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进调查研究

改进调查研究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要求是“要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调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掌握真实情况,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政策研究工作者必须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守“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工作态度,坚决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石家庄市政府研究室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要求是“要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即研究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作为专职调查研究工作的政府部门,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准则,着力改进调研作风,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始终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深入基层“接地气”,零距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广泛汲取群众的智慧,建真言、献良策,提高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决策咨询的水平。

一、离群众更近,调查研究工作才能更有效

坚持群众观点,是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了关于“改进调查研究”的要求:“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习近平在《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一文中,引用了陈云同志曾经说过的一段话:“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而不研究实际情况,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最大的敌人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同志往往下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满足于“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有的同志习惯于先入为主、预设结论、按需求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座谈会变成了“座读会”,调研活动陷入“浅调研”、“被调研”怪圈。我们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摒弃“自以为是、闭门造车、想当然”的思维方式,防止出现“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问题。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政策研究工作者要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认识到这项工作使命之崇高,责任之重大,岗位之珍贵。我们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重大问题,特别是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情况。要广泛听取群众呼声,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群众生动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办法,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献计献策,确保调查研究成果的实效。

二、贴群众更紧,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得更实

群众的困难和呼声,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导向。选题是调研工作的关键一环,题目选好了,调研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时,要胸怀全局,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特别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选题。要做调研工作的有心人,细心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信息。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让群众提出意见,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而真正挖掘出一些深层次问题。

群众的需求和意见,是调研成果的基本依据。要坚持求真务实,遵循民意,科学解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虚心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泛集纳群众智慧,以群众观点作为研究的基本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坚持群众观点,贴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到“三不唯”:一是不唯书,就是不能被书本上已有的结论或过时的老框框所禁锢,而是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意;二是不唯上,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三是不唯己,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敢于否定自己,勇于以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手段,站在群众的立场,从新的角度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利群众更多,调查研究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

坚持群众观点,改进调查研究作风,要求我们始终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主动听取群众呼声,虚心向群众学习,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调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掌握真实情况,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政策研究工作者必须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守“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工作态度,坚决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有“独立”的人格、说真话的骨气、“超然物外”的心态、自主的精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要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最大大局,不为利益“遮望眼”,不当利益群体的“代言人”,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取更多实利。要根据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客观敏锐地提出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求真务实地提出对策。

为群众谋利益,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关键要做到“真”与“实”。做到“真”,就是要带着真挚的感情、怀着真诚的愿望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群众感受不到官架子,才能打开话匣子,反映真实的情况;做到“实”,就是脚踏实地,不搞形式主义,踏踏实实沉下去,只有接地气、通下情,才能听得到群众的心里话、大实话,才能感同身受,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和分析问题。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运用群众观点,切实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根据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提出符合民意、惠及民生的对策建议,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调查研究工作做深做实做好,使之真正成为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得力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