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压力与教学改革对策

就业压力与教学改革对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内容体系和逻辑复杂性的差异,我国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可以分为问题导向性课程和逻辑导向性课程两类。基础性因素主要指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自身的因素和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情况,鉴于本项研究选择的是大学四年级会计学和财务学两个专业的学生,这类因素主要考虑了性别和专业两个方面。

学习效果、就业压力与教学改革对策
——基于内部控制课程的实证研究

张宜霞[1]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会计学院)

摘 要:逻辑导向性课程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课程建立了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专业和就业压力对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应当优化课程组合、强化就业辅导、改进教学评估、改善考试考核方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效果;就业压力;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按照内容体系和逻辑复杂性的差异,我国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可以分为问题导向性课程和逻辑导向性课程两类。问题导向性课程是指内容相对具体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在内容上直接针对企业会计、财务上的具体问题,教材和授课可以提供较多与具体问题和内容相对应的小案例,教材内容比较成熟稳定,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只需把每一个具体问题搞清楚、弄明白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逻辑导向性课程是内容相对系统、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如内部控制、审计等,这些课程总体上针对一个大的实际问题,在内容上是一个逻辑非常严密的整体,教材上的每一部分内容是这一逻辑整体上的一个环节,很少直接与某一具体问题相对应,需要较强的逻辑性和分析能力,加之课时限制使得教材和授课都无法或不能提供像问题导向型课程那么多的具体案例,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相对吃力和辛苦,学习效果相对较差。问题导向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而逻辑导向性课程是在问题导向性课程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对问题导向性课程知识的系统应用,问题导向性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逻辑导向性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逻辑导向性课程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这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将会严重影响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逻辑导向性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学生觉得难学,教师觉得难教,尽管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付出更多努力,但效果依旧不够理想。人们在试图改善这类课程的学习效果时,只是根据习惯采取措施,并没有充分搞清楚影响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以及作用机理,所以,要想有效改善这类课程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首先弄清影响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文选择了这类课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实际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二、文献综述

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大学教育“教”与“学”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心理因素和非心理因素。李浩,赵雪梅认为,学习需要格外注意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主观方面的影响包括大学生的精神、智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客观方面,即学校、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主观和客观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二者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金传宝(2005)根据美国相关文献资料把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州和学区变量、校外背景变量、校级变量、学生变量、实施、课堂教学和气氛变量6大类。薛军等(2007)将粗糙集理论用于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高考成绩。王紫萍(2011)利用问卷调查和APH法确定努力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基础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单鹏兴(2012)认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课时安排、考核方式等方面。

三、概念框架、研究假设及模型

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学习效果是教与学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但受到“教”方面的影响,还会受到“学”方面的影响,而且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本项研究中,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指标,把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分为基础性因素、学习性因素和教学性因素三类。基础性因素主要指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自身的因素和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情况,鉴于本项研究选择的是大学四年级会计学和财务学两个专业的学生,这类因素主要考虑了性别和专业两个方面。学习性因素主要指大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兴趣和压力(包括就业和考试压力),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策略(预习、复习)、学习时间(听课时间等)、学习主动性(课后作业的积极性、自己讲述问题的积极性等)、旷课次数等方面。教学性因素主要指授课、作业、课时等教学安排因素,通常综合表现为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捷径期望(对考试划重点、照顾及格的期望)。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性别对期末成绩有显著影响;

假设2:专业对期末成绩有显著影响;

假设3:压力(就业压力、考试压力)对期末成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假设4:兴趣、课前预习、听课时间、课后作业的积极性、授课满意度对期末成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假设5:捷径期望值越高,期末成绩越差;

用性别、专业、兴趣、压力、旷课次数、课前预习、听课时间、课后作业积极性、考试划重点的期望、授课满意度10个变量建立模型:

四、样本数据及回归结果

(一)样本数据与变量

通过调查问卷在期末考试前获得会计和财务管理方向近80名学生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反复强调调查问卷的客观性;期末考试完全采用案例分析,不画重点,力求期末成绩能够客观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期末成绩为取值范围0—100的定比(scale)变量,性别、专业是取值为0和1的名义(nominal)变量,兴趣、压力(就业压力、考试压力)、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积极性、考试划重点的期望、授课满意度为取值范围1—10的定比变量,旷课次数、听课时间为定比变量。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描述性统计指标

期末成绩均值为71.00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课程兴趣均值为7.54,处于中等水平;压力均值为6.96,考试压力均值为6.26,就业压力均值为6.48,总体偏低;旷课次数均值为0.80,接近于人均旷课1次;课前预习均值为4.04,总体偏低;每节课听课时间均值为29分钟,总体偏低;期望课后作业的均值为6.06,学习的积极性总体偏低;期望考试划重点的均值为8.39;授课满意度的均值为8.01,处于良好水平。

(三)回归结果

利用SPSS多元线性回归,采用多项筛选策略,结果都一致。模型总体显著,残差无自相关,均值为0,呈正态分布,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最终结果如下表2、表3、表4:

表2 模型总结

表3 方差分析

表4 压力的系数

进一步考虑考试压力和就业压力,首先用就业压力代替压力进入上述模型,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对期末成绩有显著的负影响;用考试压力代替压力进入上述模型,结果表明考试压力对期末成绩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回归结果来看,只有专业与压力两个变量显著,假设2得到验证,得出了与假设3相反的结论,其他变量均不显著,假设1、4、5均没有得到证实。

1.基础性因素的影响

专业对期末成绩有显著的影响,性别没有显著的影响。财务管理方向的学生的期末成绩显著好于会计方向的学生,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进入大学前,财务管理方向学生的高考分数明显高于会计方向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好;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财务管理方向课程的设置在培养分析能力方面优于会计方向。这表明在学习内部控制之前的基础和知识积累对内部控制的学习效果有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

2.学习性因素的影响

压力对期末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压力越大,期末成绩越差,这与假设3相反,而兴趣、学习策略等因素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就业压力对期末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考试压力对期末成绩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就业压力没有对学习效果产生预期的正面影响,原因在于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常识来判断一门课程是否有助于就业,只有认为一门课程非常有助于自己就业时才会非常用功地去学习,相反则会有所放松和懈怠,所以,就业压力越大,在认为一门课程无助于其就业时反而学习效果更差,这反映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倾向。考试压力对期末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总体偏低,这说明当前的考试模式过于宽松和简单,并没有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其余因素没有显著的影响,这又进一步表明,内部控制课程的学习效果并不取决于当学期的学习投入。

3.教学性因素的影响

教学满意度和捷径期望对期末成绩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教学满意度总体水平较高,却对期末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学生感知的教学满意度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无法反映真实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对学校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捷径期望值总体较高,表明现有的考试体制并没有给学生一个客观、严格的印象,没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成绩观和对学习效果的责任感。

五、研究结论及教学改革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在当前教学环境下,真正影响内部控制这类逻辑导向性课程学习效果的是专业和就业压力,并不是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时间等常识性因素,这与传统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别,也暴露出了当前这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内部控制类的逻辑导向性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加强前期问题导向性和后期逻辑导向性课程的有机联系,基于后期逻辑导向性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设计前期问题导向性课程,避免根据教师个人偏好安排课程,为后期逻辑导向性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就业辅导,明确市场需求

学生由于没有认识到市场对内部控制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拘泥于传统和习惯认为内部控制无助于就业,导致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学习效果一般。因此,必须强化就业辅导,明确市场需求,纠正学生认知偏差,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3.改进教学评估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的授课满意度被给予了过度的重视,但实证结果表明对学习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应当改进教学评估方式,基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采用专家评估的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4.改善考试考核方式

改善考试考核方式,提高客观性和权威性,降低学生捷径期望的程度,使考试压力与就业压力协调一致,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许开文.浅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2(10).

[2]薛军,施雨辰.大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粗糙集分析[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金传宝,王学军.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

[4]李金霞,和娟.不同阶段大学生学习动机程度及其特点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9).

【注释】

[1]张宜霞,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