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选》载“古诗”共十九首,因其风格韵味略同,后人习惯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称“古诗十九首”。历代都受到高度评价。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5]。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6]。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7]。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白日,喻指未归的丈夫。这是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一首乱世相思之歌。首句连叠四个“行”字,仅以“重”字绾结。

行行重行行

无名氏

【作家作品简介】

此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题为“古诗”。《文选》载“古诗”共十九首,因其风格韵味略同,后人习惯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称“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多非一时一人之作,大约写于东汉末年、建安以前,作者大多是处于社会下层的文人士子。内容多表现游子怀乡、思妇怨别、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生活等,呈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黑暗。艺术形式上多用五言,长于抒情,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向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的转变已经成熟。历代都受到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1]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2]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3]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4]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5]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6]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7]

【注释】

[1]行行重行行: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行”字的反复运用更渲染了距离的遥远。

[2]天一涯:天一方。涯,方。

[3]阻:指道路艰险曲折。

[4]“胡马”二句:托物喻意,谓飞禽走兽尚且不忘故乡,何况于人!胡马,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民族。巢南枝,在向南的枝条上筑巢。

[5]“衣带”句:因为腰身越来越细,衣带日渐显得宽松了。表示人因为相思一天比一天瘦。缓,宽松。“衣带”与上“相去”两句是套用古乐府歌辞:“离家日以远,衣带日趋缓。”但古辞是离者口吻,此诗是居者口吻。

[6]“浮云”二句:设想游子在外另有新欢而不想回家,像日光被浮云遮住一样。白日,喻指未归的丈夫。顾,念。反,同“返”。

[7]“弃捐”二句:别再提这件事了,还是努力加餐保养身体吧。这是思妇无奈的自我安慰。弃捐,丢开。道,谈说。

【阅读提示】

这是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一首乱世相思之歌。它通过对难舍难分的离别、遥遥无期的相会、牵肠挂肚的思念、强作宽慰的无奈等一系列情感的描述,抒发了一个闺中女子对远行游子的深切思念。

诗人含蓄深沉的笔法与主人公的善良柔情互为表里,达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境界,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回肠九转,“四顾踌躇,百端交集”(刘熙载《艺概·诗概》)。

首句连叠四个“行”字,仅以“重”字绾结。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情绪也因此笼罩全诗。与君一别,音讯茫然。久别离,思愈烈。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里比兴手法的运用,托物喻意,余味无穷。而结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看似自我安慰,实际是深情的期冀,将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本诗淳朴自然的语言,重叠反复的节奏,从容不迫、含而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或显或隐、或直或曲及托物比兴的表现手法,真切传达出东方女性别离相思的情感和心理特点,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吴 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