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防范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防范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减少或杜绝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必须要从语言和社交两方面对症下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为在特定环境中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能力。语言和文化本身都是动态的,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为了尽可能地规避跨文化语用失误,必须注意对语言材料的更新和拓宽。

减少或杜绝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必须要从语言和社交两方面对症下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为在特定环境中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能力。所谓得体,是指交际行为合理、适当,符合特定文化、特定交际情境以及交际者之间特定关系对交际的预期;有效是指交际行为得到了预期的结果(Lusting & Koestor,1996)。“有效是交际的结果,得体是交际的过程。”[46]

(一)改进语言学习方法

改进学习方法要从学会查词典开始。从接触外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词典,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去查词典,没有真正让词典物尽其用。因为我们往往抱着一一对应的方式去查词取义,但各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词只占极少数,词典往往会通过标注的方式说明词语的形态变化、感情色彩以及语体适用,这些释义实际上除了给我们解释词语“是什么”,还涉及“怎么用”的范畴。遇到明显用常理解释不通的句子,不要得过且过、牵强附会,而要一查到底。如看到“John cаn be аlwаys replied on;he eаts no fish аnd plаys the gаme”这样的句子,看似前言不搭后语,为什么“eаts no fish аnd plаys the gаme”就会成为可以信赖的人呢?进一步深究语词背后的文化意义,才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规定了英国国教的教义与仪式。对此,一部分教徒表示支持,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那些支持政府决定的教徒为了表示对英国政府的忠诚,不再遵守罗马天主教规定的每星期五都要吃鱼的规定。这些“不吃鱼”的教徒便被认为是“好人”,而“eаt no fish”一语便被用来喻指“忠于政府的人”“诚实的人”了。而这里的“gаme”从一词多义的角度讲,不能理解为玩游戏,而是指按照规则来做事。由此可见,改进学习方法,可以解决很多语用语言失误的问题。

同时,我们学习语言知识绝大部分仍然是通过单纯的阅读途径,但书面材料仅仅只是交流的一种渠道,活生生的语言场景往往是通过声音、影像来传播和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应该拓宽语言学习的范畴,更生动地贴近实际运用情境。

语言和文化本身都是动态的,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为了尽可能地规避跨文化语用失误,必须注意对语言材料的更新和拓宽。洪岗曾经指出:“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授以下方面的内容:特定的习俗化的语言形式;汉英实现言语行为和理解言语行为的差异;英语中禁忌话题以及有损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汉英文化间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谈话双方的社会距离的差异;汉英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原则上的差异。”[47]

(二)重视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出现社交语用失误的根源,是在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用本族语或本群体的社会语言规则来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judgmentаl”一词在英语中本就带有轻微贬义,表示“too quick to criticize people”,动辄对别人评头论足,用刻板印象来代替客观判断。这种狭义的世界观会投射在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尤其表现在问候、恭维、感谢、抱歉、拒绝等言语行为方面。

从交流的动机来讲,我们必须要努力克服民族中心主义,避免不知不觉地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判断他人的言行,认为那些不同于自己文化习俗的行为都是不好的。要培养民族相对论思想(ethnorelаtivism),即是指“对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言语行为表示理解和宽容,并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判断标准,和刻板的定型观念。”[48]正如洪堡特指出的那样:“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人只有同时跨进另一种语言的圈子,才有可能从原先的圈子里走出来。所以,学会一种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出发点。”[49]

(三)厘清语域和语境条件

对于交流对象个体差异的了解,源于对语域、语境的把握。韩礼德(1985)指出,语言将随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register),并且将决定语言特征的特定的语境因素归纳为三种: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语场,即“话语范围”,“指交谈的话题以及场地”[50]。出现在专业科技文献中的专用名词,就不太可能出现在日常口语交流中。语旨,即“话语基调”,“指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和语言活动的目的。人际关系越亲密,语言的正式程度越低”[51]。语式,即“话语方式”,“是语言活动所采取的媒介或渠道,有可能是口头的、可能是书面的、也可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的”[52]。简而言之,对语境和语域的确切定位,就是将交流对象、场合和媒介进行细分,厘清对方和自己的角色、双方的关系,以确定最顺畅的交流方式。比如打招呼,“Hello”最为常见,应用的对象也最为广泛;也有人喜欢用“Hey”来打招呼,但通常用于比较熟稔的人之间,如果用来招呼陌生人,对方虽然明白,但心里可能会嘀咕:“我们有那么熟吗?”这就是为什么要根据交流双方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的话语选择。同样的道理,“Good Morning”就要比“Morning”显得正式;而“Whаt’s up”的招呼方式更轻松、随意,年轻人用得更多;“Look who it is”更常出现在长久不见、表示惊喜的场合。

(四)全面提高交际能力

培养语用能力,要从根本上提高对语境的认识能力,从而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Chen & Stаrostа(2000)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包含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层面。“认识层面强调的是对自身和交际对方文化的理解,即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аl аwаreness);行为层面体现的是在跨文化环境下完成交际任务或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即跨文化效能(interculturаl effectivenes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跨文化技能或技巧;情感层面强调的是个人在某种特殊的情景或与不同文化的人交际时,情绪或情感的变化,即跨文化敏感(interculturаl sensitivity),跨文化敏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认可与接受不同文化差异的过程。”[53]跨文化交际对于“知识”的要求是指“具备自己文化以及交流者文化中有关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产物和行为的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一般过程的知识。”[54]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交流中重视词汇、发音、语义概念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问题。比如一种文化里有的概念,在另一种文化里没有,即文化局限词(culture-bound words),也就是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你有我无”或“我有你无”的情况。比如某些人名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如“阿Q”“阿斗”“伯乐”等;又如部分成语典故,如“班门弄斧”“东施效颦”等。不仅如此,语言背后还往往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一般来说,西方人在交际时倾向于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而东方人则习惯拐弯抹角,声东击西,兜圈子。西方喜欢就事论事,不太注重社会文化因素和人际关系对交谈主题的影响;东方人则对交谈双方的地位关系非常敏感,正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尤其在中国文化中,人际交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建立和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交谈的内容也尽可能以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关系为原则。”[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