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舍《牛天赐传》北京口语研究

老舍《牛天赐传》北京口语研究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舍《牛天赐传》北京口语研究《牛天赐传》(以下简称(《牛》)是老舍先生1934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善用北京口语是老舍作品的一大特色,而这一点在《牛》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牛》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老舍作品的口语化风格。《牛》中,形容词使用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状态形容词的使用。作者抓住它的这一特点在《牛》中巧妙地加以运用。《牛》中大量运用了这类词。

老舍《牛天赐传》北京口语研究

《牛天赐传》(以下简称(《牛》)是老舍先生1934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大量、熟练地运用了北京口语,作者把“说话和行文打成一片,口劲和笔锋毫不隔离。”无论是叙述还是描写,都用的是纯正的北京口语。善用北京口语是老舍作品的一大特色,而这一点在《牛》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牛》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老舍作品的口语化风格。

北京口语的运用在《牛》中体现在许多方面,下面主要从语词方面和语法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语词方面

1.状态形容词的使用

老舍先生在创作中,力求文字浅显,追求朴实、自然的文风。在《言语与风格》中他曾讲道:“叔本华说:‘形容词是名词的大敌’。是的,好的文字是由心中炼制出来的,多用些泛泛的形容字或生僻字去敷衍,不会有美好的风格。”深刻地道出了作者的创作主张。作者反对在创作中随便拿形容词去敷衍,反对形容词的滥用。但这并不是说,作者对形容词就一概排斥。作者在创作中不时地运用形容词而且是恰到好处。《牛》中,形容词使用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状态形容词的使用。状态形容词在口语中极富表现力,是口语中“活”的词语。它主要包括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带后缀的形容词及“f+形+的”等形式。《牛》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使用得最多,其次是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请看下面各例:

(1)你常在介绍医生、神相麻子丰等等的广告中看到他的名字,你常在大街,庙会,股东会议,商会上遇见他,可是他永远不惹你特别注意他,老那么笑不唧的,似乎认识你,又似乎不大认识。

(2)“哎!哎!”老头子楞磕磕的笑了,眼中立刻有点不是为哭用的泪。

(3)剃完以后,脑皮干巴巴的不得劲还是小事,赶到照镜子一看,无论多么好脾性的小孩也得悲观;头不象头,球不象球,就那么光出溜的不起美感,只好自比于烫去毛的鸡。.

(4)这未免有点滑头,可是老头儿有几个不是脑顶光光的?

(5)刀把儿在别人手里拿着,你顶好是吃得胖胖的;人家要杀你呢,肉肉头头的,也对得起人。

上面各例中的“笑不唧的、楞磕磕的、干巴巴的、光出溜的、肉肉头头的”都是口语中颇具特色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作者恰当地运用它们,使作品大为增色。这类词还有“黑呼呼的、潮渗渗的、辣蒿蒿的、甜津津的、黑嘟嘟的、笑嘻嘻的”等。

我们知道,状态形容词具有较明显的描写性。这些词在意义上虽然不能添加什么,然而在修辞上却很重要。状态形容词运得好,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情景很自然地描绘出来。作者抓住它的这一特点在《牛》中巧妙地加以运用。

(6)特别是那几位本族的,在牛太太的视线外,鼻子老出着凉气,这些凉气会使她觉得凉飕飕的,好象开着电扇。

(7)送三的时节,天赐哭得死去活来,冷清清的只有他一人穿着重孝。

例(6)仅用一“凉飕飕的”便把亲戚们嫉妒牛太太的那种情景完全描绘出来。例(7)仅用一“冷清清的”就完全勾勒出送三时的悲凉伤感的景象。若不用这些词而只用“凉、冷”等性质形容词,恐怕很难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状态形容词的各种形式,因形式不同而所含的意义多少也有所不同,作者在创作中能巧妙恰当地利用它的这一特点。

(8)就是那小而不起眼的蛋,涂得红红的便也登时显着特别的体面。

(9)人得象蝴蝶似的一天到晚在花上飞。他愿化为蝴蝶,一个小小的黄蝶,专爱落在白牡丹上!

例(8),为天赐办三天,是件非常高兴的事,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染红了的蛋多少为它增添了些喜气,叫人看了舒服痛快。这里,作者用“红红的”来形容染过的蛋是很恰当的。因为“红红的”一词很富于褒义色彩。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曾讲道:“××(儿)的”式一般含有美好的意思。的确是这样,如果不用“红红的”而换用“红里巴唧的”就会显着非常别扭,因为“红里巴唧的”总带有不太好的感情色彩,用在这里是不恰当的。

2.口语副词的运用

《牛》中副词使用得不是很多,主要有下面几类。

〈1〉表程度的,如:

(1)他极慢的走回家去,不敢去告诉妈妈,妈妈这几天不大舒服。

(2)不是她真愿包办一切,活活把自己累死,而是愿意一切都由她监督,她得在事实上算头一份儿。

(3)她顶适于作英雄了,第一项资格她有——自私。

“不大”表示程度不是很高,“活活、顶”表示程度的加深。

〈2〉表语气的,如:

(4)可是他慢慢的觉悟出来,话不甜甘敢情是叫自己吃苦子,于是他会分辨出对谁应当少说,对谁可以多讲。

(5)楞便宜了外人,就是不跟亲戚合作,大家也只好白瞪眼。

(6)追他的书是正经,管教他更要紧,自管打他,不打成不了材料。

(7)合起来说,咱们算是不晓得牛天赐的生身父母是谁,这简直是和写传记的成心作难。

“敢情”这里是“原来”的意思,“楞”是不顾一切硬要做某事的意思,“自管”即只管、尽管的意思,这些词,北京口语中用得极普遍。

〈3〉表时间的,如:

(8)大门成天关得严严的,而院里除了他都是大人。

(9)几十年了,他老是这么不慌不忙的,没有过不去的事。

“成天”即整天的意思,“老”这里是“总”的意思。

〈4〉表肯定的,如:

(10)牛太太准知道她们一出大门,鼻子还会凉起来。

(11)在家中看,她的离开家庭是种高贵的牺牲,可是他们真需要那点钱。

“准、真”都表示肯定,“一定、确实”的意思。这类词主要是单音节词。

〈5〉表范围的,如:

(12)他头上出着汗,小褂解开纽,手和腕上一市八街的全是黑桑葚的紫汁,鼻子上落着个苍蝇

(13)做买卖得手快心狠,仗着调动,净凭随行市卖大路货不用打算赚钱。

“一市八街”,到处、处处的意思,“净”这里是“完全”的意思。

有些副词在口语中有其特殊用法,作者能够恰当地加以使用,例如:

(14)先办寿,后办婚事,花吧,反正自己还有多少年活头?

副词“反正”主要是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或表明情况及原因,它不放在问句中,例(11)“反正”放在反问句中,体现了一种一个人在绝望中无可奈何的心情。可以说,这是口语特有的用法。

3.重叠式动词的使用

这类词口语色彩很浓厚,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牛》中大量运用了这类词。

〈1〉单音节重叠式动词:

这类词主要有“看看、见见、讲讲、玩玩、问问、养养、请请”等。由于它们的使用,使《牛》这部小说更为口语化。例如:

(1)她觉到自己的能力,她是叫大家看看她的本事与优越。

(2)“二百五十块大洋,在上海可以花几天,”赵老师把烟卷吃到半根就扔了。“上海,醇酒妇人,养养我的灵魂。”

(3)“妈妈要不给饭吃呢?”“就不吃,非等妈妈来劝不可。”“妈妈要是不来呢?”“先偷个馒头垫垫底儿。”

上面各例,由于重叠式动词的使用,显得很自然,生活气息很浓。

〈2〉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这类词后面一般不带宾语,例如:

(4)他遇上老黑,机会;细细的合算合算,还不能说是个很坏的机会。

(5)只有和四虎子在一块,他还很真诚,把国文上的故事说给四虎子听,说得有声有色,而且附带着表演,你等等,我给你比方比方。

这类词还有“温习温习,商量商量,活动活动”等。

4.大量运用带后缀“儿”的词语

后缀“儿”附在名词等的后面,形成所谓的儿化词。一个词带不带后缀“儿”,不只是形式的不同,在运用上,感情色彩上也都有很大的不同。儿化词是口语化很强的词语。《牛》中这类词用了将近400个,这类词形式多样,使用频率也较高。主要有三种形式:名词+儿,动词+儿,形容词+儿。其中“名词+儿”的形式的词用得最多。

〈1〉带后缀“儿”的名词:

(1)后面果然也有字,可是也涂抹了。“这个像‘马’字”,老者自言自语的猜测。老胡福至心灵,咂摸透了点意思:“不是男的,就是女的,总有一个姓马的,谁肯把自己的娃娃扔了呢,所以写上点字儿。”

(2)妇女们的眼睛都那么冷冷的,象些雪花儿往他身上落。

(3)老者天天要过来看天赐两三次,若遇上天赐正睡觉,他便细细看他的闭成缝儿的眼,微张着的小嘴。

(4)人家都有眉毛,你没有便不行,在这块没有自由,你想把它长得尖儿朝上像俩月牙似的都不行。

例(1)共出现三个“字”,前两个“字”后面不带“儿”,第三个带“儿”,通过比较,我们便可以看出它们色彩上的不同。

〈2〉带后缀“儿”的动词:

这类词主要有“耍刺儿,挑头儿,走溜儿”等,其中双音节动词+儿的形式比较多。例如:

(5)少跟我耍刺儿。

〈3〉带后缀“儿”的副词:

这类词有“一劲儿,一个劲儿,差点儿,一块儿”等,例如:

(6)王老师的脸已喝红,一劲儿扯袖子。

(7)一划火柴,发现了件向来没有在那里过的东西,差点儿踩上。

这类词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使用频率却相当高。

〈4〉带后缀“儿”的量词:

(8)一把儿土豆子——她形容他的朋友们。

(9)一对儿流浪诗人,完了。

此外还有,“一串儿,一包儿”等。

5.俗语的运用

作者在创作中非常注意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用字如此,句子也力求自然,在自然中求其生动悦耳”。《牛》中经常使用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现成的话——俗语。例如:

(1)牛太太虽然药多,可是她知道,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老刘妈是快七十的人。

(2)她找了纪妈去,“有你什么事?鸡一嘴鸭一嘴的!”

(3)老者把宝贝递给了太太……哪来的呢?老者向老胡一努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4)不提人与原始阿米巴或星云的关系,而干干脆脆卖什么吆喝什么。

这些俗语虽然很平常、一般,而正是它们最能真实自然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语言通俗,却能说明深刻的道理。

为使语言更加生动、自然,作者还经常对俗语进行加工改造。例如:

(5)今个咱们可得把话说明白了,当着诸亲众友,大水冲不了龙王庙,一家人得认识一家人。

“大水冲不了龙王庙,一家人得认识一家人”一语是根据“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加工改造而成的。改造后的句子运用上很恰当、自然,无生搬硬套之感。

二、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

在《牛》中,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1)在历史上,牛太太没经验过这样的革命。

(2)他不能回家对四虎子说这个,四虎子老以为他是英雄,敢情在学校里不能和人家一块儿游戏。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3)他木在那里半天不动,马褂又硬整,很像个没放起来的风筝。

〈3〉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及物动词,如:

(4)天赐以为这种客气几乎可以媲美云社的人们。

(5)虎爷不撒手钱,并且告诉天赐少瞎扯淡。

2.动词+了+名词+去

在《牛》中,作者运用了不少口语句式,“动词+了+名+去”这一句式用得比较多,其中“动词‘找’+了+名+去”的形式共用了8次。例如:

(1)牛老太太不便当着老师和男人们吵嘴,她找了纪妈去:“有你什么事?鸡一嘴鸭一嘴的!作你的事去!”

(2)“我说”太太一边叫,一边找了牛老者去,“我说,你打那里找来的奶妈呀?”

(3)到底是这些孩子可爱,他们不笑话谁,不挑拨事,他们只知道玩耍,他找了他们去。

3.述补结构中插入“了个”及动词后带“得过儿了”

“述语+了+个+补语”,其中的补语一般是形容词。例如:

(1)手脚没有自由,被子盖了个严,不准出声,天赐有点起急,可是说不出道不出,只好一赌气子要抽疯。

(2)他有另种苦处,虽然没装口袋,他的手脚可都被捆了个结实,一动也不能动,像一根打着裹布的大兵的腿,牛老太太的善意,唯恐他成了罗圈腿。

作者有时还使用“动词+得过儿了”这一格式。这一格式一般表示某人对某件事的相对满足。例如:

(3)至于牛老者呢,他目下以为卤面高于一切,很有意加入一把羹匙,表示有卤面吃的意思——一个人有卤面吃,而且随便可以加卤,也就活得过了。

“也就活得过了”意思就是一个人有卤面吃,还可以随便加卤,这样,活着也就可以了。或者说一个人有这样的生活,也就过得去了。表示了牛老者的一种相对满足的心情。

4.分句+不是,分句

在复句中,有这样一种格式:前一分句后面带上个“不是”,形成“分句+不是,分句”的格式。这一格式中,“不是”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转折。同时也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在口语中,“不是”经常是重读的。例如:

(1)在病里我琢磨出来了,我没本事,一向马马虎虎,运气叫我赚了俩钱。后来,我打算不马虎了不是,福隆倒连根烂了。

(2)牛老者因为忘了买煤,而省下许多钱。想起来不是,煤忽然落了价钱。

5.述补式动词+宾语+来

《牛》中经常使用“述补式动词+宾语+来”这一句式。例如:

(1)牛老太太开开自己的药库,细细合算了一番,找出一包纸上带“↓”号的丸子来。

(2)有一回,树上落下两个小海棠来。

(3)星星对他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使他想起太太的眼睛来。

这一格式在《牛》中共用了八十多次。在这一格式中,述补式动词中的补语主要有:出(冒出、看出、听出、找出等),上(找上,送上、走上、揪上等)、下(落下、滚下,送下、流下等)、起(提起、打起、想起、拿起)等。

6.语句的重复

语句的重复,是口语中常见的形式。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其实不然,这种形式能很有效地表现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这种重复是十分必要的。《牛》中,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对话,例如:

(1)可是太太急了的时候,他还得笑:“是呀,是呀,我没只怨你呀,俩人的事,俩人的事。”

(2)“看这孩子,看这孩子!”牛老太太叨唠着:“不跟我,翻波打滚!好的,越大越有样了!”

(3)牛老者没有道歉的意思,吸着“哈德门”,一劲儿说:“要走就走,要走就走,打我的儿子不行。”

例(1)采用重复的方式,只用“俩人的事,俩人的事”这句话,便把牛老者那种憨厚、老实,怕太太的性格及此时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笔墨不多,收效甚大。看似重复多余实则经济有效。例(2)(3)也都体现了这一点。

7.谓语尽量简短

口语句子一般地讲都比较简短。人们口头交际经常省去一些关联成分,尽量缩短修饰成分,大量使用无主句等形式。为使语言更加口语化,作者也经常采用这些方式。在《牛》中避免一句话中谓语部分过长,经常采用分解的方法。“即使有时要表达比较复杂的意念组合,也竭力不用长结构,而改用几个短句子。”例如:

(1)他哭,他慢慢的走,他低着头,他向茶桌致谢。他非常的郑重,因为这是闹着玩。

(2)人家喝茶用小盅,一小盅得喝好几次。人家说话先一裂嘴,然后也许说也许不说……人家不讲论饭馆子,而谈自家怎样作了吃。

例(1)“笑”“慢慢的走”“低着头”“向茶桌致谢”,都是“他”一人发出的行为动作,这里用四个句子分别叙述,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句子的简短。若只用一个句子,则谓语部分势必显得过长,使整个句子变得头轻脚重。这样的句子在口语中很少见,因为它不利于口头交际。

【注释】

①见毕树棠《牛天赐传》(书评)。

②见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③这里的“俗语”只是笼统的说法。

④见王德春《修辞学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