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_教育的使命

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_教育的使命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_教育的使命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文化自觉是对观念和行为的觉悟,是对观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创造,是对观念和行为自主性生成与确立。校长任务就是引领学校群体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担当学校文化塑造者和领导者。校长文化反思力就是对学校已有的文化建设或文化发展进行反思、反省的能力。5.文化创新力。

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_教育的使命

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

文化自觉是对观念和行为的觉悟,是对观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创造,是对观念和行为自主性生成与确立。校长文化自觉程度,决定其对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和示范。

一、文化自觉的价值

1.文化寻根。校长文化自觉首先来自于对学校办学传统诞生、形成、延续的全面认识。在准确解读学校发展历史基础上,挖掘学校沿革与发展的文化脉络,分析和反思学校当前价值取向,并通过自己判断,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文化类型。然后由对学校传统的自知自明,求得继承和扬弃,求得办学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

2.文化凝聚。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价值观不断冲突的过程。校长文化自觉的核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符合学校发展、并为师生所认同的学校文化,思考并选择恰当的教育行为。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实际上是校长不断统一思想、确立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机制、不断修正目标、创造新的特色、逐渐凝聚成学校文化的过程。(www.guayunfan.com)

3.文化引领。校长任务就是引领学校群体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担当学校文化塑造者和领导者。校长文化自觉的内在精神与观念驱动力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文化自觉的思想内涵决定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和质量。校长文化自觉蕴含着校长的文化底蕴、人格魅力和价值取向,促使学校形成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和教育力。

二、文化自觉的表现

1.文化定力。定力就是在动态环境之中人们稳定自己心态、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校长文化定力是指校长在长期的、价值观不断冲突过程中正确把握学校文化发展方向、引领学校文化发展的能力。有文化定力的校长,才会信念坚定,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才会心底清净,不被假象迷惑,不为名利动心;才会博览群书,潜心研究,有所成就;才会有智慧,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心境,在清清静静中办学,办“干干净净”的学校。要保持文化定力,校长就必须头脑清醒,要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毅力和“十年磨一剑”的执著。

2.文化洞察力。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同文化取向,会有不同学校发展方式。校长拥有了文化洞察力就会对不同文化进行甄别和梳理,准确领会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清醒认识学校当前面临的优势、劣势及发展现状。审视学校办学理念目标,精心梳理学校发展文化脉络,潜心挖掘学校发展文化精神,全面洞察社会需要,理性思考现代教育发展趋向,提出前瞻而又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文化思想,清晰定位学校文化发展目标。

3.文化反思力。反思力是对自身活动注意和知觉的能力。校长文化反思力就是对学校已有的文化建设或文化发展进行反思、反省的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要经常反思“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本质是什么”“学校功能是什么”等关于学校本质的问题,要反省学校已有文化,注意甄别,正确取舍,继承优良传统。

4.文化提升力。提升力是指从复杂事物中找出有概括性东西的能力。校长文化提升力是指校长从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找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本质的文化内核的能力。提升学校文化过程,实质上就是聚焦扬弃的过程,更是建构、重塑的过程。有些学校文化现象并不一定能体现学校核心文化,它既可能与学校共享的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也可能彼此分离。校长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中考察学校文化,从资料和现象中分析、聚焦文化,去粗取精,继承创新,提炼学校文化。

5.文化创新力。创新力是革旧布新、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校长文化创新力是校长要在全面审视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找学校新的文化生长点,使学校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校文化既要有永恒不变的基本理念,又要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校长要站在时代文化前列,把握时代主流文化脉搏,以社会主流文化引领学校文化,使学校文化永葆青春活力。

6.文化推进力。推进力是指推动事业、工作使之前进的能力。校长文化推进力是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采取各种措施把学校文化内化为全体师生思想的能力。校长要把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必须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文化”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观念,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之中。要在把握教育规律、学生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外在的任务驱动、行政驱动、政策驱动,主动、自主地进行学校教育文化的传承、坚守、选择、整合和创新,使之成为学校文化不断焕发生命活力的内在牵引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自身的个性、特色、价值与地位。

三、校长的教育创新

校长的作用,就是要积极地影响学校,把握学校,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在当前要特别关注两点:

1.认清教育内涵发展特性。在内涵发展阶段,教育呈现出四个特性:一是更加关注教育教学有效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条文大多是要求学校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在学校、班级等层面上,教育是不是有效,最终一定要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一定要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和师生交往之中。只有教育教学有效,学生发展、成长才会有强大的动力。二是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多样性。教育教学多样性是由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特殊性决定的。学生不仅在思维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认知风格上也具有鲜明个体特征。拥有基础不同,需求也会存在差异。教师禀赋不同,对教育理解、对学生认识不同,对教育方法选择和对环境取舍也就不同。三是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双重主体性。既然多样性客观存在,有效教育首先要透过多样性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那么,谁来选择,谁是选择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认为,学生必然是第一个选择主体,教师是另外一个重要选择主体。四是更加关注教育决策多主体性。教育教学多主体性要求教育决策同样体现多主体性。政策制定应该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每一级组织和每个个体在政策诞生前都有表达观点和诉求利益的权利,都应当成为决策主体。政策执行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不是照搬照抄,而是通过政策校本化来实施的。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既能体现政策核心精神,又能解决本校层面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教育教学实践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决策中能动性和创造性。

2.认清教育公共服务属性。近年来,政府对教育投入逐年大幅增加,惠民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但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并没有随着投入增长而同步提高。因为社会最看重的需求已经从校舍、设备、经费等转向提升公共教育服务质量上。事实上,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有效供给,必须通过校长和学校办学过程,将人、财、物资源转换成专业化教育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可以说,学校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单位,校长是这个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学校必须按照公共服务理念来选择管理行为和办学行为,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公众对教育满意度。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高瞻远瞩、切中实际的改革举措,要想在高位上实现新突破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当前,学校需要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育机制等问题。

1.优化课程结构,丰富学习经历。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国际上优质高中一个基本特点。在英国,大多数中学课程表都是以学生为单位制定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课程表,每天学习活动都是根据自己这份课程表进行。即便同一门学科,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层次。在韩国,一些学校每门课都细化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创新培养机制,建构校内外联合培养平台。前几年,上海市部分高中提出或实施关于科技素养培育试验方案,试图突破一般意义上“尖子生”选拔再加工模式,着力构建以中学为主,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协作的机制。比如,复旦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试验,在高二阶段辅修课程以复旦大学课程为主,适当选修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院校的关课程。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根据课程和教学需求,把校外教育资源纳入教育教学之内,建立起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机制。卢湾区同上海社科院联合,为学生校外社会科学领域学习和实践搭设了平台,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3.完善培养模式,加强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教育。教育个性化程度越高,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高中学生情况较以往同龄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学生入学基础、行为习惯在变化,对世界认识更加多元化,个人需求更加多样。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普通高中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格健全、善于创造、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就必须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资源特点,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和辅导,探究高中个性化教育新路子。

总之,校长的文化自觉和教育创新,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文化,就会有什么样学校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