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说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说实践的重要性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今,“学而时习之”已成为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言。今日,管理者始终强调员工学习的重要性,也将培训视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可惜结果往往不是“教而不学”,就是“学而不行”。每一次组织学习与培训之后,第一要事便是实践,将所学到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运用到实际工作过程中。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1.1

【译文】

孔子说:“学习而后时常实践,不是很开心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而不感觉到一丝怨恨,还不是有德之人吗?”

笔 记

作为《论语》的开篇之言,其中必有深意:为什么首章不讲儒家最重要的概念“仁”而是讲“学”?

我们知道第二章有子很快就讲到了“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我个人的猜想是因为孔子创办了私学,弟子们深受其益,所以将“学”放在了首章。这一章具备《论语》文风的典型特征:言简意赅且富有格言意味。而今,“学而时习之”已成为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言。

孔子讲“学”,三句话讲了三个层面:

第一,“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习”,“习”是实践之意,学了之后必须去实践,否则学了也白学。孔子教学强调“践行”胜于“学问”,所谓“行胜于言”,这从后面的章节之中可以断定,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1.6)以及“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1.7),这些言论表明,关键在于行为。行为符合仁义,则为学;行动不符合仁义,则学也是“未学”。

今日,管理者始终强调员工学习的重要性,也将培训视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可惜结果往往不是“教而不学”,就是“学而不行”。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意愿很好,效果很差。

学习必须结合实践,这是孔子教学的第一个层面。

第二,“有朋自远方来”。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朋”是何人?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朋,同类也”,即拥有相同观念和思想的人。为什么他们愿意从远方来呢?程子说得好:“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因为自身的修养传播得很远,声名在外,所以信从者很多,他们从远方慕名而来,探讨学问,切磋修养。这是孔子所认为“学”的第二个层面。

如果一个人的学问修养能够吸引他人不远千里前来学习、交流与探讨,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吗?这个层面的关键在于与人分享、沟通和交流。

第三,“人不知而不愠”。“学”的第三个层面则从反面考验了学者的修养和气度。或许你的学问能够被大家认可,也能够获得人们的尊重。但是,也会存在另一种情况,那就是“高处不胜寒”——你研究的学问别人根本无法理解,一旦如此,就对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那就意味着德行还有待提升。

孔子对能够做到“不愠”者评价颇高,认为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在注解《易经》时,孔子也曾用“潜龙”来象征这样的人,“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这样的人是“龙德而隐者也”。更重要的是“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称心的事付诸实施,不称心则绝不实行,具有不可动摇的意志。学问做到这一步,离构建自身独立的学说已经不远了。

行动指南

企业培训和学习需要做到三点:

第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每一次组织学习与培训之后,第一要事便是实践,将所学到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运用到实际工作过程中。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成为教练型领导,要员工去实践,首先要自身做好榜样,并且能够进行实践指导。(二)完善相应的考查制度,要使新的工作方式和思路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去,就必须有相应的考查制度作保障,IBM前CEO郭士纳说得好:“人们不会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事。”(三)有效激励与惩罚。对于在实践中运用杰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那些表现恶劣的员工进行惩罚,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注重分享和交流。或许是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进行,或许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分享和交流是企业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最佳路径;同时,也是企业传播自身优秀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的好办法,一些著名国际企业都采取了这一学习方式,如丰田、惠普等。

第三,坚持正确的观点。企业管理者必须牢记这一点,我们知道很多人因为他人的不理解和反对而放弃了自身正确的决策,但是,真正的成功者总是属于那些能够在面对众多负面意见时依然坚持自己观点的人。所以,一旦你的决策对企业发展真的有利,或许会面对很多的困难,但也应该绝不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