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均等化机制

服务均等化机制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期间全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优先确定在底线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七个领域。

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机制

“十二五”期间全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优先确定在底线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七个领域。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

上海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将可能侧重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与居住条件改善等环节,并继续以深化社保、医疗、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革为抓手,衔接、协调与扩大现有政策的执行力和受益面,努力建设城乡间和城市内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歧视,实现城市劳动力市场从分割向融合的转变,革除因户籍制度和不彻底的城市化而引发的城市“新二元结构”。

就进一步推进上海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而言,一是可以适度提高各区县财政支出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主要用于市区对郊区的转移支付,市统筹经费可按全市统一的生均经费标准并结合各区小学和初中的实际在校学生人数下达各区,统筹比例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二是对有不同中考需求的学生设立地区班,如“江苏班”、“浙江班”和“安徽班”等,按照外省份的中考制度对教师、教材进行差异化的配置和要求,通过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同外省份达成相关协议,确保学生回原籍以后能够参加当地组织的中考,同时增加的财政支出应适当向地区班的师资倾斜。

三是同样按照“单独设校、条件招生(学生必须是在上海拥有连续2年学籍、合法就业者的子女等)、分省编班”的思路,在城郊结合部或郊区集中设置专门招收外来人口子女的高中学校,选择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省进行试点,分省编班,集中管理,充分利用目前已出现空置的高中教学资源,按照试点省份的高考制度对教师、教材进行差异化的配置和要求,通过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同试点省份达成相关协议,确保学生回原籍以后能够参加当地组织的高考。

四是在开放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对普通高等院校试点招收成绩优异的非户籍人口的子女入学进行实质性突破。一种办法是在各高校自主招生及中学推荐的基础上发现好苗子,在其回原籍参加高考时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另一种办法是直接突破非户籍人口不能参加上海市高考的限制,通过选拔每年给予一定的名额,对于高考失利的非户籍人口给予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调剂机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