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沦陷前的宁波钱庄

沦陷前的宁波钱庄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在此期间充当了上海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基地,尤其是广州被占领后,沿海只有宁波一口。领袖中国钱业近百年的宁波钱庄离开它的顶峰时期渐行渐远。而宁波的物资则来自尚未间断的甬申航线,以及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白天常遭敌机轰炸,交易也在夜间进行,钱庄常将每日收到的现金存入国家银行。当时,宁波已有国家银行、商业银行营业机构近20个,在沪甬业务上基本没有介入,钱庄发挥了它的长处,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领域呈现一线生机。

第一节 沦陷前的宁波钱庄

抗战军兴,到宁波沦陷有四年时间。宁波在此期间充当了上海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基地,尤其是广州被占领后,沿海只有宁波一口。为因应这一贸易需要,宁波钱业获得了片刻的繁荣,一度又增加到34家,但这无论如何已经是最后的反弹。领袖中国钱业近百年的宁波钱庄离开它的顶峰时期渐行渐远。

战端肇始,日军气势如虹,一度攻城略地,南京、武汉相继失守。但日军的战略是以点带面,沿长江一线展开,浙江也只有浙北被占领,浙东、浙南、浙西南仍为我守,经赣、湘仍可达大后方。宁波顿成抗敌前沿,幸有杭州湾屏障,日军暂不能南侵。当时上海的特殊地位和社会结构与宁波的文化、地理、经济关系构成对国民政府抗战的一大经济支持。上海华界被占,但上海经济的主体在各国租界,有英租界、法租界、公共租界,此际英、美、法尚未与日军宣战,日军不得不暂时遵守国际条约。日军虽占领上海,也曾进行经济封锁,却并不能阻断上海与大后方的经济联系。宁波就是中转站。大后方的各路客商,远至四川、湖南也纷纷云集宁波,包括抗战军需物资的采购和民生用品的输送。而宁波的物资则来自尚未间断的甬申航线,以及民间海上走私活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抗日运输线主要有五条:一是经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二是滇缅公路;三是香港经两广,到大后方;四是苏联新疆至兰州;五是上海宁波航线。前面几条是以国防为主,宁波上海航线是以经济供给和民生物资为主。到20世纪40年代,法国败于第三帝国,越南被日军控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缅甸、香港皆为日军攻占,宁波于此际亦沦于敌军之手。兰州西北线因《苏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而被斯大林出卖,不具有国防价值,始有美军空军的驼峰航线成为抗战后期唯一的抗战生命线

当时上海情形,江苏高等法院等机关撤入租界,中、中、交、农等银行仍维持营业,但只限于租界一隅,无法与内地通汇,这使得宁波钱庄利用这一战时特殊环境下的金融空窗期,发挥沟通甬沪经济联系的特别作用。由于租界的存在,日军的经济封锁一时难以奏效,很多军需民生物资从英美各国进入到上海口岸,再由悬挂英美甚至轴心国意大利等国旗帜的商轮运往宁波,再转输大后方。后来镇海封港,轮船不能进入宁波,转以象山石浦与余姚庵东为中转地。“当时走私路线有两条:一是从上海至乍浦,过钱塘江到三北的庵东或澥浦,再经过内河运到宁波;二是从上海到石浦,再转运至白岩下,拆装雇人挑运至象山的西周或泗洲头,过象山港至翔鹤潭,挑担到横溪,再通过内河船运至宁波……(宁波)是当时国民党统治时最大的走私口岸,不仅浙东地区,远自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客商,也纷纷来宁波采购商品,因此宁波的商业呈现一派畸形的空前繁荣状态。”[1]“当时外滩行驶于沪甬线上的大小船只有20多艘,每天从上海进来的棉布、百货、五金和日用消费品在一万吨以上,由本地运往上海的物资也在5000吨以上。”[2]在这种战时的背景下,宁波钱庄业得以存续发展。

甬沪间的走私贸易,自然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国家银行自不能再续做甬沪间汇款,原有钱庄也迭遭打击,如惊弓之鸟,越行保守,不肯冒险犯难,相率观望,收缩业务,视为畏途。需求产生供给,在此情形下,为满足大规模走私贸易的需要,宁波钱庄业又开始蠢蠢欲动,利用特殊机遇,绝处逢生。当时,金融风潮刚过,宁波大批钱庄倒闭,有大量钱业从业人员转为待业,借此机会,东山再起。于是有人开始联络一些旧日相熟同行,相互挽亲徕友,凑合资金,开设小型钱庄,专司经营沪甬间的中转汇款业务,一时如雨后春笋,竞相效仿,钱业又复有旧时气象。钱庄数量也从1936年的20家增加到34家。不过此时钱庄,数量虽不少,但其业务规模和深度根本不能与以前相比。信贷融资已退居其次,主要业务集中于沪甬间汇款上,以收取手续费为生存渠道。在战争随时可能降临的情况下,又有谁肯冒险放贷呢?

在这些钱庄中,最著名的是以张述之为经理的志鸿钱庄,业务上首屈一指,汇率变动左右市场,成为同业领袖。其经营模式是通过非正常手段,渗透沪甬两地,既躲开敌伪管制,又利用国民政府空白,通过在上海设立分庄,同时在绍兴派员专驻,利用绍兴酒业、锡箔业货物运沪的货款收入,缴介宁波钱庄的申庄,用其在上海的货款收入,支付宁波商户从上海购货的货款,再将宁波客户支付宁波本庄的货款转给绍兴,有如三角套汇,三处皆收手续费,这种地下钱庄模式也不失为战时的一种特殊金融形态。与此同时,利用甬沪客轮尚在通航的便利(轮船泊镇海口),买通船员,夹带大量现金去沪,保证货款支付得以持续顺利进行。

从上海采办的是工业品,而宁波输沪的是价值较低的农副产品,这种贸易的巨大不平衡使得宁波金融市场上因法币制度而归于消灭的现水问题又显山露水。“近来各钱庄法币现水飞涨,致使过账国币遭各业拒绝。”[3]1938年6月初,每百元法币现水3.6元,月底涨到5.75元。在法币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中央银行,本不应该再存在现水问题,实在是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所致。因为大规模向上海方向采购物资,不能通汇,只能使用法币现金,市场上的法币现金被过度搜罗,输出上海,上海方面的法币现金又不能回流宁波市场,宁波市场上的现金就短缺。但是发行法币的四行又远在四川,关山重重,不能及时运入法币。内地客商来宁波进货,都使用银行汇划转账,从上海进货则要使用现金,流通中的现金就短缺,向钱庄取现就要支付贴水,来平衡市场。

那么上海方面收入大量的法币,为何没有出现通账呢?一是国家银行尚在租界营业,这些钱存入银行,没有再流通。二是日军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伪中央储备银行未成立前,就发行军用票。它需要用大量法币向国统区采购物资,破坏国统区经济,法币也是允许流通的,因此吸收了大量的法币。

当时的走私贸易以棉布、棉纱为大宗,其次是卷烟,再次是百货、五金。白天常遭敌机轰炸,交易也在夜间进行,钱庄常将每日收到的现金存入国家银行。当时,宁波已有国家银行、商业银行营业机构近20个,在沪甬业务上基本没有介入,钱庄发挥了它的长处,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领域呈现一线生机。不过就整个金融业来讲,经过35年的钱业风暴,银行业已经取而代之,占绝对优势,金融市场主导权归于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