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精神与企业家意识的转换

创新精神与企业家意识的转换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针对当前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的是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因而,我们认为,超越性与创造性就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创新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社会意识。无疑,企业家要把创新活动看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只有企业家把创新意识升高到企业生存的第一观念的高度上来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短期措施,企业才有未来。

三、创新精神与企业家意识的转换

今天,针对当前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的是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外部条件已经提供了,我们的企业要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积极消化不利因素,加强经营管理,加大研发投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中央政策信号标志着“金融风暴”之后,企业家必须转换企业发展的意识或思路,核心是要把企业创新观念当作首要的经营意识,企业家精神要从早期的冒险精神转化为创新精神。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我们首先要回答精神这个概念。我们所说的精神就是意识。尽管动物与人类都有意识,但是人类的意识更为高级。动物的意识仅仅满足于自身适应于自然的需要,而人类的意识不仅能够适应自然,还能够创造性的改造自然,以满足更高层次的生存需要。今天我们人类所生产出来的火车、航天器、计算机都是按照我们人类的自我需要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而且人类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永远要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这是人类进步的精神源泉。因而,我们认为,超越性与创造性就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虽然早已成为亿万富翁,他依旧生活俭朴,一双80元的皮鞋竟然穿了两年。他说:“要说赚钱,我早就够了,就是想做点事情。”类似的企业家还很多,原因就在于企业家把创造的过程看做是自我进行不断超越的心理满足过程。所以,我们评价企业家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赚了多少钱,还要看他是否有自我的超越精神。

同样的,在今天的中国,时代呼唤我们的企业家要超越原有的旧思维和惯性心理而走向创新精神。什么是创新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别人没发现的,你发现了;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做成的,你做成了;这就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社会意识。在早期的自然经济社会中,人类主要依靠自然条件实现自己的生存,创新意识、精神的发展十分缓慢,只有少数的工具发明为人类的社会生产效率做出有限的提高。而现代企业的发展在本质上则是一部人类自我精神不断创造的历史。新创造出的技术、产品等,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内容。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半叶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造船工业为主的产业革命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产物。到19世纪30年代末,机器大工业在英国占了绝对优势,使其成为第一个工业强国。1870年到1940年世界兴起了以电力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起源于德国完成在美国,如电报、电话、电灯等。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原子能的开发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这次革命从真空管、半导体到现在的集成电路都出自于美国并很快波及日本、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使这些国家经济飞速增长。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进入了新技术革命阶段,出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突破和革命性发展。这次新技术革命最初从美国开始,以后逐步扩展到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不仅在个别科学理论和技术领域里出现新的突破,而且几乎是在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形成了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新材料、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继而形成新技术群,并出现一批含有高科技成分的产业群。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创新精神。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50年)中对企业家的定义、职能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家是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即建立新的生产模式的人。其本质特征就是创新。熊彼特指出:企业家的职能是通过利用一种新的发明,或更一般地,利用一种生产新商品或新方法生产老产品,通过开辟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产品的新销路,通过重组产业等来改革生产模式或使它革命化。因此,只有能够对经济环境做出创造性的或创新性的反应,从而推动生产力增长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

企业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的过程。对我们每个企业而言,创新意味着新的盈利机会,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当前我们中国的企业普遍感到市场疲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有的技术水平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事实上,我们每年都进口大量的高级产品,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进行生产呢?还有,曾经风靡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许多著名的企业为什么很快销声匿迹了呢?核心是缺少创新产品,而世界上那些百年大公司,无不是以创新技术为核心来经营企业的。这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既不要好高骛远,又不要灰心丧气。立足根本,坚持创新,就会有一番作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Nota sunset industry thinking that only the seting sun)。飞利浦公司已有百年的历史,其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永不枯竭的技术创新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1914年,投射灯;

1917年,无线电真空管;

1922年,X光管;

1932年,路灯钼灯;

1949年,非金属磁体;

1957年,光导摄像管;

1960年,推基式晶体管;

1965年,全新电脑电子记忆系统;

1970年,高密度集成电路生产系统;

1972年,光学录像激光视盘技术;

1980年,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1986年,影像感应器

1990年,红绿激光技术……

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今天企业家必须树立起新观念,创新有风险,不创新就很危险,一旦创新成功,发展就有保险。企业家大部分都是经营传统产品的企业,传统产品是否就没有创新的机会了呢?惠州一家做米的企业,竟然把每斤大米卖到200元钱。据介绍,这种大米在种植时通过施加硒化合物,大大提高了稻米的硒含量,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

无疑,企业家要把创新活动看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只有企业家把创新意识升高到企业生存的第一观念的高度上来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短期措施,企业才有未来。我们在前面说了,人是超越性的生命,如果企业家的自我总是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压迫下而不得不进行创新,这样的企业家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所以,创新应该是企业家自觉自愿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企业家不仅会赚到钱,更重要的是得到自我超越的心理满足,比如我们创造出一个新的产品,不但增进了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收益,企业家本人也获得了一种常人所没有的高级的精神享受,即证明了自我具备别人不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纵观世界企业家发展史近代欧洲的工业革命的诞生则是完全的依赖于创新活动,蒸汽机、电话……到今天的电脑,都是人类创造出的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从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许多大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就是一部创新的历程。福特是第一个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方法的人,革新了人类原有的生产方式;王永庆是从米店做起的,别人的米做得粗糙,他设法把米做得精细,别人是坐商,他是主动上门服务。再看,温州人为什么挣钱?因为他们是第一个炒房者,第一个炒矿者……创新者永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什么是“第一桶金”?只要你在产品、服务市场机会和营销方式上有所创新,优于同行,你就可能赢得更多的赚钱的机会。这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家观念根本性转换的意义之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