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样写小言论,“命中率”很高

这样写小言论,“命中率”很高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米94的个头,在韩国人眼里高山仰止,但在中国并不鲜见。唯一能做的,是少指责韩国,多检讨自己,从而更全心地呵护本国的文化遗产。

第二节 这样写小言论,“命中率”很高

小言论是指篇幅短小的新闻评论,但千万别把小言论叫成短评,上面说过,短评是一种编辑部评论,评论界这么认定了,我们得遵从。小言论也称小评论,多为几百字(一般不超过800字),大都是一事一议。

小言论议论的内容很广泛,国家大事、个人见闻都可以议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其形式短小精悍,一针见血。广播电视,特别的报纸,都开有小言论专栏,它是开放性的专栏,人人可写。有的专栏一开许多年,用各种名称作为专栏名称,如今日谈、今晚谈、夜话、夜谈、灯下漫笔、边鼓录、快语斋、某某小语、山城聊吧、打开天窗。全国各地报刊这样的栏目少说也有数百个。

小言论是通讯员写作新闻评论时最主要的文本形式,或利用这种形式宣传本单位的工作,或通讯员个人发表意见赚取稿费,是通讯员比较喜欢的一种评论文体。

小言论看似好写,但要想写出新意、不落俗套,不下一番工夫是很难做到的。

一、选题力求新鲜

写好小言论的前提是选题。很多通讯员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对一件事情很有感慨想大发一番言论,可写的东西却被编辑告知没有新闻评论的意义。那么选择哪些新闻评论的题材才有意义呢?

选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入题的,这是它的不难。而从生活中抓出最能牵动众人心弦、吸引众人视听的题目,则十分不易。这里有个由生到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功夫。

总起来讲,通讯员们写的小言论大体上有如下几种选题办法:

(1)从上级的指示精神中得到启发,就如何更好地贯彻上级意图问题发表议论。如江泽民同志不止一次谈到唐诗宋词的博大精深,建议多读其中的传世佳作,就有作者写了《接受唐诗宋词的熏陶》一文,提出“人们从心底追慕唐诗宋词的遗韵,也是对今天文化艺术一定程度上呈现的浅俗浮薄的一种拒绝”。

(2)从饱满的政治热情出发去褒贬是非。有句诗歌界的行话叫“愤怒出诗人”,对身边的丑恶、腐朽现象,就是要举起鞭子去鞭挞。对人们身边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则引导人们齐声讴歌与赞扬。

(3)将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历的感受写下来。这个写法对第一线的同志最为简便。有作者在朋友家闲坐,发现朋友之妻教育女儿有方,只给8岁的女儿擦一只皮鞋,而另一只让她自己学着擦。联系培养独生子女的劳动观念问题,写了《只给孩子擦一只皮鞋》一文。这就用一个生动的事例,用评论的写法为社会生产了一种观念:教孩子,别惯他!

(4)预见一个时期可能出现的带倾向性的社会问题,及时加以提醒。媒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引导受众站稳立场,明辨是非: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是主流价值观,什么是非主流的价值观;哪些东西我们要珍视,哪些东西我们要摒弃。所以每逢关键时节,媒体特别是报纸总要发一些警示性的言论,借以引导社会。

(5)表达普通群众意愿,替老百姓立言。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他们会有许多想法,有忧虑,有担心,有困惑,也有欢欣、建议和希望,小言论就要反映他们的心声,说老百姓的话,替老百姓说话

(6)借传媒的有关报道做引子,评论类似的事件,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7)对“焦点”、“热点”问题提出讨论、争鸣。社会生活中一段时间里总会形成其“焦点”、“热点”问题,问题为读者所关注,自然也为新闻报道关注。小言论对这些问题不仅不应回避,而且要积极参与,以发言来引导视听。

(8)当报道之路走不通的时候,可用议论来宣传。有时候,本地区本部门的做法想用消息宣传出去,媒体又不是很感兴趣。怎么办?另一条路还通着罗马呢,那就是新闻评论。小言论要有由头,那么由头就用本地区本单位的某事吧,这不是同样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吗?通讯员如果能把这件事或这种做法放到特定的背景里揭示出它的价值所在,并不比一篇消息的宣传效果差。看来,当通讯员,不必砍倒树捉八哥,多一种文路,便多一种宣传的工具。

二、立意还得出新

选题是有话要说,立意是说得精彩。选题新只能说你看中了目标,立意新才是对目标的成功打造。立意当然不能平庸,平庸的立意谈不上立意,因为人人想得到,这意谈不上“立”。立者,出类拔萃木秀于林也。与别人不同,别人还没想到,这些立意给社会的贡献才大。撰者前些时看一篇长篇通讯,写的是某省女篮著名中锋的女儿被韩国队相中的事。这姑娘身高1.94米,有人说她如果去了韩国,便是人才流失。记者陈开署名评论,让人眼睛一亮:

不曾留 哪来流?

陈 开

天下做父母的皆有此心,儿女哪怕是根草,也是自己心窝一块宝。天下人有个习惯,对身边草儿视而不见,等别人当宝挖了去,难免又会眼热心疼。两者都很平常,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韩国开出优厚条件,引进苏文妍这块璞玉,咱们容易下意识反应:如果她成了下一个“女姚明”,岂不是人才流失吃了大亏?其实大可把心先宽一宽。1米94的个头,在韩国人眼里高山仰止,但在中国并不鲜见。一个初二的中学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未来在篮球领域有多大建树,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国内的体育系统,之前并不曾关注过苏文妍,既未“留”,何谈“流”?若仅凭莫须有、怕吃亏的理由,就将她生生留住,不妨设想,几年后小姑娘成了中国女篮栋梁自然好,没能成功的话,多少人还会继续关心?“至少女儿能学会一门外语”,苏母的话,够平实,才更现实。

现实中,身边朋友留学移民,大家早就习以为常。苏文妍赴韩,也犯不着大惊失色,了不起与清华、北大的留学生专业不同,学的是篮球罢了。衷心希望苏文妍能在韩国闯出一片天地,就像肯尼亚全国放假,欢庆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一样,到了那时候,我们也可以自豪一把。

——《武汉晚报》2009年2月19日

不到500字,写得入情入理。作者在文中提倡的,是还这个女孩子自由身,别把她的出国看得太重。而撰者所欣赏的,是这篇文章的立意,孤峰突起,绵里藏针:你视而不见,人家看中了,你却当宝。那六个字的标题,多么简洁,多么有力。用这个思路回看韩国抢注端午节和文房四宝申遗,我们还有什么话说呢?唯一能做的,是少指责韩国,多检讨自己,从而更全心地呵护本国的文化遗产。

看看,这不就是立意的作用吗?

三、结构力求简约

小言论短小,所以在结构的安排上不能过于复杂。

小言论的开头部分,通常是由“由头”说开去的。所谓由头,就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小言论更多的情况是以直接输入新闻性事实作为由头,这样做的好处是吸引读者、便于开头,接着就可以引发议论了。而这些由头当然最多是新近发生的,作者自己所见所闻的事情;或者是一件切合时弊,能以小见大但又微不足道的小事;抑或是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事实或信息。

小言论的中间部分,当然是作者对由头的深入剖析和引申了。这部分是主体,作者必须运用得当的逻辑和语言来说明、阐述自己的道理和理论。

初学者在写小言论时,由于经验不足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往往议论流于表面,或者一味简单重复报道内容,就事论事;或者游离于报道之外而空发议论,这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言论虽小,道理不小。小言论要说出一个“理”来,这个理对人有启发,对社会有用,这就是小言论的贡献,不然,我们说几百字正确的废话干什么?

比较好的做法是,借助由头为依托,就其中的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侧面来深化报道思想,不要广“撒网”,也就是借着由头直接说到更深更重要的思想上去。当然,这要求作者有深刻洞察事物的能力和较高的理论修养以及较多的生活体验。

结尾部分,作者应该画龙点睛,简短、直接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升华文章主旨。当然,这点睛之笔是文章精华所在,要“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丰”,最好让读者自己回味。

四、语言力求生动、精练

小言论要做到短小精悍,在文字上还得有所控制,长话短说,惜墨如金。文字还要生动活泼,让读者品味道理之余,也能享受作者的精妙文墨。

《体育报》曾刊登过一篇三句话的短评,题目是《中国——万德夫》,全文如下:

许海峰获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后,有些外国报刊不约而同地写道:“中国——万德夫。”

“万德夫”是英文音译,就是“真棒”、“真行”、“妙极了”的意思。

从52年前外国报刊说“看中国人明日如何跑”一直到今天的“万德夫”,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啊!

这篇短文,文字精妙,篇幅极短,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多的。诸多优秀的小言论证明,只要在写作切口上选择好的选题,随之给它一个妙的立意,再设计巧妙的结构,接着用精练生动的文字打造完成,留给人们的一定是精彩的思想大餐。

好了,新闻评论只讲这么多,因为新闻通讯员写作的重点不是新闻评论。但新闻评论中的小言论对于通讯员们来说十分有用,所以应该掌握。

思考题

1.新闻评论的意义是什么?

2.新闻评论的选题从哪里来?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尝试写一则小言论。

一对母女在武大樱园穿和服照相被驱赶

本报讯(记者汪志通讯员闫西子张雨舟实习生吴丹平)“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昨日下午3时左右,一对母女在武大樱园内穿和服拍照,引来众多学子围观声讨。

两女子樱园内穿和服拍照

下午3时左右,两个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出现在樱花大道上,年纪较长的穿了件淡紫色和服,另一年轻女孩穿一件彩色和服,两人站在樱花树下合影留念。给她们拍照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随行的还有一位年轻女子。4人都操武汉口音,在樱园逗留了近10分钟,引来很多赏花市民的目光。

十多人自发轰赶“和服母女”

“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突然,一位穿蓝条纹衣服的小伙子冲他们吼起来,接着一名年轻女子也加入声讨行列。吼声吸引了10米开外游人的注意。两女子一下被镇住了,马上逃到另一处。随后,十多名年轻人加入声讨队伍,很多围观市民也表示愤慨,责备声越来越大。

眼见情况不妙,母女俩没有反驳,立即停止拍照,脱下和服交给随行的年轻女子,收拾东西匆匆离开。记者看到,母亲脸涨得通红,年轻女子安慰刚脱下和服的年轻女孩说:“不要理他们,没什么的,一群神经病。”

“只是觉得穿和服拍照好看”

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两人为母女。问她们为什么穿和服来樱园,这对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母女表示:“穿和服拍照只是觉得好看,没考虑其他的,没有任何意图。”

记者随后寻找那位率先声讨的小伙子,但他已离开。据了解,此人是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大二学生。另一位参与声讨的年轻女子表示:“虽然和服有美丽之处,但它毕竟是日本人特有的服饰,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有种异样的感觉。”此外,也有学生认为,这对母女的行为属个人行为,其他人不该干涉。

——《长江商报》2009年3月22日

【注释】

[1]胡文龙、秦珪、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