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融资决策

中小企业融资决策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上市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不但所处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其融资技术也十分缺乏。企业融资的目的是将所融资金投入企业运营,以获取经济效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其中,债权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在企业资本结构的决策中居于核心地位。企业取得最佳资本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运营效果,而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达到最佳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企业资本的总成本是否最小,同时企业价值是否最大。

10.2.4 中小企业融资决策

与上市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不但所处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其融资技术也十分缺乏。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计划,盲目性很大,使得企业浪费了人力和财力,甚至蒙受了重大损失。同时,由于有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难度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融资行动受挫,便放弃了融资计划,错失了一些可以成功的引资机会,延缓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中小企业在正式融资之前必须制定一个指导企业融资行为的融资计划书,确定包括融资决策的指导原则和其他一些融资行为准则,以确保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中,融资决策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

企业融资的目的是将所融资金投入企业运营,以获取经济效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在每次融资之前,企业往往会预测本次融资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最终收益,以使得融资总收益达到最大化。

然而,在融资取得收益的同时,企业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因此一旦风险成了最终的损失,必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必须慎重考虑在既定的总收益下,企业能否承受相应的风险以及可能的损失。即融资收益要与融资风险相匹配。

2)融资规模量力而行原则

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筹资过多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也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或者导致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他业务的开展。因此,企业在开始进行融资决策的时候,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其中,融资规模的确定一般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资金形式。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形式主要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三个部分。

固定资金是企业用来购买办公设备、生产设备和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的资金。这些资产一般属于生产必需设备和场所,其购买一般会涉及较大资金需求,而且期限较长,但是这些购买是企业长期发展所必需的。中小企业由于财力薄弱应尽可能减少这方面的投资,选择一些成本较少,占用资金量小的方式比如租赁生产设备和办公场所来满足生产需要。

流动资金是用来支持企业在短期内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因此也称营运资金。结算方式和季节对流动资金的影响较大,因此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精打细算,或者通过自有资金和贷款满足流动资金需求的方式尽可能使流动资金的占用做到最少。

发展资金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用来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的资金。由于这部分的资金需求量很大,中小企业往往无法自行解决,对于这部分资金需求可以采取增资扩股、银行贷款的方式加以解决。

(2)资金的需求期限。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不同的业务过程对资金需求期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高科技企业由于新产品从推出到被市场所接受需要较长的过程,对资金期限一般要求较长,因此对资金的需求规模也大;而传统企业由于产品成熟,只要质量和市场开拓良好,一般情况下资金回收比较快,因此对资金的需求规模也较少。

中小企业在确定融资规模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本企业的资金需求形式和需求期限,做出合理的安排,做到量力而行。

3)融资成本最低原则

融资成本不同于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投入某一项目的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投入资金的投资者希望从该项目中获得的期望报酬率。融资成本则是指企业实际承担的融资代价。其内容一般包括两部分: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其中,融资费用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使用费用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的股息、红利。一般意义上讲,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统计软件和专业财务人员,他们往往更关注与资本成本相比更具可操作性的融资成本指标。

融资成本的构成会因为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之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

融资成本的计算涉及多种因素,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规模较小、管理技术欠缺、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确定融资成本并控制融资成本在最低水平是融资行为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4)资本结构合理原则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来源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其中,债权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在企业资本结构的决策中居于核心地位。

企业融资时,资本结构决策应体现理财终极目标,即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相关概念,最优资本结构即是指能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且企业价值最大,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资本结构。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企业价值可根据未来若干期限预期收益的现值来确定。虽然企业预期收益受多种因素制约,折现率也会因企业所承受的各种风险水平不同而变化,但从筹资环节看,因为折现率是在充分考虑企业加权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如果资本结构安排合理,不仅能直接提高筹资效益,而且对折现率的高低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企业取得最佳资本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运营效果,而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达到最佳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企业资本的总成本是否最小,同时企业价值是否最大。一般而言,风险越大往往意味着收益也越大。但是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收益的同时考虑风险。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收益和风险达到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

5)融资期限适宜原则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企业究竟是选择短期融资还是长期融资,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成本等因素。

从资金用途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企业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这是因为流动资产具有周期短、易于变现、经营中所需补充数额较小及占用时间短等特点。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则企业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这是因为这些资金不但数额比较大,而且占用时间长。

6)维持企业控制权原则

企业控制权是指相关主体对企业施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力。控制权的掌握具体体现在:

(1)控制者拥有进入相关机构的权利。如进入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或监事会;

(2)能够参与企业决策,并对最终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3)在有要求时,利益能够得到体现,如工作环境得以改善、有权参与利润分享等。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融资行为所导致的企业不同的融资结构与企业的控制权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融资结构具有明显的企业治理功能,它规定着企业收入和企业控制权的分配,进而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控制权争夺。一般情况下,在债权、股权比例既定的企业里,股东或经理是企业控制权的拥有者。而当企业面临清算、处于破产状态时,债权人成了企业控制权的拥有者。如果企业完全是靠内源融资维持生存,员工就成了企业控制权的拥有者。由此可见,上述控制权的转移,源于股权与债权之间的比例构成变化,而这种构成的变化往往是由企业的融资行为所导致的。

企业融资行为造成的这种控制权或所有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独立性,而且还会引起企业利润分流,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因此,在考虑融资成本时,只考虑会计成本是不够的。管理者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精确计算各种融资方式对企业控制权产生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控制权的流失。

7)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通常有很多种融资方式可供选择,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不同,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

企业融资通常会通过以下途径给企业带来影响:

首先,通过融资,壮大了企业资本实力,增强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其次,通过融资,提高了企业信誉,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最后,通过融资,增大了企业规模和获利能力,使企业得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加快企业的发展。

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根据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收益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比如,通常初次发行普通股并上市流通融资,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资金,还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誉,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极大提高。而想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尤其是可以采取与较为知名的国际金融机构或投资人合作等战略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自身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差,因此更应根据自身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融资效率。

8)把握最佳融资机会

所谓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寻找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其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过早融资会造成资金闲置,过晚融资又会失去投资机会。从经济环境来讲,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这些变化又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因此,抓住最佳的融资机会是中小企业能否成功高效融资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要想抓住最佳融资机会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主动。虽然企业本身也会对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只能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而无法控制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寻求并及时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

(2)把握信息。由于外部融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除此之外,企业能够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的融资时机。

(3)合理决策。企业在分析融资机会时,还要考虑不同的融资方式的具体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比如,企业在某一时刻,较难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却可能适于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在某一地区无法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但可能在另一地区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