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几个步骤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几个步骤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几个步骤一、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材料的准备搜集材料对于撰写古代文学论文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古代文人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很难想象研究能够深入。这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读集子,读有关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情况。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几个步骤

一、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材料的准备

搜集材料对于撰写古代文学论文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古代文人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很难想象研究能够深入。所以,详尽占有和准确把握历史资料、特别是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是进行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那种不愿意在占有和准确把握原始资料上下工夫,只凭一知半解或第二手、第三手材料,再套用一些理论、概念、术语的做法,其结果只能写出言之无物的空洞文章,绝不可能产生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一)搜集、整理材料的方法

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如何着手呢?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事先未能确定研究对象,于是先划定一个自己相对熟悉或比较感兴趣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有系统地阅读有关文献,认真考察,积累有价值的材料和心得体会,然后从中获得并确定论文的题目,如对唐代诗歌感兴趣,可以先确定唐诗为研究范围,系统浏览有关唐诗和唐诗研究的资料,从中选择并确定一个研究的题目。另一种是事先已经有了一个研究对象和目标,那么就可以围绕它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材料了。那么,哪些材料是我们在搜集过程中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呢?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的对象,二是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三是对这一研究对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要研究唐代诗人李白,就不仅要了解李白的诗歌、李白的生平事迹,而且要了解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的社会状况、时代风气、文学思潮以及古往今来李白研究的状况,根据汇集的材料对研究对象与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自己的看法,写出来的论文才会有创见。搜集、积累材料的方法正确与否也至关重要。那么,搜集材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广搜博采,多多益善

一是有系统地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可以借助于目录学,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补正》等书的指引,一部部地查找;二是注意利用前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碰到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文字,就细心查看其中提供了什么材料或线索,再跟踪追查;三是尽可能阅读原著而不是只看选本,选本一则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展示全貌,二则经过选编者筛选,往往体现的是选家的某种意图、倾向,不论选家的眼光多么出色,毕竟只能反映文坛或某位作家的某些方面,难以客观全面地加以反映。所以,读书、积累材料注意的方面,一定要宽泛一些,以免顾此失彼。

2.搜集、阅读材料要细心谨慎

重要的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反复读,方能透彻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注意于古人行文的细小处发现并获得那些对问题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搜集材料,还要有恒心和耐心,注意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花工夫记下有价值的材料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3.避免先入为主

要做到一切从材料出发,而不是根据已有的观点来对材料进行取舍。程千帆先生说过:“宁可从某些具体对象入手,然后从中概括出某项可能成立的规律来,而不愿从已有的概念出发,将研究对象套入现成的模式,宁可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而不是反过来。”这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读集子,读有关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所发现的有些问题前人已经研究过了,那么,这样的问题自然不再有研究的必要。但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有些方面是值得研究而别人尚未涉及的,另一种是有些问题别人虽然研究过,但自己的体会有所不同,或者别人的结论与掌握的材料有矛盾,或者所掌握的材料正好可以对前人的某一观点做补充,那么,这些独到的体会,不论是与前人观点矛盾或是对前人观点的补充,都将是适合研究的课题。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资料检索手段

研究文学作品需要熟悉和占有大量资料,过去主要靠背诵,现在背诵也不可废,但在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像旧时读私塾那样花很多时间来背诵,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因而需要利用索引。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利用计算机输入的数据库或字库的方法来编索引,如《红楼梦》分类索引,《全唐诗》、《全宋词》索引,对于《红楼梦》、唐诗、宋词的研究以及唐宋以后文学的研究会提供更大的方便,而且更精确。

(二)如何正确使用材料

对材料的搜集力求丰富、齐全,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丰富的资料,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资料也达不到做好论文的目的,使用资料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辨析材料,力求精当

为此必须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夫。那种把伪书当真书用,把误句当正句用,以及不限时地,拈来就用等等,自然谈不上“精当”;即使是正确的材料,若不肯在剪裁、提炼和融会贯通上下工夫,同样达不到求“精”的目的。当然,在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论点时,为了加强说服力,材料不妨多摆几条,但也绝不能兼收并蓄,开杂货铺。

2.梳理材料,力求追根溯源

应探寻问题的原始材料,以期对原始材料作准确的搜讨与把握。然后从最初的起因出发,把由原始材料生发的种种解释、议论、记载,按照事物的本身发展加以清理,才能对课题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概括,也才有可能从人们习焉不察的材料中有所发现,而由此得出的结论,才会有坚实的材料基础。

3.不回避矛盾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同自己已有的结论互相矛盾的资料,哪怕是一条,也决不能轻易回避,必须牢牢抓住,深入钻研,直到彻底解决为止。往往正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论点不断深化,达到更为缜密精确的地步。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宁可放弃原来的观点,尊重资料。

4.正确对待第二手材料

提倡大量占有和使用第一手材料,但完全排斥第二手材料既不切实际,也是不必要的。只是在使用第二手材料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客观上先要仔细检阅一下自己所使用的第二手材料的作者在治学态度和思想方法上是否令人信得过,以及这份材料本身是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二是主观上在充分利用这份第二手材料的同时一定不能偷懒,必须亲自动手核对这些材料的原始出处,以证实其内容的确切可靠。

5.正确对待历史上的伪书伪作

一方面注意了解并汲取前代学者辨伪的成果,另一方面,因有些伪书伪作反映了作伪者的时代并对后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不要完全抹杀或忽视它的历史文献价值,运用得好,完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二、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选题的确定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会逐步涌现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待积累的材料比较丰富、充分时,便可以考虑选题的问题了。选题,从某种意义来说,比做题更为重要。选题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价值和质量,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确定选题的基本原则

1.选题要有研究价值

选题有没有意义、选题价值的大小是至关重要的,选题如果没有多大意义,即使做得很努力,花了许多工夫,做出来价值也不大。譬如古诗中有那么一些作品,过去不知道它的作者,通过考证,搞清楚作品的归属,自然是好的,这种考证当然也可以算是学问。但如果作者既很平常,作品也很一般,在文学史上既没有地位,也不曾发生任何影响,那么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虽然也算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孤立的,根本不和其他问题发生任何关系,这样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反之,如果我们研究一个问题,能够带动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这样的选题就有了意义。

2.选题要力所能及,能够驾御

论文题目和论述范围,一般不宜太大、太广,对于学识准备不足的人来说,尤应如此。题目不大,较易掌握充分的材料,进行较全面深入的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异常丰富,几千年文学史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又有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戏曲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和代表作家,以一人之力,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可以从各个历史阶段中选择一个历史阶段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从各种文体中选择一种文体来研究,还可以缩小到诸如研究某一时期的某种文体,甚至还可以再缩小到研究某个流派,以至于单个作家作品。题目愈小,在材料发掘和论述分析方面就能愈加深入细致,对初学论文写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3.选题要注意积累

在一定时间内最好划定一个范围,进行系统阅读,积累材料和心得体会,积累丰富了,酝酿成熟了,在此基础上就某一或某些问题进行论述,提出自己能写出较扎实深刻的论文的论题。如果平时没有积累,先定一个题目,急忙找一些材料,是不能写出内容充实有深度的论文的。

4.选题不要有从众心理

不要去选人人都做的题目,应该选自己真正有发现、有体会的题目,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才会有个性,有创造性。古代文学研究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如唐代文学研究已有上千年历史,《诗经》、《楚辞》研究的历史就更长,今天的研究工作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进展,需要下更深更细的工夫去开掘选题,而不能炒冷饭、赶浪潮,对某些热门选题一哄而上。

(二)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确定选题时,常常会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己读了书,翻阅了各种资料,却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因为有些看来重要的问题,别人都已钻研过、写过文章了,自己很难再写出什么新意,为此很苦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平日的积累不够,另一主要原因在于阅读与思考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研究古代文学主要的任务是要在细心阅读资料、掌握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既有学术研究价值、又适合自己兴趣和目前能力的问题着手分析和解决,这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顾颉刚先生说:“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注意,在别人不能审量的地方审量。好像一个旅行的人,刚到一处地方,满目是新境界,就容易随处激起兴味,生出问题来。至于那地的土著,他们对于一切的东西都接触惯了,仿佛见闻所及尽是天造地设一般,什么也引不起他的思索力了。”发现问题是做学问的起点,要寻根究底,在一般人司空见惯以为当然如此的地方发现问题,这就是学能有所成的由来。怎样才能具有较强的发现能力呢?一是有系统地读书,尽可能用多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二是养成多思的习惯,学到一点知识,多想几个为什么,研究一个课题,从几个侧面反复加以思考,都有助于发现问题;再就是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笔墨帮助自己进行归纳和比较,哪怕是微小的新的想法,也是一种灵感,往往稍纵即逝,如不及时记录,就可能迅速忘记,这些想法有时会很幼稚,但有时也会升华,产生新的心得,如果在感想之余,再有意识地积累有关材料,微小的点滴的体会也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慢慢酝酿成文章。

三、中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中的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的过程是做论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勇气,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学术方法,譬如通过比较和联想,去发现和开掘具体材料中的内涵,而这种比较和联想的能力,又是以丰富的学识和一定的理论素养为基础的,同样的材料有人熟视无睹,觉得没有什么价值,有人则能抓住它揭示出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大概原因就在于此。此外,还要小心求证,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分析、论证的基本要求

1.要有宽阔的视野和透过材料综观全局的见识。这指的是对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历史图景、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象要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胸罗万卷,但他的著作所引用的材料十之八九为人所常见,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常见的、零散的材料经过他的引征和考析,综合到一个新的整体,便形成一种完全崭新的认识,之所以如此,不仅由于他对材料的“熟”,更由于他识见的“通”,只有“通”了,才能从夹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要顾及全面,切忌片面

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他论陶渊明诗歌,指出陶诗并不都是浑身静穆,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这一论述成为运用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的经典性评论,屡屡为后人所征引。另一方面,在分析一个作家或批评家表现出的多种倾向时,也要作具体分析,分清主次。

3.要充分调查研究

分析问题,一定要掌握前人己有的重要研究成果,如果在这方面信息很闭塞,别人已经判定是伪的东西,仍然当做真来看待,难免不出笑话。如关于李白《蜀道难》的主旨,有不同的说法,经现代学者考订,此诗被收入殷璠《河岳英灵集》,而该集编定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蜀道难》必作于天宝十二载之前,如果不注意这一成果,还说此诗是为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奔蜀之事在天宝十二载以后而作,岂不是贻笑大方。

4.分析问题,力求深入

怎样才能使分析研究深入呢?一种做法是不仅指出现象,而且进一步指出其形成原因,即不但要明其然,而且要明其所以然,这样写出的论文才能具有深度。另外在研究古代作家时,不是将其孤立地看待,而是注意他与其他作家的关系,因为文学史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即一些作家生活的时代相同、彼此关系比较密切、创作倾向也比较相近,从而形成流派,就应该将研究对象与他所属的那个流派放在一起来考察,还应该注意这一作家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和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如研究李白诗歌,如果能够对汉魏六朝文学有所了解,对李白诗歌如何继承了汉魏六朝文人诗作和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发展,就会理解得比较清楚。这便涉及“点与面”的关系问题。要深入理解点,理解某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必须放在他所处时代的文学环境中来考察,还要放在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来考察,进而把它放在广阔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史)大背景中来考察,就能获得中肯甚至精辟的看法。

5.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力求有较充分的证据,避免孤证与证据薄弱,这样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在证据不充分时,不要急于下论断,要采取存疑的态度和假设的语气。

(二)分析、论证应达到的目标

1.具有创新意义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方面的长处,而以“史识”最为重要。所谓“史识”,也就是要有真知灼见。当然不能要求每个研究者都能在研究中提出什么了不起的高见,特别是对于初学论文写作的人,更不能强求有一鸣惊人的创新,但既然做研究工作,就必须认识到研究工作贵在创新。当然,任何创新都是不容易的,它既需要真才实学,也有态度和方法方面的问题。要使思维具有创造性,可在以下方面大胆尝试。一是不受成说的束缚,有敢于怀疑的精神;二是进行多向思维,如纵向的追求某些现象的原因,横向的对相同、相异的现象进行排比、比较,逆向的遇到问题从正面想,也从反面想;三是思维要有灵活性,即做多种探求、多种解释、多种方案,对问题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得到锻炼,使自己的思想真正活跃起来。

2.具有理论深度

近些年在对理论的理解上存在着误区,即认为中国理论患了“失语症”,只有来自西方的系统的理论才可以称之为理论的说法并不少见。其实,理论并不神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概括,具体到文学研究来说,对文学现象和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本身就是一种理性把握,这种把握和概括理所当然应该建立在对研究对象有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具备感性和理性双重特质,我国古代文论具有的整体性、直观性、模糊性,往往比用某种理论模式或精确的概念演绎出来的结论更能反映文学艺术的本质,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的诗话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不仅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努力借鉴。理论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对原始材料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撇开具体的材料,凭空演绎某种理论概念或套用某种现成的观念,将生动鲜活的文学现象纳入一个简单的框架,以理论构架来代替丰富的感知,势必使生动的文学现象变得僵死,也不可能产生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古典文学研究者如果能够提出自己的概念,并使用这些概念来发表新颖的见解并非不可取,但这样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理论或概念必须是从材料中来,又能够科学地对材料加以说明的。

3.研究方法运用得当

研究方法应是根据研究对象决定的,研究方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手段,手段是否有效,如果撇开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主要看它能否与处理的对象相应。我国传统的考据、考证、考订、点评等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仍然被广大研究者运用,此外,现代西方众多的文艺研究方法如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语义学、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新批评”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方法等都能进行尝试,在运用这些批评方法时,还可以交叉、灵活地运用。近年来,古典文学工作者在研究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其中关于古代作家心灵的研究、作家群体和时段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等更使古典文学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如古代作家心灵研究,对他们各自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养以及更为特殊的一些心理因素等等进行研究;如历史文化研究的方法,就是将研究的视野和重点投向古典文学同历史和文化的联系,对历史、对社会采取文化的审视,质言之,就是将古典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亲缘学科、特别是史学(还包括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和综合的研究,从一个时代历史文化的整体运动中来审视它的价值和作用。再如比较研究,比较可以有多种类型,大多在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中进行,比较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品立意的高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居易《新制布裘》、《新制绫袄成》,都表现了关心民生疾苦,从立意着眼,有人认为杜甫用心更好,有人认为白居易更为难得。应该看到,从各自的处境来说,用意都是好的,但杜甫诗中还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表白,立意高。二是作品艺术的高下,如陶渊明《问来使》与王安石《道人北山来》、王维《杂诗》,三诗立意相似,都问梅、菊、松,写法相似,王维只有四句,其余两首下文还多,不如王维诗精练。比较必须有可比性,不可随意,运用比较的方法,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艺术修养,这就需要多读。与研究方法相联系的,是研究角度的开拓,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主要是采用社会学的角度,这与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相比,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仅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多种角度开展研究,如从文化学的角度、人类学的角度、神话学的角度、宗教学的角度、比较文学的角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古典文学开创新的局面。

四、进入写作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搜集了比较充分的材料,并且经过分析,有了自己的看法,便可进入做论文的最后一个阶段——写作了。一篇论文下笔之前,先要有一个通盘考虑,即论文分为几节或几个部分,每节讲些什么,包括使用的主要材料和自己的看法,最好写一个简单大纲,做到胸有成竹,容量较小的短论文可以不写大纲,但通篇如何安排,动笔之前也要胸中有数。接下来可以进入写初稿阶段。初稿与最后的成文往往有很大的变化,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问题,诸如原来准备、酝酿不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搜集补充材料和构思分析,一些更深入的问题会发现,一些新的构思也可能产生,原来的一些想法也会被修正,初稿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定稿。在论文写作阶段有如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立论要有充分的依据

论文的观点,不但要有创见,也要力求客观合理,必须是通过掌握大量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证得来,才具有说服力。有些新看法,虽证据尚不足,如果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不妨提出来供进一步研讨,但宜采用推测的口吻,不可言之凿凿,武断地下结论,如果片面追求新奇,缺乏有力的论证,立论片面甚至荒唐,是不可取的。

(二)论题要尽量集中

一篇论文特别是短论文,不可能解决许多问题,多了便会造成枝蔓纷繁,如果一定要谈几个问题,就须注意有步骤地分别谈清楚,要分清层次,一步步地进行。在进行论证时,对论点的阐发要由远及近,由浅入深,步步设营,环环扣紧,充分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在材料充分的情况下,要尽量让材料本身讲话,在材料之外,也要有作者的意图观点表达,二者的比重,要恰到好处,如果材料不充分,会影响立论的坚实,而如果材料的比重太大,又会影响文章的精粹。

(三)要精心组织安排材料

一篇文章能否做到精警,不仅取决于论点是否缜密精确,无懈可击,也取决于表达是否缜密精确,天衣无缝。后者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殊不知表达手段的粗疏,也会对论点的确立带来不良的后果。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构成论文逻辑力量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对待,匠心经营,哪些先说,哪些后说,要有步骤,分清层次,一切服从于讲清问题,阐明看法。材料固然应该力求充分,但也不宜堆砌过多,次要的、内容重复的材料如果引用过多,使文章显得累赘,反而影响意思的表达和可读性,对于诸多次要的但有一定价值的材料,可以运用附注、附录等方式来解决。

(四)论文语言应准确、明白流畅,有可读性

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不是文学散文,宜于客观冷静地进行论说,使读者明白情况和事理,不宜于抒发作者主观的感情,或运用华丽的辞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论文不可以写得生动而有文采,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因追求文采生动反而使观点不够明朗准确,以辞害意的倾向。

(五)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论文写成之后,必须用心修改,那种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的做法,写一般文章都不可取,写论文就更不妥当了。当然,在修改的过程中,要做到否定自己,是不容易的,这时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放,冷处理一下,再用第三者的眼光,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来客观地进行阅读。在写稿时,要“深信不疑”,在阅稿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如果带着“自我欣赏”、不忍“割爱”的情绪去修改,肯定会失败。

(六)要遵循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一是指文章的书写格式,引文、注释的处理等,对过去学术著作中引用的材料,如果有原书存在的,要尽可能加以复核。因为古代不少学者引用材料,往往全凭记忆下笔,因而引文与原文时有出入。古代编纂的不少类书,引文常有删节,如果不查核原书,仅仅根据这些引文,也会影响立论的精确程度。二是在行文中必须严格界定别人的东西与自己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明确地提示读者,什么是自已的见解,什么是他人的成果,这一点绝对马虎不得。既不允许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发现,也不允许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说法,将别人原东西化为己有,采用别人的看法,除普及性的读物与教材外,一般都应注明出处,不能夺人之美。

综上所述,做论文的确是一种艰苦的精神劳动。才能的高下,方法的正确与否,都是重要的条件,但学风的重要性还在这二者之上。所谓学风,也就是做学问的态度,应当提倡不畏艰难、去华崇实的学风,提倡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