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新闻的播出方式

广播新闻的播出方式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广播新闻的播出方式1.广播新闻报道播出的一般形式广播新闻的“文本”是由时间和声音构成的,播出行为相当于文本的“写作”,它使报道成型。播出方式的选择对于广播新闻的接受效果来说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广播新闻报道直接播出的方式可形象地称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念报期”。这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广播新闻报道的有益尝试,是近年来广播媒介经常采用的报道方式。

三、广播新闻的播出方式

1.广播新闻报道播出的一般形式

广播新闻的“文本”是由时间和声音构成的,播出行为相当于文本的“写作”,它使报道成型。播出方式的选择对于广播新闻的接受效果来说尤为重要。报道的内容是广播新闻报道的播出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播出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录播和直播是指在广播电台录音室录制播出和直接播出。录播是由播音员面对话筒播事先写好的文字稿,同时录音,然后由技术部门把录制的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出去。直接播出是一次性在播出的同时将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出去。直播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广播诞生之初,便是广播节目和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随着录音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提高播出音响效果的质量,避免出现差错,广播新闻报道开始采用了录播的方式。从播出环境到播音状态、语言要求,二者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录播可以反复进行,直播是一次性的。新闻直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现场报道的直播;另一种演播室里的新闻直播。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或播音员)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对事件作出报道或评论。现场报道有事先准备提纲或稿件的,也有即兴发挥的。现场报道与录播和直播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现场完成新闻报道,而后者在录音室合成新闻报道。现场报道的播出特点表现在它是面对现场进行播报,现场时间与报道时间同处于一个时空,从语调到叙述的顺序要符合事件本身;它的语言时态是现在时,现场报道无论有没有文字稿,播报时间与现场事件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使听众有正在现场的感觉;内容是现场的所见所闻,非现场的背景材料的穿插,要保持听觉形象的完整性,不能削弱报道的现场感。(20)

2.广播新闻报道传播方式的演进

广播从发明的那一天起,就是以直播的方式播出,因为那时没有录音机,就连播出音乐节目也要把演员和乐队请到话筒前,直接演唱演奏,主持人播也好,国家领导人发表讲话也好,都无一例外地直接播出。后来发明了录音机,便能够把声音先录下来,在广播中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讲话和音乐。我国在“文革”期间,除了天气预报外,所有的节目都由直播改为录播,即播音员在广播中所播的内容必须先录下来,经过审查,才能播出。这样,广播的播出方式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就是从此开始,广播失去了直播的优势,再加上电视的冲击,广播走向低谷。直到珠江经济电台将录播有一定时间差的节目生产流程,转变为节目生产与播出同步的即时状态,广播直播重新受到重视,“珠江模式”引爆了全国广播界对于直播最能体现广播优势的播出方式思考。下面我们对广播新闻报道直播方式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1)直播的初级形态(口播消息阶段)

1906年12月25日,人类第一个广播电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实验电台,以一位妇女直播的声音而惊动世界的。这个时期的直播与现今意义上的广播新闻直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当然,广播发展之初,传媒科技也刚刚起步,广播的播出方式遭遇技术之困,因而新闻除了直播别无选择。当时的广播还没有自己的新闻采访队伍,新闻来源就是近期报刊上的文字新闻,多数是直接照念。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中央台刚建立时,每天播音三小时,所有新闻稿都是由中央通讯社提供的。它在报纸上刊登通告宣称:“嗣后所有中央—切重要决议、宣传大纲以及通令通告等,统由本电台传播”。(21)浑逸群曾说,1927年“四・—二”以后国民党办的广播电台“每天除了放唱片,就是读报,使人听了腻得慌”。(22)这个时期的广播新闻报道直接播出的方式可形象地称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念报期”。当然,这种初始的直播方式在当今的广播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但是不管新闻的来源如何,广播中的文字新闻要依据广播的特点进行编辑和改写。一般要做到简短、通俗、口语化,还要重点突出。

(2)现场报道新闻阶段

现场报道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现场报道最初的名称叫“口头报道”。它是记者在采访现场边看边说录制下来的报道,因此,现场感要比录音报道更强,形式上更活泼一些。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较早出现在外国的广播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负盛名的节目主持人——爱德华・默罗(1908—1965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于欧洲战局的报道使他誉满欧美。当时他不但首创了历史上第一次《新闻联播》,还在1940的8月18日开始了《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他手持话筒站在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英国广播公司的楼顶上,迎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现场播出战况,他的声音把英国和美国联接起来了。当时爱德华・默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今天世界上各国电台在新闻节目中也经常大量地甚至可以说是尽可能地用这种“实地报道”或“实况报道”(即现场报道)广播方式。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有的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也曾出现过这种报道形式。如1957年2月26日北京台报道北京市第—条无轨电车通车,记者左辛在现场采访,边解说边录音,播出后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当时设备条件和记者本身条件的限制,加上多年形成写稿、播音、制作的习惯,思想受到束缚。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新闻竞争机制的引进,认识到广播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现场报道这种形式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直播的高级形态(现场直播和多点同步报道阶段)

几十年来,中央电台和各地方电台直播现场实况的工作不断有所改进。

(3)现场直播报道

现场直播报道集采访、编辑、播音、播出于一体,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新闻的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管是在整点、半点新闻节目播出,还是中断正常节目播出,新闻事件发生与播出间的时差被缩至最短,有的几近同步。实况转播的内容应该和实际情况的发展同步进行,如天安门前走过什么队伍就介绍什么队伍。但是在过去,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有时候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4)多点同步报道

多点同步报道。又名电子中继采访报道。这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广播新闻报道的有益尝试,是近年来广播媒介经常采用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的具体含义是:在电台编辑部的统筹安排下,派驻各地的记者、主持人,围绕某一共同主题,在同一时间内,将各地发生的同类新闻事实(现场音响、人物谈话录音或者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通过通信卫星或微波线路传回电台编辑部。编辑部再按照某种次序加以编排、播出。作为现场直播形态之一的多点直播报道与过去的现场直播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后者只是对现场实况的一种记录和同步传播,在直播中记者的功能更多地是记录,而不是报道。

现场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它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通过远距离采访与报道,可为听众提供多方位的新闻信息,扩大了报道的信息量。第二,它可以突破时间限制,使采访、传输、编辑、播出等环节在时间上几乎做到同步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1994年,广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洪水来势猛,受灾面积大。为了及时、全面地报道各地灾情和抗灾救灾情况,广东电台新闻中心派出了多个采访小组,分赴各重点灾区采访。当时的广东电台新闻台连续几天在早晨的《七点新闻》节目中,组织多点连线直播报道,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反映各地受灾情况和抗灾救灾的最新情况。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通过收听广播,及时了解灾情和灾区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新的部署,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抗灾救灾工作的开展。(23)

(5)网络广播实时报道阶段开启

互联网的兴起正面冲击了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生存理念。未来的媒介如何数字化生存?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指出:“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离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24)

从世界范围来讲,美国的广播媒体最先走上网络,1995年8月,美国广播网首先利用英特网进行全球广播。我国广播媒体上网始于199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网上进行的实时广播。虽然我国网络广播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使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明确意识到,这场变革将影响到广播新闻工作的全部流程,包括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对于受众反馈的研究。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尽快使传统广播与最具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数字化技术形成复合传播格局,才能为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开拓全新的格局。

3.广播新闻报道播出方式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广播电台大都采用了直播的方式,这给广播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从内部看,直播的运用减少了工作环节,工作时间,节省了新闻报道的成本。此外,从传播效果上看,直播活跃了节目的气氛,增强了报道的时效性,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并为听众的参与提供了方便。

新闻报道要想做到快,直播可以保证其速度。记者采写后,一经审稿便可直接插播,记者可以在事件现场用电话连接直播室进行现场报道。对突发性、重要性和关注性的新闻进行直播很有必要。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新闻对时效性要求不那么高,仍可以经过系统策划后,事先录制好,再在固定的时间播出,这样新闻报道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直播以及现场报道虽然有难以回避的缺点,但是它们的优势仍然不断促发着广播新闻人对这种新闻传播理想方式的追求,因为这两种方式缩短了新闻事件与听众之间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还有心理距离。

时间距离。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传播直至为听众所接受,这当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经历一段时间,这就是新闻事件与听众间的时间距离。时间距离越大,传播效应越小。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要力争缩短这段时间距离。现场报道可以最有效地缩短这段时间距离。它不必在事后整理素材,撰写稿件,也不需做复杂的合成,只要把现场录音稍加剪辑就可以播出,从而增强新闻的时效。

空间距离。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可以发挥广播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特长,缩短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同听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广播记者所到之处,哪怕与听众远隔千山万水,只要一部手提电话,就可以将新闻现场的声音及时传送到听众的耳边。现场直播更是让听众与新闻事件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几乎达到了“零距离”的程度。

心理距离。根据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在向听众提供信息时,不仅有记者在话筒前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现场的情景进行描绘,还可以得到与此同时产生的新闻现场的音响和氛围的帮助,这就使得现场报道成为广播新闻所有报道形式中,最接近人们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最符合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可以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在心理上缩短了距离,也让信息在听众的头脑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并得到了强化。(25)

【注释】

(1)孟黎:《重大主题广播新闻传播思维变式》,《中国广播》,2004.11。

(2)冀国锋:《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策划》,《中国广播》,2005.6。

(3)《又是一年春绿时——部分电台全国“两会”报道创新扫描》,《中国广播》,2005年5月。

(4)蔡万麟、夏威:《让宣传报道符合传播规律——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报道》,《中国广播》,2005年8月。

(5)白国良:《从中国之声许振超事迹报道看广播典型宣传的突破》,《中国广播》,2004年7月。

(6)杨民廷、桑国兴:《战役性报道的策划和实践》,《中国广播》,2004年第8期。

(7)孟黎:《重大主题广播传播思维变式》,《中国广播》,2004年11月。

(8)王权:《关于制定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的思考》,《中国广播》,2004年。

(9)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208页。

(10)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32页。

(11)《从广东非典型肺炎恐慌论社会舆论中信任坐标的建立》,新传播资讯网,2003年2月17日。

(12)曹璐,万梅:《灾难报道与主流广播媒介定位——中央台、国际台海啸报道解读》,《中国广播》,2005年第3期。

(13)《海啸:印度沿海村庄大广播救了七千条人命》,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1/04/content_2414791.htm.

(14)靖鸣、吴崇杰、严三九等著:《问题新闻采访与报道》,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2月,第301页。

(15)曹璐、万梅:《灾难报道与主流广播媒介定位——中央台、国际台海啸报道解读》,《中国广播》,2005年第3期。

(16)卢山:《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传媒》。

(17)曹璐、吴缦:《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18)王明华:《扬广播之长,领报道之先——中央电台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操作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4期。

(19)丁文奎:《再谈短消息创优——2003年度中国广播奖短消息类一等奖赏析》,《中国广播》,2005年第8期。

(20)李岩、黄匡宇、张联:《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1)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18页。

(22)鹿野:《陕北台记者生活回忆》,《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3年版,127页。

(23)《南方广播研究》,2005年第一期。

(24)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5)贾中兴:《如何搞好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青年记者》,2004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