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新闻播出形式的规范与创新

广播新闻播出形式的规范与创新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广播新闻播出形式的规范与创新本章试图对几种新闻体裁的播出形式和播出时间进行探讨。笔者甚至认为,广播新闻(录音)专稿在播出时间上,应该做出具体的操作安排:比如在上午的新闻节目中播出的重要消息,可以在当天下午或转天的同一时间里播出内容延伸的新闻专稿。

第九章:广播新闻播出形式的规范与创新

本章试图对几种新闻体裁的播出形式和播出时间进行探讨。这或许根本算不上什么创新,准确地说,它只是一种工作研究。

当然,在本章里,笔者还是对几种新闻题材的捆绑式播出做出了一些探索:如消息与新闻述评、新闻专稿和连续(系列)报道的捆绑式播出,并建议形成几种固定的新闻播出模式,以便克服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扩大广播的传播声势。在本章里,笔者还以实际案例——相同新闻内容在不同时间的链接式播出,进行比对和评述。从这些意义上讲,如上的节目播出形式设计还是有点创新意味的。

一、消息与新闻专稿的捆绑播出

我们在第五和第六章里曾为新闻(录音)专稿,下了一个非常直白的定义:“带音响的通讯”。《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的作者布鲁斯·D·伊图尔和道格拉斯·A·安德森则认为:什么时候适合采用硬新闻(即消息),什么时候适合采用软新闻(即专稿)并没有一条特定的界线。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很多新闻事件都被特稿化了。大多数媒体都同时提供硬新闻和特稿,硬新闻按时间顺序报道重大、及时的新闻事件。特稿则是简介新闻人物,阐释造成轰动效应的新闻,分析国际、国内、社区正在发生的一切,为读者提供在这个复杂社会生存的更好的方式,探究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潮流趋势,将人们带到不曾去过的地方或带他们去看不曾看过的东西,给读者听众观众带来娱乐和幽默。布鲁斯·D·伊图尔还认为:特稿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报道最新的新闻,而是在概述前一个新闻时段报道新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信息。如果说,硬新闻是如实报道所发生的事件的话,而特稿则允许撰稿者对发生的事件,潮流趋势或者人物进行进一步的诠释。

依据上述的新闻理论和笔者的新闻实践,我们认为,广播新闻(录音)专稿应该是对消息的链接、延伸、解读和评述,它可以独立成篇,也可以与消息捆绑播出。新闻专稿单独成篇时,不能小题大做、新题晚做,强力把消息抻成专稿,应将新闻价值作为第一标准,并找准报道的角度和时机,弄清所表述的内容即将面对谁和他们希望听到的是什么?还应力求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并在稿件标题上做到简洁明了、立意深远、先声夺人。

笔者甚至认为,广播新闻(录音)专稿在播出时间上,应该做出具体的操作安排:比如在上午的新闻节目中播出的重要消息,可以在当天下午或转天的同一时间里播出内容延伸的新闻专稿。下面的案例,就是将消息和专稿捆绑播出的一种尝试。这样做,既可以克服广播稍纵即逝的缺点,又可以对新闻事实进一步地展开与解读,以便将“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及时而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这样的新闻处理方法,也是与欧美国家关于简体新闻和繁体新闻;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理论相吻合的,更是对广播特性的一种弘扬。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消息与新闻专稿捆绑播出的一个实例:

播听众朋友: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作为天津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新金钢桥,已于日前胜利建成并正式通车。来听记者刘明泉发来的报道。

(以下为音频)

播听众朋友: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的金钢桥,是天津市内重要的水上交通桥梁。它始建于1903年。后来因不堪重负,1924年当时的市政管理部门又在这里建设了新桥,即去年改建前的金钢桥。这座金刚桥为大型钢梁双叶立转开启式桥梁,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从中间用电力操纵吊起,形成八字形行船。

这座桥梁建成后,大经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山路也于当年铺成了沥青路。车辆行人,从北站通过金钢桥直达海河对岸,交通非常方便。由于铁桥外形古朴壮观,多年来成为数十部影视剧中,凸显天津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该桥自1924年建成至1996年已历72年历程,由于年代久远,桥底钢板已经锈蚀,桥身亦不能启动,且桥体整体下降,成为危桥,故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改建,并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所办二十件实事中的十五项市政工程之中。

从1996年4月进入施工阶段以来,在市政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的金钢桥于年底胜利竣工。新建成的金刚桥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车行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上层桥采用三孔中承式无推力拱桥结构,全长600米,宽15米。新的金刚桥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相匹配的现代建筑感,为海河又增添了一座宏伟壮丽的新景观。据介绍,新金钢桥无论是从桥梁结构、建桥速度和质量水平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同时,新桥建成后,有关部门还听取市民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在桥下的金刚公园,用旧桥梁制造了一座老金刚桥的微型模型,以弥补这座具有文物价值的桥梁被拆除的遗憾,并为大家今后参观和研究这个标志性老铁桥,提供了一个微型样本。

同题材的消息播出后,新闻专稿通过继续采访,收集和裁减新闻素材乃至完成稿件的制作过程,直接表达了记者对事件发展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当然也凸显了记者观点的倾向性,从而也使稿件的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下面的这篇新闻专稿因为内容生动新颖,播出时机把握的好,自然也吻合了“新闻,就是报道和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的定义标准。来看下面的具体案例:

播听众朋友:在下面的“今日天津”栏目里,请听本台记者刘明泉发来的报道《天津人心中的金刚桥》。

(以下为音频)

眼下,如果您在市区穿行,一定会感觉到今年本市的市政工程特别的多。海河护岸的完工为天津百姓构筑了泄洪的安全通道和少有的安定感;金纬路、河东五号路的开通,使人们的心情和道路一样豁然开朗;卫津路、长江道的拓宽,令本市更增添了大都市的迷人色彩。但是在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所办二十件实事中的十五项市政工程中,还没有哪一个工程像金钢桥一样,牵动了千万天津人的心,形成了少有的“金钢桥情结。”

负载了七十二年的老金钢桥,是天津的象征之一,也是本市近代人文历史和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金钢桥在天津人心目中所寄寓的含义,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内涵。睹物思人、睹物思事、睹物思情,老金钢桥负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早春二月,当津门父老从广播中得知即将告别老金钢桥时,立即涌起了一股“金钢桥情结”。两个月后,施工队伍开进现场。当旧金钢桥开始拆除时,人们怀着依恋的心情来到三岔河口,默默地向老铁桥告别。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父母的牵引下来了,与铁桥同龄甚至比铁桥还要年长的老人来了,他们对金钢桥的依恋是那样的真诚与执着,目睹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怅然而泪下。

当然,人们驻足金钢桥边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怀旧和依恋,更多的是期盼和想往,人们期盼着具有现代化色彩和大都市风貌的新金刚桥早日建成,并能够不负重望。

凤凰涅槃,新生的金钢桥仅用了二百天就矗立在了人们面前。期间,张立昌市长二十一次来到工地;王德惠副市长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工地上。他甚至在大桥边和“老天津卫”们一块儿聊天,请大家出主意,大桥上层的钢桥拱架到底该涂上什么颜色。“老天津卫”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大桥上两道彩虹般的钢管拱架,就是市长和市民共同商讨的结果,共同智慧的结晶。

凤凰涅槃,老金钢桥和新金钢桥转瞬间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交接。大桥通车那天,老天津卫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早上十点,记者到金钢桥采访,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妇,已经在大桥上层走了三个来回,时而手扶栏杆,时而停下来朝两边观看,那份投入、那种真情,令人非常感动。来大桥参观的除一些“小三口”之外,更多的是儿女陪伴父母而来的。一位来自老红桥的大爷甚至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新桥的工艺特点和工程进度。他说,这样的大桥目前只在福建还有一座,但这样的建桥速度却只在咱们天津才有。

在海河北边的金钢公园里的老金钢桥模型前,我们的记者和几位“老天津卫”聊了起来:

(录音:记者:新金钢桥建好之后,经常来看吗?

市民:基本上是一天来好几趟。

记者:看来是对这桥挺关心啊?

市民:对,老年人都比较关心。

记者:对这老桥也挺有感情吧?

市民:是的,尤其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比较怀念。

记者:现在您感觉这新建的桥,跟老桥比怎么样?

市民:当然效率比原来的高多了,运输能力肯定比过去也强了。当然还是怀念过去的老桥。

记者:您家住在哪?

市民:我就住在河对面。

记者:在这住了多少年了?

市民:解放后就在这儿住。

记者:这个桥架起来跟过去有区别了吧?

市民:太有区别了!那阵儿这总是堵、疏通不开。

记者:交通堵塞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现在新桥能大大缓解了。

市民:缓解多了,就上面这一个桥就解决大问题了。

记者:实际上是桥把两岸沟通了,把两岸的繁荣带也沟通了。

市民:对,对!)

跟记者聊天的几位老人,都已年过古稀,难得他们仍有如此的意识和眼光。的确,新建成的金钢桥把河北区和红桥区的两个繁荣地带——中山路和大胡同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把两个兴奋点紧紧地焊接在了一起,带来的将是两岸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站在新金钢桥的顶层上,眺望河北和红桥,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已经初现端倪。这固然依赖于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更依赖于大桥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与风采。

凤凰涅槃,新生的金钢桥不仅向津门父老展现了富有时代风采的建筑,更向世人展现了天津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宏伟气魄。负载了七十二年风霜雪雨的老金钢桥作为一种辉煌,已属于过去,新生的金钢桥的辉煌却属于未来。新金钢桥是纵横两向的无限延伸。横向连通南北,承担起繁荣海河两岸的使命,纵向则依托母亲河的奔腾,冲向广阔的大海,为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敞开胸怀,迎接来自世界的挑战。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专稿与消息相比,还增加了一些评论元素。这使得本篇新闻专稿不但叙事清楚,层次感强,其中夹叙夹议中的部分,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严格地说,这篇专稿的评论并没有完全到位。比如在建新金刚桥之前,拆除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老铁桥这事儿,就值得商榷。当初若是想的周到些,不拆除它,而是经过加固变成人行桥,并将其容纳于新桥的怀抱之中岂不更好?此举既可以节省建桥材料,又可以留存城市记忆,可谓两全其美。对于具有文物价值的老建筑来说,唯一个“拆”字是必须谨慎出口的。这是规划和建设部门的同志应该绷紧的一根弦!原生态的物质遗产既已拆除,仅靠后来制作的微型景观是很难弥补的。无奈这些,都成了“逝者不可追”的遗憾话题。

(该专稿获1996年度天津广电学会二等奖)

二、消息与新闻述评的捆绑播出

为消息配发评论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都是很常见的形式。有的兄弟台的新闻板块,甚至每天都对当日选取的重要新闻进行点评和解读。当然这样的点评和解读,大多是采用“编后话”的形式,很少使用音频资料。因此消息与新闻述评捆绑播出,并行成一种播出定式的并不多见。笔者以为这样的创新探索是必要的,因为述评本身就兼有新闻和评论的特点,它对于消息的解读和阐释作用比专稿更直接,比文字评论更生动也更形象。一篇好的新闻述评,对提升受众的认知力、想象力、思辨力和行动力,有着别的新闻样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来看下面的具体案例:

播主持人:听众朋友,《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今天(11月1号)正式实施。来听记者刘明泉发来的相关报道。

(以下为音频)

据有关部门介绍,刚刚实施的《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以保证他们的基本医疗。

这项规定,还确立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应当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相适应的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医疗服务管理、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管理和监督、治疗及受益方的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

规定还明确指出: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并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规定还具体规范了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比例和做法,以便实行全市统筹。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实行门(急)诊大额医疗费补助、补充医疗保险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等办法。这个规定还明确确认了医疗保险的管理职权范围: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市医疗保险工作;市财政、卫生、价格、审计、药品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医疗保险工作,并由社会保险机构具体经办医疗保险业务。

播听众朋友:今年(2001年)11月11号“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正式实施;同时入冬以来,一场病毒性流感也在本市发生,据医疗管理部门匡算,本市流感患者已占总人口的10%,这样去医院就医者自然会骤然增多,那么各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又如何呢?在今天的《经济好望角》栏目里,来听记者刘明泉采写的新闻述评《得一场感冒花多少钱?》

(以下为音频)

立冬不久,一场病毒性流感突袭津门,各大小医院患者激增,一时间流感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患上流感成天跑医院不说,还得花去不少医疗费,再加上本市职工医疗保险今年刚刚实行,与之相关的变量较多,于是得一场感冒花多少钱?就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刚刚治愈流感的中年妇女:

(录音:记者:您贵姓,女市民:我姓赵。记者:听说您前几天得一场感冒?女市民:对,我得是流感。吃药。吃完之后还打了针。第一天不管事。第二天就输液,一连输了三天的液。记者:整个看病过程一共花了多少钱?女市民:500多元钱。药费,输液费。记者:还有其它费用吗?女市民:还有那个治疗费什么的。记者:什么治疗费?女市民:就是输液坐得那把椅子20元,躺得床30元。记者:一般地说病人住院才有床费呀?女市民:可这次,临时输液、打针也收这个费。记者:您交了这个费了吗?女市民:交了,我躺在床上输液30元钱,坐椅子输液的交了20元钱,不交不行。总共花了500元钱,还没有好,不过我不敢去了。记者:为什么?女市民:要去还得花200多,我觉得去卫生院是不是价钱低点?可别的地方我不敢去,去大医院感觉比较保险一点。)

这位姓赵的妇女还告诉记者:由于这场感冒来的急且症状反应较强烈,大家心里没有底,于是去大医院赶快把病治好,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就成了大家的普遍心理。或许正因为如此,一些大医院才出现了患者多多的场面。公正地说大医院检查和治疗设备比较好,医术水平也比较高,费用多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因为这次是流行性感冒,所以患者去了大医院,医生对也不过是简单地问问,试试表,立马就确认了病情,接下来就是打针输液拿药。治疗过程虽然很简单,但在用药上却很痛快,既多且贵,致使医疗费用畸高。至于打针输液时的板凳费则近于滑稽,而收床板费则实际上是在偷换概念,因为这只是患者住院时才可能发生的费用,现在用在急症患者身上,实在是莫名其妙。医院为患者打针输液,板凳床板是必备的东西,犹如在饭店里吃饭提供座椅一样必要。这些东西如果没有,患者就只有先练好神腿功,才能来打针输液了。

好了,我们还是不必细究这些,还是来看看治愈一场感冒到底花多少钱吧。这位姓赵的妇女说,她这次看病花了500多元钱,而且还没有完全治愈,如果再去还得再花200多元钱。我们的记者还追踪了一个一家三口同时患上流感的家庭。这家的男主人说,一场感冒,让他家花去了2000多元钱。另外,一个老年患者在感冒之后,细心记录了她一周治疗感冒的费用,一共是600多元。这也就是说,眼下得一场感冒,到大医院去治疗少则600元,多则700多元,也许还要多。那么,如果我们真的像那位姓赵的妇女所说,尝试着去卫生院或是更小的医疗单位,看一场感冒会花费多少钱呢?我们的记者为此跟踪采访了家住河西区的蒋女士:

(录音:记者:您贵姓,女市民:我姓蒋,记者:听说您孩子前两天得了一场感冒?记者:是的,她是感冒引起的气管炎、喉炎。记者:看病去过大医院吗?女市民:以前去过,并不算太大的医院,挂号7元,输液费26元。记者:再小的医院去过吗?女市民:去过,输液费十八、十五的都去过。感觉压力很大。记者:压力很大?女市民:是的,我们那个下岗了。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了社会办医的河西土城医院。记者:效果怎么样,看了三趟病连输液带打针加上拿汤药花了200多一点。别看医院小,最后的治疗效果还不错。)

按照这位蒋女士的说法,治愈孩子的感冒,她仅花了200多元,还不足大医院的一半。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的记者来到了社会办医的河西土城医院,并找到了蒋女士所说的殷大夫。他又给我们介绍了一起由感冒引起的治疗个案:

(录音:我前两天给老棉二(纺织厂)一个退休工人看过病,他71岁了生活挺困难的,退休金才400多。他是因感冒引起的肺感染。我上他家去了几次,打针输液。最后我给他算了算,实际上费用也就100多一点。)

可见医生如果站在患者的角度,精心合理用药,费用还可以降的更低。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的记者在这家卫生院,现场采访了好几位流感患者,为了治愈一场感冒他们确实只花了一、二百元钱。这些社会办医的单位小是小了点,但却成了社区居民的一种依赖,跟那些大医院相比,他们不光有收费低廉的优势,而且还很尽心。毕竟一场感冒在大医院的花费,寻常百姓承受起来还是挺困难的,若是再得场大病就更加难以承受了。

而据卫生管理部门的保守估计:今年冬天,天津市市民患流感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卫生部门说面对这场突发而至的流感压力很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对各级医疗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根据对患者治愈感冒所花费用的估算,在偌大的一个天津市,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收益,最保守的估计也得有三、四个亿。问题是卫生部门如何理性地面看待这样的机遇: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实施之初,流感突发而至,在老百姓对流感病毒心理没底,对医保的相关内容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某些医院的做法除了有辱白衣天使的形象外,也会使人们对新出台的“医疗保险规定”产生某种误解。

至于某些公立大医院,是否真正了解百姓的求医需求,是否真正了解医疗市场的真正动向呢?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几乎任何一个社会和自然现象,最终都会演绎成一个充满变量的经济现象,并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作为主要靠纳税人支撑的公立医院,本不该把自己的衣食父母当作唐僧肉。当然,老百姓并不傻,以后若是再面临一场并不难治愈的流感,肯定会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他们一定会逐渐学的冷静成熟起来,毕竟谁也不会为了坐一坐板凳,挨一挨床铺,就丢掉一天的饭钱!某些公立医院这样做,除了忘记了自己本应具有的公益属性外,其实也是在“为渊驱鱼,为从驱雀”——用自己的官商作风帮助各种性质的医疗部门去开拓市场。

(这篇新闻专稿曾获得2001年度中国广电学会专家奖一等奖。)

三、消息与连续(系列)报道的捆绑播出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的作者布鲁斯·D·伊图尔认为,与硬新闻相链接的连续报道,将有利于公众了解重大事件的最新进展和更加具体的内容。下边的案例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比如一则报道《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消息,只能为人们披露相关的禁烟政策的简单信息,而与之相链接的连续报道,则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对这个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事件进行详细的解读,并告诉大家最新的进展情况和各界人士对此事的不同反映。我们先来看一看有关这个内容的文字消息。

播听众朋友:《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来听记者刘长虹发来的相关报道:

(以下文字消息)

按照这个条例的规定,本市控烟范围将实现对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全覆盖,执法主体以及处罚措施等关键条款均有所突破,同时强调了全民共同参与和行业自律,明确规定对于禁烟场所内的吸烟行为,每个人都有权站出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条例还规定,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和营业区域均禁止吸烟,除餐馆之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都不得在室内包括公共走廊设立吸烟室和吸烟区。餐馆在用餐区域设置吸烟室或划定吸烟区,必须与非吸烟区明显分隔并安装独立有效的通风换气装置,吸烟室或者吸烟区的面积要小于非吸烟区域面积。

为充分保证少年儿童免受“二手烟”的危害,条例还具体规定了托儿所、保育院、幼儿园、少年宫、儿童医院、儿童福利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室内外区域均实行禁烟。这个条例还规定,客运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部禁烟,售票厅、等候室和室内站台也不设吸烟室。

据市政府法制办官员介绍,为保证执法力度,公安、卫生、教育等九部门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对相关领域进行监督执法。条例还强调了吸烟者的自我管理,规定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第一责任人。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对不听劝阻的吸烟者,有权令其离开或拒绝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好,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以《珍爱生命关注控烟》为题的系列报道。这个系列报道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是从工作场所禁烟、市民为控烟条例献计献策和女性吸烟问题等几个侧面,对《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回应和多方位的解读。

《珍爱生命关注控烟》系列报道(之一)——工作场所禁烟首次被写入《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

播听众朋友,《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从今天(6号)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首次把工作场所纳入禁止吸烟区域,将实现本市公共场所禁烟全覆盖。从今天开始,《天津早晨》节目将推出《珍爱生命,关注控烟》系列报道,和您共同关注本市控烟进程。今天播出第一篇,请听记者刘长虹、吴妍妍、朴燕宁的报道:

(以下为音频)

昨天,记者走进本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看到,在一楼门诊大厅电梯间,一块护士形象的禁止吸烟提示牌非常醒目。院方介绍说,自从去年医院搬迁到新址,就已经开始大力推进禁烟工作,目前,医院刚刚获得无烟医院的称号。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林婉君告诉记者:

(出录音:我们制定了控烟的制度,在室内、有顶篷的地方就不允许有吸烟的,所以像办公室、所有的诊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区都不允许吸烟,病房包括每个地方都有控烟管理人员,比如护士长、物业人员敦促管理。)

记者从天津市卫生局了解到,截止到去年底,本市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50%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建成无烟单位。今年,要实现天津市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的目标。

与此同时,本市公交、出租、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禁烟工作近年来也取得可喜效果。昨天,在本市天环客运站候车大厅,记者看到,大厅在明显位置张贴着多幅禁止吸烟标志;候车旅客没有在大厅敞开式空间中吸烟的,三三两两的吸烟者也是躲到室外的角落处。天环客运站值班站长周南介绍说:

(出录音:因为现在都是空调车,都是没有特别的窗户什么的,如果抽烟对乘客乘车环境影响比较大,肯定是不允许吸烟。如果发现有乘客吸烟,司机和乘务会及时制止。一般都是在中途有服务区,或在高速口停车五到十分钟左右,有吸烟的到下面吸烟之后再上来。)

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作的天津市2010年控烟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学校、政府办公机构、公共交通工具及其场所等四类场所中,公共交通场所全面禁烟的范围最大,其中80.0%有全面禁烟规定;55.6%医院、疾控机构有全面禁烟规定,56.7%的学校有全面禁烟规定,而政府机构仅为34.6%。

不容忽视的是,同本市公共场所内吸烟人群和二手烟暴露情况不断减少有所不同,本市室内工作场所吸烟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本市一家银行工作的白小姐告诉记者:

(出录音:我们银行储户一般很少有抽烟的,一般都不让抽烟,储户比较自觉。但是楼上的办公区男职员比较多的抽烟就比较随意,但女同志比较多的,她们就会到卫生间或者别的地方去抽烟。)

从今天起,《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1996年本市出台的《天津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相比,征求意见稿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禁烟区域范围,第一次将工作场所纳入禁止吸烟区域。天津市政府法制办社会法规处处长王世英介绍说:

(出录音:以前就是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禁烟,现在室内的办公场所也在禁烟范围了,这是最主要的。比如,1996年的《禁烟条例》谈到托儿所、保育院、幼儿园是禁止吸烟的,现在扩大到儿童福利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少年宫等场所的室内外区域;学校也是这样,中小学室内外区域禁烟,也包括大学的室内区域。)

《征求意见稿》指出,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实现全面禁烟;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办公室、会议室、礼堂、活动室、公共走廊、洗手间、电梯、餐厅等场所的室内区域和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的办公室、会议室及餐厅,这些场所都不得设立吸烟室和吸烟区。这意味着以往楼道、卫生间等吸烟处将不复存在。

此外,《控烟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督促本单位所属人员控制吸烟。

主持人播报:

播听众朋友,为了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城市文明,《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从今天(4月6号)起到21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欢迎您拨打天津经济广播民生热线23602190,把您对本市控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珍爱生命关注控烟》系列报道(之二)——市民积极为控烟条例献计献策听众朋友,《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昨天(6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民纷纷为这部《控烟条例》献计献策。请听记者吴妍妍、朴燕宁和刘长虹采制的《珍爱生命,关注控烟》系列报道,今天(7号)播出第二篇。在本市从事保安工作的市民小李昨天一早从广播中听到了《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的消息,他有些激动。对于吸烟,他十分反感。他告诉记者:

(出录音:我爸就是抽烟(引起)肺癌死的,肿瘤医院(出具)的死亡报告上明确写着,烟龄30年,这肯定有关系。我不抽烟。)

在昨天接受采访的女性中,所有人都支持条例中规定的公共场所禁烟全覆盖的内容。她们表示,自己对烟味十分敏感,即便是亲属在家里抽烟,也都无法接受。

(录音:我一闻烟味受不了,我们孩子也反对,他在(家里)哪抽烟我们都闻得到。这个公共场合吸烟对不吸烟的影响更大,对吸烟的本身也不好。)

同时,很多市民拨打经济广播23602190民生热线,表达自己对控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民陈女士是一位孩子的母亲,特别关注烟草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她建议说:

(出录音:我希望在出售烟酒的地方贴出这样的提示,不要出售给未成年人,这样的话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我希望在这些环节能够加大监管力度。)

市民胡先生是一位医生,对吸烟的危害有特别深刻的认识,他建议公共场所禁烟标识应该更加突出。

(录音:在各个地方都要张贴警示,这个很重要,造成一种气氛。而且每次在开会或者其他场合,首先就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吸烟。烟灰缸根本就不能设。我最反对在火车上、公共场所有吸烟室给他预备着,这说明你还允许,那就不应该了。)

此外,昨天,也有几十位市民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对《控烟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市疾病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李威介绍说:

(录音:有场所的,有人觉得餐馆也应该都禁烟,酒店宾馆不光公共区域客房什么的也应该都禁烟;有处罚的,有希望加大处罚力度的,有希望处罚个人的同时也处罚相关场所;宣传的管理的,都有。)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9号正式生效。作为签约国,中国承诺五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今年3月16号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写入其中,尽管只有十个字,但对于中国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推进全社会禁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2010年1月启动“无烟环境促进项目”,天津、南昌、沈阳、兰州、深圳、重庆和哈尔滨,作为七个项目城市将制定或修改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性法规,并确保法规有效执行,实现全面无烟环境。在这些背景下,《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征求意见稿)》4月6号对外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

为了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城市文明,欢迎您继续为本市控烟工作建言献策。

《珍爱生命关注控烟》系列报道(之三)——本市女性吸烟形势不容忽视主持人:

天津市女性吸烟率超过6%,高出全国城市女性平均吸烟率3.4个百分点,女性吸烟形势在本市不容忽视。专家表示,吸烟是影响女性健康和美丽的杀手,女性应远离烟草。今天(8号),请听《珍爱生命,关注控烟》系列报道第三篇《本市女性吸烟形势不容忽视》。请听记者朴燕宁、吴妍妍、刘长虹的报道:

(以下为音频)

手拿香烟、吞云吐雾并不是男士的专利。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天津市的女性烟民人数也不少,吸烟率达到了6.3%,天津市疾病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江国虹介绍说:

(出录音:我们从2002年就开始不断地有调查,我们这个是指15岁以上的成年人,成年女性的吸烟率本市一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中国同类的大城市相比,天津女性的吸烟率也是比较高的。)

在接受调查的女性吸烟者当中,中老年妇女占到了大多数,她们不仅烟龄长,而且烟瘾也很难戒掉。77岁的李奶奶告诉记者:

(出录音:我打18岁给我奶奶点烟点得我就会抽了。戒不了了,你看,吃饭可以晚吃点,可以少吃点,这个烟你到时不抽,你会想着它。孩子们就说,您抽烟不是戒不了嘛,您就抽点好的。)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女士对于女性吸烟有着不同的看法,几位市民对记者说:

(出录音:(A)我们还有点传统,不爱看到女同志吸烟。(B)女性吸烟就感觉自己吸烟很酷。(C)我的看法是不赞同,不太好。(D)看着也不太雅观。)

大多数男士不太能接受异性吸烟。

(出录音:(A)我是不接受,年轻的女孩子更不应该抽烟了。(B)女同志吸烟是不太好的,特别是女孩子,我们家的女孩子都不允许吸烟的。(C)对女同志吸烟来说我还是不太能接受这个,找女朋友的话我绝对不会找这样子的。)

对于女性吸烟这个现象,被采访的市民多半都是由于传统观念而不能接受。真正意识到吸烟对于女性健康的危害的群众非常少。对此,天津市疾病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江国虹介绍说:

(出录音:女性吸烟的危害呢,除了她和男性同样的比如对心脑血管疾病、对肺部、对肿瘤,产生的恶果都是同样的,要在妊娠期吸烟的话会对婴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损害,另外女性吸烟对加速皮肤的老化、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这些都是比男性吸烟还要多的危害。)

作为女性,为了您和下一代的健康,请远离烟草。

四、“喜新不厌旧”——不同时空的新闻挖掘与链接,播出案例举证

笔者曾与经济广播记者陈沛合写过一篇论文,叫作《发现与提炼成就好新闻》(详细内容见本书下面的《论文集》中的这篇论文)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新闻的采写既要“喜新”也不能“厌旧”,因为好的新闻需要发现,好的主题需要提炼,好的内容需要积淀。

这里的“旧”包括一切曾经采访、报道过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以及过去曾关注过,但因内容不够典型或分量不重、不够充分等原因,不足以在当时进行充分报道的各种信息。记者对这些信息不应随便抛之脑后,而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中提炼出新的好新闻来。

笔者在多年的编采实践中发现,由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已发生过的新闻事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新的兴奋点,这时旧闻也就可能变成新闻,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并由此发现新的由头。这就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的认知力、思辨力、想象力和行动力,做一名有心人、富记者。这样的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挖掘事件的背景和深义,然后找准最佳报道角度和表现手法,向受众传递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

下面的两篇稿子采写的时间相隔大约20年,早在上世纪60年代,曹福兴所在的南开区环卫局的职工就创作了一首叫《小粪车,我的好朋友》的歌曲,歌中唱道:“小粪车我得好朋友,天天拉着你到处走,你在前,我在后,天天我拉着你到处走。我想起刚来时候,师傅叫我怎样拉你走。(拐弯向前看!注意保安全)工作加仔细多把那意见收,要把方便给群众留,嘿嘿、嘿嘿拉起粪车跑得快,我的心里乐悠悠。祖国需要我拉粪车,我一辈子干不够,一辈子干不够。”

上世纪60年代,这首词曲都很朴素平实的歌曲曾唱响全国,同时也唱出了曹福兴们朴实无华,专门利他的人生境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追求。当笔者采写第一篇新闻专稿《曹福兴——天津大都市里的最后一个磕灰工》时,看着曹福兴为寻常百姓的贴心服务,记者不由不感到丝丝的温暖,听着最后一个磕灰工那远去的铃声,又由然而生起一种告别旧生活的凄婉,但更为我的老街旧邻告别了简陋的平房、住上了漂亮舒适的新楼房并具有了良好的如厕条件而高兴,因为我家三代都曾在南开区的简陋平房里居住过。

从此之后,我总想着通过老街旧邻如厕环境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明和进步,一如大哥刘金泉发在《天津日报》的,关于南开区“西广开”危陋平房改造的长篇通讯,因为那里的窄街陋巷和破旧平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酸楚却又难忘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非身临其境者难悟其中之况味,当然我们也取得了这样的共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也不能在选择性记忆中把危陋平房和恶劣的如厕条件演绎成幸福的载体。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前提,我才分外精心地保留着20年前的采访录音带,以便利用它来歌颂天津城市的进步。

2009年,当台领导决定,对中国及天津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巨大成就进行系列报道时,我便翻箱倒柜找出了20年前的录音带。在重新审听这些20年前的旧录音时,我不禁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可能作为年轻记者的朴燕宁,会诧异一个老记者为找到一盒录音带而流泪的样子,可当她了解了其中所赋予的特殊含义时,也不能不有所触动,更何况我们还为报道找到了另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由头——那一年11月19号是世界厕所日。这样另一篇新的录音专稿《如厕问题——折射30年百姓生活变化》,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我们先来看20年前的相关报道,《曹福兴——天津大都市里的最后一个磕灰工》的正文:

(出磕灰工铃声的音频……)

播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熟悉这样的铃声吗?它不是旧时小学校里上下课的信号,也不是早先货郎通知嫂子大娘购物的广告,这是天津的最后一个磕灰工在用铃声通知大爷大妈们,他来为大家磕灰了。

“磕灰”这样的词儿对于老天津卫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就显得太古老,太遥远了。

(出录音:记者:李段长,我想问一下曹师傅干的这叫什么工种?李段长:在整个工种来说叫清除工,具体到他这个工种来说叫倒灰工,老百姓叫磕灰工。记者:他这个工种跟一般的清除工有什么区别?李段长:有一定区别,它是蹬三轮去各家去收粪。记者:不像别的清除工那样在厕所里冲一冲,扫一扫就可以了。李段长:对,对!记者:他这个工种,早先有多少人干?李段长:我记得1979年的时候,有十三、四个人。记者:现在呢?李段长:现在就剩曹师傅一人了。)

正像这位李段长所言,眼下在他们队里只有曹福兴一个人在干磕灰这活儿了。其实,岂止是在南开环卫清除一队,就是在整个天津,磕灰工也只剩下老曹一个人了。尽管在环卫三大工种中,早已没有了磕灰工这一门类,可眼下仍然有一些家住平房的古稀老人需要它。由于老人使用的便桶大多是木头做的,为了清除方便,桶底总是要垫些炉灰,所以才有了“磕灰”的说法。

每天下午三点钟左右,曹福兴总是从他所在的南开环卫一队的老城厢分队出发,然后在石桥胡同、晒米场胡同、盐店胡同、城隍庙胡同、西白家胡同穿行。由于这些胡同大多一米来宽,所以曹福兴蹬三轮在其中穿行确实需要很高的车技。他每天总是在两顿饭之间来为大爷、大妈们服务,为的就是给老街旧邻们多带点方便,少添点异味和麻烦。

(录音:记者:大娘您在这住多少年了?大娘:50多年了。记者:您这灰桶有多少年了?大娘:也有50多年了吧。记者:这个曹师傅给您磕灰多长时间里?大娘:嚇,有不少年了。记者:现在天津用您这样的灰桶的不多了吧?大娘:不多了,像我们这样的胡同也不多了。大娘孙女:确实没几家了。大娘:这也是老城厢的一个传统,一个习惯。要说卫生是不卫生,但是方便。记者:就咱这里离厕所有多远?大娘孙女:最近也得走十来分钟吧,二中心医院那倒是有个厕所。记者:这样老人常去就不方便了,特别是晚上磕磕绊绊的。大娘:嗯,我去厕所蹲着也不习惯。大娘孙女:我姥姥眼不好,有白内障!大娘:所以这个磕灰挺方便的。记者:看来曹师傅这人还挺热情的。大娘:哎,挺好的,到时候准来。孩子们不在家上班去了,他总是接上一把,帮助磕一下子。)

的确,曹师傅的这些服务对象,大多数是古稀老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有的还是残疾人;半身不遂的则常年卧床不起。

曹福兴总是把这些孤老户和白天家里无人照顾的老人,记在自己的记事本上。一年365天,曹福兴在这些狭窄的胡同里一趟趟奔跑,一桶桶磕灰,他表现出的那份认真和耐心,连老人的儿女们都感到很佩服。

(录音:记者:您婆婆多大岁数了?中年妇女;86岁了。记者:86了,离您家最近的厕所有多远。中年妇女;最近的在大胡同。记者:得走几百米才能到吧?中年妇女:几百米不止,足有1000多米了。记者:看来老太太走这么远真是比较难。中年妇女:难!所以我们的老人离不开这磕灰的师傅。中年男子:是的,每回这位师傅都准时来磕灰,到门口招呼一声,接过来倒完在走。这样的脏活累活一次两次的不新鲜,常年这样就太可贵了,也给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主持人:十多年来,曹福兴每天在这窄街陋巷里来来往往,风雨无阻,就是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每到这一天,他都是晚点来,先把各家所有的灰桶磕干净,然后再刷一刷洗干净。为的是让大家,高高兴兴地过个年。

现在,随着危陋平房改造的加快和公厕建设的到位,曹师傅服务的对象已经从最初的五十多户缩减见到了眼下的十几户。说起这件事儿,曹福兴说:

(录音:我干这行十几年了,现在随着平房改造的加快和其它原因,就还剩下这十几户人的老人需要我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少。我干这行十几年了,对老街旧邻们也有感情了。)

主持人:曹师傅说,终究有一天,连这些老人也不再需要我了,可我并不遗憾,这说明咱们天津的危陋平房改造政策成功了,老街旧邻们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了。我更为这些古稀老人在有生之年,住上新楼房高兴。说完,曹师傅又骑上三轮车摇着铃铛走远了。从十几年前的十几个磕灰工,到天津的最后一个磕灰工;(铃声起)从服务对象的几百人到眼下的十几人,在日新月异的大都市里老人们的灰桶和曹师傅的铃铛,都会渐渐地成为历史,成为过去。

铃声渐渐地远去了,最后的磕灰工也即将从人们的生活中离去,但人们似乎不该忘记曹福兴和老一辈磕灰工,为让大家所做出的默默奉献。

播听众朋友,以上您听到的是本台记者刘明泉采写的录音报道《曹福兴——天津大都市里最后一个磕灰工》。这样一篇稿件,题材上根本算不上重大,内容上也不够阳春白雪,但以笔者的出身经历处理起来却可以驾轻就熟,写起开也得心应手,笔者亦颇以此为荣,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在基层,接地气。好,我们接着来看20年后的相关报道:

播主持人:听众朋友,2001年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一届厕所峰会,厕所问题首次同贸易问题一样登上高级议事厅,并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会议决定,每年的今天(11月19号)为世界厕所日,而它同样以一个特殊的角度,折射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文明与进步。来听记者刘明泉、实习记者朴燕宁发来的新闻专稿《如厕问题——折射30年百姓生活变化》

(以下音频)

说起来第一届厕所峰会所议论的,解决排泄物污染和发展中国家厕所短缺话题,也一直困扰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百姓。改革开放之初,天津楼房数量很少,居民大多居住在危陋平房里,那时社区里的一些老人将粪便放在灰桶子里,每天由磕灰工去收倒。到1980年,城区内需要入户磕灰的还有1100户,到1980年代末,天津最后一个磕灰工曹福兴改作公厕清除工,那远去的磕灰铃声,实际上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出磕灰工铃声录音……)

也就在那一年,我们的记者采写了一篇新闻专稿《曹福兴——天津大都市里的最后一个磕灰工》,磕灰工曹师傅叙述了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经历和告别服务了几十年的大爷大娘们的惋惜之情:

(录音:我干这行十几年了,平房改造还剩下这十几户人家,已经干了这么多年了,对他们有感情了。)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公厕改造伴随着城市建设而快速发展。但改革开放初期,生活还不算富裕的人们对如厕条件要求虽然不高,但百姓如厕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那时有80%的公用厕所是在胡同里。每当早晨或晚上,人们常常为如厕而排起长队,一些内急者有时不惜为此撕破脸皮,拳脚相加,很多人如厕需要走出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这种现象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前后,而我们的记者也恰恰在那时,采访了天津老城厢入厕难的一些老居民:

(录音:记者:您这里上厕所难吗?(A)难,我都八十多了,上趟厕所得走上十分钟,根本走不了,蹲下也起不来(B)离我们最近的厕所得有上千米,太远了,家里有老人,老爷子都89了,去不了外边的厕所。)

除了上面所说的胡同里的公用厕所,还有就是给路上行人预备的行厕,它大多都安排在繁华地带,回忆起那时候解决群众和游人入厕难的问题,天津环卫协会秘书长张桐华说:

(录音:当时全市发动各区搞了建厕的高潮,建了344所。这是84年的时候。第二阶段,到90年代初,提出的就是改变厕所环境,主要的目标是改变汗厕,就是掏挖式厕所,我们主要就是把他往水冲厕方面改造,但是也有问题,当时的化粪井都是死井不能排放。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的改造进行了一个阶段,但是并不彻底。随着城市的改造,我们把汗厕和灰筒子房取消了,大部分厕所都有化粪井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天津的公厕改造开始着力于改造如厕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下水管道的改善,天津公厕改造的最突出一点,就是内部设施的完善和档次的提高。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深圳的几间别墅式公厕,曾在全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在今天这样的公厕仅在天津河西区就有了十几座。在河西区佟楼一家别墅式公厕前,一位行人说起了自己刚刚如厕的惬意:

(录音:特别好,很舒服,一关上门音乐就响了,灯也亮了,而且私密性挺好,绝对没问题。如今入厕方便真的特别享受。)

近年来随着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内各区积极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建设和改造公厕,河西区环卫局副局长王家伟介绍说

(录音:厕所标准现在分成三类,从84年的25项到现在的40多项,我们完全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建设。现在有4座一类厕,25座二类厕,71座准二类厕,剩下的是三类厕。今年我们新建厕所24座,都是2类以上标准。从琼州道口,从南往北走,琼州道公厕,营口道公厕还有解放南园公厕,三个公厕一条线成为河西的一道风景线,老百姓也很认可。现在我们的一类和二类厕所都设有无性别残障人间,家属推进去比较方便,非常人性化。)

厕所问题本来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议题,但随着第二、三届厕所峰会相继在韩国和中国台北举行,有关厕所设计、卫生、舒适,以及解决排泄物污染和发展中国家厕所短缺等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天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30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厕所问题折射出的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更凸现了社会生活的和谐、文明与进步。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这样两篇虽相隔仅20年,确有着密切传承关系的新闻专稿,它们先后获得了天津广播电视学会二等奖,这并不是什么偶然,我只能把它看作专家们对记者20多年来执著于同一题材的新闻采访,努力贴近和反映百姓生活的一种肯定——因为它们同样具有时鲜的新闻由头、较高的新闻价值和一定的内容深度,同时也体现了一个老记者对新闻作品的心血积累和业务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