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导语的产生

新闻导语的产生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新闻导语的产生南北战争初期,新闻报道仍很冗长,记者们刻意渲染,使用较多的形容词。他明确指出,美联社所发的每一条新闻导语,必须具备这六个要素。此后,“六要素”导语的报道形式逐步得到美国报界和世界各国新闻工作者的认可,被奉为新闻写作的“金科玉律”。“六要素”俱全的新闻导语,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第一代导语。

三、新闻导语的产生

南北战争初期,新闻报道仍很冗长,记者们刻意渲染,使用较多的形容词。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报道越来越不适应紧张的形势,于是一些大报开始把重要新闻摘成新闻简报,不久小报也开始仿效这种做法。这些新闻简报,导致了现代报刊标题的产生,即以数行文字概括全篇报道。这也是战时特殊情况所迫。此外记者们常常担心,他们的电报是否会全文发出,故把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放在第一段,这就是导语的起源

最初的新闻导语很不规范,呈“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之势。直到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长消息,这条消息最终确定了第一代导语的写作原则。其导语如下: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 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横扫了萨莫亚群岛。结果有六条战舰和十条其他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滩上搁了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3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无名墓地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这条导语后来被许多新闻学著作奉为“新闻六要素”式导语的经典之作。因为这条导语囊括了新闻报道所需要的五个W加一个H:“何时”(When,3月16日、17日)、“何地”(Where,萨莫亚群岛)、“何人”(Who,美国和德国的海军官兵)、“何事”(What,遇难)、“何因”(Why,遇上了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的风暴)和“如何”(How,舰船被摔碎或搁浅,官兵死亡)这六个最基本的要素。

美联社总编辑维尔·E.斯通将这条新闻导语树为写作典范。他明确指出,美联社所发的每一条新闻导语,必须具备这六个要素。此后,“六要素”导语的报道形式逐步得到美国报界和世界各国新闻工作者的认可,被奉为新闻写作的“金科玉律”。

“六要素”俱全的新闻导语,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第一代导语。这种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后,对整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大体上都能了解。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内容太庞杂,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不那么深刻。有人讥笑这种导语是“晒衣绳”式的导语,意思是说,记者把所有的事实,不分轻重主次,一一系挂在新闻导语这根绳子上,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但不可否认,“六要素导语”即第一代导语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军突起,迫使新闻界进行写作方式的改革。

于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陆续有一些新闻工作者提出,不必强行规定新闻导语里一定要包括“六要素”,可以根据每条新闻的特点,从六要素中选取一两个最重要、最能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要素,突出地写入新闻导语之中,其余的要素可以分散放到新闻躯干或结尾部分去交代。这样做,可以更加突出重点,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且由于各人在选择新闻要素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出各种各样构思奇巧、表现新颖的新闻导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现在,用这种方法写作导语的,风靡世界。这被称之为第二代新闻导语,又叫“部分要素式导语”。

第二代导语要求好中挑优,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突出地写进导语里,使这条新闻导语具有勾魂摄魄的力量,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由于仅仅在导语中采用了部分要素,这就使第二代导语显得简练、新颖、生动,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

比较两条同题材新闻报道的导语,我们就可得到深刻的印象。

第一代导语:

今晚大约9时半,在福特剧场,当总统正同林肯夫人、哈利斯夫人和罗斯本少校同在私人包厢中看戏的时候,有个凶手突然闯进包厢,向总统开了一枪。

——1865年4月15日《纽约先驱报》

第二代导语:

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亡。

——1963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

第二代新闻导语虽然就这么一句话,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却十分突出,其表达的效果却要比第一代新闻导语好得多。这便是“立片言以居要”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