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税收数据深度利用面临的压力与对策

税收数据深度利用面临的压力与对策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能否在大集中之后对税收数据进行有效的深度利用,就当然成为税收信息化深化和未来发展的必然命题。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就是税收信息化的新局面,就是税收工作的竞争力和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实质性提高。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各级领导在税收数据深度利用上要配合一致,和谐共进。

税收数据深度利用面临的压力与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谭荣华教授访谈

轩鸽:谭教授,您在2005年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上提出的税收数据深度利用问题特别重要,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我们渴望进一步了解税收数据深度利用的问题,请您详细谈谈。

谭荣华教授(以下简称谭):税收数据深度利用问题的确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税收信息化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朝着数据集中与系统整合这个方向前进的。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指出,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总有一个系统内集成阶段。事实上,当前中国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部门和行业,包括税务部门,恰恰就处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是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数据资源的整合。

税收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逐步集中,将来势必全面集中,不可逆转。如果事实果然如此,这就意味着税收数据会像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向省局和总局,那时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面临的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我们是否有进行税收数据深度利用的充分的精神准备、知识准备和制度准备呢?必须未雨绸缪,早做部署。

轩鸽: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税收数据深度利用的含义?

谭: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是相对而言的,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作为学术探讨,我们不妨下这样一个定义:在数据集中和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模型,针对大量涉税数据,包括税务系统内部数据,也包括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居民等外部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用于帮助税务部门作出明智决策,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分析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是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换句话说,数据的丰富度、模型的应用水准、信息技术与系统的利用以及应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要比大集中之前有一种上台阶的变化。

事实上,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现实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它大多涉及税收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重大问题,能够在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有助于决策机关和领导决策。这样,能否在大集中之后对税收数据进行有效的深度利用,就当然成为税收信息化深化和未来发展的必然命题。

轩鸽:您认为税收数据深度利用的方向是什么?

谭: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税收数据无外乎产生于税收管理部门通过税收制度和征管手段去规范和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经济关系的活动当中。因此,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基本上可以定位在三个主要的方向上:第一,围绕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而进行的数据分析;第二,围绕加强征管而进行的数据分析;第三,围绕纳税服务而进行的数据分析。

轩鸽:您认为税收数据深度利用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谭:从当前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最有可能成为应用重点的是:

第一,税收经济发展研究。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与运行中评价财政税收政策对全国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存在的问题,并从财税工作角度为国家和地方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对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税收政策分析。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除了必要的理论分析之外,更关键的是要进行结合实际的数量分析。而在数量分析中,很多经济变量的关系是人们很难用直觉和经验来把握的,必须通过数量分析模型来寻找答案。

第三,税收监控分析。一是税务机关对现实税源的日常征管工作,表现为税收收入入库的统计分析;二是税务机关对税源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实际上,基于大量税收数据和方法、模型库的税收监控管理系统,应该具有如下功能:能够侦测出应该纳税但未申报纳税的纳税人;能够对纳税人的情况特征进行描述,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层次划分;能够锁定偷逃税的申报人;能够对应收税款作出预测模型,从而作出优先级顺序和最优化处理;能够辅助决策,科学制定税收计划,促进资源最佳利用。

第四,纳税服务评价。客观公正的纳税服务评价是提高税务机关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将第三方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三种评价技术有机结合,在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评价中进行系统应用,能够取得更加科学公正的评价结果。

第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等等。

轩鸽:您认为在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方面,我们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谭: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内外环境的配合。我认为,在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方面,应当至少做好下列工作:

第一,对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要形成统一认识,要看到大集中之后,如何用好税收数据已是形势所迫。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就是税收信息化的新局面,就是税收工作的竞争力和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第二,没有数据积累,就谈不上什么数据的深度利用。而数据大集中最终体现为数据库的建设。为此,既要积累税务系统内部数据,也要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的良好的外部信息交换系统;既要完善历史数据,也要对集中后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规整,要确保集中后的数据是准确的、一致的、完整的和连续的。

第三,知识储备极其重要。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要用到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模型,也要用到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系统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税收法律法规、征管规程和财务会计,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加强税收数据深度利用人员的培养工作不可忽视。

第四,知识储备的背后就是人的落实。既然信息资源可以整合,那么人的资源又何尝不能整合,要充分借助外脑。要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这是现阶段的最优选择。但是在更长远的时间内,还是要以内脑为主、外脑为辅。所以,引进人才,设置相应岗位和机构是税务系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各级领导在税收数据深度利用上要配合一致,和谐共进。

第五,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也要循序渐进,只能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确立有影响的研究课题,作出成果,作出实效,作出特色。不能随波逐流。

第六,基于丰富数据与分析工具基础之上的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与人工总结的经验知识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数据深度利用的结果可以验证人工经验的正确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人工经验可以为数据深度利用提供线索。过度迷信模型和计算工具是不可取的。但基于数据和模型的研究分析方法的确代表了国际潮流,也是不可否认的。

第七,大集中之后数据管理和分配是核心问题,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否则辛辛苦苦大集中之后的数据就变成了死数据,甚至成为权力再分配的导火索。

第八,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第九,教育培训也要跟上。

总之,要看到趋势,看到数据深度利用的价值,要管好数据,要培养能够深度利用数据的本领和人才,要创造内外环境,包括制度与运行机制,要对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

轩鸽:感谢谭教授,您的提醒太重要了。我们的确应该在税收数据深度利用方面,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谭:不客气,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