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制度

创新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制度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即由上级政府和机构根据自身的偏好来决定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导致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农民的现实、迫切需求发生错位,增加了农民集资修建的抵触情绪。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由外部变量决定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起由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程序“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

7.1.5 创新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制度

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即由上级政府和机构根据自身的偏好来决定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导致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农民的现实、迫切需求发生错位,增加了农民集资修建的抵触情绪。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由外部变量决定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起由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程序“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这种决策程序的转变,不但可以充分表达农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使之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农村社会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佳效益,且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决策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和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采用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投票解决,凡未经投票表决而擅自动用本社区筹集到的公共资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以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

二是通过真正的民主约束,使农村社区领导人在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决策中真正为本地农民负责,把增进本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了解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加强可行性分析,避免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设施的供给决策。

三是发挥农民的作用。农民是农业基础设施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提供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否符合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是衡量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在决定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种类和数量时,农民最有发言权,应该作为主要的决策者。针对农民众多,可建立能够代表农民利益,能与政府对话的民间组织,这一组织有反映农民意愿的信息机制,能够代表广大农民参与基础设施的决策。

四是对于范围涉及县或地区的较大型的农业基础设施,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在决策时还应充分考虑专家的意见。比如可以建立农业基础设施的专家听证制度,将农民需求与专家意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策。政府要深入了解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加强可行性分析,不做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供给决策,乡镇领导人也不能以个人偏好和主观愿望进行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