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环境优化的理论基础

投资环境优化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国公司越来越注意到投资地点、投资环境对投资绩效的影响,而引资国方面也越来越意识到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对招商引资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变化引起世界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纷纷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研究,如今很多主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都包含了区位选择的思想。

第一节 投资环境优化的理论基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从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中独立出来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外直接投资得到空前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跨国公司越来越注意到投资地点、投资环境对投资绩效的影响,而引资国方面也越来越意识到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对招商引资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变化引起世界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纷纷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研究,如今很多主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都包含了区位选择的思想。70年代英国学者邓宁将国际贸易理论、区位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综合起来提出了生产折衷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Hymer)在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开创性提出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垄断优势来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ieberger)以及约翰逊(H.G.Johnson)等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从而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独立开来,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对后来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但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雄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却没有解释。

在垄断优势理论中,虽然没有正面涉及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但是包含了跨国公司以竞争力为标准选择东道国的区位思想。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针对垄断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垄断优势理论不足以说明企业在出口、许可证和跨国界生产间的选择,其理论只停留在静态阶段,应该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维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连续的3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国外生产决策均有联系。在产品的创新阶段,由于产品的特异性或垄断优势价格的需要弹性低,而收入弹性大,企业有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倾向;在产品成熟阶段,由于需求量变大,技术扩散和竞争者加入,成本因素呈现出的重要性,对外投资比产品出口更有利,因而企业倾向于到海外需求类型相同的地区投资设厂,开展对外投资;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技术因素退居次要地位,竞争变成了以价格为主,故企业倾向于把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原来的发明国逐渐变成了产品进口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对应的投资区位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欠发达国家转移。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跨国公司这种载体同时扩大母国和东道国的优势,母国的技术优势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都是动态变化的,且以梯度形式实现转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这一思路对后来的折衷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首先提出来,后来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将其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在1976年出版的专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中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根据科斯的交易机制与企业内部交易机制的关系来阐述战后对外直接投资及跨国公司发展动因。

内部化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为假设,他们认为市场不完全的原因并非仅是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更重要的是市场失效和某些产品的特殊性或垄断势力的存在。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这些中间产品,不仅是半成品、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企业在进行知识产品外部交易时,存在泄密的危险和定价的困难,企业为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因此,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不得不以内部交易机制来取代外部市场,实行内部化。所谓内部化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调拨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固定的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企业的内部化交易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当买卖双方因交易对象的特殊性而发生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交易难成交时,双方中的一方可通过兼并另一方或新建子公司使交易内部化,以避免交易成本;第二,当市场出现双边垄断僵局,导致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可通过相互参股或兼并,从而建立较稳定的长期供需关系;第三,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内部化来避免政府在关税、税收、利润汇回、汇率政策方面的人为干预;第四,通过内部化各个相互依赖的经营活动置于统一的控制之下,充分施展差别定价、转移定价等手段来提高公司的资本运营效率。内部化的成本包括:一是规模经济成本,内部化将完整的市场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内部市场,企业无法实现最优规模经济;二是管理成本,企业为提高企业内部的效率需要增加监督和激励投入,由地理和人文差距而引起的交通、通讯、语言、社会经济等会造成成本;三是国际风险成本,跨国公司对国外市场的垄断和对当地企业的控制会引发东道国采取歧视性政策,因此会造成成本负担。

内部化过程离不开特定的区位条件,“只要在某个地方国际资源配置的内部化要比利用市场的成本少,那里就会出现跨国企业。跨国企业通过这种方法就可能把它拥有的特殊优势资本化”。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研究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该理论与其他国际投资理论相比具有较大的适用性,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跨国公司的很多经营现象,因此被视为跨国公司长期性的一般理论。

四、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8)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比较成本为基础,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他以日本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为研究对象,并在对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论》中首次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该理论提出了直接投资活动怎样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并促进贸易发展的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了直接投资促进贸易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投资国转移技术的当地适应性问题,较好的解释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迅速增长这一现实状况。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印证了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也说明了在亚洲出现的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比较优势理论蕴含的区位含义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与本国存在一定产业梯度的区位进行投资,显然这些区位处于本国产业的下游梯度。投资的目的是为获得东道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发挥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获得利益。这种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无疑是一种发展。

五、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1977)综合了国际贸易理论、区位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提出了“生产折衷理论”,试图全面探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投资方向三个主要问题。他认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功。

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外国企业的优势或能够得到外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具体说来,一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对有价值资产(原材料、先进生产技术等)的拥有或独占;二是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技术、信息、管理、营销、品牌、商誉等)。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只要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优势的使用内部化,比与其他企业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来使用这些优势更为有利可图,企业就会选择资产内部化。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竞争壁垒、政府干预等)和自然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知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交易成本等)。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会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或无法发挥,企业通过内部化可以使其优势获得最大收益。

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以后,进行投资区位要素选择上是否具有优势,也就是说生产地点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是否较国内有比较优势。当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就应从事国际生产。区位优势不仅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倾向,也决定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邓宁认为有四大类区位因素:市场规模和潜力、贸易壁垒、成本因素以及投资气候,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要素及其成本、交通成本、市场需求格局以及集聚经济效益,同时要重视交易成本、动态外在经济性、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等因素。

按照生产折衷理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三个缺一不可的要素,但是随着区位因素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变得相对加强,邓宁(1998)认为“对企业竞争力有不确定影响的区位的重要性,需要更多关注”。(1)这里的区位是指一定地域与跨国公司产生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有的直接进入生产经营过程,有的成为投资者生产经营必需的外部条件。根据生产折衷理论有关区位因素的释义,不难看出针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和投资环境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区位优势亦即投资环境优势。

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最为完整地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三个问题——投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特别是区位优势因素的加入更提高了该理论对现实中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力。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综合型国际生产模式,被誉为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的“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