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创造性转换中与受众平等交流

在创造性转换中与受众平等交流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广播电视评论节目需要寻找与观众平等交流的视线。广播电视评论节目虽然具有教化和引导的职能,但应当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自然自觉地形成。

第四节 在创造性转换中与受众平等交流

广播电视评论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出发,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前提,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创造性转换中关注社会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构架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对我们处理当代国际、国内事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

作为广播电视媒体,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创造性的努力,在创造性的转换中关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作为广播电视评论节目,在内容的取舍、节目、栏目与时段的安排、体裁的设计以及语言文字的讲究上,都应该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审美口味。广播电视评论节目,不管它体现出什么样的风格,听众和观众喜欢与否的标准取决于其心理接受的程度。不管观众面前的作品表达的是深沉的哲理意味还是平淡的生活体验,首先触动其情感和交流愿望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语言或者说是一种“语气”。这种“态度”和“语气”来自于电视画面,是流动的画面所营造和产生的。观众需要的是与自己坦诚、平等、平实交流的语气和态度,只有唤起了观众的信任和兴趣,那么在此基础上的传达和传递才是有意义的。不管你拍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观众才会随着你的表达产生情感的积累和相应的探讨与思考。犹如真正的朋友间相互交流,未必说的都是双方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但其交流的氛围和情感都仍然是愉快的、持续的、持久的。事实上,我们就是应当能赋予评论作品这样一种在观众心中能与之对话沟通的语言和态度,一种平和的语气和口吻。

广播电视评论节目需要寻找与观众平等交流的视线。平等意味着没有教训也不会献媚。不久之前,南京电视台以《直播南京》为代表的直播类民生电视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并被上升为一种电视现象和方向。它要求记者把自己看到的进行负责任的记录和深入调查、梳理,寻找有意义、能够打动人的内容现场。而后,不管怎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或者由内到外,最后一定要再回到作为新闻主体的现场。跟诗歌要让人看到意象、小说要让人看到人物、戏剧要让人看到冲突一样,电视直播就是要让观众进入有声有色的现场。其次是传播内容与民生更接近,传播风格更加率直,节目或许就是要像家庭成员或者一位造访的密友那样触手可及,并且把话说到受众的心里去。在主持风格上,拒绝正襟危坐、拿腔拿调,强调轻松、平等交流,像平时说话一样说话,说受众听得懂的话,说老百姓生活中常说的话,像平常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和受众交流。主持人代表采编人员要率先摒弃教化的面孔,用服务的姿态走近观众。与平等传播相适应,节目追求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追求轻松明快的节奏感,追求形式上的规律性。电视台不是电视剧的跑马场。广播电视评论节目所打造的优秀品牌才是观众的期待,才代表广播电视媒体的原创水准。

平静是一种态度。广播电视评论节目通常是制作人主观情感的真实吐露,带有创作者的个性、文化及审美特征,所以要想让作品心态平静首先应该是创作者的心态要放平静。这种平静,是一种出乎其外的表现,而入乎其内的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极大的热情。也就是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犀利的洞察力找出一个个关键点逐个击破,或者是找出一个个情绪点逐个展现。但在开机之后,要将热情与激动转化为一种平静,不能处在个人情绪化的创作状态中跟着感觉走。观众思想与情感的形成过程是自觉的、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某个人的思想倾向和主观臆断或情感渲染所能决定的。主观色彩浓厚的片子会使观众感觉被牵制、被影响,从而失去与观众心灵的契合。广播电视评论节目虽然具有教化和引导的职能,但应当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自然自觉地形成。今天的观众需要的只是平静的交流,态度上的接受才能使观众理会任何意图的传达。热情投入是创作的动力,但不可热情地处理,热情地处理会使评论节目成为孤芳自赏的个人作品,而不是观众和老百姓喜欢的节目,那么作品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有些谈话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竟然在现场安排“话托儿”,举手站起来说的都是节目组为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话;还有就是让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扮演当事人——这就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平视是一种角度。以平视的视角去记录,去制作节目,充分体现创作者对观众的理解与尊重。创作者应完全站在观众最能接受的立场上摆事实、看问题、说道理。观众感受到的是真切和坦诚的语言和口吻,以这种方式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节目,质朴自然,完全是开放式的理解与尊重,其负载的宣传及教育功能是容易被观众领会和接受的。但我们有些评论节目,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上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误导受众。比如,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因为,贫富差距拉大已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已威胁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在这种情势下,理应多从社会调节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的视角去寻求对策,去抚慰受众的情绪。相反,如果是以一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一味对贫困群体横加指责,诸如“观念落后,有仇富情绪”,“没有进取精神,一味地等靠要”等等,这显然不合时宜,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能满足受众对和谐社会的审美需求。

平实是一种境界,是创作者放平了自己的心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一种平实的理解心态和真实情感来与受众交流。平实是受众信任和关注作品的“保险单”,也是广播电视评论节目趋向成熟的标志。要使作品达到平实的境界,就应该采用最朴实的手法和真实的情感以及翔实的语言。制作节目的人与看电视的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传达与接受的关系,也是相互交流沟通的关系,节目的语言和心声是创作者本身的情感与心态的体现。要让作品具备平实的风格,创作者必须懂得朴实地尊重和反映生活,翔实地记录过程与细节的原貌,用真实的情感换取观众的认同和回应。这样的广播电视评论节目才不会使观众产生距离感和排斥心理,才是成功之作。但有些节目不是这样,反而刻意包装,肆意炒作。一类是蓄意捏造,耸人听闻;再一类是添油加醋,大抖各种莫须有的猛料;还有一种是短话长说,又长又臭,主题重复,连篇累牍,几百字、几分钟能说清楚的问题,偏要占去几千字、几十分钟的版面与时段,全然不顾受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接受不接受。有些节目文字表达过于“八股”、粗放、生硬,千篇一律,对新闻主题的挖掘过于表面化,缺少个性、文采与灵气。至于说从文化的层面对事件背后所隐含的终极价值进行开掘,就更是做得不够。可喜的是,这些年来,有关媒体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有益尝试。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微笑,并保持微笑》一文,语言风格轻松含蓄,充满散文气息,与抗击“非典”的内容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评论类文体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同样是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千里风沙小站行》也令人眼睛一亮。这组系列报道,以简洁的文字,透过一种生动、朴拙的描述,让受众能感受到作品的一种“原生态”魅力。传媒是社会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唯有将“责任”二字高悬于头顶,唯有真正将受众装于心中,我们才能在媒介价值的取向与开掘上有所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意味着作为大众传媒有机组成部分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不能再因袭以往固定不变和千篇一律的模式去传播和反映生动、丰富、运动、变化着的信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矛盾。要在努力寻找最适度的社会发展机制与动力源泉的同时,探求最佳的社会稳定机制与社会团结机制,谋求发展机制与稳定机制之间的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使社会既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又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在传播作业的手段上,要逐渐改变行政为主的手段,转变为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约束为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市场运行规律,依照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创新传播手段,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各项功能酣畅淋漓地发挥出来,为全面推进社会进步做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贡献。

【注释】

[1]周伟:《思想原声,新闻评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页。

[2]龚心瀚:《让广播评论扣人心弦》,《今日论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页。

[3]1989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1版。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收看《新闻联播》早已内化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至今仍保持着27.6%的年平均收视率(2002年数据),以每晚近3亿的收视人数,创造着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托拉斯的大牌节目也难以企及的神话。

[6]转引自凌燕:《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矛盾与话语冲突》,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2月号。

[7]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李迅译,载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