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温州金改为契机,全力推动浙江金融强省建设

以温州金改为契机,全力推动浙江金融强省建设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以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浙江金融强省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积聚区建设是浙江金融强省的重要空间支持,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则是金融强省建设的主要支撑体系。这与浙江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也与推进浙江金融强省两大中心议题紧密相连。

以温州金改为契机,全力推动浙江金融强省建设

推进以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浙江金融强省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积聚区建设是浙江金融强省的重要空间支持,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则是金融强省建设的主要支撑体系。有鉴于此,浙江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必须在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上下功夫,在民间财富管理上花力气,在推动各区域发展上出新招,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出实效,既要积极发展地方性金融产业,又要构建与全国乃至全球金融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它们之间互为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有利于推进浙江金融强省建设,助推浙江“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目标的实现。

一、温州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鼓励发展金融机构:(1)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2)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发起设立或参股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3)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4)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5)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二是建设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1)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2)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3)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4)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5)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三是完善地方金融发展保障机制:(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3)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在这些具体举措背后,始终贯穿着一条总纲,即“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规范,即要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二是发展,着眼于拓宽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包括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设立或参股各类地方金融或类金融机构等。

笔者赞同有关专家的意见,首先,温州金融改革的核心就是放松管制,降低金融服务业准入的门槛,从而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其次,通过发展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等地方性(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机构多元化、健全服务体系。当然,通过实施民间金融阳光化试点,更有利于缓解“两多两难”问题,促进金融业继续发展。

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与浙江金融强省目标的一致性

如前所述,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目的是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这与浙江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也与推进浙江金融强省两大中心议题紧密相连。

(一)“两多两难”问题是温州经济社会问题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促进了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温州人民的财富积累,打造了享誉全球的“温州模式”,成为推动浙商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变化,温州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突出表现在:一是由于要素资源供给等因素,企业外迁现象十分严重,温州当地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症状;二是由于先期体制机制的优势,从事产品生产销售盈利空间较大,而近年来越来越难,再加上国际市场影响,使转型升级成为必然;三是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由于受知识、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许多企业存在着盲目转型和失当发展状况,加剧了资金与实业之间的矛盾。由此造成了一方面是大量中小企业需要资金支持而对外融资出现困难,另一方面是社会存在着大量游资但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途径,加之受盲目投机、过度担保甚至高利贷等情况干扰,使得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暂时性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决定推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其目的是从金融体制机制着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一条新的通道,把“两多两难”问题解决好。

(二)“两多两难”问题在浙江具有普遍性

其实,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不仅在温州存在,更是浙江的整体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正是本着“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家万户”的“四千”精神,通过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市场化经营,迅速发展并致富。浙江以资源小省成为产业大省、市场大省,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遍及城乡的中小企业、星罗棋布的交易市场成为浙江经济的总体特征,“轻小民加”成为浙江经济体系的总体状态。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融资上总是会遇到障碍,尤其是规范化的直接融资影响更大,即使是正规的间接融资影响也不容小觑;再加上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动荡等因素,融资难更成为必然。与此同时,30余年改革开放后“藏富于民”政策的连续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践成效,浙江老百姓手中有钱,有大量富余的钱需要投资,但缺少合法正规的渠道。正因为这样,民间借贷盛行成为浙江特有的现象,但是当其发展过度时,必然会影响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以说,“两多两难”问题是浙江的共性问题,也是浙江金融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两多两难”解决方案有赖于两个中心建设

事实上,早在“十二五规划”制订之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和许多有识之才,就充分意识到了“两多两难”这一经济社会现象,在制订“十二五”金融事业发展规划时,就明确提出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为此浙政办发[2011]94号文件就推进“两中心”建设行动计划作了详细的安排,并研究了许多创新性措施,如创新个性化融资产品、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创新多元化融资。文件同时提出了建设杭州财富管理核心集聚区和宁波、温州两大特色优势财富管理集聚区,形成覆盖面广、贴近市场需求的民间财富管理网络等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把“两中心”真正建设为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创造条件。但由于金融政策更多的是全国性统一政策,中央集权相对较多,地方自主权空间较小,因此,推进力度十分有限,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为解决“两多两难”问题找到了通道,从而一定会大大推进“两中心”建设,推进浙江金融强省目标的实现。

三、借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促进浙江金融强省建设

自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方案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温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此召开了全省性推进大会,当前的情况是总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在方案实施和细则制订过程中,许多方面和不少人士亦存在分歧。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既要站在浙江“两富”目标实现的高度,也要立足于为全国金融改革创造经验,更要做好推进金融强省建设目标这篇文章。

(一)总体思考

应该说,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对浙江乃至全国来说是一件利好之事,所谓利好之事,因为松动了金融管制政策,放宽了金融准入,必然有利于经济、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生,但如何把好事做实做好,必须全面正确把握。我们的意见是:

第一,要在“综合”两字上做文章。国务院明确,这次金融改革是综合性改革,是一揽子改革,涉及十二个方面内容。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综合利用、综合设计、综合推进,站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综合视角。

第二,要在“试验”两字上找出路。既然是试验,那就必须允许争取一些新的举措、新的政策、新的机会,而且允许试错,允许失败,允许小范围进行,可以吃点“小灶”。

第三,要在“联系”两字上想办法。除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外,去年以来浙江省先后有4个国家战略需要实施,即浙江海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海洋经济新区建设。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还批复在浙江丽水进行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明确提出构建“八大体系”。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战略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视角积极加以实践,争取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政策,谋求更有实际的成果。

(二)具体对策

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带动全省金融事业发展,促进浙江经济社会进步,先要有理念,更要有行动,既要有前瞻性,也要有可行性,我们的想法是,积极争取、先易后难、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具体地说:

第一,争开一批“小灶”——积极争取更多村镇银行的指标。村镇银行的建设和目标是2006年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产物。实践证明,它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等机构已经有较大影响力。从浙江特点出发,新设一批村镇银行既能吸引更多资金投入金融业,也可以深化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如果能够实现每县3—5家村镇银行,全省形成300家以上的村镇银行网络体系,对缓解“两多两难”必有益处。

第二,争设一些“大灶”——积极争取建设若干新型金融机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等都需要有金融支持配套。为此,充分利用温州金改条件,争取国务院及有关监管机构支持,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上创设一些条件,动员相关政府和浙商企业进行投资,如建立浙江海洋发展银行、浙江海洋保险公司、浙江海洋基金投资信托与租赁公司,不失为创新之举,也可纳入到浙商回归工程中去。

第三,“印发”一些钞票——继续扩大并办好小额信贷公司。小额信贷公司举办3年来,虽然面临许多矛盾,但总体情况良好,对缓解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和服务“三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一是要解放思想积极发展,让小额信贷公司星罗棋布;二是要正视挑战,着力规范,明确金融办的主管职能、工商局的监管职能、人民银行的服务职能、银监局的支持职能,使其规范发展;三是创造条件,明确定位,也就是小额信贷公司就是信贷零售商,不设为村镇银行,也不办大额业务,主要从大银行如邮储批发资金,再行零售,以小额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

第四,力争一些粮票——积极争取一定的信贷规模。现阶段,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信贷规模仍然是一个指标,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等一定的控制,要利用国家战略的实施及其四大建设的要求,继续争取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家银行总行支持倾斜,以缓解规模偏紧情况。

第五,建设一批制度——推进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在“两多两难”解决过程中,民间融资的规范化是一个关键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引导民间资金从地下转到地上,由秘密走向公开,并从法律保障层面做些可能的工作,在引导社会心理方面做一些宣传,从而使民间资金投资更有序、更规范、更有成效。

第六,搭建一批平台——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从目前情况看,要新建证券交易所等是有困难的,但作为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地方金融市场应成为其重要内容,因此,加快建设浙江省未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平台,鼓励更多的未上市股份公司和投资机构参与股份交易市场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七,安装一批“路灯”——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创特。金融是一个服务行业,如何激发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提高其服务能力,需要引导,为此,应制定一些引导性、鼓励性乃至奖励性措施,引导现有金融机构开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专业支行等,延伸和细化金融服务,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

总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是一篇新文章,浙江金融强省建设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要借风使舵,快速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浙江金融强省建设,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