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调查研究能力(一)调查研究的意义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革命领袖非常重视新闻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活动。1.调查研究有助于维护新闻真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建立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光靠现成的材料,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2.新闻敏感和逻辑思维本领也是调查研究能力的组成部分。调查强调发现问题,研究强调思考问题。

一、调查研究能力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革命领袖非常重视新闻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活动。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6]1958年,他对人民日报社负责人说:“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面去,呼吸新鲜空气,同省委关系要搞好。下去又做工作,又当记者。不要长住北京,要活动一些。要经常到外面跑一跑。”[7]刘少奇同志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报上的一切文章都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8]“记者和编辑要认真作调查研究工作……要努力一辈子。”[9]这些话,语重心长,含意深刻。

1.调查研究有助于维护新闻真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建立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失实报道主要是因记者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道听途说、闭门造车、主观臆断造成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一切从事实出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新闻事实发生现场的最前沿,不畏艰苦,认真求证,尽可能多、尽可能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描述事实:所述的过程是事实自身的发展过程,所作的概括是事实本身的属性,所进行的描绘是事实自身的形式和形象,所采写的细节是事实本身的活细胞,所下的结论是事实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结果。

2.调查研究有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搞新闻报道,不作调查研究,人云亦云,很容易出现导向错误。在浙江省南部,曾有一次因山洪暴发导致一个山区县的小学倒塌,酿成6名学生死亡、4人重伤、11人轻伤的严重事故。有几家报纸发了消息和通讯,给读者这样的印象: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处处是危房,小学生读书都不得安宁。事实究竟怎样呢?浙江《丽水日报》派记者认真调查,发现这个县很多学校的危房是历史遗留的,建国以来该县已改造校舍80%,另有20%正在改建中。事发后,省教育厅、地区行署专员和县党政领导当即赶赴现场,慰问抚恤,料理善后工作;县政府从中汲取教训,采取地方财政与群众集资相结合的办法,计划在一年内彻底解决全县中小学危房问题;群众对党和人民政府的工作是满意的。记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写出通讯《人民之寄托》,发挥了很好的导向效果。记者如果不作调查,浮于表面,人云亦云,不可能取得好的导向效果。

3.调查研究有助于提高报道质量。新闻报道讲求用事实说话,而且要求事实具体、生动、典型,情节和语言生动。这些材料从哪里来?只有到实际生活中去发掘。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交叉出现,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它们,获得对于各种疑虑的正确解释。一句话,人民群众要求我们拿出有生气、有新意、又正确的报道来。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光靠现成的材料,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

(二)调查研究能力的构成

1.社交本领是调查研究能力的应有之义。调查研究要求一个新闻工作者经常深入社会生活,深入人民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同各种人打交道。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把握社会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情绪,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充分地表达群众的心声,很好地完成社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使命。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有较强的社交本领,善于接近群众,广交朋友,了解各种情况。

我国新闻史上著名记者邵飘萍以“广交游”、“勤访察”而著称。当时的年代,社会局势急剧动荡,邵飘萍的触角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上至北洋军阀国务总理段祺瑞,下到寻常职员百姓,因而能在纷乱的局势下游刃有余,经常披露一些“独家新闻”。善于社交,新闻工作者才能多方面接触群众,从各个角度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善于社交,新闻工作者才能抢先得到重大的新闻线索,而且在各个业务环节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汇聚各个方面的材料,写出的报道就更有说服力,更加全面、公正。

新闻工作者的社交本领首先表现在善于同群众交往,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善于掌握群众的脉搏,善于从群众中寻找新闻线索,搜集报道材料;其次表现在与领导机关和上层人物打交道时也活动自如,既尊重被采访的领导同志,虚心向他们请教,又注意时时把握新闻采访的主动权。

2.新闻敏感和逻辑思维本领也是调查研究能力的组成部分。调查强调发现问题,研究强调思考问题。因此,调查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表现在新闻领域上,即为新闻敏感和逻辑思维本领。

新闻敏感,即新闻工作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敏锐地识别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本领。新闻工作这一特殊的职业,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特殊的“眼力”,即善于根据蛛丝马迹去发现各种新人物、新事物、新发现、新变化,做到“见微知著”。1930年春,《大公报》记者徐铸成到太原采访冯玉祥,打算了解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的曲折变化。徐铸成赶到冯玉祥的驻地后,几番登门而不得入。一天清晨,徐铸成走进冯玉祥秘书的房间,见几个秘书正围桌打牌。徐铸成知道,冯玉祥一向对部下要求严格,平时是不允许他们打牌的。于是,徐铸成凭直觉判断:冯玉祥可能已离开太原。后经多方了解,得知冯玉祥已经携带阎锡山赠送的武器弹药,化装后秘密离开太原。根据了解到的一系列情况,徐铸成立即将冯、阎联合反蒋的情况报告给《大公报》编辑部。当时,阎锡山为了掩饰他与冯玉祥的秘密活动,大放烟幕,天天发布假新闻,说他如何在太原与冯玉祥“晤谈甚欢”,说冯于某日接见某某代表等等。对于这些“新闻”,各报纷纷转载,唯有《大公报》一笑置之。当内幕最后揭开时,人们都佩服《大公报》和徐铸成的“眼力”。1970年9月13日,林彪仓皇出逃,这一震惊中外的事件,首先是由法新社驻北京记者于9月15日向全世界报道的。据说,这位记者早在1969年我党“九大”召开时,就根据林彪的一些言行,判断出林彪并不忠于毛泽东主席。1970年8月,毛泽东同志接见某国领导人,当时林彪也在场。但事后《人民日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却一反常规,在头版的上方发表了一张毛泽东同志单独会见外宾握手的照片,在同一版的一方,发表了林彪单独会见外宾的照片。这位法新社记者根据这一不易被人察觉的现象,结合当时报纸上批修整风的报道,断定中国党内要出现大事。“九·一三”事件后,国庆游行取消,书店不见“九大”党章,报上不出现林彪的名字,这些现象引起了这位记者的注意,他敏锐地判断在蒙古温都尔汗草原摔死的中国领导人是林彪,并向全世界发出相关报道。这两位记者的成功,得益于其强烈的新闻敏感。相反,如果一个记者缺乏新闻敏感,那么,即使发生在眼皮底下的新闻事实,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如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初当记者时,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临时取消,便回家睡觉了。半夜他被电话铃声惊醒,主编告诉他,其他各大报已在头条位置刊发了女演员自杀的消息。这是新闻敏感不强的典型一例。

新闻敏感来自于新闻工作者对实际情况、有关政策和新闻特性的了解以及采访经验的积累,而最重要的是来自于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和判断,迅速、准确地得出结论的敏捷思维。客观世界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没有敏捷的逻辑思维是无法胜任新闻工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的新闻工作者,善于抓住事情的“关节”提问,很快了解事情原委及其实质,并善于识别被采访者所述情况的真实性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