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就是指中小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一般通过两种方式筹集资金,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现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吸收企业以外的经济主体的资金,并且将其转化为投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基础和前提,是决定外源融资规模的重要参考因素。发达国家地区的中小企业高度重视企业的内部积累,内源融资占的份额较大。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内涵与过程

融资,顾名思义,指的是资金融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融资指的是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流入、资金的流出、资金的来源、资金的使用等。狭义的融资是指导资金的融入,即主要是考虑资金的来源。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及长期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利用一定的渠道和采用一定的方法,向投资者或债权人筹集资金。当然,也包括企业自身积累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的一种经济行为。可见,资金融通是企业从外部和内部调剂资金的一种活动。中小企业融资,就是指中小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

资金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中小企业融资,其实就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配置过程。这种资金配置是对资金进行科学和合理地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浪费,同时更是为了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由于不同企业的收益率不同,资金将会从收益率低的企业流向收益率高的企业,从而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一个企业要想获得资金,必须保证其收益率要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资金的稀缺性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资源配置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空间而不断变化。就中国而言,市场经济起步晚,市场的基础条件不够完善。因此,相对短缺的资源在配置过程中不可能平均分散到每一个行业和企业,而是在地区、行业、大小企业间有选择地进行配置,通过这种配置的选择,一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可以带动和影响更大的地区和行业,最终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果没有资金,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无法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偿的,使用任何资源都需要进行资金交换。中小企业的资金配置过程主要包括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即资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市场经济中,资金将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和企业。因而,不同行业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方式和规模实际上是资金配置效率的体现。有限的资金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和企业,将会刺激效率低的部门提高效率,否则,它们将会因为失去资金支持而惨遭淘汰。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一般通过两种方式筹集资金,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的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积累——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内源融资是现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低成本性、原始性和抗风险性的特征。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吸收企业以外的经济主体的资金,并且将其转化为投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并且资金集中,资金规模大。根据融资渠道的不同,外源融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又可以依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分为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

企业融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结构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在创设初期,产品的市场需求少,生产规模不大,难以吸引企业之外的资金投入。同时,高昂的负债成本也是中小企业所难以承受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自有资本的积累,即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扩大生产。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的内源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企业需要不断寻求外源融资渠道以满足资金的需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通过资本集中的方式来使自身的资产规模得到扩大,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力量对社会资金进行整合利用,使得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不断扩大,社会的有效资本不断增加。但当企业的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依靠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来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可以大量减少交易费用,内部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财务公司就会应运而生。

外源融资在企业的经营和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源融资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个企业单纯依靠外源融资,而不注重内源融资,将不可避免地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基础和前提,是决定外源融资规模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果忽视内源融资的基础而随意扩大外源融资的规模,不但资金的收益率不能保证,很可能还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从资金成本角度分析,企业内源融资的资金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企业要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以自有资金为主,借入资金为辅。发达国家地区的中小企业高度重视企业的内部积累,内源融资占的份额较大。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内涵

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这两种形式是企业取得外部资金的主要形式,在社会资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券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主要表现为资金的供给者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者的股票、债券和商业汇票等金融工具。直接融资具有如下特点:(1)供需双方直接联系。资金直接从资金的供给方向资金的需求方流动,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很直接。(2)期限较长。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取得资金的使用期限要长于间接融资。(3)稳定性好。直接融资,尤其是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的资金,企业不需要归还本金,投资者可以在流通市场上通过股票的转让收回其投资,而不需直接与发行企业发生关系。(4)流通性较好。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有股票和债券,一般情况下,股票和债券都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从而保证投资者能够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资金结构,做出投资决策。

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信用和消费信用两类。间接融资的基本特点是资金融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进行,它由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两个环节构成。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期限一般较短,流通性差,需要偿还本息,投资者和资金的需求方的关系是间接的。

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是企业融资的方式,对于资金短缺的企业而言,这两条渠道都是可以选择的。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金的监督主体不同。直接融资的监督主体是投资者个人。在直接融资条件下,从各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看,投资者的主体是居民。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必须对投资者负责,也就是对居民的财产负责,企业必须在债券到期时还本付息,按时发放股票红利。间接融资方式下,资金的主体是银行汇票,企业要承担对银行汇票还本付息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取得贷款,一般需以自身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如果企业不能按时还款,其财产将会被银行没收,或者被银行要求破产清算。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政府会在有意和无意间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有一定的非市场化倾向。

(2)表现的关系不同。在直接融资条件上,尤其是股票融资,形成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股东对企业的剩余资产也即净资产具有要求权,企业的管理当局受股东的委托进行生产经营,投资者与企业的管理者是一种委托和代理的关系。间接融资体现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债权人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借入的是货币资产,银行是信用中介,对企业实行监督。如果企业按时还款,银行对企业没有控制权,一旦企业不能按期进行偿还,银行将会对企业行使控制权。

(3)成本高低不同。证券利率和股息红利一般低于银行贷款的利息,但企业直接融资还需要支付其他的费用,如企业的广告宣传费、评审费、证券印刷费、代理发行费及兑付费等。从这方面来说,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要高于间接融资成本。但从整个社会来看,间接融资成本并不会无条件地低于直接融资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原因,一方面,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包括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融资成本,如果企业以低成本取得银行贷款,往往使银行减少了利润;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不但包括财务成本,还应包括机会成本。传统的财务会计只反映实际已发生的成本,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资金筹集和运用的有效性,不断重视机会成本,决策中会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项目,目的是实现收益最大化。机会成本已构成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国国情,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把银行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因素考虑在内,间接融资的成本不一定总是低于直接融资成本。

(4)风险大小不同。一般来说,风险和收益是相互关联的,银行存款的利息相对于股票的收益来说较低,与之相适应的是,直接融资的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个体投资者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由于受财力所限,能购买的证券种类是有限的,所面对的投资风险相对比较高。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间接证券和扩大证券的种类来降低风险。

三、直接融资体制和间接融资体制

根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直接融资体制和间接融资体制,前者以直接融资为主导,后者以间接融资为主导。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历史和传统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同,所采用的金融体制也不同。

一般来说,市场机制比较发达的国家,资金从极度短缺转变为相对充足,各项法规比较完备。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资讯信息相对公开,能比较灵敏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负债情况,有效地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降低了直接融资的风险和交易费用。体制体系趋于合理,由此形成的市场机制相对完善。企业建立起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条件下,往往可以采用直接融资体制。在直接融资体制下,企业更多地依靠发行直接证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

市场机制相对滞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法规不够健全,资金短缺现象严重,资本市场中过度投机的行为经常出现。有时,市场会出现泡沫经济,使整个经济表现出一种虚假的繁荣,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解决,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从微观的企业来看,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透明,约束机制不健全,融资行为容易发生扭曲。金融中介机构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直接融资的不足,资金运行安全系数相对高一些。此外,发行的间接证券比直接证券的流动性还要高,因此,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方式往往成为后发展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资金供给方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在间接融资体制下,企业的资金主要靠银行的贷款,因而,银行和企业的关系相对较为紧密。

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英美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企业债券和股权进行投资,直接融资大约占外源融资总额的55%~56%;通过银行中介的间接融资占40%~45%。日本等亚洲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则恰恰相反,主要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日本企业1975年以前的间接融资占外源融资的比重约为80%~85%,直接融资只占15%~20%。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英美企业间接融资的比重增加,日本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增加。

不同的金融体制规范着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形式和取向。不管是直接融资体制还是间接融资体制,看其能否保证资金的产效分配比例和合理配置是衡量金融体制有效性的标准。从企业角度看,一是有效的金融体制要有利于企业迅速筹集到所需资金。在一个高效运作的金融体系中,资金需求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和运用各种融资方式,迅速获得资金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二是有效的金融体制要有利于企业资金得到合理的运用。一个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暂时闲置的资金,如果金融体系比较发达,企业可以用它在金融市场上购买短期的有价证券,当然,存放在金融机构更加简单而且风险更低,但收益只能是利息,往往比购买证券的收益要低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