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新闻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不足

我国新闻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不足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非正常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扭转。当然这并不是对新闻传播弱势群体报道的否定,新闻传播关注弱势群体本来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四)对灾难性新闻的不当采访和报道灾难性新闻报道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受关注程度,因而也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

一、我国新闻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不足

(一)新闻传媒在注入人文精神、“凸显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被不适当地放大,在意识深层支撑媒体新闻观的是“政治为体,新闻为用”的传者本位宣传模式,党政意志、媒介意见是媒体关注的主流,传媒所有人、出版人及其背后的阶级、阶层、政党的政治或经济利益是媒介活动的出发点。受众处于缺席地位,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需求、精神处境往往被忽视,新闻传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程式化、片面化,报道面狭窄,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非正常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扭转。然而,近年来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问题。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血腥、暴力事件,强烈刺激人的感官,一些媒体将炒作、卖点、收视率等作为第一追求,走向媚俗化、庸俗化,极力迎合受众不合理的、不健康的需求,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种“不得不为了金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否定”。[34]这种传播是将受众仅仅看做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精神的。

(二)过度渲染物质享受

富裕的生活是人人向往的,但要注重通过正确的途径以及精神层面素养的同时提高,才能实现。在当下的新闻实践中,媒体在宣传成功人士时,对他们成功之前的努力过程和方法还表现得不够,尤其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往往过多地渲染他们富有、风光的一面,而他们通往成功之路的艰辛却很少涉及。有些媒体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大肆宣扬高消费,宣扬物质享乐,通过画面、话语和情景设置,把名车豪宅、新潮靓妆、旅游度假、豪华晚餐等像潮水般推到受众面前,它们与资本合谋,在利益的诱惑下,赋予某种产品某种指向、情调,蕴含某种意义,于是能指漂浮,符号膨胀,消费者怀着自恋的情结,怀着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梦想,明知已跌入消费陷阱又难以自拔。社会主义承认物质动机的存在,是“使物质上的满足成为实现人生真正目的的手段”。[35]而“消费决不能成为人自身的目的,必须阻止所有为了取得利润而人为地刺激人的物质需要的企图,物质资源的浪费和愚蠢地为消费而消费的观念,是有损于人的成熟发展的”。[36]在消费主义的控制下,人被异化成了“消费人”,人的意义被“其所有物的意义所取代,最终导致我们拥有所有的财富,然而我们是贫乏的。因为我们所有很多,而所是很少”。[37]

(三)把人文关怀仅理解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随着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不断关注,新闻报道的关怀眼光开始投向弱势群体,如下岗工人、漂泊在城市的打工者、山区青年、残障青年等,这契合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可以唤起人类的道德良知,使受众由好奇而生发同情心和责任感,由此显现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然而真正人文关怀的关怀对象是“苍生大众”,是社会中所有个体,它体现为对每个人的尊重和关怀,对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体味和理性思考,并不是一提到关怀的对象就想起贫穷和落泊、伤感和同情。当然这并不是对新闻传播弱势群体报道的否定,新闻传播关注弱势群体本来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只是说,我们应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人文关怀。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泛爱精神,也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而是从平等的角度关注所有人,当然也包括“富人”,作为人,他们也具有一般人的需要、欲望,他们也有痛苦、挫折,同样也需要人文关怀。真正的人文关怀所揭示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

(四)对灾难性新闻的不当采访和报道

灾难性新闻报道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受关注程度,因而也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灾难一旦发生,往往都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当事人及其亲属在这段特定时期心理非常脆弱,特别需要社会的同情和帮助。而有些媒体在采访报道时,显得有些随意和草率,这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情况:一是采访缺乏人道,人为地将悲痛放大;二是报道视角有漠视生命的倾向。对此本书第三章有详细叙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