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兑现亏损的心理倾向

不兑现亏损的心理倾向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这些交易记录的一个分析表明,股票交易者们更快地兑现盈利而不是亏损,而一些微小的外部条件也会促使交易者了结其头寸,比如美国税收政策导致的年底股票大抛售。交易者们可能是理性地或者非理性地认为他们当前持有的浮动亏损头寸会在未来带来超过目前持有的浮动盈利头寸带来的获利。交易者可能是为了平衡账户而兑现浮动盈利的头寸。

第八课 悖逆交易成功法则的天性:不兑现亏损的心理倾向

绝大多数交易者内心深处都在不停默念:截短利润,让亏损奔腾吧!

——魏强斌

直到现在为止,正统的金融投资(交易)理论都认为人具备理性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以便进行全局和长期最优化的投资(交易)决策。其实,这显然误读了人的能力范围,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都认为人的投资能力无论是从认知能力的角度还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巴菲特用“能力范围”将自己从查理·芒格那里获取的心理学知识概括起来,而索罗斯则用“预定错误”预先就告诫自己任何判断都可能存在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预先为投资失败留下退路,索罗斯的这些思想源自其父亲和卡尔·波普,前者认为人应该随时预见可能的灾难,而后者则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天生就存在缺陷。

行为金融学和行为经济学试图将人性和人的认知能力限制纳入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范畴,但是主流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几乎没有为此发生改变,或许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给出理想状态下的规律,至于投资实践中面临的此类问题应该投资者自己结合主流投资理论的框架和心理学的框架进行理解和运用。过去几十年,金融学以及包含其中的投资学都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格雷厄姆的理论基本也是如此(他认为自己的理论可以帮助投资者理性行事,投资者可以估计出价值),这也是早年巴菲特存在较大失误的原因之一:假定一,人的判断决策是理性的,会追求全局和长期的最优;假定二,人的预期是准确合理的,不会存在偏差。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通常追求局部和眼前的最优,同时对于未来的看法都是直线的,往往根据现在推断未来,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正是由于交易者追求局部和眼前的最优,所以急忙兑现盈利以便获得高胜率才成为“永恒的风气”!

初学者乃至做了一辈子交易的人都在追求胜率,追求胜率会导致过早砍掉盈利,套牢亏损;有些人虽然追求提高胜量(提高单笔盈利),同时又想提高胜率,结果追求胜率的动机同样会导致上面的问题,最后还是无法提高胜量,而没有胜量,胜率再高最后账户也不能持续增长,结果是赚的次数多,但总资金是亏损的。个人交易者具有很强的倾向了结浮利头寸和持有继续亏损头寸,这是诸如Andreassen Paul这样的行为金融学家长期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这样的交易天性使得账户倾向于遭受更高的平均亏损和获得更低的平均盈利。为了让读者在内心深处明白我们这里给出的结论,我们将Terrance Odean对于股票交易者的实证研究深入介绍给大家,外汇交易者的情况也与此一致,大家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感知更好地洞悉自己的“错误冲动”,从而借助于理性来控制住这种破坏性冲动,并通过前面课程提供的交易心理平衡法和交易心理自如法来更好地与潜意识沟通,从而完全驾驭自己的潜在倾向。

交易者倾向于持有浮动亏损的头寸更久,同时倾向于了结浮动盈利的头寸更快,这种效应被Shfrin和Statman在1985年定义为倾向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对于应纳税交易者而言,这个效应会受到税收条款的一些影响,我们这里忽略这一点,因为外汇交易中基本不存在这种问题。Terrance Odean为了测试倾向性效应,采集了1万个股票账户从1987年到1993年的账户交易记录,这些账户来自于一家大型的折扣证券交易商。对这些交易记录的一个分析表明,股票交易者们更快地兑现盈利而不是亏损,而一些微小的外部条件也会促使交易者了结其头寸,比如美国税收政策导致的年底股票大抛售。Terrance Odean尝试给出几种可供选择的答案来解释为什么交易者普遍存在倾向性效应。交易者们可能是理性地或者非理性地认为他们当前持有的浮动亏损头寸会在未来带来超过目前持有的浮动盈利头寸带来的获利。交易者可能是为了平衡账户而兑现浮动盈利的头寸。但是,交易者选择了结的盈利头寸在接下来的数月中却倾向于有超过不了结的亏损头寸的表现,这估计就是绝大多数交易者折戟于金融市场的最大原因:天性使我们亏损,而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交易指标和圣杯策略。那么究竟什么是倾向性效应呢?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些什么以便大幅度提高我们的交易绩效呢?下面我们就以Terrance Odean上述统计检验为基础展开更加深入的论述。

倾向性效应是Kahnneman和Tversky投资前景理论的一个延伸含义,在前景理论中,当投资者面临简单选择时,其行为透出一个S形的效用函数。什么是“倾向性幻觉”呢?以买彩票为例,如果你连续坚持同一个号码买了好几期的福利彩票,但是你一直没有中过大奖,突然有一天你决定换成另外一组数字来买彩票,结果该期开出来的大奖恰好是以前你一直买的那个号码,这下你就马上责怪自己没有坚持买这个号码,内心充满了后悔和遗憾。请看图8-1,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效应函数,因为横轴的负半轴代表交易者面临的亏损,而右半轴则代表交易者面临的盈利,纵轴则是效用值。如果你对经济学的效应函数不是很理解的话,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吃力,不过你通过我们对图8-1的描述应该大致能够掌握其含义要点。交易者的效用函数在面临亏损时呈现“凹形”,在面临盈利时呈现“凸形”,这些是经济数学的术语,大家能够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从图8-1中可以看到,面临亏损时,交易者的效用函数更加陡峭,这是效用递增的表现,也就是说亏损减少带来的正面效用是递增的,而亏损增加带来的负面效用是递减的;而面临盈利时,交易者的效应函数更加平滑,也就是说盈利增加带来的正面效用是递减的,而盈利减少带来的负面效用是递增的。人们以进场价位作为盈亏参照的标准,比如一个股票投资者因为相信一只股票的期望回报足够补偿其风险而买入了这只股票,此后这只股票股价开始上扬,而这位投资者则继续以买入价作为参照点,投资者效用函数的右侧部分在发挥心理影响力,这时价格继续上升的边际正面效用下降,交易者倾向于尽快卖出获利的股票。如果这位投资者买入之后,这只股票价格出现了下滑,以买入价作为参考点,则投资者效用函数的左侧部分在发挥心理影响力,这时价格继续下跌的边际负面效用是递减的,比如从亏损0元到亏损500元的边际负面效用要远远大于亏损500元到亏损1000元的边际负面效用,这使得交易者倾向于继续持有亏损的头寸。Terrance Odean发现交易者经常以进场价作为参考点,然后随着价格的下降和上升,分别以递增和递减的效用函数来判断交易的心理价值。不过,有时候由于持有头寸太久,(做多)交易者可能以近期的价格高点或者低点作为参照点,这时候交易者在面对低于该参照点的价格时,会以效用函数的左侧部分应对,在处理高于该参照点的价格时会以效用函数的右侧部分应对。总而言之,交易者倾向于将参考点的价格作为效用函数坐标的0点,然后分别以递增效用函数应对相对参照点亏损的头寸,然后以递减效用函数应对相对参照点盈利的头寸。

图8-1 交易者(投资者和投机者)效用函数

交易者的先递增再递减的效用函数使得他们在交易中倾向于扩大平均亏损,进而缩小平均盈利,长期交易下来则其盈亏比倾向于很低,也就是说风险报酬率很低(可以通过历史的平均盈利除以平均亏损近似得到),这就使得交易者的绩效三要素之一的风险报酬率大幅度降低了(绩效三要素在《外汇交易圣经》一书中有专门论述,分别是风险报酬率、胜算率和周转率)。交易者这种典型的效用函数表明了一种厌恶风险胜于追求盈利的倾向,这是人类进化中发展出来的风险防范意识,人在受教育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内地“宁可不做大事,也不做错事”的传统对交易者负面影响较大。这种消极保守的信念体现在交易绩效上的一个表现就是风险报酬率很低,亏的基本是大钱,赚的基本是小钱,请看图8-2。这种效用函数之所以形成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交易者倾向于认为当前浮动亏损的头寸未来会变成盈利头寸,至少亏损幅度会减少,而当前浮动盈利的头寸会在未来变成亏损头寸,至少盈利幅度会减少,这是人类在长期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回归中值”原理,也就是认为涨得越高跌得越凶,跌得越凶涨得越高,而“中庸哲学”则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形式。中值原理在中期是容易得到验证的,所以不少浮动亏损的头寸确实可以在中期得到抵补,甚至变成盈利。在外汇市场中,同一个价位在12天内一般可以两次经过,所以回归中值原理会得到很好的体现,回归中值原理符合大数法则,但是那些永不回归中值的行情只会给不兑现浮动亏损的交易者一个结果,那就是爆仓。不管是否回归、是否爆仓,最终交易者都会承担资金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一个有着“正常”信念结构和效用偏好结果的交易者往往会抱着亏损头寸不放,恰好大部分亏损头寸最后会真的回到进场价位,甚至还能盈利;而对于盈利头寸是尽早兑现,长期下来必然获得一个很好的胜算率。图8-2所示的恰好是绝大部分交易者的情况,而金融市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输家。而图8-3则显示了A股交易者的群体倾向性效应。

图8-2 交易者的信念结构和交易绩效(信念决定行为,见解决定结果)

图8-3 A股交易者体现出来的倾向性效应

“倾向性幻觉”来自于人类避免遗憾、追求自豪的倾向。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定的情绪用于抑制一些无用的既往行为再度出现,并鼓励一些有效的既往行为反复出现,社会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了人类所有情绪在进化中的意义。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类的这些情绪也不例外,遗憾和自豪鼓励了人类的有效行为,但是在金融交易中容易使得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投资者如果发现一项先前的决策被事实证明为错误时,就将产生遗憾情绪,而投资者如果发现事实证明先前的一项决策是正确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情绪。这两种情绪导致了“倾向性幻觉”的出现。人类为了获得进化的动力,逐渐掌握了利用遗憾情绪来丢掉那些无用的行为,这种情绪也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避免遗憾和后悔的心理使得投资者总是过早卖出那些盈利的证券头寸,而追求自豪的情绪使得投资者一直持有那些亏损的头寸,以便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如果一个投资者持有一个证券投资组合,其中一些股票处于亏损状态,而另外的一些股票则处于盈利状态,几乎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先卖出那些盈利的头寸,以便锁定盈利,同时留着那些亏损的头寸,寄希望于亏损自动抹平,他们总是认为实际亏损和浮动亏损完全是两回事,通过延迟平仓行为可以避免实际亏损的发生。投资者倾向于卖出盈利头寸,保留那些亏损头寸,以便避免遗憾和获得自豪感,这就是倾向性行为,也就是人们不会中立和理性地对待证券头寸,对于头寸的处理更多是依据心理需求而不是交易法则。“倾向性幻觉”使得人们认为盈利头寸如果不赶快兑现就会被市场蚕食,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使得人们认为亏损头寸如果立即平仓,就会使得浮动亏损变成真实的亏损,他们的头脑中往往出现一幅画面,认为浮动的亏损在不久的将来将变成盈亏相抵,甚至还有盈利。

行为金融学家观察了很多交易个案,也跟交易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同时他们还统计了成交量变化,他们发现上涨的股票有较高的成交量,而下跌的股票具有较低的成交量,上涨的股票是大多数人盈利的头寸所在,而下跌的股票则是大多数人亏损的头寸所在。同时他们还发现持有期限较短的股票通常是盈利的头寸所在,而持有期限较长的股票则是亏损的头寸所在。同时,这些行为金融学家还发现如果一周前市场出现过大涨,则投资者卖出股票的可能性在增加,无论专业投资者还是业余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具有这样的倾向。无论根据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法则,还是根据技术投资的让利润奔腾法则,“倾向性幻觉”都是错误的。价值投资认为股价的涨跌并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真实利益,因为公司经营仍旧正常,收益水平仍旧令人满意,而且价值投资者通常在市盈率较低的水平介入,而技术分析派则认为股价的运动具有趋势性,上涨的股票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要大于下跌的可能性,而下跌的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要大于上涨的可能性。“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腾”是技术交易者的最高理念,顺势而为是技术交易的最高真理,而“倾向性幻觉”则完全违背了这一思想,这一心理偏差使得交易者“截短利润,让亏损奔腾”。而价值投资者则认为受到“倾向性幻觉”影响的投资者是那些被“市场先生”弄迷糊的投机分子,这些人卖出盈利头寸的做法往往违背了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和“复利原理”的法则,而这些深受“倾向性幻觉”影响的投机分子还违背了价值投资者的基础信条:买进公司,而非股票,根据公司变化卖出股票。巴菲特这类价值投资者,甚至在知道股价出现短期泡沫的时候,也不会抛出那些决定长期持有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过于频繁的交易会使得投资者沉浸在“倾向性幻觉”的影响下。

无论是采用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的交易者都会受到“倾向性幻觉”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人的第一本能,而通过学习正确交易方法和思维习惯则可以培养人的第二本能。通过更长时间地持有那些盈利的资产,缩短持有亏损资产的时间,投资者可以抵御有害的第一本能。“倾向性幻觉”使得投资者的行为违背了利润最大化的投资策略。错误的心态决定了错误的行为,而错误的行为决定了糟糕的结果,投资(交易)很多时候都是心与市场在交流,就像混沌交易大师比尔·威廉姆说的那样,我们是在交易着自己的信念。

技术派交易要求及时止损,也就是停掉那些亏损的头寸,而价值投资则认为应该持有那些公司基本面正常的股票,同时卖出那些基本面出现问题的股票,但是人天性中的“倾向性幻觉”则使得人不愿意平掉亏损的仓位。当头寸出现浮动亏损时,交易者经常寄希望于价格能够回来,平掉亏损的头寸让交易者陷入遗憾的境地,交易者会认为是自己先前的错误造成的。很多交易者从小生活在一个鼓励少犯错的环境中,他们总是认为错误会代表一个人的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很多推销交易系统和提供交易咨询的个人和机构总是宣传他们的不败战绩和令人羡慕的胜率,使得交易大众认为交易高手都是那些极少亏损的人、极少犯错误的人,所以很多交易者不愿意承认错误、退出那些被证明为错误的交易、平掉亏损的投资,这些行为都是由于内心的自尊在作怪。如果他们能够明白,交易是一项概率游戏,交易的成败不取决于胜率,而是取决于报酬率,特别是风险报酬比,这样他们就会去掉那些虚假的自尊,将遵守交易规则作为自己的自尊,那些随意更改交易规则,违背市场趋势和公司收益趋势的做法才是打击自尊的做法,因为这是一个人前后不一致的表现。如果交易者能够认识到错误是人类对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的不完全认知引起的,而这种不完全认知是人类先天的特征,那么就不会那么固执于亏损的头寸了。

我们已经知道了股票交易者倾向于卖出那些盈利的头寸,固守那些亏损的头寸,这使得交易者的操作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恰好相反。但是也应该明白盈亏的变化是促进人类不断进化的原因,那么盈亏的变化是以什么作为参考点的呢?也就是说交易者是以什么作为盈亏的判断的呢?这与人类的天性也有关系,如果选择恰当的参考点,则投资者可以更为理性地处理头寸,从而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通常而言,交易者都是选择进场位置作为盈亏参考点。当现价高于进场价格时,交易者的头寸处于盈利状态,此时自豪占了主导,为了保住自豪,同时避免后悔,交易者倾向于立即结束头寸;现价低于进场价格时,交易者的头寸处于亏损状态,此时投资者处于痛苦状态,但是如果立即兑现亏损则交易者的自尊遭到打击,如果交易者固守亏损头寸,则这时自尊得以暂时保全。另外,交易者经常担心结束亏损头寸后价格反弹,为了避免后悔,交易者也会固守亏损投资。如果交易者能够重新选择参考点,那么他会更为理智地处理现在的问题,更为清晰地判断形势,从而做出最有利于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有一种方法叫做归零法,也就是交易者不要去关注浮动亏损和盈利的情况,将现价作为参考点,以现价作为盈亏的参考点,当交易者以现价作为参考点时,他就摆脱了之前决策的影响。通常而言,交易者可以想象另外一个还未入场的交易者,没有建立头寸交易者的参考点就是现价,然后以这位交易者的角度审视形势,如果这位想象中的交易者决定买进,则交易者可以继续持有头寸,如果这位想象的交易者决定不买入这只股票,则交易者应该立即卖出,了结头寸。这类决策的要点在于不要关心先前的盈亏,那些都是过去的决策,现在的决策应该独立于先前的决策,将每次买卖当作新的买卖,这样才能进行理智的决策。具体而言,一个价值投资者在决定如何处理已有头寸时,应该根据价值投资的原则进行判断,如果公司已经不符合投资的原则了,则应该立即卖出股票,而不应该管头寸目前是盈利还是亏损的,如果公司仍旧符合投资的原则,则应该继续持有这只股票,而不管该头寸目前是亏损还是盈利的。技术派投资也是相同的道理,当价格过了临界线表明趋势发生转变时,不管头寸目前是否盈利都应该立即结束头寸,当价格没有过临界线,趋势继续持续时,这时就应该坚定地持有头寸。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则一个投资者就可以很好地击败“倾向性幻觉”的影响。我们认识很多杰出的交易者,也认识很多不那么杰出的交易者,更认识很多整体上一直亏钱的交易者,其最为关键的区别在于越是优秀的交易者,其决策之间越是相互独立的,不会让此前的决策影响此后的决策,决策都是坚守同样的原则,进场决策不会影响出场决策,买入决策不会影响卖出决策,卖出决策不会影响买进决策,决策之间是平等而独立的,一个决策不能凌驾于另外一个决策之上,决策只受到同样交易原则的节制。

活在当下,是我们作者之一在接受心智培训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作为一个交易者只能活在当下,以当下的价格作为参考点,以统一的交易哲学和投资原则作为准绳。这好比修道,宇宙大道是始终不变的,但是每天我们都需要活在现在,遵循不变的宇宙大道,不能让前天的情绪和决策影响了今天的情绪和决策。在中国内地,大家都知道的戴尔·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以及安东尼·罗宾和斯蒂芬·科维都提倡一种活在当下的哲学。作为一个交易者更是如此,每时每刻都将当下的交易作为一项新的交易,以当下的价格作为参考点,根据始终如一的交易法则进行权衡,此前的盈亏不能影响当下的决策。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刀剑合一”,瞻前顾后总是影响自己的发挥。交易员,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技术投资者都需要专心于当下的交易,不要活在过去,也不要活在未来。活在过去的交易者,始终在为先前的交易做决策,抱着扳回本金的希望;活在未来的交易者,始终在为未来的交易做决策,抱着不切实际的美梦。巴菲特在纺织业务上犯了前一种错误,而千禧年之初的IT股投资则犯了后面一个错误。但是,大师就是大师,最后能够亡羊补牢,而部分IT股投资者们恐怕永远没有机会来改正错误了。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交易者的表现是“高胜率加上低风险报酬率”,而金融市场中的输家就是这部分人,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成为赢家。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找出错误行为背后的信念,第二个方面是以正确的行为和信念替代之,我们前面介绍的心理平衡法和自如法可以完成第二个方面的部分任务,下面我们介绍的外汇交易者认知行为疗法则可以帮助交易者完成第一个方面的任务。

我们在本课程不同阶段已经反复提到“绩效、行为和信念的一致性原理”,如果说绩效是a,行为是b,信念是c,则改变绩效就要求改变行为,而改变行为就要求改变信念,信念改变了行为也就改变了,行为比起信念容易改变,但是离开信念的行为是不稳定的,绝大多数股民和汇民、期民之所以长期徘徊在交易持续盈利的大门之外,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始终在结果上打转,顶多想从行为上找些秘诀,殊不知他们找到秘诀之后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要么认为秘诀是骗人的,要么认为秘诀还需要完善,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内在的信念结构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行为方式。结合本课的内容来理解就是绝大多数交易者接受不了低胜算率和高风险报酬率的交易方法,他们能够接受的往往是相对的方法,而后面这种方法用起来比较舒服,为什么舒服,因为符合自己的信念结构和认知体系,所以绝大多数人就算见到了“盈利秘笈”也不会当回事,就算坚持了几天,一看有这么多假信号,马上就放弃了,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放弃赢家”。只是“放弃赢家”还不会让交易者输得这么惨,关键是他们的信念结构会让他们去追求一种高胜率的方法,而不顾风险报酬率是如此之低。恰好,市场上这么多书籍、媒体、“交易大师”、“私募名人”在那里吹捧“90%以上胜率”的方法和软件,其隐含的前提就被绝大多数交易者的潜意识收到了:赚钱的方法就是高胜率的方法。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陷阱,今天要成为一个赢家很难,因为周围的环境不允许你成为赢家,它们合起来催眠你,让你固守天性,也就是固守失败,他们迎合你对高胜率的追求,并强化这种需求,如果你不“觉悟”,你永远都是“南辕北辙”,因为真正赢家追求的东西恰好与此相反。这本教程的第五课专门对此有所揭露,大家可以自己下去后多多反思,我们已经反复把交易的真谛和正途透露给了大家,但是大家为什么真正去操作时还是在追求高胜率,总是问为什么假信号有这么多,为什么胜率没有90%,有没有什么交易策略10笔交易9笔赚的,看着不少读者的来信和在论坛的发帖,我们非常痛心:真是“本性难移”啊!什么在阻挠着世界上绝大部分交易者的成功,是你们自己的内在信念结构,你们一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虽然花了不少力气,但是越走越远,离成功已越来越远而不自知。可以说,我们在《黄金高胜算交易》和《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中经常插入“解药”,告诉你什么是交易的真谛,什么是歧路,这里再一次强调一些东西,希望读者以后不要再来问我们关于胜率的问题,不要来问我们关于假信号如何过滤的问题,去除一些假信号其实就是想提高交易的胜率,你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进行纯技术类交易表明你已经走上歧途了,而绝大多数人都在歧途上,所以你们感觉良好,“相互催眠”。当然提高胜率不是不对,只是应该在保证高风险报酬率的前提下,至少达到1∶1这一水平,然后再靠提高胜率赢得整个交易的胜利。

为了找到制约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罪魁祸首,我们需要利用认知行为疗法,正本清源,肃清流毒。菲利普·费雪的儿子肯尼斯·费雪写过一本关于交易的巨作《成功投资要问的三个问题》就是这方面的指南,这本书比他的另外一本书《超级强势股》更能大大改善你的交易能力,因为后者基本属于基本面交易的分析技巧,而“三个问题”才是决定交易者水平的关键,这三个问题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讲“究竟什么信念(认知)在使得你的交易出错?”

我们采用了更为具体的措施来拔出你的“病根”,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来源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疗法(CBT)。其实,外汇市场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照出“你这个妖怪”的模样,镜子具有高效反馈的作用,外汇市场何尝不是如此,外汇市场这面镜子照出了你的信念,你想赚钱,这是你的目标,但是你的行为无效,因为市场给了你反馈,所以你应该保持行为的弹性,改变行为以便达成目标,当然有些人无视市场的反馈,他们缺乏敏锐的感官,这导致他们往往视若无睹,企图用同样的行为达成不一样的结果。与市场建立亲和力才能获利,顺势而为就是建立亲和力。目标明确,感官敏锐,行为富有弹性,与市场建立一致性(亲和力),这就是伟大交易者的成长之路和成功法宝。水就是如此,它寻找阻力最小的路径前进,不断接受周围的反馈以调整自己的流向,顺应地势,一心流向海洋,它完全符合了伟大交易者的四个要素,水是最伟大的交易员,“上善若水”确实没错!

外汇交易者在早期成长的时候会面临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具体而言这些问题不是缺乏技术和策略,而是交易者本身许多错误的观念导致的,正确的方法随时都在你周围存在,你也可能采用过,但是由于你本身错误观念的存在使得你无法持续和正确执行这些策略,本书的前言说得很明确:技巧是基于特定观念之上的,如果你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则你就无法采用特定的技巧。任何外汇交易的进步都是观念和技巧同时发生改变得来的。技巧存在盲区,观念也存在盲点,这就是绝大多数外汇交易者无法持续盈利的关键,通过诸如表8-1所示的“外汇交易者认知行为疗法专用表”所示的程序,我们可以随时监控和检验自己的交易行为和观念。

表8-1 外汇交易者认知行为疗法专用表

第一步我们需要界定目前的市场走势特征,你可以将走势图截下来贴在“A市场走势”一栏,然后加以陈述。第二步你需要将自己的交易行为标注在走势图上,放到“C交易行为和情感”,然后对自己的交易行为以及心理感受加以陈述。第三步要求你找出该行为和想法背后的原因,这通常涉及信念层面的内容,你将这些深入探讨得到的东西放到“B交易行为背后的想法和信念”一栏。第四步你要找出替代错误行为方式的正确行为方式,比如你此前的错误行为方式表现为只考虑到进场,不考虑出场,那么正确的替代行为方式就是在交易计划的时候同时考虑进场和出场。替代错误行为的正确行为被称为“行为干预”,你找出的具体干预手段应该填写在“D1行为干预”。最后一步,我们需要将不恰当的交易信念替代为有效的交易信念,比如此前的交易信念是“高胜率是交易水平高的标准”,则一个有效的替代信念可以这样表述:“交易水平的高低与高胜率没有相关性,而往往与恰当的风险报酬率高度相关”,这一个步骤被称为认知干预,你总结的相关内容放置在“D2认知干预”一栏中。

交易是一门提高自我根本信念的有力工具,但是如果你不借助认知疗法,则很难有效和快速提高自己,如果你能够找出每个交易行为背后的观念,则你可以较一般交易者更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什么是交易的正途?先得到一个不低于1的风险报酬率,也就是说你的平均盈利应该不低于平均亏损,或者说你的潜在盈利应该不低于停损幅度,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胜率,这样可以避免走入“高胜率陷阱”,避免追求高胜率而陷入错误的盈利模式而不能自觉和自拔。如果你按照我们这个道路去走,3~5年肯定能够持续盈利;如果你不按照我们这个道路去走,要么折回来走这条路,那就是要多出N年,如果你不折回来,很简单,你就是一辈子也别想持续盈利,因为你想走向北方,却往南方走,除非你走在球体上,这可能吗?你的信念让你保持在正确方向的反方向上,这是信念的魔力,所以绝大多数交易者会在心中、口头、行为上,甚至认知上攻击我们的论断,很正常,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这样,如果不这样,那交易的盈利法则就会更改,毕竟金融市场必须让多数人亏损才能运作,这是我们在本书反复提到的第二个重大秘密。请看图8-4,其中示范了正确的交易进阶之路,这个进阶之路可不是《外汇交易进阶》里呈现的那种具体技术的进阶式学习,这个进阶之路是真正迈上交易正途的人士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是绝大多数向往交易职业生涯的人士不能错过的过程。正确的交易进阶之路始终伴随着两点思维:“关注大众的焦点,专注大众的盲点”,通过提问你可以紧握两点思维的精髓。以两点思维我们要在仓位管理、交易观念、交易心态、交易行为这四个层面上全面提升自己。澳大利亚的NLP执行师马克·泰尔醉心于金融交易,而NLP作为一种追求卓越的心理学提供很好的复制成功的工具,笔者之一早在1997年就开始研习NLP,其中文全名为神经语言程式学,在台湾翻译为身心语法学。马克·泰尔早年从事交易咨询工作,但其本人的投资业绩非常之差,后来痛下决心,他采用了NLP里面的模仿技术将交易大师的信念、习惯、技能和行为进行分解,然后得出了若干要素,然后自己加以模仿,好比对自己的思维程序进行了重新编程,此后其交易绩效一日千里,不可同日而语。这里的交易进阶之路也是按照从信念到行为的层次对交易者的身心程序进行全面重塑。

仓位管理的客观规律是我们要“排毒扶正”的第一个层次,这是所有交易成功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这个不变的客观规律,我们才能谈得上具体的交易。仓位管理的盲点在哪里?参与交易的大众几乎不怎么关心仓位管理,有那么一两本专门讲仓位管理的引进版图书被内地读者认为是“无用之物”,原因很简单,这类书不讲什么技术指标,不讲什么K线形态,不讲什么秘技绝招。当今参与A股买卖的人士有几个关心过仓位管理问题,市面上流行的证券图书也都是将仓位管理归为等闲视之的那类,“病态的书籍迎合了病态的需求”。大众对仓位管理还有一个盲点,那就是没有仓位加减微调的观念,几乎清一色的“单一头寸进出”。那么,大众在仓位管理上的焦点一般是什么呢?大众在仓位管理上注重进场,其他的一概不管!涉及仓位管理,绝大多数交易者关注的都是如何进场,但是对于进场,绝大多数交易者往往也停留在简单的看涨看跌上,根本不可能有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设计,这是焦点中的盲点,也是我们可以挖掘超额利润的地方,我们这本高级教程的最后部分会涉及科学化进场的问题,这就是抓住大众的盲点攫取利润的“招”!

图8-4 正确的交易进阶之路

正确仓位管理观念围绕的是凯利公式,而仓位管理的基础是三个比率:胜算率、风险报酬率和周转率,仓位管理的具体措施是“进出加减”,具体而言就是“进场、出场、加仓和减仓”。凯利公式是什么模样,大家可以去网络上搜索一下,我们这里介绍一下其大意:报酬率越高,则仓位越重,胜算率越高,则仓位越重。风险报酬率可以利用两种方式得到,第一是根据历史的单笔平均盈利比上单笔平均亏损,第二是根据保守盈利目标比上止损幅度。胜算率也可以根据历史交易数据统计得到,或者是根据现状预估,当然后面这种方法的可靠性较低。只有当你持续采用某种策略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有效地利用凯利公式来管理仓位。进场和加仓是一组的,出场和减仓是一组的。进场主要是帝娜进场三式,包括见位进场、破位进场和顶位进场,这个内容将在本教程的第二十三课学到。出场主要是帝娜出场三式,包括前位出场、同位出场和后位出场,这个内容将在本教程的第二十四课学到。一旦你对凯利公式、三个比率,以及进场三式和出场三式,再加上帝娜仓位管理模型有实践上的体认,则你的外汇日内交易绩效将有显著的提高。

仓位管理方面,建议大家阅读《期货交易者资金管理策略》,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仓位管理的细节和主要技巧,大家着重从凯利公式和三率的角度去理解,同时一定要结合本书的帝娜三式和仓位管理模型去研习。

仓位管理是一个客观的规律,这个规律不会随着掌握的人数增加而改变,改变的永远是行情的走法,而不是基于行情走法的仓位管理模式,毕竟仓位管理模式是基于数学的一套分析方式,计量的是客观的概率分布关系。当交易者以仓位管理的正确观念来看待和分析交易时,后面的路就不会走偏了。可以这样说,一旦对仓位管理背后的客观规律和持续盈利的数学逻辑关系有了深入了解之后,交易者就真正入门了。现在绝大多数交易者之所以长期都处于自我感觉不错,但内心相当“没底”的状态,就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是从交易行为入手,在错误的观念上始终无法建立起正确的交易行为。仓位管理的客观规律是交易者的“锚”,将少数掌握这个规律的交易者锚定在波涛汹涌的金融海洋之中。

仓位管理的首要目的是防止交易破产,很多技术分析派大师都破产过至少一次以上,但是这些破产都发生在他们从事金融交易的开始阶段,这类破产使得部分菜鸟级的交易者很快成熟起来,开始领悟到“生存”两字的意义,然后开始注意停损和资金管理。但是,对于那些在交易初级阶段没有经历过破产,或者对破产认识不深的交易者而言,此后的交易行为往往是冒失而风险巨大的。

在交易的开始阶段,交易者投入的资金往往非常少,这时破产的教育价值胜过了损失的经济价值。但是,到了交易者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的阶段时,破产则往往意味着“死亡”,因为本金在亏损后已经处于不能继续交易的状况,而且心理上也遭受到了重创,交易信心崩溃,要想在短期内重建几乎不可能。只是因为这一阶段的破产带来了资金和心理的双重巨亏,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因为遭受到这样的破产而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交易生涯。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破产出现呢?我们认为只要投资者按照下列步骤和要则去操作就不会面临“死亡”。

第一个步骤是认识到破产的危害,要认识到破产的危害就必须清楚破产带来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心理上的影响。通常而言,对破产危害的最有效认识却是来自于早期小规模交易的破产。早期的小规模破产就是在给交易者打疫苗。没有经历过破产和较大亏损的投资者是不会下定决心戒绝那些导致破产的习惯的。认识破产的危害除了经历破产本身之外,还需要理性上的认识,这就需要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认识破产了,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可以去认真读读《期货交易者的资金管理策略》这本书,重点看看《破产动态学》一章的数理分析。

第二个步骤是科学地管理风险,这就要求大家将风险放在首要位置予以考虑,其次才是收益问题。很多交易者在行情研判时往往只看到收益,看不到风险,或者是低估风险。在交易的时候总是不停地盘算哪个交易品种的收益水平更高,而不管其对应的风险水平。这种思维习惯将极大地危害本金的安全,交易者如果具有这种错误思维的话,将不可避免地迅速走向破产。要科学地进行风险管理,就必须遵循凯利公式:K =[(1 + W)R - 1]/ W。

第三个步骤是计划你的交易和交易你的计划。人的非理性是导致破产的根源所在,要避免破产,最为根本的办法是走向理性。但是,完全走向理性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做到理性。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交易者,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交易前制定计划,在交易中执行计划,在交易后反省计划。索罗斯在每次交易前都会进行审慎的考虑,并据此制定一个交易计划。这一做法使得索罗斯的绩效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宏观对冲基金。但是,制定交易计划并不能保证成功,只有严格地执行既定的交易计划才能带来正确的交易行为,从而得到一个优良的交易结果。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我们就能够部分避免破产带来的金融“死亡”了,这就达到了仓位管理的首要目的。但是知道做什么并不足够,还需要知道不做什么(这里面不仅涉及仓位管理本身,还涉及交易理念和行为等层面,但由于与避免破产这个仓位管理的首要目标相关,所以我们当作仓位管理的内容来教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做法会导致破产。

第一,情绪化的交易。所谓情绪化的交易就是交易的目标函数并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其他某种因素的最大化。比如在2007年末的期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将资金从4万炒到2000万的女中豪杰。由于媒体的宣传使得她开始以名誉最大化为交易的目标函数,在此后的交易中,虽然遇到市场大幅度转折,但是她仍旧持仓不出,为的就是不愧对自己头上的光环,最终当资金又重新回到4万附近时被期货公司强行平仓了。交易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最大化,但是很多交易者并不是朝着利润最大化来的,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股神,是高手而进行交易,凡是抱着错误的心态进行交易,必然会被情绪所干扰,最后落得个郁郁寡欢的下场。交易中,虚名虚誉是最害人的东西,索罗斯虽然拥有不少市场大众给予的头衔,但是他并没有就此陷入“光环综合征”。在中国2007年的权证市场上,出现过一位权证高手,此人尽量不与媒体接触,后来干脆隐居退出,抱着7万到3亿的收入继续金融市场的游戏。要避免情绪化交易,就要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只要做到了这两句诸葛亮的修身警句,就可以轻易地避免情绪化交易。

第二,仓位过重的交易。想要快速致富的梦想加上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收益估计乐观,而对风险完全忽视必然导致仓位过重的交易。当一个投资者以不合理的重仓介入一项交易时,他要么低估了风险,高估了收益,导致报酬率过高,要么就是高估了胜率。仓位过重的人似乎只看到了收益,看到了重仓的好处,却没有看到风险,没有看到重仓的害处。要避免重仓交易的冲动,只需要做到两点:首先,不要超过一个单笔亏损上限,那就是5%;其次,要根据凯利公式来进行仓位计算。

第三,过度频繁的交易。过度频繁的交易来自于两种原因,一是交易者追求过高的资金增长率,对自己的盈利能力过度乐观;二是交易者急于扳回先前的亏损。过度频繁的交易使得交易者陷入情绪化中,同时减少了每次交易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交易绩效。更为重要的是频繁的交易还会累计大量的手续费,多次下来就会消耗投资者不少资金。

第四,疲劳状态下的交易。由于身体抱恙,或者心情低落,又或者是长时间持续工作导致的疲劳状态会使得交易者无法做出理性和清醒的判断。我们见过许多外汇和期货交易者在长时间盯盘后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出现了急剧的下降,此后的交易绩效一落千丈。所以,不要自负地认为你足以避免疲劳状态下的低效率决策,其实没有人能够逃过这一关。疲劳状态下继续交易经常会把先前赚到手的利润全部亏出去,甚至还会危及本金安全。

第五,没有停损设置的交易。不设置停损指令,这是所有交易者的通病,甚至那些多年从事交易的交易者也是如此。索罗斯认为这样做的交易者根本就没有搞清楚交易是一项概率优势,必须随时做好犯错的准备。交易者不设置停损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交易者盲目地认为自己不会犯错,所以不必设置止损;第二个原因是交易者惧怕自己的止损被市场噪音波动触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想法是交易者根本没有搞懂止损意义的表现,建议有这样想法的读者好好想想“概率”一词的含义。

第六,抱着侥幸心理的交易。很多时候,交易者会因为亏损而拒绝退出,一直抱有回本的心理在市场中生存;也有一些交易者抱着一个不顾当前走势的过高盈利目标。前者因为亏损而抱有侥幸心理,后者因为盈利而抱有侥幸心理。其实,这两种交易者忘了最为根本的一条:市场从来就不关心你在想什么。无论你是亏损,还是盈利,无论你认为市场将回转,还是认为市场将继续前进,这些都是你认为的罢了,市场不一定会按照你的设想走,你怎么能够为市场定下路线图?但是,可笑的是,市场中有很多这类抱着一厢情愿想法的投资者,他们认为市场会照顾他们的想法和心情,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第七,没有交易计划,或者随意改动交易机会的交易。人的天性趋向于散漫,人的天性不喜欢规则和约束,这也正是绝大部分投资者不能长久在市场中生存的最关键原因。要在金融交易中生存,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做自己感到习惯的事情,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在上面揭示了导致破产的七种情况,基本上“正常”的交易者身上都同时出现上面几种情况,而要在金融市场中成功就不要做“正常”的交易者。

一旦掌握了仓位管理的规律,交易者就有了强有力的武器来对抗天性中的“交易陷阱”,比如倾向性效应、后悔效应、蛇咬效应等。仓位管理的客观规律从概率的角度重新定义了一些交易结果,从而使得交易者的认知得到替代,无效的观念被有效的观念替代,正确的交易观念被树立起来了。正确的交易观念都是从仓位管理的客观规律中衍生出来的,背后透着概率论的身影。正确的交易观念很多,有一本Trading Rules That Work给出了20多条有效的交易观念(好像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出版了,大家可以找来看看,这是一本介绍交易观念不可多得的好书):

☆法则1 了解你的游戏;

☆法则2 制订交易计划;

☆法则3 用概率思考;

☆法则4 了解你的时间框架;

☆法则5 定义你的风险;

☆法则6 止损指令时刻需要;

☆法则7 第一笔损失是你的最佳损失;

☆法则8 绝不为亏损交易加码;

☆法则9 别过度交易;

☆法则10 保持良好记录并注意审视;

☆法则11 为盈利交易加码;

☆法则12 采用多重时间框架;

☆法则13 了解你的盈利目标;

☆法则14 别二度揣摩盈利交易;

☆法则15 了解市场分析的短处;

☆法则16 跟随趋势交易;

☆法则17 有效管理资金;

☆法则18 了解你的比率;

☆法则19 知道何时休息一下;

☆法则20 别根据消息交易;

☆法则21 别听信提示;

☆法则22 定期收回资金;

☆法则23 做一个离经叛道者;

☆法则24 所有市场都是熊市;

☆法则25 回调50%时买卖;

☆法则26 你所需要的唯一指标;

☆法则27 研究盈利交易者;

☆法则28 做自己的学生。

交易观念的动态化就是交易态度,像《通过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和《海龟交易法则》、《投资心理学》都是这方面比较好的书籍,大家下来后可以找来看看。一旦交易观点和态度开始良性变化,就应该及时找出交易行为的变化,这时候可以看诸如《高级技术分析》和《机械交易系统》等书,从统计的角度来塑造交易行为。

可以这样说,真正有价值的交易书籍基本都是国外职业人士写的,而且都不太符合大众的胃口,大众喜欢的是“点金”啊,“涨停”啊,“跟庄”啊等这类型的书籍,而那些有价值的书籍往往让读者们觉得复杂和专业化,让读者对交易的那点幻想很快褪去。记住,我们的良言是:交易是比现实更残酷的东西!这种残酷是对人性的考验,是对天性的灼伤!

本课就要结束了,我们想提一个问题让你来回答:人的天性中究竟是哪一种最能阻碍交易者在仓位管理、观念、态度和行为等层面上的有效运作?

答案是:不兑现止损的倾向!这种倾向违反了交易决策的可验证性,或者说交易的可证伪性。任何伟大的交易者都会为自己的交易设定验证的条件,否则行情的任何变动都不能证明自己当初的规划是错误的,这样也就无法对自己的交易绩效进行测定和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