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优势并非源于稀有

市场优势并非源于稀有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金的这种市场优势,人们首先是把原因归结为稀有性。这个矛盾一直在20世纪上半叶存在着,并最终导致了70年代黄金非货币化的推行,金本位制从而结束。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的国际中心货币地位丧失,其货币职能萎缩,但仍然是举世公认的金融资产,具有极好的变现性,而成为当今唯一一种具有商品与金融双重功能的特殊商品。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仍是短缺状态。

二、市场优势并非源于稀有

黄金的这种市场优势,人们首先是把原因归结为稀有性。在19世纪之前的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人类仅生产了1万吨黄金,年均产量不到2吨。至今虽然黄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和一般金属相比,仍是一种产量很小的稀有贵金属。即使把地球中的全部黄金都开采出来,全球每人平均仅有12克,因为稀有,所以珍贵;因为珍贵,才使黄金成为上到社会权贵,下到一般百姓都热衷追求的“情人” ,因而黄金的魅力永存“常青不倒” 。黄金稀有是一个事实,但是还有比黄金更为稀有的金属,如铱、钯、铑等。但是,这些稀有金属除专业人士外,一般民众基本没有认知,更不要说具有市场优势了。近年来也进入了首饰领域的钯,每年的产量仅为金的1/10,但遭遇多年销售不畅,至今仍处在滞销的困境之中。因而仅用稀有解释黄金在市场的优势是不够的。

产品的市场优势是一种供求关系的反映,需求旺盛,即使产量大增,不仅不会影响产品优势,反而会增强;相反,需求萎缩,即使供给减少,变得稀有,不仅不会增加产品优势,反而使产品优势进一步丧失。所以我们认识黄金的市场优势,不仅需要分析供给,还要认识需求,而且需求是更重要的因素。

在人类愚昧的时代,黄金被视为是天上神灵在人间的表象,而在神庙中和祭祀中使用,那时黄金是人类表示对神灵敬畏的神秘物质,而被顶礼膜拜。那时黄金的需求狭小与低下的供给相符,因而并没有因需求的狭小而显示出黄金优势的萎缩。之后,黄金又被人类推上了货币的圣坛,成为可以换取任何财富的绝对财富,而成为权贵的象征,为帝王权贵所追逐。因此而使黄金的需求大增,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又在进一步加深。13世纪葡萄牙人入侵非洲、15世纪西班牙人的美洲东进都为了获得更多的黄金,19世纪是一个黄金生产力大发展的世纪,后半叶的50年产量超过了之前5000年的产量。但这时金本位制也由部分国家发展到世界主要的经济国家,而成为主导性的世界货币制度,使黄金的需求增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时虽黄金生产力大大提高,但因需求旺盛也未能改变供给相对不足的状况,为此各国不得不很快就要对金本位制进行修正,减少黄金的使用,以缓解供给不足的矛盾。甚至是进行管制和压制民间商品黄金的需求,而优先保证满足国家的货币黄金需求。这个矛盾一直在20世纪上半叶存在着,并最终导致了70年代黄金非货币化的推行,金本位制从而结束。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的国际中心货币地位丧失,其货币职能萎缩,但仍然是举世公认的金融资产,具有极好的变现性,而成为当今唯一一种具有商品与金融双重功能的特殊商品。因此当代黄金商品需求减少时,黄金还可以转变为金融资产,或做资产储备,或做投资产品,因而不会像一般商品因产生积压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这是当今黄金非货币化后销售仍没有表现出滞销压力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仍是短缺状态。

从历史的全过程看,黄金需求无论是作为神秘的祭祀物,还是绝对财富都是人类赋予黄金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由于制度安排的需要而非产生了对黄金的需求。所以黄金需求与人类社会制度变化相关,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比一般商品多了一种称之为社会权势的东西。黄金社会权势之大可以左右人们的思维和行动,16世纪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这样写道: “金子,黄黄的,光闪闪的,只要有一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者变成尊贵者,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由此可知,黄金的社会权势已到何种摧枯拉朽的程度,但是黄金的社会权势不是永恒不变的。今天,当我们谈到、看到、拿到黄金的时候,绝对不会产生莎翁笔下的那种狂癫。从神秘到神圣,再到平凡,这是黄金在人类精神感知中的变化轨迹,当今黄金的社会权势已退出了人类精神中心位置和经济中心位置,不再具有左右人类行为的能力,所以黄金的需求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