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伴十年助我成长_从新手到研究型教

相伴十年助我成长_从新手到研究型教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伴十年助我成长_从新手到研究型教相伴十年助我成长2010年1月5日,我以读者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教育信息报》成立25周年座谈会。《教育信息报》在我的专业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2010年1月7日的《教育信息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相伴十年,助我成长”的文章,讲述了《教育信息报》对我成长的引领。近年来,全校有20多人在这项评比中获奖。从2012年1月1日起,《教育信息报》正式更名为《浙江教育报》。

相伴十年助我成长_从新手到研究型教

相伴十年助我成长

2010年1月5日,我以读者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教育信息报》成立25周年座谈会。在会上,我见到了很多的专家和领导,也听他们讲述了他们对《教育信息报》的评价和《教育信息报》对他们的影响,对《教育信息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育信息报》在我的专业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不仅从报纸上学到了很多,而且积极参与报社组织的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和教师读书征文活动,在参与这些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2010年1月7日的《教育信息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相伴十年,助我成长”的文章,讲述了《教育信息报》对我成长的引领。

10年前,我在浙大教育系读书的时候,系里开设了一门“教育热点问题”课程,邀请浙江省各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讲教育热点问题。从那时起,我就把《浙江教育报》作为自己专业学习的资料和了解浙江教育的一个窗口。

十年相伴,我从《教育信息报》的忠实读者成为了热心作者,可以说,是《教育信息报》领我进入了信息报道之门,助我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促我驶入了成长的快车道。(www.guayunfan.com)

在这里,我主要讲讲《教育信息报》对我的教育科研方面的引领作用。

2003年3月,我在《教育信息报》上看到浙江教育报刊社和浙江省教科院联合举办2003年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消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了,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结果我的那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这给了当时的我极大的鼓励。从此以后,我每年都参加这项评比,也获得了不少的奖。后来,我还组织学校的教师参加这项评比。近年来,全校有20多人在这项评比中获奖。

2003年6月起,我开始负责教科室的具体工作,《教育信息报》的“教科研在线”等栏目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另外,“前沿观察”栏目上的很多文章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2005年,《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创刊后,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份以“教师立场、文化视野、专业引领、互动平台”为办报宗旨的报纸。《教师周刊》的很多栏目跟教育科研相关,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帮助。《教师周刊》组织的四届有奖读书征文活动,我每年都组织学校的教师参加,其中有2年获得了组织奖。

《教师周刊》的互动网站“教师话坊”开通以后,我就成为了版主,并积极参与管理。我发起的“推门听课的利与弊”、“教科室主任现象对我们的启示”、“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三个主题帖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跟帖的人很多,《教师周刊》刊登了这两个主题帖。对于别人的帖子,我也积极跟帖。

《教师周刊》组织的两次教师话坊版主的“草根论坛”,我都参加了,这大大拉近了我与《教师周刊》的距离。

随着《教育信息报》样报越来越多,如何保管它们,成了令我头痛的问题。起初,我是放在档案盒里,但厚厚的一叠找起来也不大方便。后来,我采用了活页的资料夹,每一页可以放一张报纸,这样不仅查找方便,报纸也不容易受潮。

参加这次座谈会后,我心中有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要把自己从“铁杆读者”变为“高产作者”。因为此前,我在《教育信息报》除了在“实话实说”发表过几篇言论外,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新闻报道。2010年,我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在《教育信息报》(包括《教师周刊》)上发表非新闻类的文章13篇。2011年前2个月,我也在《教师周刊》上发表了2篇文章。说实话,现在我成为“高产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多年来《教育信息报》“滋养”的结果。从2012年1月1日起,《教育信息报》正式更名为《浙江教育报》。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学习、使用好《浙江教育报》,并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浙江教育报》,特别是《教师周刊》,让优秀的教育报刊促进更多的教师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