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官报在宋代的发展

官报在宋代的发展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在官方信息的发布上,与上述职官制度转变相应的是进奏院职能的变化。[32]如上所述,官报在宋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两个制度的变迁。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将官方信息的采、编、发系统完全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直接掌控之中,唐代半官方性质的邸报由此成为纯粹的官报。这是影响官报发展的两项重大制度变革,为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所效法,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节 官报在宋代的发展

宋代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尽管还有诸如“邸状”、“报状”、“邸吏状”、“朝报”等名称,但“邸报”这一名称,是中国古代对封建官报最经常、最习用的称呼,它最早就产生于宋。“国朝置进奏院于京师,而诸路州郡亦各有进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谓之邸报。”[26]这是对宋代官报的一个经典概括。宋代能出现统一的官报,与如下两项制度密切相关:

一、进奏院职能的转变

唐自安史之乱后,政治重心全在藩镇,中央政府已经失去对军阀们的控制能力。唐末,藩镇更加横暴无忌,终于形成从唐末到宋初的军阀割据局面。赵匡胤以禁军头领的身份发动兵变,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了赵宋王朝。宋王朝建立后,鉴于唐代安史之乱和自己兵变取得政权的经验教训,赵匡胤崇文抑武,削弱宰相职权,集军事权力于君主,集财政权力于中央,采取抑制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办法以巩固中央政权和实现政治统一,实行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地方职官制度。唐代的节度使制度虽然在宋初仍然存在,但节度使实权被解除,变成了一个只代表崇高地位和待遇的荣誉性头衔,用来奖励和安置那些皇亲贵戚、文武大员,所有管理地方行政的各级官吏,皆由朝廷派遣,原来由节度使自置的进奏院也改由朝廷统一设立,由此,实现了国家权力结构中意义特别深远的转变。

在官方信息的发布上,与上述职官制度转变相应的是进奏院职能的变化。公元981年,宋太宗下诏,成立都进奏院,“总天下之邮递,隶门下后省。凡朝廷政事施设、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等,令播告四方。令通知者,皆有令格、条目,具合报事件誊报”。[27]都进奏院由中央直接任命150名进奏官办公,分管各州奏报。“都进奏院”后隶属“门下省”,由“门下省”长官之一的“给事中”直接管辖。这样,进奏院就由唐代地方官员的派出机构质变成了直隶朝廷的行政机构。这种性质的进奏院所发行的“邸报”或“进奏院状”就不再是“藩镇情报”,而是“朝廷官报”了。

二、定本制度

“所谓‘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后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发报。即先由进奏院把编好的官报样本送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审查,然后再将“定本”发给进奏院传布四方。到南宋时,又改为由中央最高国务机关之一“门下后省”编定,由门下后省长官之一的“给事中”“判报”后,再将“定本”发给“都进奏院,报行天下”。[28]此制从宋真宗咸平二年开始执行,此后,官报发报制度虽屡经变化,也只牵涉主管部门或官员的调整,官报活动始终处于封建中枢部门的控制之下。[29]“所谓定本誊报,就是一种事先检阅制度。”[30]“定本制度”是中国明文规定的最早的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加强了政府对邸报信息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代进奏官可以自行采集信息的局面,迫使他们只能按照朝廷的意图进行信息传播活动。

因此,有宋一代,在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下,邸报被控制得很严,对邸报登载的内容,有很多规定和限制。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七月二十五日,礼部曾上言:“凡议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刻。违者徙二年,告者赏纸钱十万。”[31]又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五月十五日,尚书省上言:“进奏官许传报常程申奏及经尚书省已出文字,其实封文字,或事干机密者,不得传报,如违,并以违制论。”[32]

如上所述,官报在宋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两个制度的变迁。一是形成了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发行的官报制度。唐代的中央朝廷官报和藩镇情报到了宋代,基本上是合二为一而成了朝廷官报。二是制定了新闻发布“定本”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将官方信息的采、编、发系统完全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直接掌控之中,唐代半官方性质的邸报由此成为纯粹的官报。这是影响官报发展的两项重大制度变革,为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所效法,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