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格系统重建小结

汉语格系统重建小结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5 汉语格系统重建小结以上我们进行了汉语前置词和前后缀构式的句法重建尝试。我们将汉语格系统重建的相关内容总结一下,汉语的演变过程从我们重建的原始汉语发展到上古汉语并进一步发展到上古之后的汉语基本上形成以下不同的情况。非旁格型动词的语义论元以Total Persistence的Motion节点为中心扩散。

5.5 汉语格系统重建小结

以上我们进行了汉语前置词和前后缀构式的句法重建尝试。我们在构式语法重建表征的基础上,用语义网格的工具来考察汉语的格系统以及对应的语义系统,从语义上来区分不同的语义格系统。这样,句法重建把语义和语法的重建统一起来,把构式语法和语义网格结合起来,可以比较不同的前后缀格系统构式在语义网格上的分布。我们将汉语格系统重建的相关内容总结一下,汉语的演变过程从我们重建的原始汉语发展到上古汉语并进一步发展到上古之后的汉语基本上形成以下不同的情况。

原始汉语阶段,首先区分不同类别的动词。我们认为原始汉语中的动词分为两类:旁格型(与事型)动词和非旁格型(非与事型)动词。旁格型动词可以直接指派旁格,在上古汉语中不虚化为前置词,非旁格型动词则在连动结构中以后慢慢虚化为前置词。非旁格型动词使用前置介词引进一个新的论元,包括受事;旁格型动词的后缀则是动词的动作所向或其直接宾语的指向或位移方向。对于非旁格动词来说,原前置词加名词就形成一个具有“影响某物”原始意义的特殊构式,具有“影响某物”的构式意义。对于非旁格型动词来说,使用前置词引进一个新的论元,通常不是典型的受事成分,但也包括受事。对于非旁格型动词来说,宾语语义角色在典型受事和非典型受事的区分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们分别在施事和宾语论元语义角色之间用两条虚线分开。非旁格型动词的语义论元以Total Persistence的Motion节点为中心扩散。前置词功能首先是从表示空间和时间关系的位格开始的,格框架一般包括表示时空的位格、受事格以及旁格等。旁格型动词类型则可能和原始藏文的*-s后缀相似,这可能是原始汉语后缀的主要用法,可以直接引进新的论元,没有类似的前置词构式。旁格型动词的后缀是动词的动作所向或者是在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支配下其直接宾语的指向或位移方向,而前置词则可能是首先从表示空间和时间关系的位格开始的。旁格型动词的后缀是动词的动作所向或者是在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支配下其直接宾语的指向或位移方向。旁格后缀加在表示实体概念的根词之上所构成的谓词绝大多数是及物的,所指派的新论元以直接宾语的形式实现,宾语论元的语义角色是多样的。所以对于旁格型动词来说,宾语语义角色的区别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形成一个连续体,我们可以在施事和新论元语义角色之间用虚线分开。旁格型动词的语义论元以动作所向的Qualitative Persistence(Beginning) 的Motion节点为中心扩展开来的格框架则包括向格、与格、旁格等。因此,我们认为前置词构式和*-s后缀的功能类似,只是前者应用于非旁格型动词而后者应用于旁格型动词。前缀方面,*s-前缀的几种功能中我们认为致使含义可能是最初和原始的,*s-构式的论元之间的关系包括Instigation,而不包括Persistence(End)。*ɡ-、*r-、*m-这一组前缀。这一组前缀和动词格系统有关的主要是*ɡ-作为施事性动词前缀,*r-作为受事型动词前缀。这一组前缀主要关注语义网格上的施事性和受事性特征,可以看作是由组成原型角色的原子组成的。*ɡ-、*r-构式分别包含Total Persistence、Qualitative Persistence(Beginning)的节点。

上古汉语(西汉以前)阶段,汉语基本上还属于旁格型/非旁格型。这个阶段,前置词基本上传承原始汉语的功能,属于非间接格标记。前缀构式方面也有和原始汉语继承的大部分功能,但也逐渐分化出新功能。后缀构式则开始发生不少变化,从原始汉语的基本原始的旁格型后缀开始,分化出一系列相关的功能。*-s后缀具有及物动词后缀的功能,同时还有非自主动词后缀和受事动词后缀的功能。总体来说,*-ɦ是一个动词化前缀而*-s是一个动转化前缀,上古汉语的动词化过程是一个施格化过程,而动转化是一个受格化过程。*-s、*-ɦ后缀的及物性和施事/受事格、自主/非自主格。*-s、*-ɦ可以区分及物/非及物、非自主性/自主性、受事性/施事性。语义网格中的及物性区域的纵向坐标部分代表了施事性在事件中的程度,横向坐标部分代表了在Persistence变化的影响性程度。自主格包含Volition、Sentience的节点。施事格*-ɦ和受事格*-s分别包含Total Persistence,Qualitative Persistence(Beginning)的节点。

到了上古之后的汉语阶段,汉代以后旁格型动词/非旁格型动词的分立开始动摇,逐渐开始转化为受事格型动词;旁格型动词开始使用前置词,而非旁格型动词的前置介词结构中介引受事的前置词开始脱落。汉语逐渐转变为非旁格型语言,词缀构式逐渐消失,动词范畴的分类开始不依赖于前后缀的形态,而前置词的功能也逐渐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