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文字系统概述

汉语文字系统概述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对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库的分析,前面的章节讨论了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这一章将重点分析汉字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汉字虽然至今仍属于表意文字系统,但是已经以形声字为主体。

基于对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库的分析,前面的章节讨论了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这一章将重点分析汉字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汉语的文字系统主要是表意的,字形与实物或其概念息息相关,而与其发音没有多大联系(普尔,1999)[1]。有人也许会想,性别歧视会像在英语中那样也存在于语素文字的汉语当中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和在英语中的情况相同吗?

了解汉字和汉语文学的悠久历史,对理解当今中国文化有重要意义(金博尔等,1989)[2]。为便于讨论,需要充分了解一下汉语的文字知识。

一、汉字的发展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自从中华民族的先祖在地球上出现,就有了汉语。而汉字就不同了,是中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经考古发掘发现,汉字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象形符号发展而来的。文字是事物形态极端抽象化的产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经过相当程度的抽象化过程进化而来的。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到秦朝时期,复杂的汉语书写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形式。秦王朝统一中国前,中国的每个地区(包括若干主要地区)都有各自的方言和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订了一种广泛使用的标准书写系统——小篆。从此以后,中国统一了书写系统。无论人们说哪种方言,只要能识字的人都能看懂。汉朝时期,中华帝国开始分别在内陆和海外与罗马和东南亚开展贸易。汉朝学者和官僚用毛笔在丝绸和竹简上书写。到汉朝初期,他们开始使用隶书,方折平直的隶书是小篆的修改版。文字大致上是相同的,但隶书的文字形态有了一些改变,每个文字都是一个独立的词。汉朝覆灭,三国纷争时期开始。一些学者开创了楷书。楷书的笔画更加流畅,形态更加圆润。楷书现在仍在使用,但被赋予新的含义。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书法家将书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纸和雕版印刷术使书籍的使用比以往更加广泛。到了唐朝时期,草书从隶书中发展起来。草书将文字的笔画相连,一笔一气呵成。草书可以书写快捷,满足了实际中抄写的需要。在娴熟的书法家手下,草书变成富于生命力的高雅而又活泼的舞蹈。许多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唐朝著名诗人首先用舞蹈式的草书书写。到了唐朝,中国的书法已经成为一种多层面的艺术并延续至今。从实用方面说,统一的汉字书写系统有助于在操不同方言的人们之间建立一种通用的书写方法。继隶书之后的两千年里这种字体本质上没有改变过。

二、汉字的构造

汉字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书写系统。汉字起始于象形符号而不是像英语那样用语音符号。每个汉字都有固定数目的笔画,按固定的规则书写。在汉字构造的基础上,汉朝的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科学地进行总结并将其分为六大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1.象形字用模仿的符号、图像或草图来表示事物,所以象形字通常是名词。早期一些字的形式非常接近画图,例如,“日”的古老形式是一个圆,中间一个点。随后变成中间一个横;“木”是一条垂直的线来表示树干,底部伸出两笔代表根,上面加一条水平的线。许多汉字都是象形字,从现在的字形中仍然能辨认出来。

2.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抽象概念的造字法。指示字可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一、二、三”和“下、上、中”。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组成的指事字,如“本”的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这些类型的汉字使用频繁但数量不多。

3.会意字由两个或几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含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前两种文字中很多例子组合在一起能表示出与原义相关的字义,例如,“信”由“亻”和“言”组成,指能为人相信或信任的信息或事情。“看”从字式上表示的是手在眼上。“宀”下面一个“女”组成“安”,表示“平安,安静”。两个“女”指表示争吵。这种否定的释义来源于三个“女”,指通奸。“男”这个字是“田”下面一个“力”,意为男人是耕种需要的劳力。两个“木”并列放在一起为“林”,三个“木”放在一起为“森”,表示繁茂的意思。三个“石”指一堆石头。

4.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最常见,数量最大,由至少一个表意的部件和一个表音的部件组成。表意部分称为义符,表明字义大体上归为哪一类事物,更重要的是,它是汉语字典中排列汉字的依据。形声字的表音部分为发音提供了依据,一般和其原部件相同或相近。这些字的组成或者左右结构或者上下结构,例如,“洋”和“羊”都读yáng。“洋”就由“氵”和“羊”组成并随“羊”的读音。显然,这种方法在汉字造字中最常用,创造了汉字中最大的一类。

5.假借是对已有文字的延伸用法,用来表示同音异形异义字。由于某个意思本无其字,而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避免字数大量增加,所以,人们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

6.最后一种形式是转注字,用来指同意相授,其中很多都在语义或发音上与另外一个有所关联。例如,“老”和“考”属于一个部并且意义相同,但后来“考”从原来“年老”的意思中延伸出“考试、考查”的意思。这是因为古时候都是由年长的人考查年轻人。

以上是对汉字构造的全面介绍,一般认为,假借和转注只是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才是造字法。需要注意的是,汉字虽然至今仍属于表意文字系统,但是已经以形声字为主体。殷商时代,形声字只占当时汉字的20%,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占所收9 353个字的80%以上,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占了90%。形声字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3]

[1] Poole,S.C.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99.

[2] Kimball,L.,D.Mc Ginnis &S.Craig Anthropological World: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M].Dubuque,Iowa: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1989.

[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1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