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词语模得以产生的内部动因

词语模得以产生的内部动因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和第三个方面已经在第二章进行了阐述,本章将运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当代汉语词语模进行研究,从认知角度观察直接反映认知活动的词语模现象,探求词语模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共同规律,分析造成词语模现象的内部动因,揭示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结构及其在使用中所隐含的认知机制和运行方式。

第三章 词语模得以产生的内部动因

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性的、依赖性的体系,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如果说语言外部的社会参数是当代汉语词语模大放异彩的充分必要条件的话,语言内部的认知机制和运行机理就是词语模产生的内部动因,外部的社会参数与内部的动因相互作用,造成了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空前兴盛。那么,作为言语主体的人是如何创造性地驾驭大脑中的既有知识,根据交际的需求,利用词语模来批量创造新词语的呢?这涉及多种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必然要受到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因此,要想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就必须研究人的认知规律。新词语的创造属于人类的认知活动范畴,是一种编码和输出行为,也是一种心理的和生理的运动过程。因此,研究新词语的创造问题,就必然要关注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意识活动的特点。

对于一个企业实体来说,实现科学合理的企业运作机制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二是企业内部机制的构建。同样道理,一般认为,“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两种‘力’的作用下实现的,一是社会的推动,一是语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1)语言是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因此,简·爱切生(Jean Aitchison,1981)指出,“语言变化有可能由社会因素引起,比如:语言风尚、外来影响和社会需要。但是,除非语言已经‘准备好’要发生某种变化了,否则,这些因素并不能发生影响。在人的生理和神经构造中已经存在着某些内在的倾向性,那些社会因素只不过是利用了这些固有的倾向罢了。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层次中寻找发生语言变化的原因。于是,语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不但一定要在发生变化的语言的潜在倾向性中找,而且也一定要在人类语言的一般的潜在倾向性中找”。(2)对于当代汉语词语模来说,其运行方式的实现实际上依赖于三个方面的参数:一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二是运作机制的优越性;三是语用主体的语言观念和语用心理。第一和第三个方面已经在第二章进行了阐述,本章将运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当代汉语词语模进行研究,从认知角度观察直接反映认知活动的词语模现象,探求词语模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共同规律,分析造成词语模现象的内部动因,揭示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结构及其在使用中所隐含的认知机制和运行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