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实践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实践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实践早在2003年,市委、市政府就抓住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峪泉镇进行了小城镇建设的有益探索。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把嘉峪关市列入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实践

早在2003年,市委、市政府就抓住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峪泉镇进行了小城镇建设的有益探索。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把嘉峪关市列入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城乡教育均等化

近年来,围绕“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均衡,教师队伍实现城乡统一均衡安排,城乡教学质量基本实现均等,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与城市大体相当”的工作目标,以抓好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以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城乡校园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各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在新的起点上,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义务教育发展实际,初步制定了《嘉峪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17年)》,计划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该规划正在进一步讨论完善,即将批转实施。

1.整合教育资源

为了加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最佳配置,市教育局根据《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标准》和实际情况,将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改造、新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制订实施了新一轮中小学布点规划。在城乡新建、改建、扩建了各类学校12所,调整和撤并了一部分生源不足、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上加大了投入,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创造了前提条件。目前,农村共有中小学校10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8所(峪泉镇2所、文殊镇2所、新城镇4所)。共有学生1742名,其中初中学生542名,小学生1200名。接近或超过200人的学校有6所,占农村学校总数的60%。同时,为了解决好农村学校撤并形成的部分学生乘车不便等问题,贯彻落实好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从城乡格局、农村学校布局、学生乘车人数等具体情况出发,计划最近完成部分线路、站点的设定和车辆的配套,为当地的中小学生提供最大的乘车方便。

2.实行教育惠民政策

伴随着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嘉峪关市及时制订了农村学生入学优惠政策:在高中入学方面,保障初三考生中“农村两户”(农村二女结扎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子女,享受报考嘉峪关市高中时加分的优惠政策,享受人数占农村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保障户籍在嘉峪关市三区、且在新城中学和文殊中学就读的非“农村两户”子女初三考生,享受报考嘉峪关市高中时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优惠政策;保障普通高中计划内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并逐年提升比例,实施全市范围“阳光招生”,遏止不公平竞争引发的“择校”难题。在小学、初中入学方面,保障随父母务工到城市、且在城市有固定住所的嘉峪关农村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教育局划定的学区就读,仍然保留享受免费教科书、免收学杂费的权利。另外,按照省政府要求,从2013年开始,嘉峪关市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近两千名农村学生将从中受益。

3.完善考核制度

2005年,嘉峪关市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综合评价为导向,制定了《嘉峪关市素质教育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建立起了符合实际的学校素质教育目标考核体系,并在2006年已付诸实施。6年间,嘉峪关市不仅将农村教育一并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范围,还对包括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四个方面共77项指标进行了修订完善,有机融入了针对农村教育特点的项目要素,逐渐成为指导学校各方面工作和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手段,有力助推了全市城乡教育迈上均衡发展之路。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2009至2012年期间,基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高标准建设了三区中心幼儿园,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利用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台塑集团捐资助学明德项目等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城镇明德小学教学楼、新城中学学生宿舍楼、文殊中学学生宿舍楼、峪泉镇中心小学学生生活用房、三区中心幼儿园、农村7所中小学食堂、5所学校厕所新建、改扩建项目,文殊中学教学楼、峪泉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加固改造项目,新城中学塑胶操场建设项目。新建教学用房1600平方米,学生宿舍3700平方米,学生食堂3750平方米,学生厕所520平方米,学前教育教学和辅助用房2270平方米,塑胶操场11000平方米。四年来,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教学设备购置累计投入2576万元,新建、改造校舍11840平方米,农村教育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逐步完善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和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的原则,为农村学校补充了一批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大学生教师。尤其是2010和2011年,按照学科需求为农村学校补充新分配大学生13人,同时公开招考农村教师57名,使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为解决农村教师相对年轻、教学经验不足、缺乏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帮带、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和教研工作的开展困难等问题,四年来,组织城市中小学骨干教师30余人,开展“名师献课、送教下乡”活动,利用“观摩献课+研讨交流+听课指导”的形式,了解农村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农村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二)城乡文化均等化

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试点市的嘉峪关,已成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典型。立足现有的良好基础,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公共文化均等化稳步推进,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基本一致的公共文化服务。

1.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农家书屋建设。2008年市财政列支20万元资金投资建设农家书屋,按照统一的标准,为20个农家书屋购置了书柜、桌椅等基础设施。省新闻出版局按照区综合文化站书屋2000册,村书屋1500册的标准为每个书屋配备了图书。嘉峪关2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目标于2008年底全面完成,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2012年省新闻出版局为嘉峪关市4个村的农家书屋增配了新的图书。

综合文化站建设。2008年,市财政安排投资60万元用于新建峪泉镇综合文化站,扩建文殊镇综合文化站和维修改造新城镇综合文化站,并于年底经过审核验收。2009年12月,在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和省财政厅的支持下,经省级政府采购,为三区综合文化站配送安装了配套设备,主要有:阅览书、报架、期刊架及桌椅设备、音响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等,总造价为30万元(每个区10万元)。嘉峪关市三区综合文化站内阅览室、排练室和文体活动室等公共场所全部免费开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2009年12月,在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和省财政厅的支持下,经省级政府采购,为嘉峪关市三区综合文化站分别配送安装了配套设备,主要包括:PC4台,服务器1台,激光打印机1台,卫星接收系统1套,智能多媒体卫生机顶盒1套,交换机1台,中央控制台和中央控制器1套,投影仪、投影幕布、音箱1套,电脑桌、椅4套,电视机1台;2010年,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为嘉峪关市三区增配了10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并被分配到了10个村,设备包括投影机1台、幕布1套、音箱1对、标牌1个。所有设备于当年安装调试,确保了正常使用。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嘉峪关市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以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为契机,积极响应“新农村、新电影、新希望”的号召,加大了专项资金投入,强化了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力度,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首先是严格按照放映服务区域,集中夏天夜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个村12部共204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其次是认真做好影片的选择和订购工作,加大了针对农村特点的电影市场开发,竭力打造电影这一新的传媒平台,逐步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建立以公益电影为基础、商业电影为补充的农村电影放映长效保障机制,形成了公益与商业两轮驱动、事业与产业交相辉映的城乡电影发展格局,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优秀影片;第三是继续强化放映员业务技能培训,规范放映操作流程,严禁违规违章操作;四是努力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持续长久的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切实构建起全面、完善的嘉峪关市电影公共服务体系

农民文化大院。农民文化大院以自娱自乐为宗旨,以热爱文化艺术为纽带,自愿参与,自由组合,自我管理,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农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010年,根据省文化厅要求,经各区申报,文化局审核,省文化厅评审,长城区野麻湾村和镜铁区石桥村五组农民文化大院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先进农民文化大院。

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节庆文化活动。每年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主要节庆期间,各区党委、政府以及各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文化调演和一系列主题突出、影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广大村民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提高了全市的文明程度。

群众自发开展的文化活动。随着三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目前,三区均有秧歌队、锣鼓队、地方戏演唱队、合唱队、舞狮队、太平鼓队、秦腔自乐班、民间社火队等各类业余群众文艺活动队伍,每年夏季或农闲季节,各文艺队伍纷纷到镇、村文化广场及农民文化大院等文化场所自娱自乐,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便利欣赏文艺节目的需求,也为各文艺爱好者进行文化交流和自我展示搭建了平台。

“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市图书馆每年开展一次农民图书阅读内容调查,并将农民所需要的阅读内容印制成农民科技致富手册,于“文化下乡”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市文化馆坚持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农村“卡拉OK”赛、书画展等活动,同时经常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协助镇综合文化站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区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嘉峪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水平,2011年,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嘉峪关市街道文化中心、镇综合文化站考核管理办法》、《嘉峪关市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考核管理办法》、《嘉峪关市农家书屋考核管理办法》,从组织领导、设施建设、活动内容、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还设置加分项目。根据考核成绩,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各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争先创优,积极进取。为了全面掌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嘉峪关市文化统计报表制度。

4.创新培训形式

为了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多年来,市文化馆深入乡村常年免费开展各类辅导工作。为了创新培训形式,2011年7—8月,市文化馆组织专业老师,在雄关广场为广大市民免费进行锅庄舞辅导,10月分别到三区为各区居民进行锅庄舞培训,三区参与培训人员近千人。市图书馆坚持每年下基层,到社区和农村进行业务辅导,并举办了全市村镇社区图书管理员培训班。2012年,由市图书馆邀请省图书馆学会、省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等相关人员举办图书馆员培训班,包括市图书馆的全体职工,全市30个社区书屋管理员、20个农家书屋管理员及酒钢(集团)公司图书馆等部分企业图书馆的同志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与开发利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与服务、基层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活动、共享工程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乡镇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管理等。

(三)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嘉峪关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医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完善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主要是培训医务人员和做好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努力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提升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使农村居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同时,《嘉峪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方案》基本完成,实现了新农合“一卡通”全覆盖,参合受益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建设,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提高,“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

1.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

嘉峪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由2008年的16867人增加到2012年的19350人,参合率由2008年的83.38%提高到2012年的98.42%,5年来参合率年均增长3%,达到全省95%以上的目标任务。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008年的人均年筹资150元提高到2012年的人均年筹资350元,市级财政人均年补助标准达到7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0元。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新农合资金的增加,嘉峪关市逐步提高了新农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比例,镇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85%,市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70%,省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60%。目前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2.5%,达到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评价考核指标2012年大于60%的目标值。每一年度报销最大限额标准达到8万元。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在原来基础上又提高了10%,起付线降低30%,中医适宜技术和地产中药材治疗常见病在门诊统筹中予以全额报销。2010年实施了新农合门诊统筹,结束了以往的家庭账户模式,同时加大了参合农民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门诊的补偿力度,每人年度累计补偿额度为1000—20000元不等,使农民的部分慢性病在日常门诊治疗过程中得到解决,降低了住院率,节约了新农合资金。

2.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

一是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动态管理,严格医疗费用逐级审核,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降低医疗费用。二是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医疗费用分析、评估和通报制度,把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新农合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费用拨付挂钩。三是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的规范、制度和自律机制。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使中医药在促进新农合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药及适宜技术,通过鼓励使用中医药及适宜技术,落实中医适宜技术和地产中药材治疗常见病在新农合100%报销的制度,达到减轻群众看病费用负担和节约新农合资金的目的。

3.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

不断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农村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和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2008—2012年期间,乡村医生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业务集中培训,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安排,从全市卫生系统抽调临床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骨干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并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学员管理。培训结束后,将组织进行理论考核,考核成绩在全市卫生系统公布并列入年终考评内容。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制度,继续落实乡村医生每月到所在辖区卫生院上班一天,每周进行一次培训和业务指导,每两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不仅为乡村医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又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了培训效果,赢得了乡村卫生人员的一致好评和欢迎。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完成了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

4.强化农村妇幼保健工作

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资金补助政策的宣传活动,让农民了解到孕产妇住院分娩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资金补助和新农合政策两项补助,基本实现了农村孕产妇正常分娩全免费,从而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政策知晓率和住院分娩率,降低农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了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确保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6%以上。

5.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嘉峪关市村卫生所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区在改建10个村卫生室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村卫生室的要求,2010年新建了新城镇泥沟村、文殊镇塔湾村卫生室,2011年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将新城镇横沟村卫生室转变成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这3个村卫生室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还新建3个村卫生室。至此,嘉峪关市标准化村卫生室达标率达到了100%的目标值,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就医环境。

(四)城乡社保服务均等化

城乡社保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建立了高标准、广覆盖、全方位的新型城乡社保服务体系。《嘉峪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细则》、《嘉峪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嘉峪关市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嘉峪关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政策落实,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高,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下岗失业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到100%。集社保、金融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保障“一卡通”推行,城乡社保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落实残疾人家庭生活补助、残困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补贴、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补助等政策措施。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大大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廉租住房加强建设,《嘉峪关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嘉峪关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嘉峪关市居民廉租住房保障实施细则》等配套措施全面落实,城乡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社保事业建设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集中供养、农民工社会保障等新五保体系基本完善。同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镇村挂职锻炼、“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选调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进乡驻村任职开展工作,进一步壮大了农村发展力量。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缩小了城乡社保差距,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快。

(五)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同城化

加强流动人口就业、社会保险、法律援助、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实现流动人口与市民同等化待遇。加强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同等就学待遇。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建立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加强流动人口法律援助,拓宽农民工法律援助渠道,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视。

1.强化统筹协调,健全组织保障

组织网络健全。按照“纵横贯通”的原则,加大组织网络建设力度,市级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三区及各社区和市政府直属部门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分别成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各级人员均配备到位,各相关部门配备了兼职联络员,实现了纵向服务畅通、横向协作到位的工作格局。

财力保障到位。从2009年开始,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项经费,加强了异地协查和清理清查工作,确保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零缝隙”覆盖。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投入达到户籍人口标准”的要求,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分类落实。

配套政策到位。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意见》、《关于开展“农民工文化送温暖行动”的通知》、《嘉峪关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三年三步走”实施细则》、《关于加强社区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的通知》、《嘉峪关市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化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和《嘉峪关市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达到了规范基础,强化责任,推动工作的目的。

2.整合公共资源,构建联动机制

综合治理“大联合”格局已经形成。实行流动人口社区登记备案优先制度,流动人口在办理证照、租房购房、劳务用工、市场准入、免费技术服务、医疗保健、子女入托入学等环节时,由部门核查社区出具的《嘉峪关市新市民社区登记证明》,社区根据登记建档情况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关服务。建立了医疗机构出生人口信息通报制度、部门通报联席工作制度,每年召开1—2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按照为民、便民、利民和惠民的根本要求,对流动人口开展综合服务,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享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相等贡献的公共服务。

社区联动“小联合”格局逐步优化。进一步整合社区公共资源,搭建社区工作新平台,基本形成了“社区两委班子综合协调、社区干部全员管理、计生专干具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推行“楼院划片区域责任制、信息采集干部全员制、服务管理专干集中制”的“三责制”管理,落实了以社区为单位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责。整合基层综治、人口、公安三部门力量,强化相互协作与配合力度,建立健全“联合协作、统一采集、分别提取、互利共赢”的信息采集和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了人口数据定期比对和核查共享。建立了“归口负责、以房管人、划片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管理新机制,形成了联动式服务管理模式。

清理清查机制明显加强。2007年以来,通过外部协查和内部清查工作的有力推进,建立健全了以“按月小查按季彻查”为原则、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干部为主力军的流动人口清理清查长效机制。抓住信息这个关键,推行《新市民社区登记证明》和《人口计生便民服务联系卡》制度,不断加强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强化基础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了社区全员流动人口管理基本全覆盖。

3.拓宽服务渠道,助推民生保障

分类管理。从2007年开始,采用移交、接管的方式,推行动态化和常态化管理,落实“市民化”待遇。将因婚嫁娶随配偶长期居住在其配偶户籍地(嘉峪关市以外市、县、区)有固定住所和常住趋向的本市户籍育龄人员移交现居住地,纳入常住人口管理,现居住地接管后嘉峪关市不再作为流出人口管理;将夫妻双方一方非本市户籍(另一方系本市户籍)的人员,随配偶长期居住在嘉峪关市且有固定住所和常住趋向的,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办理计划生育相关事宜;将在嘉峪关市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住所和常住趋向的外来家庭式人员,发放《“新市民”婚育证明》,实行常态化管理;对建筑行业所招用并居住在建筑工地的季节性务工人员,健全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对于其他未持《婚育证明》的经商、务工的流动育龄人员,发放有效期为三个月的《临时婚育证明》,并与其签订《管理服务合同书》,限期补办户籍地发放的《婚育证明》。

完善援助体系。通过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年”活动,建立了“六大”援助服务体系,落实与城市无业居民同等待遇,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民生保障问题。卫生维权助健康方面,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复明手术、宫颈癌筛查等项目向流动人口延伸,落实与城市无业居民无差别对待政策,促进流动人口身心健康。教育维权帮就学方面,在流动人口集聚区建立了“流动人口爱心幼儿园”,优先为流动人口子女办理入园手续,实行托费减免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救助维权解民困方面,建立了以三区为核心的长效慰问救助机制,将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纳入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的工作范畴,实施重点慰问和救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民生保障问题。劳动维权化民难方面,依托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等有效载体,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执法大检查等服务活动,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加大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维护。司法维权排民忧方面,在镇、社区司法所设立了“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计生维权暖民心方面,在办理生育登记、开展免费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等方面,实行与本市市民同等的待遇。依托“流动儿童之家”、农民工业余学校等有效载体,举办农民工“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免费健康检查等服务,利用婚育学校、悄悄话室、咨询室等化解群众的难言之隐。

典型引领。2009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化社区”活动,推动社区“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开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促进社区和谐发展。通过开展创建示范化社区活动,社区达到设施标准、制度规范、绩效突出、服务到位的目标,搭起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新桥梁,真正起到了典型引领的作用。社区坚持用“心”联系,用“情”服务,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主题,大力开展“管理、服务、维权”为一体的“零距离”服务活动,增强流动人口对钢城经济社会建设所作贡献的自信力和归属感。近几年,嘉峪关市铁南、昌盛、祁连、大众4个社区先后被甘肃省人口委授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化社区”的殊荣。

突出以人为本。通过开展“进了雄关门就是雄关人”、“农民工平安度夏”、“送健康、献爱心”、访贫救困、暑期看望等主题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基地,制作凸显“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增强全民人口意识,推行有奖举报制度”等主题的宣传,大力开展集便民、维权、服务为一体的“零距离”宣传服务活动,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促进人口均衡和谐发展。

加强区域协作。2007年以来,嘉峪关市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加强与各兄弟市县人口计生部门的联系与协作,落实“面对面”协查任务。坚持以《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纽带,以社区为核心,以服务为抓手,强化“两地”(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协作力度,加大对重点人员个案信息的协查通报和反馈力度,共同解决一些管理难和服务难的问题,基本实现了“信息互动、管理互助、工作到位、绩效双赢”的工作目标。

(六)体育设施建设均等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城乡体育事业发展,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城乡。

1.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为全力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紧跟全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体育局加大了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完成了全市三区及十七个行政村“一乡一站”、“一村一场”的建设。嘉峪关市三镇(文殊镇、新城镇、峪泉镇)在十一五期间先后建成文体中心,每个文体中心包括2~3座篮球场、一个乒乓球活动室、一个健身房、二套健身设备,全市17个行政村建成了村级健身活动场地。2011年嘉峪关市依据《甘肃省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评估暂行办法》成立了评估小组,对嘉峪关市“一乡一站”、“一村一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与此同时还鼓励镇政府和村委会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每次活动、每个建设工程都有媒体参与,通过媒体报道,切实把体育宣传工作做到实处。

2.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

随着农民体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人居环境,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了三区十七个行政村,村村有体育专干,有文化体育活动站。近年来,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一年比一年好,每年都开展丰富多样的农民运动会和春节大拜年活动,并且举办“迎新春”越野赛、篮球、拔河、象棋、乒乓球、健身操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农村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比赛。各区、村组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村组干部带头参与,全体村民主动参与,男女老少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良好发展。2011年9月嘉峪关市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20个“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3.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嘉峪关市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先选点、后推进,抓成效、再普及”的建设模式,以经济条件好的镇和村组为“突破口”,先行试点,以成效带动全市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均衡发展;其次,从传统体育项目和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场地建设抓起,优先建设农民群众喜爱的,参与率高的体育场地,并不断增加场地建设的种类,扩大场地建设的规模和标准,从而达到整体推进的建设目标;第三,把开展经常性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作为促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的前提,通过多开展经常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提高了体育场地的使用率。

重点扶持,整体推进。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积极性高,重视体育活动场地建设,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并自愿出钱、出力、出地的镇和村组,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整体规划、场地建设、以及建设资金、体育器材配发、组织开展活动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重点扶持、重点突破、重点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强化优势,长抓不懈。在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充分考虑各镇和村组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群众生活等实际,强化各自优势,结合当地体育传统活动项目和优势项目搞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党政、群众团体组织在建设体育活动场地中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和广大农民体育爱好者在活动中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先进示范区、示范村和示范点的典型作用,充分发挥个人、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主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助作用,形成“农村各级组织主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上级业务部门扶持,社会各界协助”的农民体育健身新格局,使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得到长足发展,数量和类别不断增加,标准和规模不断扩大。

整合资源,协调发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努力发挥体育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嘉峪关市切实搞好农村体育活动设施建设,着力把广大农民群众非常喜爱的篮球、乒乓球两个体育项目作为品牌活动,从优先建设这两个品牌活动场地入手,把体育资源和体育优势项目资源重新整合,以优势项目拉近与其它活动项目的距离,以品牌效应调动广大农村群众组织开展活动和参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积极性。近年来,开展了以送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器材、体育健身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各组织对体育活动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全市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建设地快速发展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深入,促进了活动、场地互助,实现了建设与发展的双丰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