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电视资讯的娱乐化、休闲化传播,既是电视文化大众性、快餐性的直观映现,又是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信息泡沫化的间接表现。本文细致考察了媒介批判视野中的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分析了其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表现形式、社会背景以及对未来媒介资讯传播的负面影响。它已成为对资讯公共领域话语私人化、情绪化的预警信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观众作为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电子媒介进行资讯服务的对象。

第一节 学术论文写作

一、阅读与析评

【例文6-1-1】

媒介批判视野中的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

[摘要] 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与娱乐的合流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媒介现象。当前,电视资讯的娱乐化、休闲化传播,既是电视文化大众性、快餐性的直观映现,又是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信息泡沫化的间接表现。本文细致考察了媒介批判视野中的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分析了其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表现形式、社会背景以及对未来媒介资讯传播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资讯娱乐化 公共舆论 软性强制 媒介批判 休闲

当电视文化由买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电视资讯与娱乐的合流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娱乐化)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现象。媒介分析家本·巴路迪肯用“信息娱乐”(infotainment)来表述这种新闻与娱乐合流的趋势——新闻如同轻度娱乐以追求轰动效应,即所谓新闻娱乐化。[1]

当前,有不少文章对电视资讯的娱乐化趋势表示乐观的认同,认为它是大众性在电视文化中的胜利,是在社会语境由文化批判转向文化消费后,媒介信息传播的一次方式革命。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来看,电视资讯的娱乐化现象(这里不包括电视娱乐资讯本身),是“信息爆炸”时代电视利用其惯有的舆论强势,对受众信息接受的软性强制;同时,电视信息经过休闲修饰和快乐加工后,又将产生一定的信息变异和意义损耗,缩水的资讯传播又将成为对受众的快乐“欺骗”。因此,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既是电视文化大众性、快餐性的直观映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当前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信息泡沫化的表现。它已成为对资讯公共领域话语私人化、情绪化的预警信号。细致考察电视资讯娱乐化在当前社会语境中的表现形式、文化背景,并考量其利弊得失,对未来电视资讯的优化表现和电视媒介的良性运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资讯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内地电视资讯的娱乐化风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它一方面是对全球电子媒介娱乐时尚风潮的迎合与靠拢;另一方面直接来源于对港台、特别是香港电视“资讯+娱乐”模式的克隆和嫁接。著名媒介专家喻国明教授就将美国的“60分钟”栏目长盛不衰的原因归结为,它是由娱乐部门制作的新闻节目。[2]可见,电视资讯形态的这一变化,明显受到了周边、世界传媒格局、形态变化的影响。始于1995年的中国香港传媒市场上著名的“苹果化浪潮”,也给中国香港、内地业界的信息传播、媒介经营理念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3]娱乐资讯的高度重视、传播者与受众的换位表达、市场因素的高位调控,都使中国香港电视资讯传播一改陈迹旧态,娱乐化、休闲化成为其一致追求,也成为其商业运作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捷径。国内的湖南卫视在节目制作中率先打出“娱乐”牌,资讯栏目《晚间新闻》、《乡村发现》等充满乖巧、活泼的气息,使其一度成为占领收视制高点的电视先锋。

具体地讲,资讯娱乐化主要表现为信息选材的戏剧性、叙述的故事性和效果的平民性。新闻价值观、信息表述观或传播效果观,主要立足于新闻信息的市场看点和商业卖点,着力提升受众对电视资讯的“情感忠诚度”和信息依赖度,使其在收视率市场的角逐中能保持强劲的吸引力。

就信息取舍的价值取向本身来看,除了选取与电视大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素材作为资讯主打外,重在表现社会生活的非常态偶在性和世俗现实的戏剧性,倚重于对奇闻趣事的大肆渲染和凡人俗事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示。(略)

从新闻资讯表述的方法上看,电视资讯娱乐化倾向宣扬的是“事件中心”原则,重在展示故事本身,追求新闻故事的可视性与可感性,突出极具冲突张力的戏剧美学功效,以“花絮式”的新闻写法,达到“花边新闻”的娱乐效果。(略)

就传播效果而言,资讯娱乐化更追求新闻资讯之外的生活情趣,力求以市民化、时尚化、趣味化的语言表述,实现平民化的“亲民”效果。(略)

休闲化传播作为电视资讯娱乐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常将较为正式或严肃的新闻信息,以个性化的调侃和口语化的叙说方式,构建一种街谈巷议式的表达空间,营造随意散漫的传播氛围,实现痛快淋漓的话语风格。(略)

二、资讯娱乐化现象的背景分析

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的兴起,可以说是电视消费时代电视作为主流媒介,对世界娱乐化风潮的跟进和策应;是面临受传者平民化要求的节节进逼后,作为传播者的电视媒介的绥靖策略;在当前媒介竞争的战国时代,也只能是电视抢夺受众市场的一剂救“市”药方。因此,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休闲化现象的背后,是社会语境、电视受众和传媒市场的合力操控,是多维因素共同促成的“恶之花”。

社会语境的悄然嬗变为资讯娱乐化的抬头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略)

从电视传播的受众——电视观众来看,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第一,人们的娱乐要求和消遣欲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并不断蔓延到信息传播中来。人们希望电视传播在提供必要信息的同时,能给人以心理快感和官能刺激,进而激活人的信息获取欲。第二,随着舆论环境的日渐宽松、受众主体意识的逐渐抬升,传播链中的电视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既定“议程设置”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并在这种互动中实现自己的平民化诉求。第三,电视资讯娱乐化是媒介市场面临商业化浪潮冲击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观众作为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电子媒介进行资讯服务的对象。正是因为节目收视率和媒介的盈利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培育电视观众对资讯的兴趣,抓住电视消费者的眼球,就成为打造媒介“心”经济至关重要的问题。(略)

三、电视资讯娱乐化的负面影响

透过电视资讯娱乐化的“迷墙”,细致打量它给媒介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肯定的是,它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电视媒介在信息大战中进行市场博弈的有效武器;作为电视资讯传播的主流形式之一,它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流行。我们同样也无法否认,它在活跃信息传播、增强传播效果、增加经营收入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电视资讯娱乐化为长期以来单调枯燥、教条呆板的“新闻八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但是,电视资讯对娱乐、休闲形式的泛滥运用,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将使新闻资讯(特别是社会资讯)传播丧失真正的社会意义,新闻、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将流于世俗的表象,并可能使之陷入文化时尚主义的泥淖。这种长期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首先,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使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削弱了。(略)

其次,电视资讯娱乐化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那些充满了人情味儿的故事材料,夹带着休闲、娱乐的气息,成为人们收看电视过程中的“兴奋剂”。“这些材料逐渐以消费的充足度替代现实可信度,从而导致对娱乐的非个人消费,而不是对理性的公共运用”。[4]资讯接收的感官满足最大限度地替代了对信息真实、社会真理的认知,并助长了对信息娱乐的集体消费,成为电视资讯娱乐化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略)

最后电视资讯娱乐化夸大了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实质上造成了电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路径依赖,成为电视消费时代对快乐的一种软性强制。(略)

因此,把握好电视资讯传播中娱乐化、休闲化的尺度,优化媒介资讯与娱乐的互动效果,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电视消费时代的资讯繁荣,并构建受众与传者平等对话的公共舆论体系。

(作者:谢建华,原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析评】这是一篇电视研究方向的学术论文。论文以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媒介批判视野中细致考察了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的表现形式、社会背景,总结了其对未来媒介资讯传播的负面影响。论文引言部分简要界定了“资讯娱乐化”的概念,说明了开展这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内容选择、表述方式、传播效果和传播风格等方面分析了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的表征。第二部分分析了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和市场环境下电视资讯娱乐化现象的成因。第三部分作为文章的结论,阐释了当前的电视资讯娱乐化在媒介传播领域内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进而提出把握电视资讯传播中娱乐化、休闲化的尺度,优化媒介资讯与娱乐的互动效果的问题。整篇论文论题明确,观点新颖,结构清晰,层次井然,持论有据,结论有力,行文表达简洁流畅,显示出扎实的学术论文写作功力。同时,论文选题针对一个时期内电视传播的最新问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二、必需知识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及特点

1.学术论文的概念

学术论文,也称专业论文,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内有研究价值或亟待解决的特定问题写成的具有创造性的文章。学术论文是对科学技术课题研究成果的文字描述。

2.学术论文的特点

学术论文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1)创造性

创造性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须就特定的现象或问题,发表新见解、提供新设想、探索新方法、得出新结论,进而促进专业学术交流,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2)学术性

学术论文写作要求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专业领域内的具体问题进行严密论证和细致分析。通过严密的推理过程,得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观点。同时,论文写作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论证分析必须严谨,结论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二)学术论文的写作

1.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完整的学术论文写作应该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

(1)标题

标题即论文的题目。题目是整篇学术论文主旨或研究成果的直接阐述,往往以最准确、最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显示论文的中心观点。学术论文写作中往往文先于题,基本要求必须做到简明确切、醒目生动。

(2)署名

发表论文必须签署作者的姓名。这既是作者对科研成果拥有著作权的体现,也表示作者对学术论文写作承担责任。集体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按照贡献大小分别列名。

(3)摘要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概要,是论文基本内容的缩影或概括。作为论文的简要介绍,摘要应含有与原文等量的主要信息,反映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对全文内容进行准确概括,起到报道和检索作用,节省读者阅读时间。一般来说,论文摘要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间,达到短、精、完整、不加评论的要求。

(4)关键词

关键词亦称主题词,是最能反映论文观点和主要内容特征的词,目的是便于计算机检索和制作索引。一般来说,每篇论文可选3~8个单词、词组或术语作为关键词,列于摘要之后。

(5)引言

引言又称绪言、前言、绪论,写在论文正文之前,用于交代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方法和预期目标,说明与课题相关的前人成果和理论空白,点明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和价值。

(6)正文

正文即本论,是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正文部分直接呈现研究材料、论证分析过程和由此形成的观点结论,显示课题研究的详细情况,反映论文达到的学术水平。通常,学术论文的正文写作可用过程式、逻辑式或综合式结构组织行文,根据需要安排不同的结构形式。

①过程式结构。这种结构将课题研究的过程作为行文的整体结构,依研究工作进程的时间顺序,遵照“发现问题——问题的研究实验或材料收集——分析试验结果或相关材料——总结并导出结论”的顺序,依次详细展开介绍和论证。

②逻辑式结构。这种结构不按研究过程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认识的逻辑顺序,采用并列或递进的方式,条分缕析、逐层归纳,将研究材料和实验数据提炼归纳、综合整理,最终获得结论。并列式结构将总论点分解成具有并列关系的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各自分述不同的问题,内容上它们又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对研究课题的归纳分析。递进式结构中的分论点逻辑上是层递关系,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以前一个问题的结论为前提,在层层深入的论证中完成对课题总论点的论证。这两种逻辑式结构依理性认识的逻辑顺序,或逐一展开,或由浅入深,结构一目了然、简便易懂。

③综合式。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表述需要综合运用以上两种结构。当然,撰写论文也可以不受结构的约束,开门见山、一气呵成,篇幅上更加简短,论述更加集中。

(7)结论

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是对整个研究成果的总判断、总评价,在整个论文结构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结论用语必须严谨明确、完整清楚。如果得不出明确的结论,论文也可以不写结论,只对实验结果作一番讨论,问题留待后人解决。

(8)致谢

学术论文在完成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各方面的帮助。为了向这些提供帮助的人表示谢意,一般在论文的结论之后,作者以简短文字致谢。

(9)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10)参考文献

为了体现对前人成果的尊重,为读者研究或查找有关文献提供便利,学术论文多数要引用参考文献。论文中凡引用前人的专著、数据、论文、材料等,均应按出现先后顺序标明数码,在论文篇末依次列出参考文献。

2.学术论文的写作步骤

(1)准备阶段

学术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包括选题、材料收集和构思三项主要工作。

①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的对象和方向,这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只有选择有意义的课题,论文才会有学术价值。

选题是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工作,选择研究课题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这样的课题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二是选择有希望成功的课题,大小、难易适中,也易于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

选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大量问题和前人成果中触发思考,确定选题的范围和重点;

其次,可以通过调查试验,进行启发思考,获得研究材料;

最后,也可以留心观察各种现象、发挥想象力,进行积极思考,确定研究的对象。

②材料收集,这是论文观点的支撑和依据,专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材料包含了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包括实验数据、影像资料等)两大类型。理论材料是与自己论题相关的原理、原则和理论观点,事实材料是支撑论文观点的各种实事、数据、影像等客观实际材料。材料收集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③构思,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综合思考和框架设计,为论文写作编写提纲。这是论文写作准备阶段的工作中心,也是保证论文质量的中心环节。

构思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明确论文的总论点,确立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合理安排行文的顺序和文章的组织架构,将论文的论点体系(总论点和分论点)和论证思路明晰化。

(2)写作阶段

论文写作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准备阶段形成的论文提纲具体化,依据论文提纲设定的思路和结构,逐点顺序展开分析论证。行文过程中应围绕论题集中论述,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初稿写作可不求字句的雕琢精美,力求思路通畅、一气呵成,思想观点在遵循原定提纲的同时,可根据情况临时变通、灵活处理,做到不落俗套、勇于创新。

(3)修改阶段

修改是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论文初稿中存在的问题,对论文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论文修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①斟酌论点。看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否正确,其中的重要说法是否妥当,各分论点之间关系是否清楚,有无矛盾、片面的提法。

②调整结构。主要看论文在整体上中心是否突出,结构是否清晰,各部分之间在论证关系上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详略是否得当。

③推敲细节。细节上的推敲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一看行文是否流畅精炼;二看标点符号、格式规范等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核对查证文中所使用的资料来源、数据、名称等是否准确无误。通过细节上的进一步推敲修正,力求做到论文质量精益求精。

3.学术论文注意事项

(1)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以我国198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为依据,但不同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写作规范略有不同。

(2)学术论文的篇幅,因内容和目的不同而长短不一。一般五千字到七千字为宜,大多不超过一万字。篇幅上遵循简练充分、重点突出的原则,宜长则长,适短则短。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学术论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2.一篇形式完整的学术论文包括哪些部分?

3.论文写作中选题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写作训练:

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查找资料和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出初步的写作提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