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隐性连接

汉语隐性连接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1 汉语隐性连接尽管隐性连接通常在汉语中被视为“常态”,但此现象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这表明,汉语作为意合为主的语言,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讲,部分之和常常大于整体,说明汉语对显性连接成分的依赖程度较低。也就是说,语序是实现连接关系的形式手段之一。

4.1.1 汉语隐性连接

尽管隐性连接通常在汉语中被视为“常态”,但此现象往往为人们所忽略。就汉语隐性连接的研究而言,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王力(1953/2002)、高名凯(1986)、连淑能(1993)、胡壮麟(1994,1999)、潘文国(1997)、陈定安(1998)、朱永生等(2001)、周志培(2003)和刘宓庆(2006)等。在讨论主从复合句时,王力(1953,2002)曾说过,“汉语中的复合句并不一定需要连词;相反的,没有连词的复合句比较常见。我们把没有连词的复合句叫做意合句”,他给出了三组例句:

(1)a.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b.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

(2)a.要救国,只有维新。

   b.不承认这一条真理,就不是共产主义者了。

(3)a.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b.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

(王力1953,2002:424-425)

王力认为,(1a)和(1b)属于不用连词“而”的并列句,口语中省略“而”较常见;(2a)和(2b)属于不含连词“如果”的从属句,从属部分为否定时,常常不用如果;(3a)和(3b)只有意合的办法,不用也不需要连词。这里王力关于意合句的定义并不准确,因为不包含连词的复合句还可以借助连接副词“就”、“便”等来作为表达连接关系的形式标记。以上3组例句中,(2a)中的“要”本身就是连词,表示假设,常用于口语中,相当于“要是”。(2b)中的副词“就”此处是作为条件连接形式标记;(3a)和(3b)同样可用连词,如:“错误总是难免的,但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孙先生有了经验了,因为他吃过亏,上过当”。因此所谓意合句,是指主要借助语序、修辞等手段来表达逻辑意义的句子,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有假设条件关系,但却没有任何能表现该种关系的明确连接词。吕叔湘(1999:29)指出,“‘意合法’的句子,汉语里比别的语言里更常见”,隐含的连词“说出来反而显得累赘”。高名凯(1986:366)也指出汉语“不喜欢用太多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它只是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让人去了解两个事情或两个意思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如何”,这表明语序是体现汉语连接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刘宓庆(2006:62)认为,“汉语语段中的接应手段,即结构上的黏着性较弱;句子的功能层次(主、从)不能见诸于形式,主要仰仗语义。”也就是说,汉语的句子结构表面看来比较松散,各个分句之间逻辑意义主要依靠它们在语义内容上的联系。连淑能(1993:54-57)指出,汉语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常以语序、修辞、紧缩句和四字格等方式来代替显性连接成分所表达的功能,如:

(4)她不老实,我不能信任她。

(5)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6)上梁不正下梁歪。

(7)玩火自焚。

(连淑能1993:54-57)

以上四个例句中每个句子都由两部分组成,之间没有显性连接成分,根据两部分语义上的联系可判断出它们之间的语法和逻辑关系分别为因果、转折、因果和条件关系,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一个句子各部分所包含的意义关系也可有不同的解释,如例(6)既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条件关系。

关于紧缩句,傅新安、袁海君(1993:138)指出,汉语中的紧缩句是用近于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意义的一种特殊句式,句式内部的两个谓语之间可以有因果、假设和条件等逻辑关系。他们将紧缩句按照句式中两个谓语的主语是否一致分为两类:①主语一致,如“你要走就走”;②主语不一致,如“你不请我也会来”。黄伯荣、廖序东(2002b:174-176)指出,紧缩句本身属于经过词汇压缩的一般复合句,按照是否包含连接成分又可进一步分成三类(3)

(8)a.不问不开口。

   b.一学就会。

   c.再说也没有用。

(9)a.你请我就来。

   b.不睡觉也要做完作业。

   c.他因为下雨不能来。

(10)a.人勤地不懒。

   b.争气不争财。

   c.面善心不善。

(黄伯荣、廖序东2002b:175)

第一类包含成对的连接成分,如例(8)中的“不……不”、“一……就”、“再……也”;第二类包含单个连接成分,如例(9)中的“就”、“也”、“因为”;第三类没有任何连接成分,如例(10)。在这三类中,连接成分大都是起连接作用的副词,但也有包含显性连词的紧缩句,如例(9c)。这三类中第一类属于显性连接的范畴;第二类中包含连词的属于显性连接,而仅包含副词的属于下文将要提到的准显性连接成分,原因在于根据连接副词本身不容易判断连接关系的类型;第三类属于隐性连接。胡壮麟(1999:271)在讨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关系范畴对比时进一步指出,相对而言汉语偏向于依赖语义的逻辑联系,即以非连词的形式来体现“关系”。潘文国(1997/2005:337)指出,汉语中的句子不是各个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义的内在衔接,形成一种隐约的‘意义脉络’”。这表明,汉语作为意合为主的语言,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讲,部分之和常常大于整体,说明汉语对显性连接成分的依赖程度较低。陈定安(1998:101)在论述英汉连词的差别时指出,“汉语句子结构一般都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排列,语序固定,关系明确,不需要用那么多的连接词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用‘却’、‘就’、‘边’、‘再’等副词表示连接关系”,如本书第3章例(6a)“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两部分句子时间上有先后,逻辑上前句是后句的充足条件,语序不能颠倒。周志培(2003:34)将汉语意合的特点归纳为“不借助形态和形式词,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接”。也就是说,语序是实现连接关系的形式手段之一。朱永生等(2001:100)指出,“在汉语语篇中,隐性的连接成分是相当常见的,是读者和听话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即“句子间或段落间的语义联系不是靠连接词作为纽带直接显示出来,而是通过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语句的先后序列间接地表现出来”,如:

(11)a.冯二成子喝足了酒,退了出来,连饭也没有吃,他打算到磨坊去睡一觉。常年不喝酒,喝了酒有些昏头。

萧红著《后花园》;转引自朱永生等2001:99)

例(11)包含两个句子,两句之间及各句内基本没有显性连接成分,前一句中的“也”在此句中与“连”并用表示强调,加强语气。但根据各句语义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前一个句子中还包含两个承接关系;后一个句子包含一个因果关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若将显性连接成分加以补足就有:

(11)b.冯二成子喝足了酒,(于是/就)退了出来,连饭也没有吃,他(就)打算到磨坊去睡一觉。(由于)常年不喝酒,(所以)喝了酒(就)有些昏头。

其中,“于是”、“由于”和“所以”为连词,“就”为表示连接关系的副词(4)。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就”、“便”、“才”、“还”和“也”等副词可以表示连接关系,但它们本身可以表示不止一种连接关系,单独使用时只有根据语义才能判断出其所表达的具体连接关系,如:

(12)不同意就算了。

(吕叔湘1999:317)

(13)这样做才对全局有利。

(同上:107)

例(12)、例(13)都可以有两种解释:

(12)a.(如果/要是)不同意就算了。

   b.(既然)不同意就算了。

(13)a.(只有)这样做才对全局有利

   b.(因为)这样做才对全局有利

例(12)中的“就”可以解释为表达条件关系,如(12a),也可解释为因果关系,如(12b);例(13)中的“才”可解释为条件关系,如(13a),也可解释为因果关系,如(13b),具体需要借助上下文才能加以确定。因此本书作者将此类可以表达连接关系的副词称为连接标记词,划归准显性连接成分的范畴。《现代汉语词典》(2002:678-679)将“就”总结为动词、介词、副词和连词,但“就”作连词时相当于“就是”或“就算”,表示假设或让步,如“你就送来,我也不要”。吕叔湘(1999:318-319)指出,“就”作连词表示假设间让步时“只用于前一小句主语后,动作动词或形容词前。后一小句常用‘也’呼应”,常用于口语。据此可以看出一个句子中的“就”是连词还是副词与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关,而作为副词时所表达的语义关系有时比较模糊。田原(2006:14)提出,副词“就”产生歧义主要与其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有关。

根据以上论述,所谓隐性连接,是指依靠语序、修辞手段和连接标记词等间接手段表达句子间连接关系的构句方式。隐性连接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①一般意合句,指主要借助语序、修辞等手段来体现句子间关系的复合句,如例(4)。②修辞句。借助修辞手段的俗语、谚语和成语等,如例(5)。③不包含连词的紧缩句和四字格,如例(6)、例(7)。④包含连接标记词的复合句,是指包含“就”、“便”、“才”、“还”和“也”等副词,但具体的连接关系需要上下文加以确认,如例(12)和例(13)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