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境因素制约作用举隅

语境因素制约作用举隅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语境因素制约作用举隅从本来的意义上说,语言环境的各种构成因素,是综合地对公关语言运用起制约作用的,也就是说,在任何具体的语言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环境的各种构成因素,总是同时在各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语言材料、表达手段的选择,和话语的总体规模的确定,起制约作用,从而使语言运用达到最佳的程度,差别仅仅在于,不同的语境里,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程度、主次有所不同而已。

二、语境因素制约作用举隅

从本来的意义上说,语言环境的各种构成因素,是综合地对公关语言运用起制约作用的,也就是说,在任何具体的语言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环境的各种构成因素,总是同时在各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语言材料、表达手段的选择,和话语的总体规模的确定,起制约作用,从而使语言运用达到最佳的程度,差别仅仅在于,不同的语境里,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程度、主次有所不同而已。为了详细地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下面把各种因素的作用分别加以述说。

(一)对社会文化背景的思考

公关语言运用,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联系社会文化背景选择语言手段,是获取成功、避免失败的重要准则。它一方面力求避免和克服与特定背景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情况,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有意识地主动联系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选择和安排语言表达手段,以有效地发挥语言手段的表达功能。

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特征,往往会赋予语言除本身意义之外的特殊附加意义和功用,从而对语言交际产生影响。《党史资料通讯》第十期有篇《我军“八大员”称呼的来历》,其中的一段文字,有助于说明和帮助理解这一点:

我们革命军队和旧军队不一样,旧军队靠打骂、压迫,是雇佣关系,我们上下一致,官兵平等,都是革命大家庭的成员。今后,伙夫就叫炊事员,马夫就叫饲养员,挑夫就叫运输人员,还有卫兵就叫警卫员,号兵就叫司号员,勤务兵就叫公务员,卫生兵就叫卫生员,理发师傅就叫理发员。兵是战斗员,官是指挥员,大家都是革命队伍的成员,还是这些称呼好。我们人民军队是礼仪之师、文明之师,称呼应该这样。

这里的“伙夫”和“炊事员”等等,分别都是同义词,但各组的前者是旧社会旧军队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后者是革命根据地内全新人际关系的体现:它们在反映社会特点、意识上绝然不同,由此在表达理性意义的同时,都附丽着迥异的特定社会、文化色彩;这种因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特征差异所形成的社会、文化色彩,也正是各种语言材料(词语、句式以及语音手段等)所具有的“附加意义”的一种。这种附加意义对语言运用而言,是一种深刻的制约因素,在运用时须特别谨慎,倘不加注意地随意运用,势必影响交际效果。譬如,与一个在“文革”中遭受过迫害的人交谈,就应该避免运用具有“文革”色彩的习惯用语、语气或句式,否则就会引起对方的戒心和反感,影响感情的交流和心理的沟通。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民族语言及其运用,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语言运用上,必须注意这种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语言运用上的差异。如我们对同事、朋友、邻居说声“吃过饭了吗?”,“一早到哪里去呀?”,谁都知道这是一种问候,是打招呼,会使人感到亲切友好,能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但同样这些话,在一些外国人听来,却会引起误解或不快。问他饭是否吃过了,他会认为你准备请他吃饭;问他一早上哪去,他会认为你在干预他的私事。中国人如真心实意感谢别人时,常会连声说:“谢谢!谢谢!”如用于欧美人,对方就会感到无法容忍,会认为你感情虚伪,从此对你敬而远之。“你要多穿些衣服,别感冒了。”在我们听来是种关怀,而美国人听了也许会认为说者自感优越,是在指使他做什么,会因此而产生反感。

标的名称和图案,都能向公众传递商品的有关信息,如果违背了对文化背景的思考,也会功亏一篑。熊猫在我国和许多国家备受欢迎和爱护,但非洲人却把它视作禁忌之物,倘把用“熊猫”作商标名称或图案的物品远销非洲,后果也就可想而知;菊花历来受中国人喜爱,而意大利人却对之十分忌讳。所有这些,都是源于一定文化背景而形成的,在语言运用上的制约性因素。公关活动计划得再完美,如果忽视了这种种因素,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前功尽弃的后果。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扩大的今天,前来我国进行学习、交流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商业上的来往也愈益频繁,很多的公关交际活动,是以跨文化交际的形式进行的,对于上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它所给予语言运用的制约作用,尤其需要加以注意。

语言运用上须重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固然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克服这方面原因所造成的不协调情况,以提高公关信息交流的效果,但实际上,这种(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重视,却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这就在于:可有意识地,以这种背景知识为基础或衬托,来构建语言技巧,增强语言交际效果。如:

马寅初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有一次印度教育部长带领大学生代表团访问北大。按规定,在印方教育部长出席的会议上,必须由校长讲话,为了表示慎重,学校外事部门精心准备了一份讲话稿。考虑到马寅初平时作报告讲课从来不看讲稿,讲话脱稿已成了一种习惯,因此约定,在其脱稿时由工作人员用送“茶”并说“喝茶”的方式来提醒。由于马寅初多次离开讲稿,因而“喝”了好多次“茶”。这事也引起了印度教育部长的注意,会后问马寅初:“饮茶是中国的悠久文化,但我所见,马校长喝的并非是茶而是水,您这样的喜爱喝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马寅初一听马上作答:“部长此言极是,我喝的是水并非是茶。我认为,与您喝水,意义耐人寻味。贵我两国交往,源远流长。这水,唐代玄奘长喝,天竺高僧也说美,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是君子之交啊!”说得印度客人深受感动。

上例正是以中国和印度之间悠久的文化交流,以及富有中国特色的交友之道这样的人文背景为基础,巧妙地构成了富有技巧的语言表达,在给交谈增添生动性的同时,使一次以外事形式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取得了未曾预想到的积极效果。

注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公关语言信息交流中的作用,对公关语言运用来说,是一种必须:无论是避免因社会文化问题所造成的错讹,还是加以积极利用形成语言技巧,都关系到公关信息的传递效果,关系到公关目标的实现,因此随时随地都必须认真重视。

(二)注意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

运用语言进行公关信息传递,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要使这种传递活动获得好的效果,语言运用,必须与特定的时空条件,与特定的场合相适应。这种适应关系,主要表现为:依据一定的时空条件和场合特点,去选择语言表达手段,确定话语成品的总体规模,和所传递的信息量。一切成功的公关语言信息传递,都必须具有这种适应性。

语境的时间因素对公关语言运用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定的时代、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从总体上规定了话语的气氛、格调必须与之相一致,由此规定语言材料、表达手段的选择,须注意时代特点,否则将会由于彼此间的不相协调,而影响公关信息的传递效果。某报曾刊载过一篇名为《少用烈性词》的短评,指出:由于在战争和强化阶级斗争的年代,用惯了火炽激烈的语言,以致在改革开放很多年之后,还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是措词激烈,充满斗争气氛,譬如,说到各行各业,爱称“各条战线”;人多势众,则名为“大兵团作战”;做出了成绩就是“战果累累”、“战绩辉煌”。文章认为,这种口吻偶尔用于体育竞技尚可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搬用这种“战时语言”,“醉心于高调讲话”,难免使人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联想色彩”也是“附加意义”的一种),与当前的时代氛围格格不入。所以,公关语言的运用,必须要注意语言材料、表达手段的选择,同时代整体特点、气氛的适应性,以避免产生时代隔膜感,从而提高交际效果。

时间因素的制约作用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是语言交际的具体时间条件,制约着语言表达手段的具体选择和话语总体规模的确定。这方面总的原则是“因时制宜”、“随时应变”。必须做到:适于此时此刻的语言材料、表达手法,才用于此时此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荷兰首相和丘吉尔的“一句话会见”,可说是语言运用与时间因素相适应的生动实例。当时,荷兰本土被德军占领,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设立总部,荷兰总理第一次会见英国首相丘吉尔。会见时他向丘吉尔伸出手友好地说了声:“Good bye!”(再见!)作为回答,丘吉尔说:“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会见都如此简短而且切中要害。”

作为一次政府首脑的会见,时间如此短暂,话语如此简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但仔细想一下,在国土沦丧、人民遭受侵略者蹂躏的这一特定时刻,对于一个流亡政府的总理来说,实在再没有比说“再见”两字更为合适的话了。在这特定的时刻,一声“再见”所传达的信息,要比一篇长长的演说深刻得多,也合适得多。为祖国人民焦虑,对战争必胜的信念,对盟友的坚定信赖……都包含在这一声“再见”之中了。几乎在此同时,法国的戴高乐将军,在伦敦通过电台发表《告法兰西全体同胞书》的反法西斯檄文,时间仅五十秒钟(中译全文共三百五十字)。这么重要的会见,这么重要的演说,话语如此之简,用时如此之少,这完全是当时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它们根据时间因素条件,把极为丰富、极为深刻的内容,浓缩在简洁到无法再简洁的语言形式之中,因而,都成了世界语言运用史上著名的范例。

时间因素的制约作用,同时也体现在:要求公关语言的运用,在叙说方式上能“随时而变”,与变化了的时代特征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新闻媒体,对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的用语变化现象,作了广泛的肯定性报道,指出:长期来在表达“警示”、“提示”、“提醒”等意思时,惯于使用的“严禁”、“禁止”、“警告”、“处罚”、“不准”等用语,现在已被更具人情味的语言所替代,诸如:“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花,它还要向每个人问好”;“鲜花艳丽,草地青青,保持清洁,请您留意”;“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爱比花红,情比绿浓”,等等,这类公益广告让人感到温馨,也同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这样的目标相贴合。语言叙说方式及其相应的具体语言手段的选择运用,是不能脱离整体的时代氛围的,现代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在叙说方式上所发生的上述明显变化,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及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当代社会整体氛围所使然。公关语言在叙说方式和具体语言手段的选择运用上的变化,正是公关语言取得圆满效果所进行的一种必要的适应性变化。

公关语言运用,在与时间条件切合的同时,又必须与所处的场合特点相适应。由于具体处所、场合的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所谓语言运用与场合相适应的说法,是一种原则性的说法,最重要的还是,要求公关人员善于根据特定的处所、场合的现实情景,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从语言总体方式的确定到用词造句的选择。成功的公关语言运用,总是尽量利用交际场合所提供的条件,把它融入话语之中,生发出深意,获取最佳效果。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同志访问亚洲某国。在当地的公众集会上,一位宗教界的长老,代表万名僧众向陈毅外长赠献佛像。这事立刻使万众瞩目。只见陈毅同志虔诚而十分高兴地双手捧过佛像,并大声说:“靠老佛爷保佑,从此我再也不怕帝国主义了。”语音刚落,全场大笑,气氛十分活跃。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佛,但这是一个外交场合,又处身在一个佛教国家,这一交际场合的特殊性,决定陈毅同志运用了上述语言表达形式,把对于该国人民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共产党人不忘自己信仰宗旨这两层意思融于一体,并以诙谐、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根据交际场合的特点调整语言表达形式,是使公关语言运用与场合特点相适应的最基本方式。而这种调整,不只是语言运用对场合的一种消极顺应,更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进攻”。

美国有一位推销员帕特,一次为推销一套可供一座四十层办公大楼用的空调设备,与某公司周旋了几个月。但购买与否的最后决定权,还在买方的董事会。一天,董事会通知帕特,要他再一次将空调系统的情况,向董事们作介绍。帕特强打精神,把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话又重述了一遍。但董事们反映冷淡,只是连珠炮似地提了一大堆问题,故意刁难。这时帕特心急如焚,眼看几个月的心血要付诸东流,他浑身发热。“热”使他突生一计,他不再正面回答董事们的提问,而是很自然地改变了话题。他说:“今天天气很热,请允许我脱去外衣,好吗?”说罢,还掏出手帕认真地擦着前额上渗出的汗珠。他的话、他的动作,立刻引起了董事们的条件反射,他们似乎一下子也感到闷热难熬,一个接一个脱下外衣,又一个接一个拿出手帕擦汗。有一位还抱怨说:“这房子没有空调,闷死了。”至此,董事们无需帕特催促,就自动考虑空调问题,拖了几个月之久的买卖,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获得突破性的成功。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显然是帕特及时抓住了所处场所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环境提供给他的条件,采用了与周围环境极为适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化被动为主动,乘其不备,一炮打中,击中要害,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在公关语言运用中,预先设计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场景特点的临时变化而不再适用,这时同样要求公关人员,及时调整原有的表达形式,使之与场景之间达到新的适应。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有关部门的一位同志去访问一位外语类的优秀考生。原来他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于是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根据交际场合的这种变化,该同志就把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面对一家三口,这一提问就显得相当自然。果然,考生父母马上热情地给予回答,说自己不但根本没有时间,而且英语水平也不比女儿高。这位同志在不露痕迹的交谈中,获取了所要了解的情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的成功,就在于不仅及时地把握了交际场合情况的变化,而且根据变化了的场景,及时调整了语言表达的具体形式。

语言在交际中要注意与特定的时间、场合相适应,这虽然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而且已为许多成功的实例所证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关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视场景特点的情况,也时有所见。2006年8月30日《新民晚报》上刊登过一篇题为《死人广告与胸戴白花》的文章,讲到最近有一家公交公司为了创收,在其所属的公交车的车厢外贴上了巨幅的殡仪馆广告,推介一座陵园,“一路走好”,“早一天到,早一日优惠”的广告语十分醒目,其“深刻的意蕴”,难免让人产生不吉之感,让乘客心中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纷纷加以谴责。这里的问题就出在:该广告与它所处的场合极不适应:人们乘车当然希望一路平安,但这儿的广告语,由于特定情境促成的联想,已不是人们平常所理解的意思;更何况与“死人广告”同行,实在是犯了极大的忌讳。像这样不适合特定场景的广告语,怎能产生预想的宣传效果,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重视交际对象的特点

公关语言运用,必须重视交际对象的特点,根据对象特点,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与社会文化背景、时空条件同样重要且相辅相成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制约因素。

公共关系虽然是一种公众关系,但由于它既是一种社会关系,同时又是以个性关系为“实在现象”的,因此,双方实际参与公关交际活动的个人的个性特征,就往往会给语言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带来深刻的影响。一种显而易见的情况就是,信息发出者一方(社会组织)所传送出的信息,常会受到实际参与传播者文化素养、业务水平、语言能力、品格习惯、个人心绪等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信息传递上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谬误、高低好坏等等不同情况,并由此而给公关目标的实现以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受传者一方,也同样可以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所传信息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并由这种不同的理解,作出不同的判断并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公关人员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在调整自己各种因素与语言关系的同时,必须努力根据公众一方实际对象的特点,选择语言表达形式,使各种因素互相适应,以增大信息流通量,提高信息传递的正确率。

在开展公关活动中,如果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写得尽兴,而漠视交际对象的特点,不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信息流通渠道会因此而“阻塞”,交际也随之而停止。这一道理不但在公关语言中如此,在一般的语言交际中也是如此,所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明代赵南星在他所著的《笑赞》中就讲过这么一则笑话: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把柴担到他面前。秀才问曰:“其价如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担而去。

这则笑话所述的买卖过程,也可算是一次小小的公关活动。而其中的酸秀才,因不看具体交际对象的特点,一味的“之乎者也”,结果,信息传递受阻,交际活动被迫中断。

上例说明:公关人员对公众相关因素的正确把握,是公关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公关人员必须十分重视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是来自于事前周密的调查研究,对现在公众、潜在公众、将在公众的充分了解,没有事前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公众特点,当然也不可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

某市一家涉外商店,一次,营业员看到一位英国顾客长时间地注视柜中工艺品,于是她就挑了一件这位英国顾客看的时间最长的工艺品递给他,英国顾客点点头接在手里,可目光还在游移着,最后,他拿起一对稍微小一点的景泰蓝花瓶端详着,这位营业员想为他参谋一下,便用英语说:“先生,这件不错的,又比较便宜。”谁知话音刚落,英国顾客朝她看了看,放下花瓶,道了声谢,笑一笑立即转身而去。这使营业员感到莫名其妙。后经翻译人员指点,才知道是“便宜”两字“赶走”了英国顾客。在英国人心里,认为买便宜货有失身份。营业员由于对自己公众的特点不了解,好心办了错事。

当然,公关人员不是“算命先生”,事先也不可能事事都了解清楚,而且世上的人和事,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公关人员对公众相关因素把握的能力,除了事前的调查了解之外,还要依仗公关人员自身敏锐的洞察力,从收集的反馈信息中,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推理,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措施和语言表达形式。

公关语言的切境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构成语境的因素十分复杂;另一方面,语言运用与语境如何适应,这本身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上面有关适应性的论述,只能算是一种举例的性质,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还在于公关人员在遵循切境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境随机应变,灵活以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