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人际传播的应对策略

跨文化人际传播的应对策略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文化交流时由于双方的背景、经历常常在很大程度上不同,出现误传、不解的几率也较高,双方的差异也会比共同点更容易得到显现。外貌主要指身体相貌,气质则指文化修养等。2.互补吸引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可以容忍你的一些不同方面,这种不同也可以成为人际吸引的动力。在跨文化交往方面,这种观念对沟通方式的影响是明显的。

文化交流时由于双方的背景、经历常常在很大程度上不同,出现误传、不解的几率也较高,双方的差异也会比共同点更容易得到显现。一般交流过程也不可能期待一方迅速得到改变,因此要使交流继续进行,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同存异,双方都充分尊重对方的个性特点。

1.相似吸引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交流双方如果发掘到了足够多的共同点,就容易敞开心扉,甚至无所不谈。一般来讲,双方主要的相似点常表现在外貌、背景、个性、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交流双方若感受到彼此的共同点,则容易形成人际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外貌气质吸引。外貌主要指身体相貌,气质则指文化修养等。外貌吸引往往是短暂的,常是人们彼此交流的最初契机,当交往经过一段时期后,其他的吸引就会变得更为重要。对于外貌和气质,不同文化的人有着不同偏好,如美国人对于长相漂亮有着强烈的爱好,伊朗人比较强调机智,印第安人则更强调勇敢。

第二,工作能力吸引。工作能力主要指社会对交际对象的知识、技能等的期许。不同的文化在此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如古代中国,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思想的影响,吸引青年女子的多是读书人,如《白蛇传》里面的许仙,《西厢记》里面的张生;而在美国,男子所表现出来的某项技能或健康的体魄更受期许。有美国人看了京剧《白蛇传》之后,对白娘子喜欢没有阳刚之气的许仙感到惊愕。

第三,社会交往能力吸引。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指一个人言谈、处理纠纷、保持交往的能力等,是工作能力之外的又一要点,也可称为沟通能力。

那么,相似性究竟是如何影响人际传播效果的呢?这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1)相似性与信息分享。分享信息是人际连接的纽带,人在感到相似性的情况下,更容易分享信息,因而交际也更有效。(2)相似性与说服。人们获取日常信息的信源常常是朋友、同事、家人,这种关系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知识、情绪、行为,相互熟悉和信任的关系会增强说服作用,相似性也是。例如,马什和科尔曼在1954年的一项关于采用新耕作方法的农民与宣传这项新信息的人关系的研究表明,农民与宣传人的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被说服采用一种新的耕作方法。

2.互补吸引

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可以容忍你的一些不同方面,这种不同也可以成为人际吸引的动力。这是因为,两个各方面相似度太高的人,往往很难相互提供新的信息;而具备与自己迥然相异的某些特质的、即互补的人,也许关注到了自己没有涉及的信息。比如在晚宴上,如果在一群西方装束的女性中间,出现了一位身着旗袍的东方女性,那么她就很有可能成为人群的焦点。

1.理解人格观念的差异

人格本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家一直认为,人们普遍对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等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理论。一般来讲,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思想,但人们都或多或少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也知道其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朴素人格理论”。这种理论所关注的往往是对于一类人的普遍看法和联想。

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问题是,不同文化的人格理论可能是很不一样的。社会心理学家哈弗曼就曾发现,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一些人格特质及其对行为影响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中美之间的对比也可延伸到东西之间的对比。比如,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长相漂亮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他们认为外表美貌的人是上帝的宠儿,因此更可能拥有一些正面的心理特质。而在东方,外表美貌常会被认为具有某些负面特质,如中国的古话“红颜祸水”就反映了一种辩证、平衡的人格认识。与此相符合的古训还认为,一个男人的三大幸运事就是“丑妻、薄田、破棉袄”。显然,不同的人格理论,对人的行为,包括交际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

图6-11 奥黛丽·赫本被公认为美与爱的化身

资料来源 百度图片,2012.5.27,网址:http://cache.365jia.com/uploads/11/0125/4d3e781ea9c0b。

在所有的人格观念差异中,对社会关系的认识恐怕是最为千差万别的,前文曾讲到的个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就属此类。除此之外,不同文化社会关系观念的差异,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平等观念。

平等观念是西方文化中经常被强调的,也影响着西方人行为的方方面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东方人则比较容易接受社会差异。

在跨文化交往方面,这种观念对沟通方式的影响是明显的。越是强调平等观念的人,在沟通过程中就越会显得随意而非正式;他们使用名、而不是姓来称呼对方,他们更多的表现出友善的姿态、而不是尊重和敬畏的行为,他们也可能比较忌讳那些容易引起差异心理的个人问题,如年龄、收入和长相等等。同时,具有平等观念的人,也更容易相信人的社会地位是可以变化的,更欣赏那些通过自我奋斗而成功的英雄;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接受对方的恩惠,也比较容易和对方开玩笑。

2)实用关系和亲情关系。

实用关系和亲情关系是相对于平等观念的又一组社会关系观念。西方文化的人际关系理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关系的功用性。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西方人往往表现得直接、坦率;在商务沟通中,更强调合同;在关系预期上,更强调对等的交换。相比之下,东方文化则更强调关系的长远意义,在交谈中更讲究礼貌;在商务中,更重视关系的建立;在关系预期方面,也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追求即时的平等,甚至会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来达到关系的稳定。

2.理解时间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对时间作为资源的态度,是看作稀有资源,还是看作无穷尽的资源;二是对时间跨度的强调。

有的文化把时间看作无穷的资源,不去刻意控制和掌握时间,而是把生活交给命运。有的文化把时间看作稀有资源,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尽量利用时间,否则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作出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认识接近,都把时间作为一种稀有资源来对待。

时间跨度涉及的是,某种文化到底强调长期的时间观念,还是短期的时间观念。霍斯伯格曾发现,不同的文化对时间知觉的框架是不同的。东方的儒家文化强调长期的时间观念,强调人的生活具有远大的目标,因此需有努力工作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而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念则是比较短期的,强调近期目标的实现。持短期时间观念的人可能更容易接受奢华的事物,因为他们关注现在生活,而不是未来的影响,他们也不愿意为未来的发展作出准备和储蓄。美国的信用卡危机,可能也与这种短期时间观念有关。

在日常人际传播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小技巧,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在跨文化人际传播中,技巧的作用或许更加重要。心理学家们发现,说服实际上使用了以下三个原则:

1.说理原则

说理原则是通过让人明白“为什么”和“怎样”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从而为自己的目标服务。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一般比较长久。它遵循了几个更细微的心理学原则。

首先,说理能够让人受到信息的影响,所遵循的是“心理一致性”原则。为什么说理能够产生效果?因为人们常常要求自己的态度、行为与目标、价值观保持一致,而不愿忍受其中的矛盾。因此,当说理足以影响个人的目标和价值判断时,其态度和行为就会协同转变。

其次,说理也依赖“自我效能感”原则,就是说,如果说理能够激发人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期望,人们就容易产生对事物的积极反应和行为,同时自我坚持的时间也会更长。这一理论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他发现那些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通常会有一种回避的倾向,而且时间越长,自我效能感就会越低,自我努力也越不够。高的自我效能,说明内心的一些信念、目标和看法可以影响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可能影响环境,由行为引发的环境事件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自我印象。

再次,说理的另一个原则是“承诺规则”。此规则要求我们必须恪守承诺,违背诺言会让人产生厌恶和不信任感。因此,当人作出承诺之后,他就会倾向于使自己的言行与之保持一致。若劝说者主动采取承诺,一般也会得到对方的重视,比如商家的公开承诺。

2.互惠原则

通过给对方某种利益和回报,得到他们的承诺,这种方式的实质是以互惠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心理学家已证实了互惠原则在人际交往和劝服活动中的普遍性。当然,互惠原则的使用有很多具体的方式和小技巧:

第一,“闭门羹”技巧。这种策略的一般操作是,首先提出一个几乎必然被拒绝的请求,这个请求固然不会被应允,但是对方在拒绝的同时多少会有一点“亏欠”心理。这时请求者便可以再提出一个小的请求。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这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小的请求更容易取得劝服效果。这样的策略之所以容易取得成功,是因为当请求者缩小自己的请求时,对方在觉得“亏欠”的同时,也容易觉得请求者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而为了报答这个“让步”,或许需要“回馈”一点什么。

第二,折扣技巧。另一种涉及互惠原则的策略与“闭门羹”技巧有类似之处,但不需要让对方在答应之前先拒绝,而是让其讨价还价。在促销活动中,可通过打折、搭售等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然后通过购买这些优惠商品进行报答。在人际传播中,同样可使用类似的方法,特别是跨文化传播中,在对方容易感到孤立和焦虑的时候,让其得到一些优惠,或许会事半功倍。

3.奖惩原则

作为说服的原则之一,奖惩的应用也很多,人们常用威胁、奖励等来劝服别人遵守或满足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其心理学基础包括以下两个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斯金纳(Skinner)提出,主要强调后果对行为的影响,说服者试图唤起个体对后果的关注,从而达到影响个体行为的目的。这样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模式体现:

第一种是当行为的正面奖赏结果出现时,情境的刺激能起到正面强化作用,这通常会增加先前行为的频率;但当负面的惩罚结果出现时,他就会降低先前行为的频率。这个模式的心理学基础就是在结果、刺激、反应之间建立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条件反射。

第二种是情境能通过其信号功能对行为进行刺激,提示被强化的事物何时何地会根据行为来发生,因此只要我们给出某种信号,就会得到某种结果。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有以下两种形式的学习:

第一种是工具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的结果对环境产生影响,当行为的结果令人满意时,相应的行为就会被重复,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喜欢重复那些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行为,当行为能带来益处时,这种益处就成为一种正面的强化,即奖赏;如果行为带来负面的结果,人们就会试图逃避之,也即有了惩罚的效果。

但是,当行为比较复杂或个体难以学习到这种行为时,就必须依靠第二种影响模式,即塑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最初对任何与目标行为相类似的行为都给予奖赏;然后逐步提高标准,只对与目标行为越来越相似的行为才给予奖赏;最后只有当目标行为真正出现时,才给予奖赏。例如家庭中对孩子做家务行为的塑造,最开始只要孩子有所行动就给予奖励,最后则根据做家务的效果有选择的给予奖赏,这便是一种塑造行为。

[研读专栏]

“灰姑娘”型故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中国、德国和法国为例(23)

“灰姑娘”故事可以说是西方世界最流行的童话之一,因为“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故事像它一样拥有如此多早期的、相互独立的版本,并且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研究表明该故事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此书成书于9世纪。随后意大利人巴西尔在17世纪记录下了这个故事,法国人贝洛和德国的格林兄弟将其创作成为童话而广泛流传。

一、“灰姑娘”型故事异文的分布情况

该型故事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很长的历史而备受关注,其庞大的异文数量也很难不吸引我们的注意。自科克斯(Marian Roife Cox)于1893年发表论文声称有345个不同版本之后,罗斯(Anna Birgitta Rooth)在1951年的研究表明异文数量已经超过了700个,自此以后的半个世纪,各地新的异文仍在不断出现。可见,“灰姑娘”故事跨越了时间、地域以及文化的障碍,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喜爱。

从19世纪末直至今日,对于该型故事的研究仍然没有完成。科克斯以及朗(Andrew Lang)可以看作是研究该型故事的早期学者代表,之后的罗斯(Rose)、斯蒂思·汤普森(Stith Thompson)、阿尔钦·泰勒(Archer Taylor)以及丁乃通、我国学者农学冠和刘晓春等都对该型故事的研究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对于该型故事的分类,我们对比科克斯、罗斯以及汤普森的划分,不难发现该型故事同属于一个母题,但在受苦难过程、神奇力量代表事物以及后母的结局等方面不同,或延伸或删节或改写,形成了众多不同版本的异文。从这些故事中归纳出的“灰姑娘”型故事应具备以下五个主要母题:“后母的虐待;难题考验;神奇力量的帮助;特殊方式的身份验证;与王子结婚”。

至今,在全世界各地的版本中,“灰姑娘”的真正名字都不尽相同,现代人称她为“辛德瑞拉”(Cinderella)。在该故事最初的版本中,中国的版本叫做“叶限”,意大利人巴西尔叫她“披着猫皮的辛德瑞拉”,德国格林兄弟给她起了这个绰号“灰姑娘”(Aschenputtel)。“灰姑娘”的传播历程绵延了至少12个世纪,用“家喻户晓”来形容这个故事似乎也不为过,在中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瑞士、日本、罗马尼亚、匈牙利以及非洲和阿拉伯地区,都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灰姑娘”。

对于其分布状况的研究不得不提的是罗斯的《灰姑娘故事圈研究》。该文将整个欧亚大陆作为研究重点区域,发现在爱尔兰到日本这样一个十分广阔的区域里,都有“灰姑娘”型故事出现。越是靠近欧洲,该型故事的异文数量越多。她还根据异文所具有的不同母题,将该区域划分为:远东、近东、东欧、北欧以及南欧五个部分,认为这五个区域的异文受各自地区文化传统的影响,显示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口口相传的形式对于这个故事在此五个传统区域的传播十分重要。比如说,灰姑娘穿着动物皮的这一母题并没有广泛被采用,而仅仅存在于欧洲地区的灰姑娘故事传统中;而设定时间让“灰姑娘”变回原形这个关键的情节也仅仅存在于南欧。这些存在于每个特定区域的异文所展现出的事物都和该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因为所采用的是口头传播的形式,导致了每个特定区域内各自所具有的文化传统不断得到巩固,而外来传统的痕迹不明显,对于探寻该型故事最初的发源造成了一定难度。

在丁乃通教授的《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灰姑娘型故事》中,“补充了爱伯哈德和罗斯没有搜集到的中国—印度支那地区的异文材料”,包括十个中国异文和三个印度支那的异文,并对中国—印度支那地区的故事传统进行分析,发现“受到了越南的古代传统以及中国南部地区的现代传统的影响”。该型故事“在中国有证据表明,它曾在广东、广西流传,并向西流传到云南、西藏。但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的汉族和吴语地区没有记录到该型故事,这也许意味着这些地区不存在这个故事类型”。相对于中国、印度支那地区的人们似乎更喜爱这一类型的故事;但是相对于欧洲,印度支那地区的异文又显得少而零散,不像欧洲那样形成了几个密集的故事圈。

刘晓春的《灰姑娘故事的中国原型及其世界性意义》中提到我国的该型故事异文目前掌握到的有72篇,存在于21个民族中。这些故事主要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北方地区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中原地区的故事彰显伦理道德,而东北地区的异文也与日本、韩国的传统相似,青藏地区的异文与印度传统相关,但在中国境内搜集到的大多数的故事没有后母虐待和难题考验这两个母题。

除了欧洲和亚洲以外,1972年威廉姆·巴斯克姆(William Baseom)的《在非洲的辛德瑞拉》也为我们补充了该型故事在非洲地区的材料,我国也有学者提出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就出现了“灰姑娘”故事例,但是其根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1980年玛格丽特·米勒斯的论文根据从伊朗东部搜集到的异文,探讨了穆斯林世界中女性的道德观。而在北美洲地区,“灰姑娘”则是由移民们在移居之后复述了自己曾经在家乡听到的童话,目前还没有早期土著居民的异文被发现,在南美洲该型故事的早期异文也还没有被搜集到。

总之,“灰姑娘”型故事目前除了在美洲之外的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早期异文被发现,其分布状况表现为欧洲最多,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次之,在非洲更少。

二、“灰姑娘”型故事的起源地之争

“灰姑娘”故事目前见于文本的最早记载是段成式《酉阳杂俎》的《支诺皋上》中提及的“叶限”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叶限的女孩,因为父亲的去世而受到了后母的虐待,后来与一条具有神力的鱼相伴,后母骗走叶限之后将鱼杀死,一个貌似土地神的神仙出现向她指明鱼骨所在之处,靠着鱼骨的魔力叶限参加了峒节集会,但是可怕的后母追赶她让她失落了一只绣花鞋,陀汗国王从商人那里买到了绣花鞋,最终找到了叶限。

关于这个故事最早起源是否在中国,目前学术界仍然有许多争议。对于发源地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成两种观点,一种是由欧洲发源传入亚洲,另一种是由亚洲发源传入欧洲以及其他的大洲。

(一)关于欧洲起源说

当今世界上所流行的“灰姑娘”故事大体上都属于欧洲的版本,让大多数人认为“灰姑娘”是欧洲血统。很多学者也支持类似的观点,汤普森根据在现代流传的印尼民间故事中仍存在“灰姑娘”类型故事的现象,提出此故事是被欧洲人传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各地。杨宪益在《译余偶拾》中也提出此故事是从西方传入的观点,他指出这一类型的故事来源大概是近东一带,并且很有可能是唐宋时期的外国商人带过来的。

支持这个观点很具有说服力的一个证据是:据格林的记载,这位灰姑娘的名字叫做Aschenbrede,Aschen的意思是灰,就是英语中的Asches,梵文的Asan,在中文版本中这位姑娘叫做叶限,显然是Aschen和Asan的音译。关于鞋子是羽毛做的还是玻璃做的问题,他认为至关重要的鞋子在法文的版本中是皮毛(vair)做的,但是vair是古法语,到了14世纪就已经不通用了,而佩罗误以为是verre(玻璃)做的,所以后来的译者都写成了“玻璃鞋”。汉文本中这双鞋子就变成了金子做的,但是“其轻如毛,履石无声”的描写还是能看出它原来的痕迹。

丁乃通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在现代广东和广西的方言之中“叶限”的发音(Yi Ham)与杨宪益所确定的发音还是有相当差距的。除此以外也有外国学者指出,翻译的错误造就了“玻璃鞋”这种观点不可行,应当看作是作者的创作,因为在当时的法国,玻璃是一种奢侈品,足以表现鞋子的贵重,因此不能简单说是翻译的错误。

目前欧洲最早的版本是意大利人巴西尔的版本,据记载,巴西尔的这本包含《灰姑娘》故事的书最初是用那不勒斯的方言出版的,但是操其他意大利方言的人们仍然无法读懂。直到1742年这本书被翻译成了波罗尼亚方言之后,又在1747年由波罗尼亚方言翻译成意大利语,1846年被菲利克斯里伯恩斯特(Felix Uebrecht)翻成德语出版,其中的前言部分由雅各布格林所做。格林兄弟虽然对巴西尔的搜集早有耳闻,但是面对已经于两个世纪以前就在那不勒斯被搜集到的许多德国的“灰姑娘”仍然十分惊讶。由于人们目前对于欧洲更早时期的民间故事资料仍然掌握得不够充分,因此没有人能够提出该故事究竟源于欧洲的哪个地区。而我国持有西方传入这种看法的学者,除了能够从音译问题上提出一些证据以外,其他方面比如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等都无法再有更加有力的论述。

(二)关于亚洲起源说

早在20世纪50年代,罗斯博士的论文中就推测“灰姑娘”型故事很有可能是源于亚洲的。之后的学者,丁乃通、阿瑟威利(Arthur Waley)以及我国学者农学冠等都认为该型故事最初的源头应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亚洲起源说也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起源于中国的壮族;另一种是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起源说;还有一种是阿瑟威利的观点,他认为此一故事起源于泰国北部的德瓦拉瓦第(Davarawati)。其实,实质上说的都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孕育了此型故事,无论他们是中国的壮族,或者是越南以及泰国的其他民族,他们都生活在一个文化的共同体中。

蓝鸿恩和农学冠等中国学者主张“灰姑娘”故事的渊源是在中国广西一带,至少叶限的故事是岭南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李道和先生进一步论述认为,唐代叶限故事不仅与古代岭南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而且与古代中原主流文化特别是多种孝子故事有关。据蓝鸿恩考证,“洞”是当时唐朝对琶州糜羁州基层行政组织的一个称谓。吴洞是洞主人姓吴,属西原蛮领域内,即壮族地区。因此,这个故事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不仅时间早,而且没有一点外来痕迹。农学冠也提出了相类似的观点,并指出“吴洞”是唐代琶州都督府管辖的一个部落性质的社会组织。除了“叶限”故事中的这一个地名以外,他还考证了“土人”、“陀汗国”等名词。其中“土人”是土著居民的意思,“叶限”故事中的“土人”是唐时最早使用的壮族族称之一。当今壮族群众仍普遍自称Pu to(布多)、Pou tho(布托),意即“土人”。壮族与布衣、侗、水、仡佬、仫佬、毛南、傣等民族,都是“僚”的后裔,史学家罗香林、徐松石、江应樑等认为,“僚”是“骆”的音转,僚人就是西瓯越和骆越的后裔。

而关于“陀汗国”的考证,学术界一般认为就是新旧《唐书》中所载的“陀洹国”。农学冠认为今天的印尼苏门答腊曾经与古陀汗国关系密切。《酉阳杂俎》中记载:“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公元7世纪,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室利佛逝崛起,这很有可能就是故事中的陀汗国。

叶限所穿的鞋子是“金履”,“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可以得见鞋子并非是金子所做,而应该是十分贵重精致的鞋子,与我国壮族妇女十分珍爱的绣花鞋有很大的关联性。“鞋”这个意象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中是女性的象征物,在壮族的婚恋俗中,“鞋”是定情之物,并且是由女方送给男方的。就像在一首民歌唱到:“八月十五妹送鞋,哥穿妹鞋去赶街;上街下街有人问,千祈莫讲妹手乖。”“鞋”寄予着姑娘的芳心,正因为这样,壮族民间刺绣活动中,女性编织的“凤头鞋”和“绣花鞋”特别受到本族和他族的青睐。

笔者认为,以上的种种考证可以确凿无疑地表明《酉阳杂俎》中所记的“叶限”故事源于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或者是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相近的其他种族。但是之后流传到世界各地的“灰姑娘”故事是否完全以《酉阳杂俎》中所记的“叶限”为蓝本,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丁乃通在《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中提到他认为此型故事最初源于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可能性是显然存在的。妇女的绣鞋一般是由穿者自己做好的,所以一定符合自己的尺寸。而欧洲传统中让一个女孩穿真金做的鞋跳几个小时的舞不符合现实。最后,丁乃通还指出了有这样一种可能性,该型故事很有可能是从中国—印度支那到西方传播迁移过程的说法。由于此种说法与壮族起源说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对于在前面提及过的证据在此不赘述。

三、中、德、法三国“灰姑娘”故事叙事比较

中国的灰姑娘型故事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且无论是母题的内涵,或是在文化史上的意义,灰姑娘故事都具有世界性。灰姑娘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在欧洲最有名的恐怕要数法国贝洛和德国格林兄弟的版本,而在中国的则是“叶限”。

这些故事代表了东西方的不同价值观,比较这三个故事对于研究故事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无疑具有相当的价值。在众多的不同版本中,虽然“灰姑娘”故事大体上都比较相似,但如果从微观上来看,仍可以发现一些细枝末节展示着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文化习俗等。

乐黛云在《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中所提及的“如果说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可以通过对话,达成互相理解和沟通,其基础就是‘和’”。这个“和”表现在题材以及主题的一致性上。由于人类遭遇的难题往往有其相似性,因此在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蕴藏着相同的主题。

以此三国“灰姑娘”型故事为例,其题材是一个女孩受到后母的虐待,借助神力的帮助获得了美好生活的故事。“灰姑娘”型故事应当属于启悟性主题中的一种,或者说是“成年礼”。主人公必须经历许多苦难,最后通过考验,获得爱情以及社会地位,被社会上的其他成员认可。这对于人类大家庭中的任何成员来说,都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辨明是非善恶,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经历辛苦之后获得成功。可以说这个主题是贯通了人类,是不需要语言和文化来阐明的人类生来就具有的共同认识。

(一)故事人物

“灰姑娘”型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包括有后母、后母所生的女儿、灰姑娘以及王子,其他人物在不同版本中根据需要而出现。我们比较中、德、法三国的“灰姑娘”型故事不难发现,在故事人物形象这方面,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1.作为背景的群体形象

在中国和法国的版本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必要人物以外的一些群体形象。比如说,“叶限”中的“洞人”,他们将被飞石击死的后母和她的女儿埋于石坑并命曰“懊女冢”,之后又将其作为求禖祀之所。法国的版本中,群体形象则更加鲜活,有高级理发师、贵妇人、高级裁缝、试鞋官、公主、爵女以及宫廷小姐等等。

这些群体形象在主要的情节之外,为故事添加了很多光彩,表现了该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在中国的版本中就不难发现人们对于善恶报应的深信,虐待善良女孩的狠心妇人死后被世人冠以“懊女冢”来平息世人心中的愤怒。再来看法国版本中的人物形象,除了主人公以外的人物形象都向我们展示了宴会在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从宴会的准备活动(服装和发型)到参加宴会的各个阶层(公主、爵女和宫廷小姐),都一应俱全。而在德国的版本中,我们发现除了主要的人物以外,其他的人物竟然一个也没有出场,取而代之的都是动植物。

2.作为衬托的男性形象

“灰姑娘”的悲惨生活之所以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中父亲对她的关爱太少。因为父亲过早死去以及其他的原因,父亲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中国的“灰姑娘”中父亲离开了人世,而在德国和法国的版本中,父亲这个角色都一直是健在的,但父亲却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给灰姑娘任何支持。

在中国的版本中,一开篇就交代“洞主吴氏”,“娶两妻,一妻卒”,而后他也离开了人世。也就是说在“叶限”这个故事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之中。叶限从血缘关系上来讲是失去了双亲成了一个孤儿,而其后母虽然曾与她共同生活过,但是没有为她尽到生母的责任,因此造就了这个故事。在德国的版本中父亲是一个富人,表现出了难以想象的冷酷,他在去交易会之前问三个女儿各自要什么,结果他真的都照办了,给继女带来了漂亮的衣服和珠宝,给亲生女儿带来了碰到帽子的第一枝树枝。再说法国的版本,父亲是一个绅士,但是却娶了一个十分傲慢的女人,与他的前妻——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异,之后在解释父亲为什么不袒护灰姑娘的时候说“爸爸是完全听继母摆布的”。

3.作为主题的后母形象

后母的故事在世界各地有很多,这个故事形象一直被作为恶毒势力的代言人而不能翻身。对于此三国的后母形象,中国和德国的比较相近,这两个后母所展现出来的性格比较单一,只是展示了她们贪婪而恶毒、冷酷与自私的一面。

中国的后母欺骗叶限去很远的地方打水好将她的鱼杀了,还要在峒节当天命令她“守庭果”,最后只好悲惨地被飞石所击死。而德国的后母是一再用在灰里找豆子的方法折磨灰姑娘,甚至叫亲生女儿削掉灰姑娘的脚后跟让其穿上鞋子。不得不提的是,德国版中的后文里后母出场的时间没有父亲多,似乎只是在文中闪现了一下就再没有踪影了。法国的后母性格要复杂一些。“她不能容忍这个女孩子的好品质,因为这样的好品质使她自己的两个女儿显得越发可憎了。”这一句的描写很有深意,这个继母知道自己的女儿不招人喜欢,而靠着折磨灰姑娘来得到自己心理的满足。这说明这个继母还是懂得常理的,只是不想或者无法去改变现实而已。

(二)情节发展

这三个故事都遵循了“灰姑娘”型故事最基本的五个母题,即后母的虐待、难题考验、神奇力量的帮助、特殊方式的身份验证以及与王子结婚,但是在每个情节上又有一些差异(见表1)。

表1 “灰姑娘”型故事差异对比

首先在难题考验这个问题上,每个国家的选择都与各国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符合。中国的版本取自西南方多山丘的地带,因此去地势险恶的地方打水砍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困难;其他两个版本也体现出了各自的生活习惯,德国人的饮食中豆类是家常便餐,而法国人热爱社交聚会,就更不用说花在打扮上的功夫了。

其次在与国王或者王子成婚这个情节上,由于东西方历史、社会、文化的差异,区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笔者对这个情节不再赘述。

对于情节发展的其他四个方面,笔者用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见表2)理论来诠释情节差异所反映出的各国的文化特性。

表2 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24)

其一,在受虐背景的差异上,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阳性主义社会。这种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男性为导向的,因此只有在父亲去世了之后,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完全丧失了之后,后母才有可能去虐待叶限;而在德国,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因此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后母的戏份都被父亲抢去了,特别是在王子几次在灰姑娘家的鸽舍和梨树旁找寻灰姑娘时,都是父亲出面;而在法国的阴性主义笼罩下,法国版的父亲就完全听命于后母的摆布了。

其二,在神力代表物这个情节上,中国是用鱼来代表,德国用榛树和白鸟,而法国则用了一个教母。与法国人的教母相比,中国人的鱼和德国人的榛树白鸟就显得与人亲和度不够,毕竟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要好过人与动植物的交流。特别是三个版本中只有中国的版本以鱼骨被海潮卷走做结尾,让这种神力凭空消失了。根据对于不确定性的规避这个文化维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和德国人比较能够容忍这种不确定性,而法国人则不喜欢这种不确定性。

还有在丢鞋的原因上,按照权力距离的理论来看,法国人不应该安排高高在上的王子追赶灰姑娘。可是为了突出他们的爱情,王子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写得恰如其分;而德国的王子显得十分合情合理,依靠没有干透的沥青才获得灰姑娘的鞋子;中国版本中陀汗国王穷凶极恶地追问鞋子的由来,并直接就把叶限和鱼骨带走了,显示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权力与暴力的紧密结合。

三个故事的结局也不尽相同。中国是具有浓厚的集体主义倾向的国家,所以结局有社会成员对灰姑娘的后母和姐姐所作出的评价,让她们被飞石击死并命曰“懊女冢”,这是集体对她们的可耻行为作出的惩罚;而法国是个人主义的国家,十分重视个人的价值,因此他们对于后母的种种行为并没有作出过多的评价,相反给予了灰姑娘的两个姐姐实现各自梦想的机会——嫁给了宫里的贵人;而德国人的结局中对恶人的惩罚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所为,虽然没有人物的出场,但是让人们感受到“恶有恶报”的观念,既是德国社会的一种价值观体现,同时也告诫社会成员规范自身行为。

研读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灰姑娘》故事为例进行跨文化文学对比研究的论文,其考察不同文化中同一故事不同版本的视角,是一个很好地看待不同文化特性——即不同文化对同一个事件持不同看法——的典型案例。

不同故事版本中涉及的写作风格、角色安排、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刻画文化差异的很好维度。事实上,文中提及的关于故事起源的争论,在我们研究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并不十分重要,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类似蓝本的故事在不同文化中长期流传、演变,可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考察不同文化特质的“自然实验”。而不同文化对类似角色(如灰姑娘的帮助者)的不同选择(如有神力的鱼、南瓜等动植物),类似情节(如灰姑娘的受虐过程、丢鞋的过程和王子的反应)的不同安排(如是在父亲在世时还是在其去世时、王子是否追出等),都体现了不同文化维度上(阳性还是阴性文化、权利距离)的差异。故事的结局差异(“恶人”是否受到惩罚)也体现了集体主义或个体主义倾向。

所以通过研读《灰姑娘》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文化(显性的即文化维度)的差异是广泛存在和长期积淀的。通过了解文化差异的常态并将其作为人际交往的背景,无疑会为我们的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增添很多助力。

五个常用文化维度的自我测试(25)

下列各题,请从A或B中选择一个答案。你可能发现,这些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那么请选择一个更加接近你感受的答案。

1.我喜欢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

A.领导和员工之间没有太大区别
B.有一个明确的领导

2.作为一个学生,我觉得

A.挑战老师很舒服
B.挑战老师让我很不舒服

3.在选择人生伴侣或者亲密朋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更好

A.不一定来自和我同样的文化和阶层
B.来自和我同样的文化和阶层

4.下面的特征,我比较看重

A.进取,物质成功,力量
B.谦虚,温和,生活质量

5.面对冲突时,我会

A.直接面对冲突,找到战胜它的办法
B.面对冲突,以求和解

6.如果我是经理,我会强调

A.竞争力和进取心
B.工人的满意度

7.一般而言,我

A.对模糊和不确定感到舒服
B.不能忍受模糊和不确定

8.作为学生,我更满意这样的任务

A.有理解任务的自由度
B.有明确的规定限制

9.一般而言,接受一个从没有做过的新任务,我会感到

A.舒服
B.不舒服

10.我所认为的成功应该这样来衡量

A.取决于我是否超越别人
B.我对组织的贡献

11.我的英雄人物是

A.那些超出常人的人
B.善于团队合作的人

12.我更看重的价值观是

A.成就,刺激,享乐
B.传统,善行,服从

13.在商业行为中,我觉得这样舒服

A.信赖口头协议
B.信赖书面协议

14.如果我是经理,我希望

A.如果有正当理由,就当面训斥员工
B.不管什么情况,只私下训斥员工

15.在交流中,重要的是

A.礼貌而不是直率
B.直率而不是礼貌

————————————————————

(1)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2) 黄卓越:《“文化”的第三种定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130—137、160—161页。

(3) 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第115—118页。

(4)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5) 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第12版),余瑞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48页。

(6) 本章附录部分有一组关于五个常用维度的测试题,建议读者在正式阅读以下文本之前先做测试。

(7) 彭凯平:《跨文化沟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5页。

(8)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9页。

(9)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10)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11)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84页。

(12)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5页。

(13)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100页。

(14)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110页。

(15)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114页。

(16) 杨海廷:《世界文化地理》,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17) 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简论》,《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40—46页。

(18)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325页。

(19)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9—343页。

(20)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328页。

(21) 彭凯平:《跨文化沟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200页。

(22) 彭凯平:《跨文化沟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72页。

(23) 赵婷:《“灰姑娘”型故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中国、德国和法国为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22—127页。

(24) 阳性主义与阴性主义:高分表示阴性主义价值观为主,低分表示阳性主义价值观为主。

不确定性规避:高分表示可容忍不确定性,低分表示不喜欢不确定性。

权力距离:高分表示权力距离较小,低分表示权力距离较大。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高分表示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低分表示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主。

(25) 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第12版),余瑞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