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两难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两难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两难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第四节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两难几年前,乌鲁木齐市的一位老师曾以社会责任感、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等内容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实,观察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是否有社会责任感,首先应观察其对自己、家庭的态度。所幸的是,他遇到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分钟”。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两难_生活化语文阅读教

第四节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两难

几年前,乌鲁木齐市的一位老师曾以社会责任感、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等内容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如何看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问题上,有30名学生认为国家观念可淡化;有136名学生认为是个人自由无须强求;有229名学生认为应该热爱国家;只有105名学生认为热爱祖国是基本的道德准则。对回答自己学习动力时,有419名同学选择的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而学习”,占到近84%,只有81名学生选择“为了祖国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面对着这样的问卷调查结果,该老师担忧地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如此淡薄”。无独有偶,在另一项对高中生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中,也有18.75%的学生认为:对社会对他人奉献只是一种手段,索取才是真正的目的;48.8%的学生认为生活第一需要是金钱;59.18%的学生主张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收入。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是否就能得出当代中学生功利心非常强而普遍缺少责任意识这一结论?

这取决于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其实,观察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是否有社会责任感,首先应观察其对自己、家庭的态度。一个难以对个人、家庭负责的人,能对国家、社会有多大的责任感?也许,我们有时把社会责任感过于高大化和沉重化了,往往以“舍小家为大家”来扭曲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我们应该允许价值观的多元,只有多元化的社会,才是丰富饱满、富于人性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生命都得以展现,受到欣赏而得到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为自己和家庭学习”与“为祖国富强学习”,同样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同样值得尊重。我们不能把“幸福感”与“责任感”人为地对立起来,更不能以“为祖国”的高尚名义,给那些“为自己与家庭”的学生扣上“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帽子,使他们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敢坦诚地表露自己真实的思想。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上,引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主观幸福感,非主流的主流

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具有的天赋权力。正如伊壁鸠鲁所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但幸福又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观。乞丐也许因得到一枚硬币而感到幸福无比,但百万富翁即使腰缠万贯也未必就一定能感到幸福。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瑟里格曼认为:快乐+参与+意图=幸福。所谓的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似乎都不在身边,所拥有的条件似乎都不足以让我们感到幸福:少年追寻成长的幸福,成年却又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曾以为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后来又发现,那些所谓的富豪名媛同样找不到真爱。一时间,“幸福在哪里?”似乎成了全民性的问题,幸福感、幸福指数甚嚣尘上,人们开始把GDP与幸福指数结合起来,幸福感也成为了评价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首要指标。相对于复杂的成人社会,中学生的幸福感要简单单纯的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其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利用文本教学,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学生幸福感的养成。(www.guayunfan.com)

人们感受不到幸福或者感受到不幸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认为失去了不愿失去的美好。这些美好,在拥有时并不觉得十分可贵而珍惜,可一旦失去,就沉浸在懊悔和痛苦之中。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中有些意外变故,并非我们所愿也不是我们所能掌控。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能否调整心态,能否感悟痛苦进而感受幸福,是能否获取幸福的一个关键。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半张纸》能在这方面给人以很好的启迪。小说写了一个年轻人的两分钟,写了“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的一个故事。作者巧妙利用电话机旁半张纸上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让他回顾了自己两年的生活轨迹:从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在这生活轨迹的背后,是人物由幸福美满到孤独不幸的情感经历:丰厚薪水带来的生活享受,美丽爱情催生的甜蜜浪漫——“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可后来,在即将做父亲的最幸福的时刻,迎来了“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这种灾难性的变故,具有毁灭性的打击,足以摧毁人的精神意志。可是,两分钟后,“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为什么?是他意志特别坚强还是他特别健忘?都不是,我们主人公也是个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在痛苦中他也本能地想逃避,“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确实,面对厄运,没有什么比逃避更直接干脆的了。可实际上,逃避往往解决不了问题。他如果不化解自己的心结,即使逃离了这个寓所,也不可能驱除心中的阴影。所幸的是,他遇到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分钟”。就是这“两分钟”,让他从一个有情有义的普通人成长为知情明理的睿智者。因为,在这两分钟里,他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解读一下其中的意味,应该包含这么几层意思:首先他意识到和别人相比他还是幸福的。因为还有许多人,他们从没有拥有过他所拥有过的幸福。相对于那些人,他应该感到满足。其次,他领悟到应该感恩曾经的努力与得到。在永远也无法再拥有这些美好的时候,应将这一切作为一种幸福铭记,而不是去蔓延失去的悲伤。明白了这些,于是他拿起这记满幸福与悲伤的半张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然后昂首而去。试想,如果没有那两分钟的回顾领悟,而是一味地封闭逃避,一味地悲天悯人,那感伤如何消化?幸福又从何谈起?所以,能否获得幸福感,在面对无奈的残酷现实时,是珍藏曾经的美好还是放大失去的痛苦;是“向下”寻找参照物还是“向上”与幸运儿攀比,就显得尤为关键。其实,人生是由很多“段”组成的,我们走过一段也就失去了一段。我们应该善于总结逝去,善于小结人生,不要将“这一段”的感伤蔓延及“下一段”的人生,使自己始终生活在失落和懊悔之中。

有时感受不到幸福或者感受到不幸福,还可能是因为没能正确处理幸福。人们都渴望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一旦幸运降临则未必能给你带来幸福感。所谓“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在幸运面前不幸福?看看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吧。也许你对这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神秘色彩的《沙之书》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感悟,但我们如果单纯一点,就把那本“怪书”理解为“生活”,把得到“怪书”理解为得到“宝贝”,是不是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而能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更明晰的认识呢?先来看看“怪书”的特点: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特点之一,模糊不清,杂乱无序,稍纵即逝。瞧,这多像我们的生活。有谁能认识生活的“字”?恐怕我们只能感受到生活表象的拥挤粗糙和杂乱无章吧。“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不是吗?今天的此时此刻,明天就会消失。尽管在你的思想中你可以无数次地去回忆它、怀念它,但是你却不能再次用现实拥抱它和触摸它。再来看看特点之二:他让我找找第一页。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这不可能。”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特点之二,无穷无尽,不断生长。我们在这个世界里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又有谁知道生活在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谁能预知明天?谁要是想跳过时空去找到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页,恐怕同样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也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人既不能霸占昨天,也不能拥有明天,人只能存在于今天。那本“你的沙制的绳索”的《沙之书》,简直就是生活的再版。

能得到这样的“宝书”者无疑是幸运儿。可幸运儿幸福了吗?看看他的生活吧:“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就这样,由最初得到占有时的欣喜,到后来患得患失的担心,再到孤独寂寞的反常,直到最后的走火入魔的恐惧和恨之入骨的诅咒。你看,得到了“宝贝”,却并没有得到快乐,反而深陷其中苦不堪言。这大概是大多数得到上天意外眷顾的人的普遍结局。就像买彩票中大奖的,有几个因此而幸福快乐?生活中,人想拥有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可悲的是,你越是想拥有它你却越是拥有不了它。为了实现拥有的目的,我们常常坐立不安,焦虑、恐惧,甚至到了神经兮兮的地步,最终我们就成了自己欲望的俘虏。实际上,让我们烦恼的根源多数是一些无谓的欲望,但它们又是那么的难以抗拒。所幸的是小说的结尾给了我们一味药方:“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是啊,回归本真,远离诱惑,你才能踏实幸福。

主观幸福感,看似只是生命个体的主观感受,似乎不应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其实不然,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与心理健康,也关乎整个民族的民族气质与文化追求,实在小觑不得。

二、社会责任感,无共鸣的共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如果自我实现能得到外界有力的支持与帮助,生活能向符合自己价值取向、实现自己期望的方向进展,人们就会感恩社会,获得主观幸福感。反之,则可能消极消沉,毫无幸福可言。从这个层面上讲,能否具有主观幸福感并不单纯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外界有时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就反映了这一点。清兵卫这个才十二岁的孩子偏偏爱好上葫芦,况且还不是一般的爱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作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他不光痴迷,还很有这方面的天赋,能无师自通且目光独特:“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流于习俗,敢于坚持自我、敢于挑战权威:当别人怀疑他的眼光,建议他“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他自信地回答,“这样的好呀。”对于当时被人追捧的马琴的葫芦,清兵卫也不买账,“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最后,事实证明了清兵卫的品味不俗: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爱好葫芦的清兵卫是幸福充实的,“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按理说,爱好并幸福着的清兵卫并没有伤及他人更没有危害社会,应该得到尊重。可是,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了:“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老师“当场没收”,“柱子上的葫芦”,被父亲“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被剥夺的清兵卫是痛苦害怕的:“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遭暴行的清兵卫是绝望无助的:“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听听那位修身教员的理由: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原来是与教员的爱好相抵触!与教员的爱好不同就“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了吗?那教员又爱好什么呢?教员爱好武士道,那才是当时日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难怪教员理直气壮地教训清兵卫的母亲:“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也难怪清兵卫的父亲对清兵卫痴迷葫芦早就气不打一处来,终于也忍无可忍恶狠狠地吼出“没出息的孩子!”,“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原来,在教员与父亲看来,只有被社会接受且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值得追求的。看来,所有与人的幸福相关的价值,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的问题,它更多取决于“他者”(或曰社会)的认可。具有讽刺意味且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难道热衷绘画比热衷葫芦有“出息”?什么时候,“父亲”才能够对孩子的喜好不再“嘀咕”?清兵卫将来的人生道路会怎样,他是否能如“他者”所愿变得有“出息”,他自己的内心是否甜美幸福……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感慨。因为我们在清兵卫的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有很多个人的理想爱好莫名地丢失在成长的路上了吗?我们有时候不都是很难理解自己是怎样变成了如今的自己的吗?主观幸福感、社会责任感,一个两难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我们除了呼唤社会的宽容,渴望价值观的多元,祈求社会不要漠视个体生命的尊严和权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状态,教育他们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并非必然冲突,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还是融合一致的。因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它受文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主观幸福感更无法游离于社会影响力之外。对很多人来说,幸福无法归结为纯主观主义的心理感受,也无法等同于自己欲望的满足,它应该体现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被认可。所以,他们自觉地要求自己符合他人的期望,并自觉自愿地牺牲自己满足他人。这样,他们的个人理想也就从属于了群体理想,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就自然地与社会责任感相融合。他们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哪怕由此而产生的痛苦也是一种壮美的快乐。在他们看来,幸福是有质有量的,最高层次的幸福是良心、道德上的幸福。同样,最高境界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不自知的母亲式的责任感。这样的人就被我们俗称为“英雄”。在我们的生活中历来不缺乏这样的志士仁人。在中学教材中也有不少这样题材的作品,如高尔基的《丹柯》。先来看看英雄丹柯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古时候地面上就只有一族人,他们周围三面都是走不完的浓密的森林,第四面便是草原。这是一些快乐的、勇敢的、强壮的人。可是有一回困难的时期到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些别的种族,把他们赶到林子的深处去了”。“他们明白他们要想活命,就得走出这个林子,这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往后退,可是那边有又强又狠的敌人;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所以他们在长夜里,在树林的低沉的声响下面,泥沼的有毒的恶臭中间,坐着想来想去”。“人们给思想弄得衰弱了……恐惧在他们中间产生了,绑住了他们的强壮的手”,“林子里开始听见胆小的话,起初还是胆怯的、小声的,可是以后却越来越响了……他们已经准备到敌人那儿去,把他们的自由献给敌人;大家都给死亡吓坏了,已经没有一个人害怕奴隶的生活了……”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期,在束手无策的关键时刻,丹柯自觉地出现了。再来看看人们是如何对待英雄丹柯的吧。茫然中人们祈求丹柯:“你领导我们吧!”此时的丹柯是他们救星;前行遭遇险恶,“人们给弄得疲乏透顶,勇气全失”时,“他们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软弱,所以他们就把怨恨出在正在他们前面走着的丹柯的身上”,丹柯是他们的出气筒;“他们站住了,又倦又气,在树林的喧响下面,在颤抖着的黑暗中间,开始审问起丹柯来”,丹柯又成了罪魁祸首:“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当丹柯捧出自己的心,为他们照亮道路领头向前奔去时,“他们像着了魔似地跟着他冲去。众人勇敢地跑着,而且跑得很快”。“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迎来新生的人们把丹柯给遗忘了。面对这一切,丹柯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呢?面对抱怨,他“快乐而安详”;面对软弱,“怒火在他的心中燃起来,不过又因为怜悯人们的缘故灭了”;面对敌视,“他产生了苦恼”;最后,面对“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尽管历经艰难、饱受非议,但始终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为什么?用丹柯自己的话说,“他爱那些人”,“他们没有他也许就会灭亡”,“他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一言以蔽之,以拯救他们为己任。遗憾的是,丹柯这样的英雄越来越难以引起人们的崇拜与共鸣。有些人为丹柯叫屈,认为他为那些无情无义的人牺牲不值得,认为做英雄是可悲乃至可怜的。其实那是没有真正理解丹柯的胸怀与境界。对丹柯来说,发光的心在燃烧尽净之后,何须在人们的供奉中成为一种阴影?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的总统连任竞选失败后,说过一句令人回味的话语:“只有伟大的民族才是忘恩负义的!”对有着救世情怀的英雄而言,还有什么比人们幸福安康更好的祭奠呢?至于那些出于自己的猥琐渺小而对丹柯说三道四的浅薄之人,我们一定要义正词严地口诛笔伐。无论哪个时代,都是需要英雄的;无论哪个民族,都需要有人引领着前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而否定那样做的价值。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都是凡人普通人,少有经天纬世之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极尽所能地承担社会责任。请铭记弗洛姆的一句名言:自私的人不是爱自己,而是恨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