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息的写法每天清晨,当你打开报纸时,便会看到许多稿子正文的前头都冠上“本报讯”、“本台消息”、“新华社×月×日电”等字样,这些稿子,就叫消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把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可以引起人们对所发生的事件的重视。这是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在一阵雷雨中发生的现象。

消息的写法

每天清晨,当你打开报纸时,便会看到许多稿子正文的前头都冠上“本报讯”、“本台消息”、“新华社×月×日电”等字样,这些稿子,就叫消息。它们几乎占据了报纸的大部分版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消息(即通常所说的新闻)是报纸上的一种主要文字体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写法。

一、消息的组成

一篇消息,一般由导论、背景、主干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用一个图来说明,应为:

img2

二、导语

较长的新闻,开头均应有明确的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自然段。它要求用简洁的文句,写出新闻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目的或结论,使读者先获得一个总的概念,并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而短新闻的导语则可有可无。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新闻必须有明确的导语。他在1951年2月,为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提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所加的几段话中就说到:“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一篇新闻的导语写得好不好,对发挥新闻的作用意义很大。所以,写新闻常常要在一个导语上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把导语写得生动引人,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使人爱不释手。

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要有新闻根据;(2)事实要新鲜,并且是最主要的事情;(3)简明扼要;(4)文字生动。写新闻导语时一定要防止用公式化、概念化的空洞议论来代替事实,防止一开头就用很长的名字、机构和衔称以及一连串枯燥的数字和难懂的技术名词等,还要防止一开头就写历史背景。

根据笔者的实践,导语常见的写法有以下10种:

叙述式。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把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如: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2月 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个月12日有一个17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匪军杀害了。

新华社讯 板门店的谈判帐篷今天都空了。一年来的谈判将在历史上和世界人民與论的判决里写上这个事实,即:美国政府的代表由于不敢在会议上面对朝中代表提出的正义谴责,因此逃出了会场,逃避了会议。

提问式。以提出问题开始,把新闻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所要介绍的经验,突出尖锐地摆在读者面前,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深思。例如:《天津日报》上曾发表过一则题为《天津中西医骨科学术讨论会》的新闻,导语是这样写的:“‘骨头断了,怎能重新生长连接起来呢?’亲爱的读者,你愿意知道这个饶有兴趣的‘秘密’吗?上星期六在中西医结合的骨科学术讨论会上,著名骨科专家各抒己见,从各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揭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和目的。如:

新华社北京1978年11月15日电 中共北京市委在最近举行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

新华社1977年10月23日电 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国已经连续10多年没有发生过蝗害。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

评论式。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以唤起读者注意。例如:

新华社电 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今日宣布解放。北平的解放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主要的军事发展和政治发展之一。

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特别是把记者目击的情况具体地写出来,以营造气氛,引人入胜。如:

新华社广西边防前线1979年3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阎吾报道:记者5日下午访问了激战后的越南谅山省省会谅山市。随着奇穷河南岸地区和谅山西南四一三高地守敌的覆灭,枪炮声渐渐平息下来。我边防部队指战员正从各个阵地上把缴获的坦克、装甲车导弹、火箭筒、火炮和各种枪支弹药汇集在一起。一队队中国边防战士们,精神抖擞地跨过奇穷河大桥,开赴谅山以南各个阵地,准备迎击胆敢反扑的越军。

又如1979年3月2日《文汇报》发表的《新华医院绿化搞得好》的导语:

本报讯 走进新华医院,只见绿篱行行,花木相间,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病人在绿树花坛中散步,打太极拳,人们都说:这里的绿化工作搞得好。

比兴式。在导语中,运用比兴的手法,点明通篇主题。例如: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救活”鸳鸯换回外汇》一稿的导语:

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换回了一大笔外汇。

又如:[新华社1959年6月18日电] 人们说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是“盐世界”,看来并不过分。

爆炸式。应用爆炸性的语言,有较大的间断感。可以引起人们对所发生的事件的重视。例如:《文汇报》1980年1月3日发表的《天降火球穿户过》一稿的导语:

一声惊雷,一只罕见的“球雷”跑进川沙县洋泾公社东华大队第八生产队一幢新房子,随即又跑了出来。这是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在一阵雷雨中发生的现象。连日来,那里的群众议论纷纷。为此,记者最近访问了有关单位。

悬念式。采用蒙太奇的笔法,制造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如:

新华社武汉1957年10月16日电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的第二天,长江上遇到了八级狂风,江面白浪滔滔,武汉市悬起了“风大浪急轮渡停航”的公告牌。但是,长江大桥却接待了南来北往的火车、汽车和络绎不绝的人群。

递进式。一个段落无法交代一个事实,用递进的办法,写上两段,或三段,层层深入。可称为两个或三个导语,合起来为递进式导语。例如:《底特律自由新闻》商业撰稿人写的一条消息是这样开头的:

本报讯 如果底特律的女售货员在整个1月份中既不说又不笑的话,应该原谅她们。

她们不过是被繁重的售货工作吓倒了。她们对整天不停地唠叨感到厌倦了。

而我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因为上个星期我同她们当中最优秀的售货员一道,在J·L赫德逊公司区的商店里的男用化妆品部站了四个钟头的柜台,接待采购圣诞节用品的顾客。

这个导语由三个自然段组成:第一自然段讲售货员不说不笑,请予原谅;第二自然段讲她们是被工作压垮了;第三自然段讲记者自己的体验。这个导语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整体。又如:1976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江拖”又大上了》一稿,开头是这样的:

本报讯 请看江西拖拉机厂今年1月到12月“四人帮”干扰、破坏时和打倒“四人帮”后的生产情况:

1月份:400台拖拉机。

2月上半月:50台。

2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未生产。

10月下半月:50台。

11月份:40台。

12月份:已经生产606台。

这是一笔政治账。它说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黑手插到哪里,哪里的革命和生产就遭到破坏。它说明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这场伟大革命,清除了破坏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大祸害。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迸发出来,必然会出现大干快上的新局面。

引语式。对于重要的指令性新闻,或是重要人物的新的见解以及某一重要事件中具有明显特性的一句话,等等,不妨采用引语式的导语。例如:1981年4月26日《长春日报》的消息《“老师,请喝一杯水”》的导语:

本报讯 “老师为我们讲课口干舌燥,我们应该向老师敬一杯水。”吉林农业大学从本学期开始,每堂课前,学生都把装满开水的暖瓶和茶杯放在讲台上,课间给老师斟上一杯水。

此外,运用人物的精彩语言,运用人们所熟知的警句,运用一些诗词对仗来作为新闻的导语,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新闻导语的写作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的格式和框框,好的开头,需要大家不断创造。

但是,写作导语时一定要注意:无论采用哪一种写法,都必须从新闻的内容出发,并照顾到全篇的统一、完整、和谐;必须在提炼上下工夫,不能把新闻中的许多具体材料,不分主次地写到导语中去;切忌冗长、空谈的议论过多,缺少有力的事实。要注意不使用空洞抽象、模棱两可的词句,如“在……大好形势下”,“根据……”,“为了……”,“围绕……问题”,“学习了……”,“批判了……”,“认识到……”,以及“大概”、“最近”之类的词句。还要注意不要和主体重复。在创新的同时,要尽量做到有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与何故。特别要交代“怎么样”,也就是要有个H。

三、主干

主干是一篇新闻的主要部分。它在导语之后,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具体材料,进一步阐发全篇的主题思想。一篇新闻的质量怎样,关键在于主体部分写得怎样。因此,在写一篇新闻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部分的写作上。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按时间顺序写。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层次,其优点是可以使读者对某一事件的全过程有鲜明的印象。例如1947年1月8日《大众日报》的《战场速记:瞭望快速纵队就歼记》就是按照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我军聚歼蒋军快速纵队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成的。采用这种写法,要围绕主题思想,精心选择材料,剪裁得当,详略得宜,不要事无巨细地自然主义地往上罗列材料,成为一篇流水账。采用这种写法,不少人是按时间倒序写的,由近到远,由新到旧。这种写法就是时髦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这样写不仅简洁明快、引人入胜,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而且在战时环境下,当通讯工作发生中断时,只要报社接收到第一段,新闻也自成一篇了。但要注意衔接自然,防止跳跃性太大,使人读起来不得要领。

按逻辑顺序写。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问题的发展逻辑来考虑主体的层次结构,或因果关系,或并列关系,或主次关系,或点面关系。可以并列出几个问题,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地阐述;也可以围绕主题思想,层层剥皮,向纵深发展;还可以先摆出事实,然后阐述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等等。采用这种写法,有助于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要注意逻辑性,不能把互不相干的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

很多新闻是把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糅合在一起写的。总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要从每一篇新闻的具体内容出发,该采用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不要把它固定化、教条化。

主体写作的几点要求:(1)材料要具体,内容要充实。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作者采访深入,掌握丰富的材料,既要有面上的概括材料,又要有点上的具体典型事例。来稿中常见的毛病是,材料单薄,形式一般化,又加上作者空洞议论多,说服力不强。(2)要有波澜起伏。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写作时表现手法也要灵活多样,写出的新闻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叙事时可以顺叙、倒叙、插叙,有时可以描写,也可以把文学的一些笔法引入新闻写作中来。总之,每篇新闻都要写出自己的个性、独特的风格,不要千篇一律。(3)短些,精练些。选用材料要“一以当十”,结构要严密,紧紧围绕主题,焦点集中,使用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事例,不搞空泛议论。

四、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通常插在主体中间,成为主体的一个部分,交代新闻事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条件,也就是新闻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它在整体中的地位,它的来龙去脉等。背景材料,看来无足轻重,实则重过千钧。一个好背景,可以使新闻顿时生色,增强感染力;也可以使人对新闻有更深的了解。背景交代不好,会使人感到新闻为无根之本、无源之水,仿佛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好地使用背景材料,能烘托、深化主题,正确地说明和解决问题,同时能使主干部分更加实在、增加文采,且具有吸引力。

在新闻写作中使用背景材料的常见做法有:

1.对比性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以突出新闻事实的重要意义,或阐明一定的主题思想。例如,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的一则电讯稿《上海严寒》里背景是这样写的: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10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

这一段导语,通过两个社会、两种制度的对比,把新闻的深刻主题阐发出来。

198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黄河水奔流千里到天津》的消息,在最后一段交代了一些背景材料:

山东一线预计在12月1日放水。河南将向天津输水约3.5亿立方米,由于路远,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水到天津后每立方约花一元多,市民用水每立方才收八分八厘。节水仍是天津当务之急。

在这段里,突出了“每立方约花一元多”与“每立方才收八分八厘”的对比,自然而然地得出“节水仍是天津当务之急”的结论,加强了新闻的说服力。

不少政治性新闻运用对比材料,有效地深化了主题。比如新华社报道蒋经国“当选”为台湾地区第七任最高领导人时巧妙地通过背景介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消息里说蒋经国当过第六任最高领导人,而前五任最高领导人都是蒋介石。这么轻轻一点,人们就知道,台湾地区的七任最高领导人原来均为蒋家父子。消息又交代说,“国大代表大会”从开始到当时已有36年了,六年开一次,已开到了第七次,可至今仍未换届。这个背景有力讽刺了台湾“国大”的假民主,深化了这则消息的思想内容。

2.说明性材料。例如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思想状态、工作面貌、物质条件等。可以把新闻事实讲得全面深刻而又恰如其分。如:1948年11月5日新华社发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背景是这样的:“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28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这些背景材料,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南阳在历史上是一个战略要地,近年来国民党反动派又苦心经营,所以这里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从而对解放南阳的政治、军事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有的新闻,它的意义隐而不露,不点不明。记者出面讲话吧,又显得有点儿讨嫌。怎么提示这条新闻的“隐情”,说明其意义呢?外国记者的拿手好戏是运用背景材料。比如,当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被任命为联盟院外委会主席。从表面上看,同时当选为民族院主席和联盟院主席的人,职务都比戈尔巴乔夫高。那么戈尔巴乔夫的当选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美联社的报道别出心裁,第一句就点出“最年轻的委员戈尔巴乔夫”被指名担任“一项重要职务”。接着又说:“西方分析家认为担任这一职务证实了他在克里姆林宫的第二号地位,仅次于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原因是:“在安德罗波夫执政时,契尔年科曾担任此职;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克里姆林宫的理论家苏斯洛夫担任此职多年。这个职务被认为是附加给政治局第二书记的任务。政治局第二书记是苏联权力结构中的第二号人物。”这个背景材料成功地显露了新闻的重要性。

3.注释性材料。例如,人物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名词术语,技术性问题等。有一则报道宣纸恢复生产的消息,背景里就有:“宣纸长期搁置不受虫蚀,不会腐烂,因而有‘纸寿千年’之称”,“目前在故宫保存的我国唐、宋时代的一些图画,如韩滉的‘五牛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等,就是用宣纸画的。这些画虽然经过千年辗转储存,但在重新裱糊后,仍然完好平整如新。”这就把宣纸的特点讲得生动、形象、有说服力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科技新闻在报纸中所占的位置日益显著,所占的篇幅日见增多。科技界的一些事件常常使人浮想联翩,许多陌生的名词,也常常使人抓头皮。因此,聪明的记者经常注意在科技新闻中加入有用的注释性背景材料。一方面为了增加科技新闻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使那些“抓头皮”的读者如释重负。

1982年1月11日新华社播发曼谷的一条消息,叫《泰国北碧村发生“蛙战”》。讲的是北碧村的一块田野里,有数千只青蛙参加历时一个多时的“蛙战”。战后,蛙血染红了浊水,“战场”留下四十余只蛙尸,围观村民二百余人。看了这则消息,人们不仅会问:“此次‘蛙战’是否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呢?”记者仿佛也理解读者的心理,特意加了一段背景材料,说:“据报道,‘蛙战’在许多国家都曾经发生过。1970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以北160英里的一个泥潭内发生的一场‘蛙战’中,聚集的青蛙达上万只,激烈的‘蛙战’进行了一个星期才结束。”

请读下面这则消息,你将发现,背景材料是可以多次穿插的。

一艘阿曼古式帆船沿着《一千零一夜》的航道启程开往中国

新华社北京1980年11月23日电 马斯喀特消息:阿曼“苏哈尔”号独桅三角帆船今天上午从马斯喀特海军基地起航开往中国,作一次现代的星巴德航海旅行。星巴德是《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人物,巴格达富人,曾作七次冒险航行。(上面这一句,就是注释星巴德其人的背景材料)

阿曼民族遗产和文化大臣费萨尔为“苏哈尔”号主持了隆重的开航仪式。

费萨尔和专程前来参加仪式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团长、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敏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的讲话,赞扬阿曼和中国之间友谊的发展,期望“苏哈尔”号航行成功。

“苏哈尔”号由阿曼几艘海军舰艇护航,在海军乐队的奏乐声中驶离海岸。

“苏哈尔”号将沿着一千多年前著名的航海家星巴德航行六千英里到达中国的路线扬帆征海。(又一次交代背景材料)由阿曼国家元首卡布斯和他的政府发起的这次航海是阿曼和中国之间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交流。

这次航海是庆祝阿曼成立十周年的一项活动,目的是要调查老星巴德的传说和查明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如何。(下面一句再次交代背景,指出这次航海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这次航海使用的是老式船,船上载有海湾带到中国的物品,完全依靠风力作为动力,依靠星星来导航,以便对一千多年前阿拉伯航海家的航行作一次科学考察。

“苏哈尔”号是去年12月份开始在阿曼的苏尔建造的,用的是印度马拉巴尔海滨地区的特殊木料,木料用椰子绳缝合,所用的椰子绳共长四百英里,绳子全是用手搓成的。这种造船方法和阿拉伯人几千年前的方法完全一样。(以上这句话,也插进了背景材料,说明这次航海所用的船,也同传说中的完全一样)这艘独桅三角帆船长87.6英尺,宽21英尺,船员20人,预计明年7月到达广州。

新闻中交代背景要注意几点:

第一,背景应该是和新闻事实直接有关的材料。交代背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衬托新闻主题,要紧扣主题,为主题服务,不要为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要使背景材料成为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背景材料要少而精。一篇新闻要写的材料很多,不需要也不可能处处都交代背景。一定要在有助于深化主题的关键问题上,在人们不易理解的地方交代背景,不能事无巨细、东拉西扯地写上许许多多背景材料,以致喧宾夺主,淹没了新闻的主体。有些人所共知、没有特点、无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事物的背景材料,应当坚决删去。第三,不要形成固定的“背景地位”、“背景段落”,要根据有利于阐述主题思想、节省篇幅、吸引读者等原则,巧妙灵活地把背景材料穿插到新闻中去。

五、结尾

为了使事实完整、逻辑严密,许多新闻有结尾。当然有些新闻主干部分已把内容说完了,就不必写结尾。简讯也不必有结尾。

新闻结尾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七式:

小结式。结尾对阐述的新闻事实进行小结,使人更加明确报道这一内容的目的。

启发式。有的结尾不把话说尽,给读者留下思索回味的余地,启发人进一步去思考问题。

号召式。利用新闻中所阐述的事实,在结尾发出号召。

分析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展望式。对主体报道的事实作发展的展望。

激励式。用几句激励人心的话结尾。

戛然而止式。即在主干最后一段,用一句话收结,既可视为该段结尾,亦可作全篇之结尾。

写结尾应注意的问题:(1)要尽量写得生动活泼些。不要用“他们表示一定要……”之类的空泛的话。(2)不要和导语、主干重复。(3)不要模式化,应不拘一格,不断创新。

六、几个不成功的实例

一条消息,往往只可容纳几百字或千把字,把消息写得长而又长,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要在很少的篇幅中写清楚一件事,我看除了“简练”以外,是没有别的办法的。通常大家新闻写作中的简练叫做把“水分”挤干。这里讲一个故事:

俄国有个叫奥理明斯基的编辑家,他是绝不会让内容空洞而又冗长的东西出现在版面上的。他对文章卡得很严。有人攻击他,说文章经他修改就只剩下标点了。他不同意这种说法,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有篇描写蒂威尔城示威游行的文章,末了写道:“在游行的地方,曾来了地方警察,拘捕了八个游行示威的人。”他认为既然是报道蒂威尔城的罢工,当然是当地警察来镇压,因此,在“警察”前面冠以“地方”,实为多余,就连“警察”二字也大可不必有。至于“在游行的地方”和“游行示威的人”云云,也是画蛇添足。奥理明斯基挖苦地说,被拘捕的,自然不是母牛,也不是行路人,而是参加游行的人。他说,这末了一句,修改以后,只剩下四个字:“八人被捕”。

新闻写得的好不好,首先表现在导语的概括上,我仅举下面两个实例进行分析:

本报讯 四川省自贡市铸钢厂的广大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在机械工业调整的新形势下,(以上几句全是套话,把这几句话安在机械行业别的工厂上,我看一万年以后也是真理)坚持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了经济责任制,生产逐月上升,利润逐年增多,为“四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里的“改善和提高”、“建立、健全”、“上升”、“增多”等等,没有给人一个有说服力的数字,更没有叙述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场面,统统是记者的一些空话。这样的导语虽短也显冗长,怎么吸引读者和说服人呢!)

本报讯 阜新矿务局在煤炭工业部和辽宁省工业局工作组的帮助下,(在×××照耀下,在×××指导下,在×××领导下,此类导语有一段时间屡见不鲜。这个导语的第一句话虽然具体了一些,但仍难改旧习)领导干部端正了对当前生产和调整的认识,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转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句也是记者的评说,以评论代替概括,是一个通病,也是制造“空话”的一个本源)。

我们反对“长而空”的新闻,是不是就允许“短而空”的新闻存在呢?答复是否定的。现在报纸一再提倡发短稿,但是“短而空”的东西仍然时有所见。“短而空”是当前又一个偏向,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家报纸发了这样一条新闻:

北京建立十八家专业书店

本报讯 全国第一家专营医药卫生图书的新华书店——北京医药卫生书店,9月3日在京开始接待读者。这是北京市新华书店开设的第18家专业书店。

根据“四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有计划地开设专业书店,是北京市新华书店在不增加网点、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为调整备货结构进行的一项积极改革。1982年以来,北京市新华书店陆续新建改建了18个专业书店,并在一些繁华地区的综合性书店中开设了专业图书营业部。

专业书店建立后,很快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仅便于图书市场的信息交流,也减少了大书店的压力。目前各专业书店已与本市外埠的读者建立了长期的联系。

在作者、读者和新华书店存在诸多矛盾的情况下,发表这条消息是必要的。但是,为什么要发这条消息,却不十分明确。第一,为什么在第18家专业书店成立时才发消息呢?第10家、第15家、第17家专业书店成立时,为什么不发消息呢?第二,建立了第18家专业书店,难道北京书籍发行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吗?第三,专业书店的建立能解决读者买书难的问题吗?作者、读者和新华书店的矛盾得到了一些缓和,那么究竟得到多大程度的缓和呢?这条消息根本没有回答这些问题。只是说这样做是“一项积极改革”,“不仅便于图书市场的信息交流,也减少了大书店的压力”云云。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概是这家书店开业时热情招待过记者同志,而记者同志抹不开面子,就写了这个小稿子。难怪写得如此虚空。

笔者在讲学过程中,常常碰到如下的情况,一些初学者问道:“你说的我们都赞成。可怎么挤水分,怎么把文章写简练,你能给我一些办法吗?”我想,办法是有的,只是各人有各人的积累,各不相同罢了。我考虑再三,在这里讲三个办法:

1.新闻既然是传递新事件、新信息和引起人们广泛感兴趣的事情,必讲新闻依据。在写作上,特别是在导语的写作上,要紧紧瞄准新闻依据。这样,目标明确而集中,空话就自然而然地少了。比如,1978年12月28日新华社发的一则消息:

新华社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电报发表以后,兰州机车厂工人们讨论电报越来越热烈,越来越深入。刚担任锅炉车间党支部书记不久的肖克忠说:“这个电报说的不是官话,是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话。要说民主集中制,这个电报才真的是发扬民主之后高水平的集中,群众天天想的、议论的重大问题,这回基本上都得到解决了。”

显然,这是一条时事新闻,是反映人们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电报的态度的。记者明了这一点,引用肖克忠的话作为说明,而记者的议论都看不见了。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办法。

2.让事实来说话,也能达到简练的目的。请看下面的消息导语:

本报讯 天津市研究成功一种新的植物生产调节剂——“F481-1”。农作物的种子经“F481-1”的溶液浸泡后播种,大豆每亩平均稳定增产22%;花生每亩平均稳定增产16%~26%。

这个导语用的全是事实,根本不写作者的判断和议论,确无半句空话。

3.新闻写作忌用形容词。但是在事实基础上概括的形象,却常常给记者帮上大忙:原来要用很多话讲清楚的事情,现在因为找到了形象的概括而省了不少笔墨。比如,1981年10月24四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条消息:

本报讯 昔日垃圾遍地、废钢成山;今日清洁整齐,新树成行,变成花园式工厂(这就是形象的概括)——这是齐齐哈尔钢厂职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用自己双手与汗水换来的成果。

又比如1981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则消息:

本报讯 通过花粉培养单倍体植株,被喻为“公鸡下蛋”。(这个确切的比喻,省了记者许多注释的笔墨)现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的副研究员祝仲纯等,从未浸粉的烟草、小麦子房培养诱导出单倍体植株,可使“没受精的鸡蛋孵出小鸡”。这一实验室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

七、科技新闻及采访十要则

从广义上讲,科技新闻的诞生是与新闻的诞生同时出现的。在远古时代,也就是出现口头新闻的那个时代,某地出现一个毛孩,或产下一个怪胎等,都可能一传十、十传百地风闻四周。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就叫做口头科技新闻了。当然,科技新闻只有在人类有了文字,发明纸张,直至出现专门刊载新闻的工具报纸之后,才真正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在中世纪以前,乃至在远古时代,科技新闻仅处于萌芽阶段。

我们很难忘记15世纪那个愚昧和宗教势力猖獗的黑暗时代。在那时,人类对于自然界、对于自身一无所知,或者由于宗教的统治而不敢有所知。愚昧的神灵术和放血疗法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就是宣传科学的人,也因为他们宣传的道理与教义相违反而屡遭迫害。为科学真理而殉道的,不只是布鲁诺一人,就连赫赫大名的伽利略,也难以逃脱宗教裁判所的刑罚。只有到了15世纪后期,西欧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革命之后,科学才冲破黑暗而露出一线曙光。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的“五百年代”……应该说,科学无愧于这个时代。从15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涌现了一大批科学的巨匠:哥伦布、哥白尼、布鲁诺、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波义耳、哈维、林耐,等等,他们的名字,都应该用金字镶嵌在科技发展的史册上。科学家的大批涌现,科学技术不断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一切都为科技新闻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张以专门报道科技新闻为己任的报纸,是在16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荷兰科学新闻》。同年,德国也出版了一本科学家杂志,也是主要报道科技新闻和书讯的。遗憾的是,我们无法找到这本杂志。接着,1728年,俄国科学院出版了报纸《俄国彼得堡新闻报道》。这个时期传播科技新闻的报纸虽然尚处于初创阶段,但是这个开端却真正扎根于科学的沃土之中。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新闻不仅在新闻中占一席之地,而且日渐为人们所重视。有的科技新闻甚至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比如1961年5月5日美国发射载人卫星,第二天《纽约时报》即在头版发了两条消息,其中一篇新闻特写《啊,这儿的景色太美了》就获得了普利策奖。

我国的新闻事业发端于19世纪,自第一张报纸出现以来,科技新闻就占到了一定的位置。比如第一张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第2期中即表示:“本报虽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唯一急务,然其他各端,亦未敢视为缓图而掉以轻心。智识科学之于宗教,本相辅而行,是以促进人类之道德,又安可忽视之哉。”继《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之后,刊登科技新闻的报纸相继出现,如《天下新道》、《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外新报》、《六合丛谈》、《中外杂志》、《中西见闻录》、《小孩月报》,以及改良派主办的《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新民丛报》、《国闻报》《时务日报》、《时报》,等等。而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也主办过《民报》、《复报》、《中国日报》、《苏报》、《国民日报》等,这些报纸都刊发过科技新闻,介绍过科技知识。到了“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报刊如林,科技新闻崭露头角。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从前苏联自办的第一张报纸开始,科技新闻的传播就成为无产阶级新闻的一个重要任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科技新闻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

科技新闻为什么能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这是由它的鲜明特点决定的。简言之,第一,科技成果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休戚相关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英国的产业革命。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世界出现了第一颗原子弹,也出现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电子科学的兴起,出现了第一台庞大的计算机,后来又依赖着集成电路的产生,计算机日益走向微型化。计算机被人们称为电脑,正在走进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就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正推动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第二,科技新闻能利用各种当代的先进通讯工具及时地传递各个学科领域的信息,有利于交流经验和推动科学的发展。伦琴偶然发现X射线,这个消息仅几天工夫就传遍了全世界。现在我们通过透视检查身体,靠的就是伦琴的这一伟大发现。据笔者所知,与伦琴同时代的一些人,也曾碰到过这种见不到的射线,只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而束之高阁。伦琴发现X射线的新闻,也为同一时代的科学家提供了信息,使那些在歧路徘徊的人恍然大悟。到了今天,科技信息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谁也不愿意闭目塞听了。因为你想进步,你想发展,就不能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在我们国家,在粉碎“四害”以后,科技新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科技新闻的重要性表现在五个方面:(1)各报发表数量可观的社论、评论和短评等,传达了党中央关心、关怀科学进展的声音,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提上党中央的日程,为党中央所关注。(2)头版头条的科技要闻增多了。过去是《光明日报》担负着科技宣传的任务,现在一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了,中国科学院办了《科学报》,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主办了《科技日报》。(3)对于科技战线那些违反政策的人和事,各报都能旗帜鲜明地予以批评。(4)对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方面的宣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5)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宣传运动席卷全国。罗健夫、蒋筑英等科技界的先进人物已为妇孺所知。有的报纸还开辟专栏,连续宣传科技界的同志,仅据《光明日报》估计,该报《光荣榜》几年来已刊登优秀科技人员事迹达千人以上。

科学的发展需要科技新闻,国家也重视科技新闻。在这种形势下,基层通讯员势必涉足科技新闻领域。怎样采访科技新闻呢?笔者在报界工作数十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采写科技新闻,有过一些积累,现奉献科技新闻采访十要则,供诸位同好参考:

第一,采访中要注意听,仔细看,认真记,反复想(理解了没有,听清了没有,如何在新闻中给予准确的表达);

第二,对于涉及某成果评价的内容,应要求看文字材料(包括外国的评论原文等);

第三,对于“国内首创”一类说明,应到国家一级的科研单位去核实;

第四,如果你想用形象的语言来概括某项成果,应当场向有关专家请教;

第五,关于科技成果的中文表述和英文标志,应注意当场校对;

第六,为了写作时方便,应注意有关科技成果以往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要收集足够的背景材料;

第七,切莫以道听途说为根据,以主观意愿来报道科技成果;

第八,对于某成果的功能、疗效应以亲见为实,同时,要知道取得一项工业成果,往往需要几个单位的共同努力,要记得征询协作单位的意见;

第九,千万要提防厂家利用科技宣传来做商品广告;

第十,要特别注意询问某科技成果或某细节的保密度。

笔者认为,当你在采访中注意了这十项要则之后,你写出的科技新闻就不会出什么毛病了。你把稿子交给编辑以后,有理由回家睡上一个安心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