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差异分析作用

差异分析作用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上述十个方面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的对比分析,已经会促使纳税人深入思考以下一些重要问题,从而进一步促使所得税会计不断完善。如果轻视甚至放纵这些差异问题,就有可能在加大税务成本和增加会计核算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的质量。

第三节 差异分析作用

一、差异分析是完善所得税会计的内在需要

尽管上述差异可能涉及会计核算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细致有效的差异分析确是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

通过对上述十个方面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的对比分析,已经会促使纳税人深入思考以下一些重要问题,从而进一步促使所得税会计不断完善。

1.由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企业应当如何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准确掌握所得税会计的精髓呢?

2.在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发生以后,由哪个部门或者由谁来负责识别和处理这些差异呢?这些差异又如何在会计信息核算体系中既分门别类又全面、系统、连贯地加以核算和监督呢?

3.针对这些差异,如何通过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手续,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得到事先、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4.由于一些差异(例如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所带来的纳税调整过程可能涉及若干个会计期间,应通过何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帮助企业记录、调整和申报这些差异,防止出现纳税差错呢?

5.客观存在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性,又对会计核算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那么,企业的会计核算形式如何顺应这些差异的特征,反映出这些差异的内在要求呢?这些差异和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6.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调整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呢?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必然会导致所得税核算制度与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差异分析是防范纳税过失行为的有效前提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分离后,一不留心,可能会在诸多方面导致纳税人少缴或不缴税款。例如:

在收入确认与计量方面,会计上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确认为收入,而税法则要视同销售;会计上要按稳健原则计量收入,对一些特殊事项不作为收入的组成部分,而税法则要按规定完整地确定销售额或营业额;税法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通常在先,而会计收入的确认时间通常在后。

在成本费用和支出方面,一些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可作抵减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会不得扣除或要作超限额调整。虽然纳税计算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但会计核算业务的本身并不能直接向财务人员传达计税与纳税的信息,而需要运用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动地进行涉税处理。

对于诸如此类差异,如果纳税人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当实际遇到其中某些事项时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涉税处理时,容易导致过失性的少缴或不缴税款。虽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的差异有很多属于暂时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但是,因为货币有时间价值,过早的费用扣除会降低应纳税款的时间价值。在不正确的年度扣除费用,也会获得相对较高的边际税率的好处,减少应纳税额,而这种行为同样会招致加收滞纳金和税收罚款等,从而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还由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大量暂时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也很容易导致纳税人重复纳税。例如,由于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往往先于会计收入确认时间,纳税人如果在前期已对某一交易或事项作了计税处理,当收入确认的条件成立并作会计收入记录后,纳税人不可再将该部分会计收入进行纳税申报。又如,虽然税法中要求纳税人要对会计核算中不确认收入或收益的交易或事项予以计税,但与此同时,税法所认可的此类交易或事项中取得资产的计税成本也相应高于会计核算中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纳税人在以后使用这些资产时,以会计核算的资产入账价值作为结转成本或计提折旧及分期摊销的依据,忽视对应纳税所得额作合法的调减,自然会导致企业所得税的重复缴纳。再如,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会计收入或收益会高于计税依据,如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并非税法中要求补税的投资收益,税法中还存在大量的收入差额或净额计税的规定,对部分收入给予免税的规定等等。

由此可见,纳税人系统地掌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的差异,也是获取和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需要,是防范纳税过失行为的有效前提之一。

三、差异分析是加强税收征管的合理保证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分离后,不仅对广大的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核算、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对广大的税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征管和稽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税收征管上,要善于认知、把握和调整这些差异;在纳税评估工作中,要考虑这种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税收稽查工作中,要针对这些差异调整稽查工作程序和方法;在征管制度建设中,应对纳税人报送财务会计资料的内容、纳税信息的报告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纳税人的信息资料管理。所以说,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仅对纳税人极为重要,对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差异分析是降低税务成本的有效措施

差异的存在会给纳税人和征税部门都带来许多麻烦,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税务成本,然而,通过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其积极意义也在于可以减少纳税差错,降低税务成本。

虽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差异已是大势所趋,但政策管理层也应当认识到这种差异应当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而不是牵强的、各自为政的,更不是差异越多、越大越好。那些无所谓的差异,或缺乏说服力的差异,只能加大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征管成本。此外,两者间差异的界限和度量应是确定的、明晰的,政策制定部门应对那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模糊不清、定量标准难以把握、差异调整会各执一词的地方,通过不断的制度变革,解决其间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轻视甚至放纵这些差异问题,就有可能在加大税务成本和增加会计核算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