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

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教育是孔子一生的主要事业。不少弟子学习以后,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孔子的教育事业对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和推动“百家争鸣”起了重要作用。孔子以“有教无类”为教育对象。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精神活动,教师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和主动配合。后人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法多有推崇,并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五节 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教育是孔子一生的主要事业。他从事教育近半个世纪,先后有弟子七十二人(一说七十七人)。不少弟子学习以后,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孔子的教育事业对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和推动“百家争鸣”起了重要作用。

孔子以“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为教育对象。所谓“无类”,不仅是不分贵贱亲疏,而且不论出生地,他的学生分别来自齐、鲁、卫、陈、晋、宋、吴、蔡、秦、楚、燕等国。孔子以“六艺”(《周礼·地官·保氏》)和“六经”(《庄子·天运》)为教学内容,并积累了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许多经验与特点,兹择要叙述如下:

(一)尊师爱生

成功的教育活动往往是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大教育家孔子最懂得爱护学生,他能够不顾“贫贱”“富贵”招收一切愿学之士,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对“难于言”的“互乡”之人,孔子也能不厌其烦地给予热诚的教育。他的教育态度是:“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他不仅注重学生的学问、道德进步,而且十分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学生有病不忘探望问候,学生有难则主动设法帮助。孔子对学生的真诚爱护,很自然地赢得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自孔子开了“尊师爱生”的风气之先,此后的教育家相沿成习,逐渐熔铸成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良传统。

(二)启发诱导

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精神活动,教师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和主动配合。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重视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其心智,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启发式教学。

孔子在教学中不急于灌输给学生什么,而是引导他们知道如何学习,并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去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通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则不宜越俎代庖,只有在学生“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以收举一反三之效。当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并非只存在于学生“心愤口悱”的时候,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孔子重视利用各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心智,创造自由活泼的气氛,提供平等谈话的机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等。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里,他以“无知”的谦虚态度,表示对任何人的问题都将尽其所知而告之。即使是鄙贱的人所提出的含意不清而空泛的问题,他也启发他们从问题的终、始两面进行思考,更何况是对学生们呢!所以,他在与学生共同讨论中,不主张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用反诘的方法使之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因材施教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如指掌,以便因材施教。

大教育家孔子最懂得“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好的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呢?孔子答:有父兄长辈在上,应该先请教他们才是,怎么好匆忙行事呢?过了一会儿,冉求也问:听到一个好的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呢?孔子答:对,应该马上行动。作为旁观者的公西华便疑惑起来,特询问孔子:为什么对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不同呢?孔子诚恳地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显然,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对情况各异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而后才能给予不同的诱导。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是指教师平时要注意考察学生如何待人接物,观察学生如何为学做人,这样才能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从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天赋潜能。又如,同样问“仁”,孔子答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img35”(《论语·颜渊》);而答颜渊则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这是因为颜渊学习程度较高而答以较深的理论,而对“多言而躁”的司马牛则是规劝他为仁须从最基本的容貌辞语做起。

后人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法多有推崇,并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种被古代教育家广泛采用的教法对今天仍有重要作用。

(四)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是学习系统的而不是片段知识的重要环节,处理得当才能有所长进。《论语》的第一句话即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日常学习和温习学业的重视。但是,孔子认为这句话还不能完全表达他的重视程度。所以,他又进一步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即学生们如果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追求新的知识,把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求学与求新结合起来,就具备来日“为师”的资格。

温故知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时,就是如此。他从15岁开始“志于学”,经过多年的积累,直到70岁才“从心所欲不踰矩”(见《论语·为政》)。他的弟子颜渊曾深有感触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子张为了在学问上循序渐进,克服“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的缺失,于是“书诸绅”(《论语·卫灵公》),即把忠、信等写在自己衣服的大带子上,以表示其“执德”“信道”日有长进的决心。

温故知新,还必须做到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只能是知识的堆砌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必然流于空想而有害。为此,他曾尖锐地批评宰我白昼打盹,不学不思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五)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师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子贡引用《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学而》)的话来说明他们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的教学氛围。

孔子不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重视向学生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有一次,孔子在与子夏一起讨论学问时,他感到受了弟子的启发,便很自然地说:“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能诚恳地接受学生的批评。据《论语》记载,比较尖锐的批评有三次,都是子路提出的。一次是鲁国的季氏家臣派人召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批评说,难道您走投无路了吗?为什么要到作乱的季氏家臣公山弗扰那里去?孔子虚心地接受子路的意见而没有去(见《论语·阳货》)。而颜回处处顺从老师,孔子并不满意,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上述事例可谓感人至深。

【注释】

[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2]有关儒家“人学”的其他部分,请参阅以下各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