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日报》的“新三民”主义

《人民日报》的“新三民”主义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民网上市前一天,《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先生在复旦大学发表了一场激情演讲,他以前所未有的真诚直面90后的大学生,坦言《人民日报》的困惑,也直言其努力。可以说,那个时期的《人民日报》是数量上的“人民”媒介。对《人民日报》最大的挑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人民日报》从“人民”时代开始步入“网民”时代。笔者称之为《人民日报》的“新三民”主义。

在人民网上市前一天,《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先生在复旦大学发表了一场激情演讲,他以前所未有的真诚直面90后的大学生,坦言《人民日报》的困惑,也直言其努力。他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在宽松、多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恐怕是你们的生存方式,你们不太看报,看报恐怕也不看《人民日报》。因为你们对《人民日报》可能有一种印象,就是它很刻板。他还披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他们报社一个年轻编辑在网络论坛发帖征集报道线索,结果却被很多网友跟帖嘲笑、挖苦,让他“很受伤”。张社长直言,没能让年轻读者了解《人民日报》,这是他们的失职。这番话袒露了《人民日报》在转型中国所面临的实际困境。

遥想当年,即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日报》的地位何等显赫,那时她占有中国最广大的受众群,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挑战其绝对地位,无论是政治地位、市场地位、媒介地位。可以说,那个时期的《人民日报》是数量上的“人民”媒介。只不过,此时的《人民日报》目标受众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没有真正落地。

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以及媒介市场化、社会媒介化的升级,在《人民日报》的周围,突然间冒出无数大大小小的竞争者,他们在蚕食《人民日报》的地盘,瓜分《人民日报》的受众。就连《人民日报》报团内部的子报,也在市场化大潮中扩张自身,竭尽全力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在《人民日报》的周围,诸侯并起,这大大稀释《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如今,媒体分众化趋势势不可挡,百舸争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还想一纸风行,实在困难。

对《人民日报》最大的挑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媒介,它四面开花,弥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受众只是被动的接纳者。但新媒体改变了传者—受者的权力结构,受众也有了空前的主导权。传者如果还是沉浸在过去的“光荣与梦想”中,只会看到受众的背影了。《人民日报》从“人民”时代开始步入“网民”时代。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人民日报》只能负重前行。《人民日报》敏锐地意识到了互联网的挑战,率先提出创新与应对之策,创下很多“第一”。1997年人民网创立,它比搜狐、新浪还早几个月;1999年5月人民网“强国论坛”开通,开启了中文互动社区的序幕;2008年报社正式制定了“报网融合”战略,在多媒体环境中延伸党报的影响力。这些努力,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人民日报》在新媒体环境下迅速下滑的势头。现在的发行量是280多万份,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是相对而言仍较少。张研农社长算了一笔账,280多万份相对于拥有粉丝2000多万的“微博女王”姚晨,还是小巫见大巫,也就是说,姚晨每一次发言的受众,即便不算微博转发后的间接传播,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在如今比拼眼球“围观”的时代,《人民日报》与姚晨们比拼粉丝,这是以己之短克人之长,其结果不难料想。《人民日报》要在受众体量上跟新媒体比拼输赢,似乎不太明智。近几年,《人民日报》的一些努力证明,内容是永远的王者。在一些重大、热点问题上,《人民日报》早发声,敢发声,赢得了不少好评,网上关注度也不错。

更值得关注是,《人民日报》走得更远,它旗下的人民网亮出了一个大动作:上市。拜政策所赐,人民网先行一大步,成为“官网上市第一股”。人民网上市受到市场热捧,开盘大涨55.05%,报31.01元,盘中最高涨到35.6元,涨幅达到78%,截止收盘,报34.72元,上涨73.6%,换手率86.01%,成交金额15.4亿元。人民网的“第一桶金”赚得钵满盆满。有媒体报道:张研农笑了。人民网的股民从中也品尝到市场的甜头。

现如今,《人民日报》需要同时在人民、网民、股民之间“弹钢琴”。笔者称之为《人民日报》的“新三民”主义。人民、网民、股民,三者之间存在诸多交集,但是,三者运行的逻辑存在差异:政治逻辑、网络传播逻辑、市场逻辑三个逻辑不可能整合为一,三者之间会存在较大张力。如何保持三者之间的微妙平衡?这对于转型中的《人民日报》而言,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