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融资理论

马克思融资理论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融资理论贯穿在马克思的信用学说中,信用学说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研究了信用与货币的关系、前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马克思在考察前资本主义信用时,着重分析了高利贷产生和发展条件、高利贷性质、高利贷作用。马克思认为,商业信用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

1.2 企业融资基础理论:马克思融资理论

马克思的融资理论贯穿在马克思的信用学说中,信用学说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研究了信用与货币的关系、前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1.2.1 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原理

在货币产生之前,交换采取的是实物形式,信用也是采取实物形式。货币的产生,使信用从完全的实物形式逐步转向货币形式。货币信用的产生同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特别是与货币的职能发展相关,货币有五大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货币信用的产生直接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相关。

马克思研究信用也是和研究货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信用的最初研究就是在研究货币的职能发展时开始的,并且在以后的研究中也没有脱离开货币而孤立地进行。马克思分析信用与货币的关系时曾指出:“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也发展起来……一个商品所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所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由于商品的形态变化或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在这里起了变化,货币也就取得了另一种职能。货币成了支付手段。”[13]货币被普遍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而发挥着支付手段职能,意味着货币信用的产生。马克思认为,在商品交换中由于存在时间差和地域差,商品的买卖与货币的收付发生了分离,当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商品时,货币在约定期限支付货款,此时的货币已经不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媒介,而成了延期支付的标准。货币在这里没有与商品同时、同地相向运动,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单方面转移,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商品买卖双方在建立了债权债务关系的同时,也建立了货币信用关系。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就会流出商品流通领域,货币变成契约上的一般商品。”[14]在非商品流通领域,人们签订各种契约和合同,都用货币作为计算单位,在各种契约或合同上只剩下一项简单的内容:到期所需支付的货币额。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顺利建立的基础。

1.2.2 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信用的考察

高利贷是前资本主义信用的典型形态。马克思在考察前资本主义信用时,着重分析了高利贷产生和发展条件、高利贷性质、高利贷作用。马克思认为,高利贷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至少已经有一部分产品转化为商品”。[15]部分产品转化为商品表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商品交换需要货币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但是,在转化为商品的那部分产品还只是生产的较小部分的情况下,商品转化为货币还有困难,因为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存在还只是一种例外现象,也就是说,在商品只是产品较小的部分的情况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产品的交换不完全,甚至不主要通过货币去实现。这样,一方面需要货币;另一方面又不完全、不主要需要货币,便为以货币作为借贷的对象创造了条件。[16]二是“生产已使商品流通得到了足够的发展,以至于商品流通达到了形成货币的地步,并且使货币在它们的各种不同职能上得到了发展”。[17]在商品流通得到足够发展的情况下,货币的各种职能才能得到发展。货币发挥储藏手段职能时,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保存起来,刺激着一些人对货币的追求;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为货币信用关系为基础的借贷关系的建立创造条件。在分析高利贷发展的条件时,马克思认为,商人资本的发展和货币经营的发展是高利贷信用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商人资本的发展,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增加了购买商品或清偿债务的支付需要,当资本满足不了这些需要时,商人就会借高利贷。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则为高利贷信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考察高利贷信用的经济性质时,马克思认为高利贷的对象有:“第一是对那些大肆挥霍的显贵,主要是对地主放的高利贷;第二是对那些自己拥有劳动条件的小生产者放的高利贷。”[18]高利贷的显著特点是:利率高、剥削残酷。高利贷一般年利四成以上,个别利率要超过本金的1~2倍。高利贷还具有对生产的寄生性和破坏性。高利贷的需求者,无论是显贵,还是小生产者借贷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不是为了扩大生产投资,而高额利息往往迫使借款人破产。

高利贷是最早的信用形式,其作用在前资本主义是双重的,“一方面,高利贷对于古代的和封建的财富,对于古代的和封建的所有制,发生破坏和解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破坏和毁灭小农民和小市民的生产。总之,破坏和毁灭生产者仍然是自己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的一切形式。”[19]因为最适宜于高利贷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条件是小生产占优势地位的旧生产方式,高利贷者必然力图维护这种旧的生产方式。而高额的利率又妨碍着高利贷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妨碍着新兴资产阶级对它的利用。

1.2.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的考察

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信用时,分析了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以及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商业信用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随着劳动生产力,从而大规模生产的发展,①市场会扩大,并且会远离生产地点,②因而信用必须延长,③投机的要素必然越来越支配交易。大规模的和供应远地市场的生产,会把全部产品投入商业手中。”[20]信用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商业信用的数量将和生产的产值量一起增长,信用的期限也会随着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延长。商业信用的循环表明:信用是互相的,“每一个人都一面提供信用,一面接受信用。”[21]银行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马克思说:“现代银行制度,一方面把一切闲置的货币准备金集中起来,并把它投入货币市场,从而剥夺了高利贷资本的垄断;另一方面又建立信用货币,从而限制了贵金属本身的垄断。”[22]这就为现代银行信用制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银行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把货币放出即贷出一定时期,然后,把它连同利息(剩余价值)一起收回,是生息资本本身所具有的运动的全部形式。”[23]国家信用是政府向国民借债,目的在于抵补额外的支出。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国家负债状态的原因何在呢?就在于国家支出经常超过收入,在于这种不相称的状态,而这种不相称的状态既是国家公债制度的原因又是它的结果。”[24]“借债使政府可以抵补额外的开支,而纳税人又不会立即感到负担,但借贷最终还是要求提高税收。另一方面,由于债务的不断增加而引起增税,又使政府在遇到新的额外开支时,总要借新债。”[25]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促进了利润的平均化。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由于每个部门的产业资本都有自身特定的自然形态和用途,资本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就会发生很大困难,阻碍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下,银行通过将货币资本贷给那些愿意将资本投向利润高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来实现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马克思说:“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以便对利润率平均化或这个平均化运动起中介作用,整个资本主义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26]

第二,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首先,信用能以三种方式节约流通中的货币量:一是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时,可以使用信用工具来促使债权债务相互抵消,这样,“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27]二是“由于信用、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也加快了”。[28]信用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节省货币、节约流通费用。三是纸币代替金币流通,节约了金币,纸币的流通费用也大大低于金币流通费用。其次,信用加速了再生产过程,减少流通手段,相应节约流通费用。

第三,信用促进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股份公司是资本家通过发行股票集中资本而经营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要有信用,股票本身就是信用工具,股份公司是信用制度发展的产物。“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做资本家的人提供了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29]信用使私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股份公司将个人资本联合起来,取得社会资本形式。信用使资本的所有权与现实的资本职能相分离,股份公司中,货币资本家是资本所有者,索取股息作为拥有资本所有权的报酬,作为产业资本家代理人的经理掌握着现实的资本职能。

第四,信用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信用制度的发展已经把大量分散的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而不再留在各个资本家手里。”[30]从资本积累看,一方面信用使各个企业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于银行,汇合成巨额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信用还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吸收进银行,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资本集中看,由于大资本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信誉,相对中小资本家而言,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追加投资,因而他们能够借助信用增加竞争力量。这样,便加速了大资本剥夺中小资本的过程,实现资本集中。资本的积累和集中表明资本家不只是支配自己的资本,而且支配社会资本,促进资本的社会化。

总之,马克思认为,“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实物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各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31]这说明,信用制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深化,从而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