主要局限于对西方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还有两大方向值得开拓:一是和现代自然科学、现代信息论,尤其是20世世纪70年代后崛起的脑知识库理论,作出更高综合;二是和东方的解释学,尤其是中国古典的解释学理论,作出更高综合。只有借助于这两个新的更高综合。才能解决两个大问题:理解解释活动与历史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关系是什么?和世界的客观存在、文本的客观意义关系又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