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对策

提升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对策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提升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对策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情况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一些研究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如改革体制上某些不合理制度、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引导受众对新闻的合理需要等,本书主要是从人性角度来谈如何提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新闻人自身成为职业异化的结果。

二、提升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对策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情况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一些研究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如改革体制上某些不合理制度、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引导受众对新闻的合理需要等,本书主要是从人性角度来谈如何提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以人为本,前提是对人性有完整、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始终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人类从进化初期到其后的阶级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物质匮乏,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神学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压制,新闻传播也成为思想压制的工具。发展到近代,人的主体性已逐渐确立和凸显,人的利益、价值、需要得以尊重,人性逐步走向复归,新闻传播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随着对人性认识的深入,非理性主义的张扬,主体性原则产生动摇,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传播的定位又开始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和加强引导。

有学者提出,人文关怀要想不走向反面,就必须处理好人性中生物性(物欲)与社会性(精神)的关系、社会性中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关系。人文关怀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人的完整性上,首先,要关怀人的生物性并将它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其次,要关怀人的群体性并保持好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关系;再次,要关怀个体性并把握好自由与纪律的自由度。人性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人性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38]“从文化史的演进情况看,人文关怀总难摆脱‘关怀—失落’,‘复归—异化’的怪圈,这其中的缘由恐怕是因为人们对人自身亦即人性的不同看法和偏重。人有精神,不同于其他生物;但人有肉体,又不能摆脱生物性。这就使得人文关怀总在人的精神和人的肉体间摇摆不定,形成怪圈。”[39]

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有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自然性强调人的物质欲求的合理性和人对世俗生活的享受,作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更重要的是在于其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人必然会有理性和感性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他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任何人都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当代传媒要全面地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回避人性的真实,既要以真情颂扬人性的美好,也不能回避人性深处的脆弱,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需求也要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的“人”,更应关注精神层面,做到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关怀,人的价值的真正实现是以能动地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自己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而达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本性的过度膨胀,人性片面畸形地发展仍普遍存在,大多数人对自己以及人性的认识还是基于对财富的追求上,其主要表现是劳动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某些物化。在现阶段,对新闻传播工具的过度依赖,对金钱、对财富的崇拜,对高科技的欣赏,所有这些,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外在的东西,反过来成为支配新闻人行为导向的工具,使得人不得不从属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化的种种社会关系。在职业活动中,新闻人自身成为职业异化的结果。这些异化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新闻传播观,并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实践生涯,影响他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是关怀人还是更关注物的选择。

【注释】

[1]汪值培:《也谈典型和典型报道》,中国新闻年鉴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2]载王辰瑶:《意义的困惑——从典型报道看最近30年新闻理论的艰难探索》,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3]载王辰瑶:《新闻架构社会变迁——1949年以来我国新闻经典报道解读》,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27页。

[4]安岗:《新闻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页。

[5]参见《戴碧蓉舍己救人》,《光明日报》1969年3月11日,有改动。

[6]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8页。

[7]阮青:《中国个性解放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8]王辰瑶:《新闻架构与社会变迁——1949年以来我国新闻经典报道解读》,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65页。

[9][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10]罗宜虹、郭习松:《慈善报道转型探析》,载《新闻前哨》2009年第11期。

[11]朱力:《起步中的中国慈善事业》,载《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12]方筱萍:《新闻媒体与慈善事业的发展》,载《魅力中国》2009年5月下。

[13]转引自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14]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15]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16]孙红英:《我们的责任——媒体在慈善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载《政协天地》2008年第2期。

[1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18]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20]景志刚:《我们改变了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载《视听界》2004年第1期。

[21]臧国仁、钟蔚文:《灾难事件与媒体报导:相关研究简述》,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研究中心1990年教师专题论坛报告。

[22]刘晓军:《论新闻的人文主义精神》,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23]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载《声屏世界》2004年第3期。

[24]转引自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载《新闻大学》2002年夏季刊。

[25]转引自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载《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26]《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载《人民日报》1976年7月29日。

[27]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载《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28]罗彬:《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诉求》,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8期。

[29]笑蜀:《绝境中的生命高于一切》,载《南方周末》2008年5月14日(号外)。

[30]陈力丹:《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及对传媒未来的影响》,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31]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9月。

[3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载《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

[33]孙德宏:《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载《新闻传播与研究》2009年第1期。

[3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35][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王泽应、刘莉、雷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93~94页。

[36][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王泽应、刘莉、雷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7页。

[37][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王泽应、刘莉、雷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6页。

[38]陈仲庚:《人文关怀·人性异化·人性定位》,载《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9]陈仲庚:《人文关怀·人性异化·人性定位》,载《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