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副词的发展

副词的发展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副词的发展所谓副词,指能够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性谓语,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的虚词。副词是汉语中数量多,范围广,使用复杂的一类词。副词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来源的复杂上。这种由名词虚化为副词的过程是十分清晰的。副词虽然灵活而复杂,但古今汉语中副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并没有多大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必须是充当谓语的名词,而不能修饰一般名词。

二、副词的发展

所谓副词,指能够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性谓语,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的虚词。副词是汉语中数量多,范围广,使用复杂的一类词。吕叔湘先生曾言:“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这就一语道中了副词的复杂性。副词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来源的复杂上。前面论及了文言实语虚化的基本因素,副词首当其冲。许多虚词,特别是单音节虚词,就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直接虚化而来或者间接引申而来的。

由名词引申出的副词:

①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韩非子·五蠢)

②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汉书·荆燕吴传)

“首”其本意是“头”,名词,但用在动词前,它的本义就有所变化,引申出“首先”、“开始”的意义,显然是副词了。这种由名词虚化为副词的过程是十分清晰的。“首”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首”是“头”的象形。人出生时头先出,因此直接引申出了“首先”、“开始”等意义。

有些副词是直接由名词引申出来的,有些需要经历一个辗转过程。如:

①是以晦广以平,则不丧本基。(吕氏春秋)

②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史记·乐书)

③若束img2以上诸士大夫征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处,无所与疑。(陈书·周弘正传)

“本”的本义是“草木的根”,如①。“本”并不由这个本义直接虚化为副词,而是先引申出“根基、根源”义来,如②。在这个引申义的基础上,再引申出“本来,原本”等副词意义,如③。这种虚化过程,需要一个过渡,有了这个过渡才促使名词虚化为副词。

由动词引申出的副词:

①东郭牙中门而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②刘子骏闻吾言,乃立称善焉。(新论·述策)

“立”的本义是“站立”,像一人站立之形。它是如何虚化出“立即、马上”的副词义呢?这跟汉语中表示时间之快的动作有关,诸如“转瞬之间”、“俯仰之间”、“旋踵即逝”等,“立”由“站立”虚化为“立即”,实际上是“稍立片刻”的滋生。

①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史记·张仪列传)

“尝”的本义是辨别滋味,品尝。又由这个具体的“品尝”引申出抽象的“品尝”,表示“经历”,由“经历”虚化出了“曾经”的副词义来。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虚化过程。

由形容词引申出的副词: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不敬)

②子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吕氏春秋·东成)

形容词“诚”表示“真诚、真实”,副词“诚”表示“确实、的确”,它们都具备“真实”的意义。下面一组引申也是这个道理:

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孟子·滕文公下)

是故抱枉而死。(抱朴子·外篇·名实)

汝体枉杀南下鸿。(杜甫·岁晏行)

这是一个由“弯曲→冤枉→徒然”的间接虚化过程。

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虚化出副词义的过程是复杂的。虚化后,一部分成为专用副词,如“已、且、既、皆”等;一部分成为兼类副词,如“窃、阴、佯、伪、私”等。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一些名词和副词区分上的困难。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如“一致”(形容词)与“一概”(副词),“突然”(形容司)与“忽然”(副词)的区分等。但现代汉语中副词毕竟已经定型,以专用副词为主,兼类副词已经很少了。

副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这种密不可分的渊源,在副词的归属问题上难以定论。从《马氏文通》到近年来通行的数十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教材,把副词作为虚词者有之,把副词归为实词者亦有之。分歧固然存在,由于清初经学家刘淇在他专讲虚词用法的巨著《助学辨略》中把副词归入虚词,近代学者杨树达又沿用了刘氏的说法,后来出版的研究虚词的著作,大都把副词归为虚词的范畴。但持副词虚词说者为数也不少,黄伯莱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把副词归为实词。看来,副词的虚实之争,还须持续一个相当阶段。

我们觉得,副词既然由其他类实词虚化而来,从本源上就已经确立了它的虚词性;另外,从词汇意义上看,它也不像其他类实词那样具体;从语法功能上又不像其他类实词那样经常作句子的主要成分,因而,它应该归为虚词的范畴。副词除了虚实之争外,在它内部的再分类上也存在很大分歧。较早的分类是《马氏文通》。马氏把“状字”(即副词)分为“指事成之处”、“记事成之时”、“记成事之容”、“度事成之如许”、“决事之然不然”、“传疑难不定之状”等六类。马氏的分类虽有不够精确,不够全面之处,但毕竟奠定了副词研究的基础。随后,杨树达先生《高等国文法》较早提出副词名称并把副词分为十类,王力先生主编《中国现代语法》把副词分为八类,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又分为六类,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分为七类,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又分为六类。无论把副词分成多少类,把它总括起来无非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内容。

副词虽然灵活而复杂,但古今汉语中副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它可以修饰限制形容词、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作状语、补语,却大多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如此等等,都是古今汉语中副词所具备的其同特征。副词能不能修饰名词呢?应该承认,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古汉语中却有特殊用法,当名词充当谓语时,而且名词谓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充当谓语的名词就往往受副词修饰。如:

①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②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③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史记·孙膑传)

④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⑤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上面几例中的“非、乃、亦、必、诚”等都副词,而且它们都放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起修饰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必须是充当谓语的名词,而不能修饰一般名词。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副词都能修饰充当谓语的名词,程度副词就不能修饰谓语名词。

这类修饰谓语名词的副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含有“是”的意义,这是我们根据句意理解的结果,实际上它们本身并没有这种意义,它们的词性也并未改变。如:

此皆古之良马也。(荀子·性恶)

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出师表)

之人则举义士也。(荀子)

“皆、悉、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是”,这是系统地理解,仔细分析,上面句子都借助“也”表示判断,而“皆、悉、举”则是范围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名词的。有人认为,上面这类句子是副词后面习惯性省略了动词。言下之意,这些副词所修饰的动词省略了,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其实,并不是副词后面习惯性省略了动词,而是古人有省略动词的习惯,正是这种习惯,才为名词作谓语和副词修饰谓语名词创造了机会。

现代汉语中名词也可以作谓语,但这个谓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的修饰。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1)程度副词修饰方位词或方位意义明显的处所词,如“最前、最上头、最底层、最前线”。否定副词在一定的格式里也可以修饰方位词,如“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左不右”。(2)少数副词可以修饰表时间的名词,如“明天才初三”、“今天已经星期六”。

上面分析了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特征的古今演变情况。下面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副词能否修饰副词。副词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是各家语法学者的共同认识,但副词能否修饰副词,则各家的看法不同。有的认为副词的基本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有的认为副词只具有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有的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副词修饰副词,在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副词连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种形式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但是否真的副词修饰了副词,还要具体分析。

古汉语中副词连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如:

①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三十余万众,兵已业行。(史记·刘敬传)

②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业、已、既”都是时间副词,表过去。“已业”、“既已”是副词连用,并没有构成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而是同类副词的并用,表示“已经”的意思。下面用法,同样属于这种现象:

①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庄子·让王)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词诠》云:“行,副词,且也”,“方,将也”,“且,将也”。可见“方且”、“行将”同类副词连用表示“即将”、“将要”的意思。

除了时间副词可以连用外,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等都可以同类连用。如:

①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器械攻战具。(史记·淮南王传)

②所亡矢以十万数,而诸侯并直,益愈多。(叹书·项籍传)

“益愈”、“愈益”是程度副词连用,表示“更加”。

①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者、疏远者无恙。(史记·外戚世家)

②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史记·越世家)

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唯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唯独”,是范围副词连用,强调如此而已。

副词连用,有明显的强调意味,可见并不是副词修饰副词。下面这种现象是不是副词修饰了副词呢?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③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及大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其唯大圣乎?(礼记·乐记)

首先应该说明,上面句子中加点的副词并不是简单的连用,也不是副词修饰副词,第一个副词并不是单独跟第二个副词发生关系,而是跟整个后半部分发生关系,如“将”不是修饰“益”的,而是修饰“益深”的,“皆”是修饰“且为所唯”的,“未”是修饰“既济”的,“其”是修饰“唯大圣乎”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古汉语中一般副词不能修饰副词。现代汉语中副词能不能修饰副词呢?下面我们试析例:

①这个很明白的人,决不承认这个很苛刻的条件。

②这并不艰难。

③大家一向都很积极。

④花不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鲁迅·药)

这些例子中加点的地方,其形式和古汉语中“皆且为所虏”、“将益深”、“未既济”、“其为大圣”一样,容易产生结构关系上的歧解。

上面两组分析,按照B组分析法,就其结构标准来说,其直接成分本身不能独立,如“决不”、“并不”、“都很”、“不很”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明确。相比这一A组的分析比较科学一些,切分后每一个直接成分可以独立,而且能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可以表达明确的意义。所以这种两个在一起的副词没有修饰关系。

至于现代汉语中两个副词的连用,如“不甚、不妨、不必、不堪、不仅、何必、未必、大凡”等已经凝结成复合副词了,这是副词发展的趋势。

跟古代汉语一样,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副词跟副词是不直接发生修饰关系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副词跟副词间存在修饰关系:

一是副词作谓语时副词可以修饰副词。

①给我们看看也无妨吧!

②去不去不一定。

这里“无妨”、“一定”是副词充当了谓语,它前面的副词“也”、“不”也自然是修饰语了。这种句子的主语必须是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

二是省略了中心词的句子中副词可以修饰副词。

①那也未必!

②你常见他吗?我也只偶尔。

这种省略中心词的句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其意义不言自明了,不必出现中心词,就形成了副词修饰副词的现象。

img3

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诸如古今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副词等特殊现象。古今汉语副词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副词的重叠形式上。关于副词的重叠,也有纷争,但副词的重叠是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事实,只是古今汉语中重叠的范围和广度不同而已。

古汉语中副词的重叠形式:

①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孟子·万章上)

②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陶渊明集·杂诗)

④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

⑤无有名山大山之限,稍稍蚕食之,傅之国都而止矣。(战国策·赵策)

这种重叠的副词,大多只是表示时间、状态、范围、程度中的少数副词,以表示强调,重叠的形式也比较单一。相比之下,现代汉语中副词重叠形式要广泛得多,出现的频率也频繁得多,其意义和作用也丰富得多。

第一类,时间副词重叠

刚刚 时时 早早 时时刻刻

每每 常常 连连 屡屡 往往

第二类,程度副词重叠

略略 稍稍 死死 足足 最最

第三类,范围副词重叠

处处 单单 仅仅 统统 通通

样样儿 阵阵儿 家家儿 件件儿

第四类,情态副词重叠

匆匆 急急 渐渐 历历 悄悄

好好 冉冉 暗暗 草草 翩翩

第五类,语气副词重叠

大大 明明 偏偏 恰恰 切切 万万

在这诸多的重叠中,有些是原式副词的重叠,如“刚刚、常常、仅仅、渐渐”等,这些重叠式副词是在能单用的原式副词的基础上重叠而成的。有些原式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甚至介词,重叠后变成了副词,如“往往、轻轻、人人”等。有些没有原式,拆开后不能单独运用,如“匆匆、冉冉、翩翩”等。

副词重叠,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

AA式:稍稍 慢慢 默默 时时

AABB式:时时刻刻 年年岁岁

AAB式:件件儿 阵阵儿 家家儿

副词的重叠,丰富了副词的作用,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1.重叠式副词在句子中语法功能更广泛一些。一般情况下,原式副词也好,重叠副词也好,都可以充当状语。但原式副词只能作句中状语,而重叠式副词既可作句中状语,又可作全句的状语。如:

①早上刚一起来又碰上小栾要请假回家收秋。

②他刚刚一踉跄,那用整株的木料做成的栅栏门跟着他的脚跟合上了。

③刚刚那个交通厅干部要他带个“口里”来的外调人员。

例①中“刚”作句中状语,例②中“刚刚”也作句中状语,例③中“刚刚”则作全句的状语,其出现环境在句首,即主语之前。

2.重叠式副词比单用副词更具强调作用。大部分重叠副词在句中和动词、形容词等发生关系时,能起到加重语气和强调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①足有半分钟,他从她背上落了下来,摔在了地板上。

②扬眉吐气的大赵庄群众,放了足足有半小时的鞭炮

“足足”显然比“足”语意加深了。“足”表示数量或程序上够了,达到了,有充分的意思。“足足”则完全够了,完全达到带有足实、宽裕、绰绰有余的意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