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比较

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比较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比较王丽菲,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和研修。文章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中国新闻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特点和西方媒体进行对照考察,比较其异同,进而予以定性。

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比较

img43

王丽菲,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和研修。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在新闻机构从事职业新闻工作,采写及编辑了大量反正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有丰富的经验及实战。

摘 要:在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回归的现代社会,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逐渐在新闻报道中担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实例进行研究对比,中国媒体应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在人文关怀的领域里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关键词:中西方 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比较

一、概述

(一)选题依据

这是一个喝矿泉水、吃绿色蔬菜和无公害鸡蛋的年代;这是一个返璞归真的年代;这是一个回归本源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新闻报道的观念也在回归——由传者本位回归到受众本位,并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人文关怀概念。受众本位和人文关怀不再是某种学术上的专有名词,而成为了新闻报道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因此,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成为近年来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闻报道活动的传者、受者都是人,报道的信息也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某种变动,新闻学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学,其报道的目的也是为人服务,引导其发展始终脱离不了对人的关注。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化界、思想界就展开了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等术语纷纷从社会精英阶层“下凡”到人间,几近妇孺皆知。新21世纪伊始,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崭新发展观。但是,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庸俗、媚俗的倾向,依旧有为了搞噱头而视人文关怀的大势于不顾的现象。众所周知,在这个日益强调个性、自由、人本位的现代社会,真正能赢得受众尊重、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恰恰是那些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新闻媒体,或者说能体现浓厚人文气息的新闻作品。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本文选定“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比较”作为论题,分析研究近年来新闻报道在人文关怀道路上获取的成果和教训,针对究竟什么是人文关怀,其内涵和外延是怎么样的,新闻报道中是如何体现的,西方媒体又是如何实现他们的人文关怀理念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着重通过中西方的比较,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文关怀理念的对撞与交流,从而扬长避短,为今后的新闻报道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二)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国传媒加速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外国传媒资本看来,中国庞大的受众市场无疑是一块极其诱人的“肥肉”,抢滩中国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中国传媒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拥有雄厚资本的外国传媒,更要面对一批具有浓厚人文关怀色彩的优秀媒体,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不啻为提升自身水平的绝好机会。

有鉴于此,本文对中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展开研究,期望通过对部分报道实例的对比分析,比较出中西方媒体对人文关怀不同的理解与把握,找出其相似和相异的特点,并由此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取其合用处为我所用,全面提升我国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水平。

(三)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章,笔者发现与人文关怀相关的论题可谓数不胜数。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文章大部分围绕“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理论本身展开,但是其中也不乏涉及到新闻报道等具体操作层面的作品,主要是国外媒体在人文关怀方面成就的总结。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针后,“以人为本”“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等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取向,此后的相关论文开始蓬勃兴起。2004年,此类论文多围绕国内微观具体的操作层面(如灾难报道、新闻标题、环境新闻、“两会”报道等),研究如何“注入”“实施”“形成”人文关怀的理念。利用前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入手,采取中西方人文关怀对比这一相对新颖的方法,对中西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异同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立论角度相对宏观,故在研究过程中,一部分以中西方知名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西方媒体的报道主要来源于中国的翻译稿及相关论文的报道;一部分以中西方人文关怀的权威论文中的论点、实例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通过对中西方新闻报道中具体报道实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出各自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的特点,以利下一步的对比分析。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报道实例,了解、证明所要研究的对象;并对前人有关人文关怀的论述进行搜集、鉴别和整理,界定出人文关怀的科学概念。

3.比较分析法。亦称对比分析法。文章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中国新闻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特点和西方媒体进行对照考察,比较其异同,进而予以定性。

三、研究结果

(一)人文关怀含义及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1.人文关怀的由来。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引入中国的一个概念,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这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便有一千种对人文精神的解读。

人文精神是从Humanism翻译过来的,它的具体起源已经无法考证。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文化资源就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核,如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但这些都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作为一种思潮,人文精神产生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其特定内容是:高扬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威,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并以理性为基础。它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人文”与“神文”相对,反对中世纪以来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桎梏中解放出来,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方面的问题。它颂扬理性,崇尚人的经验或理性的知识,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和崇高,大力倡导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文主义思潮从思想上保证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顺利进行,随着历史的前进,整个社会日趋民主法制化,从人文精神中脱胎而出的人文关怀继续在社会的微观操作层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在谈论人文精神时主要从知识分子这个主体出发,认为人文精神只是表现为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和思维状,提倡人文精神也只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救行为。

周国平先生认为:实际上,人文精神这个概念是表达了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它的主要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

葛红兵先生则在他的文章《论人文精神的实质》中写道:“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它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界处开始的一种超越性思想观和价值观

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人文精神理解的各个不同,使得脱胎于它的微观操作层面的“人文关怀”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归纳起来,人文关怀虽几经变迁,却始终不离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在2001年2月6日《光明日报》学术版上发表的《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论文中语)由此可见,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便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

有人说,现代人文关怀是一个内涵稳定、外延模糊、蕴涵极为深广的概念。然而,恰恰是因为其外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才使得它本身“具有无限张力”,才使得它能够对错综复杂的新闻报道实务起到有效的指导总用,套用周国平先生的话,人文关怀的外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它,就是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个元素是理性,可以说是对真理的追求,头脑对真理的思考,这个含义也就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个元素用一个词描述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超越,这个含义也就是广义的宗教精神。

3.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敏感的部位,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它并不是要停留在简单的见证、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层面,而是要实现缔造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社会文化越来越与人文关怀精神融为一体的今天,新闻报道与人文精神相契合,也是社会文化对新闻工作的要求。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可以说是新闻的“魂”。

人文关怀精神也是现代受众深层次的需要。传播学的集大成者——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受众接触新闻“是为了获得新闻所提供的或早或迟的补偿,这种补偿分为两种: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而后者则是一些关系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受众来讲,后者对其心理作用更持久、体验更深刻,从而也就更加弥足珍贵”。

结合施拉姆的理论来看,现代文明丰富了受众的视野,提升了受众的文化品味和境界,与此同时,其高效率、快节奏及竞争的加剧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紧张、焦虑和压抑。与之相应的,新闻接受者早已不再满足于新闻媒介所提供给他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服务信息,而是希望新闻媒介从受众的长远需求、长远利益出发,拓展信息文化的人文内涵,关心人的心智成长,注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即“受众本位”观念的崛起。尤其是当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不同的文化形态发生碰撞的时候,处于彷徨、困惑境遇中的受众,渴望从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中找回迷失的自我,他们将希望寄予新闻媒介引导舆论、建构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关注人是新闻主题提升与深化的主线,新闻传播中的种种行为都要围绕并服务于这条主线。

所以说,一直以来,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新闻业在人文关怀的传统下不断发展,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被体现、认知并不断地升华。新闻传播如果离开了人文关怀,便是一张毫无感情可言的,布满皱褶而难以抚平的“消息纸”。

(二)中西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比较

1.综述。西方媒体中,拥有一批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具备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报,它们的办报过程中,自始至终标榜人文主义理念,虽然其所处的经济、政治大环境与我国的新闻媒体有较大差异,但是新闻报道的最终受众都是人,都需要人文精神的照耀和人文精神约束下的人文关怀的关照。当前,我国的媒体竞争已达白热化,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水平。通过以下比较,找出东西方人文关怀操作上的不同,学习西方先进的报道理念,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撞中实现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理念的辨析与交流,无疑能够为我们自身增加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2.中西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共通之处。

(1)将人文关怀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体而言,我们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做到真正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优化人生存的精神环境,使人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人文精神倾注于现代新闻观的,是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力量,有了这些,新闻才能以人为本,才能富有情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在新闻宣传中体现人文关怀,为人民群众说话,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贴近”的落脚点和归宿。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体而言,媒体经过大众化、商业化时代长期而充分的发展,已羽翼丰满,实力雄厚。他们努力与政府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姿态,表明他们服务大众的立场,从而获得推崇自由和个性的受众的喜爱,完成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由此来看,中西方实现社会价值的方式虽略有不同,但为达到目的,不约而同采取的均是人文关怀的手段,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2)将人文关怀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喻国明曾经指出,传媒经济其实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传媒的影响力来源于新闻报道真正能够以人为本,关注人,尊重人。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大众传播文化的日趋丰富,造就了一代成熟的受众,他们开始改变处于被动引导的传统地位,渴望摆脱空洞的说教。“让我们自己看,让我们自己思考”正成为新世纪受众的共同心态。这从客观上要求尊重、理解、服务受众,以受众为本。《南京晨报》的主编秦继东先生也曾撰文指出:“报纸不应只是冷漠地传播信息,在新闻的方向上应融入人文的观念。新闻是一个时代的良知,而人类良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同情弱者。”在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是媒体拉近与大众距离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媒体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打开销路、增加赢利的关键所在。“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委靡不振”。因此,在这一点上说,新闻的人文关怀又是与媒体的经济利益相辅相成的。

(3)将人文关怀作为维护国家稳定的方式。“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安全不仅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也包括意识形态安全。一个国家如果意识形态发生了动摇,精神支柱锈蚀乃至坍塌,那这个国家不仅在政治信仰上,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规范方面,将处于严重的无序的状态,引发政治动乱和社会动乱,也将从根本上损害国家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个民族割不断的精神纽带,犹太人没有祖国,没有法律的保护,被流散到世界各国达1700多年,但是他们始终拿着一本《圣经》,他们心中始终有着共同的信念,在精神上始终有一个民族魂,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48年又回到了故土,成立了以色列国,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作用。

而文化的最根本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中国和西方媒体在意识形态上南辕北辙,新闻报道实质上也是为本国的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无论西方的媒体如何标榜自己与政府的立场不同,但是本质上依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喉舌。新闻媒介把握住了文化这一核心,建构起自己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上维系住自己的受众,也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4)“新闻从业者在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无法体现人文关怀”的困扰。新闻报道的最终主角是人,新闻从业者在采访过程中,对被采访和受众的人文关怀,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十几年前,南非著名摄影家凯文·卡特曾以其摄影作品《饥饿的女孩》而获得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但众多读者指责他只是把镜头对准了苦难、本身却没有作为,甚至他的好友也责问他为什么不去帮那个小女孩一把。卡特为此万分痛苦,终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自责而服药自杀。

1996年的9月1日,《东方时空》曾播出一条新闻:在洪水中,一位战士去解救被困群众,可是被一个巨浪卷入水中……虽然电视画面没有出现记者的身影,但是摄像机的镜头一直对着那个在水中上下沉浮的“黑点”。观众纷纷责问,为什么当时没有人救他,难道记者的任务就是在岸边架起摄像机专门拍摄那位战士光荣牺牲和过程?还有诸如《七旬老人流落街头》《八岁幼童乞讨救母》此类作品,人们在欷歔过后,都不免要问:传者(即在场的记者)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伸出人道之手?

2005年6月,一篇《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的署名文章再次在国内引发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探讨。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1名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恐怖分子袭击身亡,消息传来,国人震惊。国内各主要媒体纷纷派员到遇难者的家乡、单位等地深入采访,展开全方位报道。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被派往遇难工人之一郑明文的家乡山东省诸城采访。他对同行们完全不顾受害者家属的反应,强行采访拍摄的做法实在难以理解,回来后,在报社内部业务交流刊物上发表了一文,提出在新闻采访和人文关怀如何兼得的问题,引起了强烈反响。由此可见,不论是在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在新闻采访和人文关怀之间都存在着一种不易调和矛盾,这告诉新闻界的从业者们:有时候仅仅在作品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空洞的,新闻记者需要努力尝试兼顾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角色。

近日,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所属的《鲁中晨报》向社会郑重承诺:在紧急突发事件现场,先救人后采访,并成立了山东首家媒体红十字志愿者救护队。相信这丝亮色会给中西方的新闻从业者们一些启迪、一些思索。

3.中西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相异之处。存在于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差异性,决定了中西方新闻报道过程中对人文关怀不同纬度的理解和操作模式。应该说,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洗礼,西方媒体在人文关怀方面比刚刚起步的我国媒体做得要更深入、更周到。在一些正面报道和主流要闻的报道中,双方优秀的媒体均能够采用平实内敛的语言和客观公正的报道态度,差异或许仅仅是存在于传统和求新的报道方式上。而涉及一些非正面、非主流的报道时,比如灾难新闻、隐私报道、负面新闻、弱势群体、妇女儿童等等,就显现出了颇大的差异。

具体而言,我国的某些媒体在人文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的却是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1)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为了远离灾难,我们走近灾难。尊重生命是人类的共性,在突发性灾难面前,人的表现是最值得关注的。灾难是冷酷残忍的,但人是有情感有理智的。在人的生命遇到无谓的伤害时,在新闻报道中流溢出关切之情,体现出人文精神,自是新闻报道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一种对人生命价值的张扬。

在西方媒体关于“9·11”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他们没有过多地描述和展示飞机撞毁世贸大厦的惨相,而是把更多的笔墨和镜头对准了灾难中无辜的遇难者及其家人,关注他们的遭遇,倾听他们的声音。随着新闻媒介的饱含人文关怀的报道的增多,我国受众最初的那种惊奇而不伤感的反映渐渐偃旗息鼓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遭受袭击地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恐怖组织的憎恨。这就是新闻媒介在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折射人性光辉而起到的重要作用。

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对突发重大事件报道却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隐情不报,认为灾难性事件容易给受众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报道会造成社会恐慌,等事件过去以后再报或者干脆不报。二是报道不及时、不充分,往往把灾情简单地表现为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经济损失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缺乏对生命的真正敬畏。三是过于注重从政府立场说话,灾难发生后不是把镜头对准正在忍受苦难的群众,而是大力渲染党和政府怎样关心受灾群众,社会各方怎样慷慨解囊,高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把灾难的起因、发展、损失、灾情严重程度、灾民的情况放到次要的位置。四是采访报道方式不当,不顾受灾群众的感受,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比如2002年大连“5·7空难”的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时,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然记录的是现场实情,这张图片却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批评:死难者亲人看到后会怎么想?在灾难性的新闻中,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新闻媒介还应充分考虑和顾忌相关人士的感情。新闻媒介从业人员不能也不应该忘记:与新闻媒介在新闻竞争中的成就感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这同时也是我们的传媒文明及其成熟的标志之一。

(2)对负面新闻的报道。正面报道是表扬性报道,负面报道就是批评性报道。负面报道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既有包括对犯罪、暴力等社会阴暗面的报道,又有包括地震、海啸等灾难新闻的报道等。在西方诸多新闻人看来,冒险、冲突、幽默、悲欢离合、两性、反常、个人利益等具有人情味,即趣味性,而趣味是吸引读者的良方。于是黄色新闻泛滥,血腥暴力入选。

中国在社会新闻方面强调正面报道为主,强调“三贴近”原则,是为了正确地实行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这要求媒体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必须正确处理新闻报道在可读性和社会意义之间的平衡。为了保持舆论平衡,“我们在进行新闻选择的时候,决不能放弃党性原则,只有这样,电视社会新闻的播报才能提高到一个符合国情、市情、民情的新水平”。

正是由于西方媒体在选择负面报道时标准的宽泛和随意,使得他们的负面新闻往往以新奇取胜,他们带给受众的常常是一些刺激敏感或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不存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教育诱导,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给了他们客观公正的报道心态。与此同时的中国媒体,则经常为了保持所谓的舆论导向,往往注意对负面报道量的控制,有时甚至隐瞒不报,这不能不说是对人文关怀又一种的背离。

(3)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在中国,“弱势群体”概念提出不久,虽然也曾轰轰烈烈地提倡过一阵子关注“弱势群体”的口号,但是真正体现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总是或多或少地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很多报道中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反而成了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近年来民工为讨工钱而跳楼的事件在各个地方层出不穷。媒体对跳楼新闻的过度关注、炒作使民工认识到“跳楼是维权的有效手段”,结果对事件本身的过度关注反而掩盖了事件背后的社会诚信与民工维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等问题,对其他遭遇相同情况的人树立了一个不良的典范,诱导其他人采取相同的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增加了个人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作为弱势群体的一大组成部分——残疾人,在中国媒体中也远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怀。比如2004年的雅典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可以说是万众瞩目,而紧随其后的雅典残疾人奥运会却鲜有人关注。作为对整个社会的舆论起到引导作用的各大媒体,他们对夏奥会往往是狂追热捧,有关残奥会的报道则显得过于冷清。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彻底反映出媒体对自身利益下意识的最大化追求,对社会弱势群体极大程度上的集体无意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文关怀的缺失。

同样的情况在西方媒体中则很少出现。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华盛顿邮报》还是其他在西方世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媒体,通览他们的报道,尤其是头版的重点报道,会发现:西方媒体的许多报道都是以一个普通人或者一个平凡的家庭入手,关注最基层的民生,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我国媒体的表现。

(4)对人们隐私的报道。法律是对公民道德行为要求的最底线,人文关怀则是在法律框架内,对人的行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与完美的状态。因此实现人文关怀的最基础的前提,是首先要遵守法律规定,依法行使采访权与报道权。

当一篇文章中涉及对人们隐私的报道时,西方国家媒体的重视程度可能超越我们的想象。法律的相对健全、自我维权意识的相对浓厚,再加上对人们私生活的充分尊重和人文精神的深入贯彻,促就了西方媒体在报道涉及隐私的问题时慎之又慎,必要时甚至可以放弃对此的报道。据一名曾驻美两年的篮球记者的介绍,当美国的媒体编发新闻时,都要有相关的咨询流程,如果被采访人认为该篇报道侵犯了他的某些隐私权,完全有理由当场就制止稿件的编发。

但是在我国,由于媒体及公民的法制观念淡薄,造成了许多侵犯被报道者隐私及人格的不良后果。尤其是有些侵权,观众已司空见惯,并视其为理所当然,起到了不良的诱导的作用。如媒体在报道社会资助贫困儿童上学时,披露其家庭窘境、就读学校、名字、形象。在宣传善举的同时,公开被资助人的隐私,漠视被资助者人格尊严,使善举变成了施舍与怜悯,对幼小心灵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对于娱乐新闻的报道,媒体更是经常完全无视人作为个体的合法权益,肆意宣传,在舆论上造成恶劣的影响,更影响了自身在人文关怀道路上的进程。2002年10月20日,香港杂志《东周刊》以某女艺人被辱照片作为封面,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虽然《东周刊》连夜道歉,但仍未能平息众怒。愤怒的市民走上街头,焚烧该杂志并进行大规模游行。11月2日,在一片谴责声中,《东周刊》停刊。这个案例中新闻媒体就没有正确处理好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伤害了受众心中的道德规范,引起了受众的抗议,最终影响的是媒体的声誉、经济效益甚至是生死。

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媒体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当,那就更不要奢谈什么人文关怀了。

(5)对女性话题的报道。鉴于中西方历史上对男女地位大不相同的认识,体现在新闻报道中,自然也有着迥然的差异。西方国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秉承“人生来自由平等”的理念,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女士优先”也好,还是采访报道过程中刻意注重的对女性权益的维护,都是值得中国媒体深入借鉴和学习的。

在中国,关于女性新闻报道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说明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以《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为例,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4.5%,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媒体对于选美、明星等等新闻格外在乎,每次都不惜大幅版面加以报道,尤其是暴露的图片新闻更是铺天盖地,女性的地位在媒体的不经意间又回到了封建社会男权社会花瓶和附属品的位置。更有甚者,有些媒体还在报道中宣扬着落后的贞操观。1997年11月3日,因反抗老板逼良为娼,四川女孩唐胜利跳楼致残。在传统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思想残余的有意无意引导下,媒体对其行为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赏,她被媒体塑造成“一个世纪之交的新一代烈女形象”。然而,值得考虑的是,唐胜利们是否只有跳楼这一条路可走?有没有其他更有策略更能保护自己的办法呢?无疑是有的,可是这种积极的探索却因为新闻工作者缺失对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而最终未能展开。

(6)对细节的关注和重视。当前,中国的新闻媒体大部分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同西方媒体相比减少了相当的经济压力。西方媒体为了保持自身的品牌和公信力,只能依靠自身的不断进步来吸引有了越来越多选择的受众。所以许多的媒体改革都是从西方媒体开始的。以美国报纸为例,他们在各个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的世界第一,从滚筒印刷机的技术、卫星传版、到报纸数量和报业集团上百年的悠久历史,而相比中国媒体,美国报业最值得称道还有一个地方: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

比如“每日勘误”。“每日勘误”是美国许多重大报纸的固定栏目。记者在报纸上更正自己的错误,多多少少有点失颜面。于是出现勘误的时候,都用五号字,放在后面的版,不引人注意最好。美国的报纸原来也是这样,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纽约时报》首开先河,在要闻版辟出很大一块版面专登更正,每天十几条。《纽约时报》最大的一次更正是放在一版上,有1500多字,占了三栏,是采访前国防部长的报道引述有问题,所以登了很大的表示抱歉的更正。报纸并非不能出错,但是出错后给了读者一个错误的信息,勘误是对受众最基层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让读者对所读到的东西可以完全放心,这也同样提高了报纸公信力。

比如“讣闻报道”。对于中国的媒体而言,只有一定级别的干部和名人去世后,才可以按规定在报纸上刊登启事。但美国报纸不仅报道社会名流逝世,而且报道一切被认为在人生中有所不同的人的讣闻报道。他们认为,读者在读这些讣闻时,不止感到悲伤,还有为这些逝者有这样的人生经历而感动,甚至欣慰和自豪。从讣文报道这个小小的细节中,不难感受到西方报纸浓厚的读者意识,关注基层公众的切身需要,并且明了报纸自身应负的责任。

再比如方便读者阅读的“瘦报版式”,《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就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当时的《纽约时报》发行人苏兹贝格解释改版的原因时说:一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二是降低生产成本。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报纸变“瘦”后,其视幅反而更宽,不仅便于在拥挤的餐厅、候车(机)室、车厢等公共场所展开阅读,而且便于携带。作为“黄金报型”,“瘦报”更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加之“瘦报”之瘦,可以灵活翻动而不会影响周围的人,又便于携带,所以很快便受到了受众的青睐。这样完全从受众的角度去考虑的细节,不仅仅为报纸自身赚足了钞票,更为自身的人文关怀色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四、研究结果的原因分析

(一)存在于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儒家文化统治的社会,直至今日,儒家文化在国人心目中依然占据着极高的地位,由此导致我国长期以来宗法等级色彩浓厚,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制度严密,自由、平等思想非常缺乏。

而在西方,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近30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最终深入人心。同时,西方社会宣扬人的个性,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如此迥异的文化传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双方在新闻报道中的态度,决定着双方在采访、写作新闻过程中重视的方面是不一样的。

(二)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

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灾难事件、负面事件的报道方式中的问题,相比西方媒体用大量笔墨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强烈而直接地表现出人的痛苦、悲惨境地以及被毁灭的命运的报道方式,我国新闻媒体还习惯于从“抗争”“乐观”、从“物质的悲”向“精神的乐”转化的方式来报道新闻。这种差异也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映射。我们的民族善感乐生,崇尚圆满,习惯于以超然的、了悟一切的、历史的态度看待痛苦,信奉痛苦终将过去。我们所强调的“以正面宣传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对民族传统心理的一种暗合。我们认为,这种群体积极的舆论导向,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与此同时的西方媒体,强调的是个人的形象,表现的是在灾难、负面事件中个人的英雄主义形象,自然所体现出来的会有所差距。

(三)与政府的关系差异

在中国,对媒介来说,政府的力量更强大,决策更正确。因而,中国媒介更习惯于承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责任,承担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道德建设的责任,做政府工作的宣传者和喉舌。对西方媒体而言,媒体经过大众化、商业化时代的长期和充分发展,早已羽翼丰满、实力雄厚。在受众利益和政府利益发生冲突时,媒介往往会更靠近受众一方。他们自认为是“政府行为的牛虻”,努力与政府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姿态,确保其言论自由的尊严。

(四)受众群体的差异

由于社会背景、文化积淀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新闻事业长期以来以传者本位为主,受众多为被动接受新闻,受众和媒介之间是“仰视”的视角,虽然现阶段各大媒体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开始关心受众,但仍摆脱不了传者本位的影响,在其传播过程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俯视的姿态,视读者为等待教化的“他者”,这种社会文化条件的限制最终使得中国受众大部分停留在“自发”的阶段;而深受自由、平等思想影响的西方新闻传播,则更加注重研究受众爱好,这为迎合受众口味的受众本位机制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其受众观念上升到一个“自觉”的状态。

五、结论

诚然,经过这一番中西方新闻报道异同的比较,我们很清楚地看到,相对于西方媒体秉承了几个世纪以来的“自由平等”和“以人为本”的积淀,相对于他们比较严整和完备的人文关怀体系,虽然中国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倡导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道主义,甚至发展到“言必称关怀”的泛滥地步,但是尚未真正做到尊重作为个体的人本身,在人文关怀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新闻媒体自从引入人文关怀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放弃过努力和奋进,通过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对比,有助于我们借鉴西方媒体的报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使我国的新闻界进一步正视及重视人文关怀问题,引导新闻界自觉倡导人文精神,塑造起社会正义和良知的形象。

这个时代,不喜欢表演而反归自然。纵观国内,亦有新闻媒介已经开始采取“人文关怀”的访谈、“平民视角”的采访。从“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冰点”告别精英的“热点”回归平民视角到“南方周末”的“让无力者前行,让悲愤者前行”的民生立场,这些媒体身上体现出的富含人文色彩的坚韧、善良和正义感让普通百姓感到真实,并产生共鸣。弃言人文关怀在中西方的观念、表现形式有多少差异,也不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多么不同,回归到本源,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始终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我们有理由相信,扬长避短、俯身学习,中国媒体在未来人文关怀的道路上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六、意义及努力方向

正如马克思所说:“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早已远远超出了报刊的范畴,但是其实质是不变的,都要真诚地与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才能得到受众的喜爱,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要想做到与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在报道过程中,对新闻事件的个体、对新闻事件关注问题的本身,始终葆有一份热爱与关怀;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报道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就要求我们多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中去,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对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

俯仰天地,放眼世界,人文精神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到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小到一家一户的孩子入学问题,关键在于新闻从业者怎么去挖掘、去报道。只有切实纳入人文精神,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我们的媒体与观众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履行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在人文精神的亲切和平视中实现引导、教育和整合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小东.历史缩影纽约时报百年传承之谜.新浪网新浪科技论坛,2004-10-14

[2]陈凯,孙江华《.纽约时报》的悄然变脸——1990-1999年《纽约时报》头版内容分析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2)

[3]赵雅文.论传媒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矛盾及其调和.现代传播双月刊,2005(2)

[4]向才志.人文关怀,当代大众传播的时代使命.中国期刊网

[5]陈仲庚.人文关怀·人性异化·人性定位.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1卷第4期

[6]黎军,王倩.浅谈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体现.江西社会科学,2001(5)

[7]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夏季刊

[8]智生.美国都市贫民家庭的典型故事——美国普立策新闻奖作品《稚子送父爱:尼古拉斯肩负重担》简析.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

[9]冯远顺.新闻报道如何突出“人文关怀”.当代传播学术网

[10]雷刚,张真真.研究与交流灾难报道与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11]丁莉.中西方民营报纸受众观念比较.当代传播学术网

[12]洪静仪.人文关怀:提高媒体共信力的有力武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2005(5)

[13]翟峥.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美国研究.2002(3)

[14]许东良.镜头规避与人文关怀:电视专论

[15]张激.科学而人性的新闻观——论新闻业中的人文关怀:传播文化

[16]李楠.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比较.我写传媒网,2004-5-23

[17]大龙.从印度洋海啸看媒体如何应对危机.中国期刊网

[18]沙龙.理智与情感间的困惑.中国期刊网.

[19]辜晓进.美国报纸人文关怀4种.北京频道.2003-4-7

[20]张春铭.美国大报的启示——用人文关怀提升报纸竞争力.新闻记者

[21]郑俊彦,毕媛媛.美国媒体讣闻版的理念和实践:中国期刊网

[22]未名.民生新闻.新闻记者

[23]刘大勇.浅谈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体现.中国期刊网

[24]孙辉.人文关怀与实践概念.中国期刊网

[25]唐小茹.试析新闻实践中人文关怀的视角.2005(5)

[26]郭伟.探析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意识.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7]袁薇佳.韬奋新闻思想中人文关怀体现《新闻与写作》.2003-7

[28]小杉.浅析燕赵都市报在海啸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精神

[29]李宁源.一名新记者的困惑:新闻晚报.内部交流刊物

[30]吴培明.我国新闻传播缺失人文关怀.世纪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